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孟子是中國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韓愈的《原道》將孟子列爲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的地位才逐漸提升。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孟子》一書首次被列爲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之後《孟子》一書升格爲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爲“四書”。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爲“亞聖公”,以後就稱爲“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爲“孔孟之道”。

孟子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仁政思想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爲仁政學說,成爲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愛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認爲實行“仁政”,就必須“制民恆產”,讓每家農戶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勿奪其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提倡“以民爲本”,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反對兼併戰爭,認爲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

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認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爲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

  2.民本思想

(1)經濟

孟子主張要“制民之產”和減輕賦稅,給人民以物質上的保障,明確指出“民之爲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人民沒有一定的產業,就不會有一定的道德信念,沒有道德信念,那麼他們爲了生存下去就會不擇手段,爲所欲爲,“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孟子認爲要“制民之產”,首先要使百姓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不違農時地進行耕種。“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同時,面對當時繁重的賦稅,孟子主張“省刑罰,薄賦稅”,認爲統治者只有減輕對民衆的奴役和剝削,使民衆生活穩定,民衆纔會服從統治,社會纔會安定。

(2)政治

①君民關係:主張“民貴君輕”,指出人民纔是最根本的。他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並對此進行論證:“是故得乎丘民而爲天子,得乎天子爲諸侯,得乎諸侯爲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這是說天子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保證政治的穩固。土穀神只有保佑人民,其設立纔有意義。如果國君無道,危及國家的存在,那就應該換掉國君;如果祭祀很周到,還發生旱澇災害,就應該廢除社稷。唯有人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不能喪失,所以人民是國家的根本。

②民意即天意:他引用《太誓》語“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強調民意即天意。國君的權力是“天與之”,“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只有順應民心,施行仁政,才能統一天下。主張限制君權,認爲從聖人到民都是同類,人在“類”的面前一律平等。“聖人之於民,亦類也”,“聖人,與我同類者”,“堯、舜與人同耳”,他認爲人人皆可以爲堯舜。這就提高了普通人的地位,論證了人在本質上是平等的觀點;極力反對爲人君者大肆擴張並濫用自己的權力,主張從階級的利益出發,對此加以適當地限制,“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主張君主與臣民之間在人格上的對等,“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③管理內政:孟子認爲,無論選拔人才還是殺人,國君都要尊重民意,並非以國君的意向爲標準,而是以國人的意向爲依據。人民的意向是國君決策的主要依據。“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在對外政策中,孟子也堅持了民本思想。齊國攻打燕國大獲全勝後,齊宣王問孟子是否該吞併燕國。孟子答道:“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吞併別的國家也要看那個國家的人民是否歡迎這樣做,他充分認識到了只有順應民心,才能達到真正的統一。

④與民同樂:國君要使老百姓敬愛自己,歸附自己,必先愛民;憂民之憂,樂民之樂。當齊宣王問孟子,爲什麼他的狩獵場才四十里,老百姓就以爲大了,而周文王的七十里,老百姓還以爲小。孟子道出原因:因爲文王的狩獵場“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而齊宣王的就不能,“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與民同樂,被認爲是一個賢明君主的必備素質。孟子認爲“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種思想,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明君。同時,歷史也證明只有真正做到“與民同樂”者,纔會得到人民的愛戴,而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君主,必然不得民心,王朝必然走向滅亡。

  二、倫理思想

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的重義輕利、仁者愛人、以德治國以及重視個人修養等思想,並在人性上作了獨立的發揮,使儒家學說更加系統化。認爲人類存在着一種天賦的、共同的、善良的本性。人性有四心,即所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和仁、義、禮、智相結合,構成道德之“四端”(四種萌芽),認爲人生來就有四種道德品質。人之所以爲人,就在於人有天生的善良本性。但人的天賦本性,在後天是可以改變的。認爲“良知”“良能”或“良心”,是人性的根源,是人的最高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本能,它是人的一切道德行爲的主宰,人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評價、道德選擇、道德判斷、道德責任都本能地由它發出。聲、色、貨、利的引誘和腐蝕,有可能矇蔽人的“良心”,使人喪失本心,因此,人們應“清心”“寡慾”“求其放心”“明道”“集義”“養吾浩然之氣”。要“反身而誠”“存心”“養性”“盡心”“知性”“知天”,做到“至誠”“知天”便是達到了至善的道德境界。認爲作爲一種爲人處世的原則和道德教育,只能講義,不能講利。斷言,如果“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苟爲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但並不反對統治者要注意人民生活的改善,相反,主張“制民之產”,提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滕文公上》)的著名觀點。反對墨家的“兼愛”,也反對楊朱的“爲我”,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人和人之間的“五倫”關係,並確立了處理“五倫”關係的準則,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認爲,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爲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爲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孟子倫理思想以性善論爲基礎,以良心論爲核心,構成了比較系統的倫理思想體系,對中國倫理思想史的發展,特別是對宋明理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哲學思想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把天想象成爲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爲天的本質屬性,認爲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源頭。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爲基石的。

關於天人關係,孟子認爲天與人二者是相通的。從天的方面來說,天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一切都是由天決定的。從人的方面來說,不僅人的善性來自天賦,而且人心的思維功能也是天所賜給的。人心具備天的本質屬性,只要儘量發揮、擴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認識天。

孟子極力追求盡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爲了達到這種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養的方法和認識論的思想,強調主體的自覺、向內追求,認爲如果達到了這種境界,可以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孟子認爲教育的社會作用是“得民心”,好的政治還不如好的教育。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仁政必須輔以善教,這是因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從“性善論”出發,孟子闡述了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認爲,人性本善,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這四者是仁義禮智的四端,因此,人具有不學而能的“良能”和不慮而知的“良知”。《孟子·告子上》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說明人之善性是天所賜予的`,仁義禮智也是先天就具有的。但這只是一種善端,人之賢愚,決定於對這種先天的善性能否存而養之,擴而充之。如果自暴自棄,就會失掉這種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發揚天賦的善端,因此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學習,就可以成爲聖人,“人皆可以爲堯舜”。由此可見,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2.教育目的和內容

(1)教育目標:培養“君子”“聖賢”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君子”“聖賢”“大丈夫”以德爲主,德才兼備。《孟子·滕文公下》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在此,孟子指出了培養目標——“大丈夫”的主要標準:富貴不能亂我之心,貧賤不能變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節。這就是說,一個能自覺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的人,一定要經得起富貴、貧賤、暴力的考驗,把封建的道德意識轉化爲自己的堅定信念。孟子明確概括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目的——“明人倫”。《孟子·滕文公上》說:“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具體來說,“人倫”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後世稱爲“五倫”,是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的。

(2)中心內容:“申之以孝悌之義”。

以倫理道德爲基本教育內容,以孝悌之義爲倫理道德的基礎,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重要特點。

  3.道德教育(提高個人修養)的原則與方法

道德教育是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繼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過則無憚改”等思想,並且在其性善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1)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爲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捨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他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他說:“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認爲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把個人幸福置於次要地位,不能把追求個人幸福看成道德行爲的唯一標準,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因此否定道德生活與個人幸福的聯繫,這又倒向了另一個極端,把求生存的慾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在立志問題上,與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提出了立志與養氣的關係。他認爲:一個人有了志向與追求,他就會有相應的“氣”——精神狀態。志與氣是密切相聯、互爲因果的:“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孟子認爲氣是充滿全身的能夠反作用於心志、道德的東西,他認爲,普通的人只要注意“養氣”,經過量的積累就能形成聖人身上的所謂浩然之氣,他自稱“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養”出來的,是靠平常的善言善行積累起來的。

  (2)動心忍性

也就是意志鍛鍊,尤其是指要在逆境中得到磨礪。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認爲,人的聰明才智得之於艱苦的磨鍊,環境越是惡劣,對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人之所以有道德和聰明才智,經常是由於身處艱苦和患難中,那些孤立之人,時常提高警惕,考慮患害也深,所以往往通達事理。

  (3)存心養性

雖然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實在的善性要靠存養和擴充。孟子認爲,存養的障礙來自於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張寡慾,“養心莫善於寡慾”。一個人慾望很少,那善性雖有所喪失,但喪失很少;反之,如果一個人慾望很多,那善性雖有保存,但保存很少。

  (4)反求諸己

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當行動未得到對方相應的反應時,就應當首先反躬自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認爲一個人的禍福,都決定於他自身的行爲,他常引用《尚書·太甲》中的“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來說明一個人要自求多福的道理。

同時,孟子認爲,面對超過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樣應當反躬自問。“仁(道德修養)者如射,射者正(端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要從自身找原因,並且“樂取於人以爲善”。總之,凡事須嚴於律己,時時反思。

  4.教學原則與方法

  (1)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依靠深造自得。《孟子·離婁下》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據此,孟子主張,深入地學習,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云。《孟子·盡心下》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他還談到讀《詩》的體會,說:“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要求讀書不能拘泥於文字和詞句,而應通過思考領會其深層含意。

  (2)盈科而進

這是指學習和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他說:“流水之爲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進程過於迅速,勢必影響實際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確的進程應當像流水一樣,注滿了一個窪坎之後再往下流,由此漸次流入大海,這就是不盈科不行、盈科而進的道理。孟子還以“揠苗助長”的寓言來說明循序漸進的重要性,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是一個自然有序的過程,有自己的規律,人們應當關注並促進教學過程的實現,但決不能用“揠苗”的方法去助長,急於求成,否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3)專心有恆

孟子認爲,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他在《孟子·告子上》一文中舉例說:“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高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絕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爲,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恆的思想。如果停下一段時間不去學習,學到的知識就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學習必須跟掘井一樣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恆,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爲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啓發學生思考。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及時點撥,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還有的以流風餘韻爲後人所自覺學習。這五種,就是君子教育的方式。另外,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爲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