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國學小常識:什麼是年號紀年、帝王紀年?

國學小常識:什麼是年號紀年、帝王紀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什麼是年號紀年?

國學小常識:什麼是年號紀年、帝王紀年?

年號是我國古代統治者爲紀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也就是用來紀年的名號。這種紀年法在我國使用了兩千多年,它不僅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紀年法,而且還影響到鄰近的朝鮮、日本等國。

用年號紀年之前,紀年的辦法是用帝王、諸侯即位的'年次來記事,只有年數而無年號。年號紀年始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開始時一般一個皇帝都有幾個不同的年號,到了後來比如清代,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故也可以用年號來稱其皇帝。如清聖祖玄燁,在位61年只有一個年號“康熙”,故也可稱之爲康熙皇帝。年號一般爲兩個字,也有三個字、四個字的,如王莽有年號“始建國”,宋代有“大中祥符”(宋真宗趙恆),但比較少見。每一皇帝繼位,重新改元,一般都從次年初開始使用新年號,所以這時一年之內往往會出現有兩三個年號的情況。年號所使用的名詞往往是選用吉祥福祿的字。

什麼是帝王紀年?

我國古史上有確鑿的編年記錄是從西周共和元年(前841)算起的,那時都是以某帝某王即位的一年爲第一年,稱元年或一年,以下順序遞增。帝王死後,即位以其諡法稱他在位的紀年爲某帝某王元年、二年、三年……。《春秋》記載春秋時魯國的歷史,從魯隱公元到魯哀公十四年,其中魯隱公元年、魯衰公十四年即爲魯國的紀年,這樣的紀年,稱之爲“帝號紀年”或“王位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