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古代丐幫的江湖:門戶數不勝數 丐首能有幾房妻妾

古代丐幫的江湖:門戶數不勝數 丐首能有幾房妻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喬峯等了一會,見無人作聲,說道:“喬某身世來歷,慚愧得緊,我自己未能確知。但既有這許多前輩指證,喬某須當盡力查明真相。這丐幫幫主的職份,自當退位讓賢。”說着伸手到右褲腳外側的一隻長袋之中,抽了一條晶瑩碧綠的竹杖出來,正是丐幫幫主的信物打狗棒,雙手持了,高高舉起,說道:“此棒承汪幫主相授,喬某執掌丐幫,雖無建樹,差幸亦無大過。今日退位,哪一位英賢願意肩負此職,請來領受此棒。”

古代丐幫的江湖:門戶數不勝數 丐首能有幾房妻妾

——《天龍八部》第十六章昔時因

金庸小說中的丐幫是“江湖第一大幫”,幫衆遍佈五湖四海,既出過真英雄洪七公、蕭峯,也有僞君子陳友諒、莊聚賢。因爲乞丐自古以來,直至今天都不少見,所以丐幫或許是小說中最容易讓讀者相信存在於現實的幫派。

  八旗子弟也乞討

乞丐們身處社會最底層,爲了在長期行乞中維持生計,他們走到一起,結成了自己的組織——丐幫。丐幫最早出現在城市經濟繁榮的兩宋時期,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錄說:“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有懈怠,衆所不容”。經過元、明發展,到清朝、民初達到鼎盛。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丐幫也不例外。被丐幫弟子尊爲祖師爺的有範丹、朱元璋、武松、秦瓊、伍子胥等,其中範丹是最具“神威”的一個,因爲孔老夫子的命就是他救的。

傳說孔子周遊列國途中,在陳、蔡一帶斷糧,得知當地丐首範丹有餘糧,孔子即命顏回去借糧,才救了一時之急。孔子許諾,欠範丹的糧,就由孔門弟子繼續償還:“凡門頭上有字的,牆上有畫的,家有藏書的,盡是孔門弟子,討之無錯。”孔子反問範丹:“你的門徒是何等樣人?”範說:“凡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者,皆範氏門下。”範丹憂慮地說:“書香門第多有看門狗,要怎麼對付?”孔子正色道:“狗咬拿棍敲。”所以乞丐們都是手持棍棒打狗,稱之“要飯棍”,乞丐落得一個“杆上的”的名號。

關於這打狗棒的由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京師丐首使用的杆子相傳是從朱元璋一代代傳下來的。當年朱元璋落魄江湖,沿街乞討,曾被兩個乞丐接濟食物。朱元璋平定四海,不忘二丐昔日恩情,就下令尋找他們,召入皇宮封賞。二丐謝絕爲官,朱元璋就賜他們各持一根一尺長的木棒,棒上纏布,垂有穗,一色黃,一色藍,賜名曰:“杆”。後來這杆子就成了丐首權威的信物。

杆子通常要漆成紅色,外面再套上紅色的絲綢袋,高高懸掛在幫主家中或幫衆據點最顯眼的地方。新幫主繼任都要衝着祖師爺畫像和這根棍子行磕頭大禮;有新的乞丐入夥,也要先對棍子磕頭。因爲杆子不便攜帶,有時丐首就以一根極粗極長的旱菸管代行其權威。

或許因爲傳說中的杆子有黃、藍兩種,後來北京丐幫的兩大派也就各自以此得名了。“黃杆子”是“屌絲”中的`“高富帥”,成員大都是落魄的八旗子弟。作爲幫主的“丐首”,無不是王公貝勒級別的人物。這些人平時不會上街討飯,只在春節、端午和中秋出來向商鋪乞討。

貴族就是乞討,也有一套莊重的規矩。他們常是兩人同行,一人唱曲,一個敲鼓板。這時候有經驗的掌櫃就要跑出店來,先把手略微舉過頭頂,再將錢幣放到鼓板上。店家必須在乞討者唱完第五句前,完成前述程序,且施捨不能少於五枚大錢。

按規矩給了錢,則一切罷了,如果不然,那麼掌櫃的麻煩就來了。第二天來四個人,第三天來八個人,人數每天翻倍,在店鋪門口從早上呆到晚上,不言不語,只圍觀不說話,但店主的生意當然是沒法做了。這時店主人出來求饒,那就不是幾枚大錢就能打發的了,不給這些落魄貴族們個幾千上萬,就別想正常做買賣了。那些普通乞丐組成的“藍杆子”就不能如此公開地橫行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