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不一般的數九寒天

不一般的數九寒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不一般的數九寒天

許多朋友可能都聽過類似的九九歌。上面這首,主要流傳在河北地區,有些歷史,從清代就開始了。它生動記錄了從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包括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

九九歌南北方都有,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歌詞也就有些區別。

具體從什麼時代開始流行九九歌,難以確證。宋人陸泳《吳下田家志》收錄了一首《數九歌》:“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鷺宿;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衲兩頭擔;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這首《數九歌》十分生動有趣。一九二九太寒冷,彼此見面打招呼,就只有“口呼”沒有“招手”了。而正式的作揖更是免了。三九最冷,寒風吹得籬笆發出篳篥一樣的聲響。四九依然寒氣逼人,睡覺的時候都把腦袋縮起來,像鷺鷥鳥一樣。五九之後,天氣轉暖,各家大門都開了。到了六九,窮人都出來顯擺顯擺了。七九的時候,和尚們的布衲衣也穿不住了,搭在肩頭。八九的時候,貓狗都開始尋找陰涼之地。而九九之後,農耕就開始了。這首歌謠的簡單形象,歷數冬至之後九九八十一天的典型場景,發掘了許多生活中的幽默滑稽,多少使人消除了一些對寒冬畏懼。

這首宋代記錄的歌謠至少流傳到了明代。明代徐光啓《農政全書》和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錄的《數九歌》與此大同小異,可見它是多麼地受人歡迎。

有一些《數九歌》甚至借數九的形式傳播豐富的歷史知識,它們還被文字記錄下來,進入了宮廷。明代太監劉若愚《酌中志》提到宮中年年都要由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詩圖》。“每九詩四句,自‘一九初寒纔是冬’始,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不過,劉若愚認爲其中都是瞽詞俚語,沒有詳細記錄。巧的是,清代宮廷繼承了這一傳統,使我們得以瞭解《消寒詩圖》的詳情。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清宮雜檔中,有一幅《消寒詩圖》。全文沿着葫蘆形圖案書寫下來,故名“詩圖”。其詩云:

“頭九初寒纔是冬,三皇治世萬物生,堯湯舜禹傳桀事,武王伐紂列國分。二九朔風冷難當,臨潼鬥寶各逞強,王翦一怒平六國,一統江山秦始皇。三九紛紛降雪霜,斬蛇起義漢劉邦,霸王力舉千斤鼎,棄職歸山張子房。四九滴水凍成冰,青梅煮酒論英雄,孫權獨佔江南地,鼎足三分屬晉公。五九迎春地氣通,紅拂私奔出深宮,英雄奇遇張忠儉,李淵出現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漸長,咬金聚會在瓦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瓊敬德保唐王。七九南來雁北飛,探母回令是彥輝,夤夜母子得相會,相會不該轉回歸。八九河開綠水流,洪武永樂南北遊,伯溫辭朝歸山去,崇禎無福天下丟。九九八十一日完,闖王造反到順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國大清坐金鑾。”

這幅《消寒詩圖》,從遠古的“三皇”時代一直敘述到大清,摻雜了大量的歷史傳說和戲曲故事。像“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紅拂私奔”是唐代傳奇小說情節,而“探母回令”則是戲曲《四郎探母》的故事。可見這幅《消寒詩圖》中的詩歌不是文人學士所作,它原本是民衆寒冬無事說唱歷史的'歌謠,可能由一些宮中的雜役或太監帶進了宮廷。進了紫禁城,身價自然不凡,才使我們今天有幸目睹當年的百姓歌謠。

百姓用口頭歌謠消寒,文人雅士則用書畫藝術消寒,這就是《九九消寒圖》。《九九消寒圖》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書法,一類是圖畫。

先說書法的。造一個九字單句,字字都是九筆畫,用雙鉤描出字體輪廓,掛在房內,冬至後每天描一筆,經九九八十一天,筆盡詩成,冬去春來。例如“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庭前春幽挾草巷重茵”都是用九筆畫的字組成詩句。寫得最好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據清吳振棫(1792—1870)《養吉齋叢錄》記載,它是道光皇帝御製。皇帝寫完,再由懋勤殿雙鉤成幅,加上標題“管城春滿”。“管城”是毛筆的別稱。“管城春滿”的意思是筆下生春。

再說繪畫的。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爲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梅花位列“歲寒三友”,用梅花瓣代表數九寒冬,真是十二分的熨帖。

文士筆下的丹青,到底不如佳人曉妝的胭脂。楊允孚《灤京雜記》說:“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塗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這種脂粉氣十足的《消寒圖》大大激發了他的詩興:“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染紅的梅花當然還是梅花,可是此時窗外的杏花卻已經開放。有民謠可以爲證:“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