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莊子?雜篇?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爲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爲宗,以德爲本,以道爲門,兆於......

  • 《莊子》莊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爲也,昧然無不靜者矣!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

  • 《老子校釋》第二十章範例 絕學無憂。易順鼎曰:文子引絕學無憂在絕聖棄智之上,疑古本如此。蓋與三絕字意義相同。今在唯之與阿句上,則意似不屬矣。馬敘倫曰:絕學無憂一句,當在上章。又曰:晁氏讀書記引明皇本,亦以絕學無憂屬於舊第十九章之末。蔣錫昌曰......

  • 《抱朴子內篇》卷四 金丹 抱朴子曰:餘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爲大要者焉。然則此二事,蓋仙道之極也。服此而不仙,則古來無仙矣。往者上國喪亂,莫不奔播四出。餘周旋徐豫荊襄江廣數州之間,閱見流移俗道士數百......

  • 《抱朴子內篇》卷七 塞難大綱 或曰:"皇穹至神,賦命宜均,何爲使喬松凡人受不死之壽,而周孔大聖無久視之祚哉?"抱朴子曰:"命之脩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爲,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命屬生星,則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屬死......

  • 《列子》天瑞第一大綱 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示之,猶衆庶也。國不足,將嫁於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吾側聞之,試以告女。其言曰......

  • 《文子》符言大綱 老子〔文子〕曰: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平乎準,直乎繩,圓乎規,方乎矩,包裹天地而無表裡,洞同覆蓋而無所[石亥]。是故,體道者,不怒不喜,其坐無慮,寢而不夢,見物而名,事至而應。老子〔文子〕曰:欲屍名者必生事,事生即舍公而就私,倍道而任己......

  • 《陰符經注》強兵戰勝演術章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

  • 《文子》下德 老子〔文子〕曰:治身,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生之本也;肥肌膚,充腹腸,養生之末也。治國,太上養化,其次正法。民交讓爭處卑,財利爭受少,事力爭就勞,日化上而遷善,不知其所以然,治之本也;利賞而勸善,畏刑而不敢為非,法......

  • 《老子校釋》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為下。嚴可均曰:何謂寵辱?辱為下,王弼、傅奕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羅振玉曰:河上、景龍、禦注、景福、敦煌丙諸本均無若驚二字。景龍本辱為下,景福本作寵為上,辱為下。李道純曰:寵為上,辱......

  • 《文子》微明大綱 老子〔文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強;可以柔,可以剛;可以陰,可以陽;可以幽,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應待無方。知之淺,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內;知之粗,不知之精。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為不知,不知之為知乎!夫道不可聞,聞......

  • 《老子校釋》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嚴可均曰:長久者,河上、王弼長下有且字。謙之案:傅、範本同。遂州碑作天地長久。又天長地久,蓋古有此語,此引而釋之耳。故能長久。謙之案:故字碑本磨滅不明。長久,各本作長生。嚴可均曰......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三天道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釋文:積,謂積滯不通。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宣雲:神與化俱。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宣雲:至誠無息。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釋文:六通,陰、陽、風、雨、晦、......

  •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爲而治大綱 讀罷老子的“無爲而治”的論調,爲其能在千年之前有這樣的提法而拍手叫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爲而治,歡迎閱讀。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爲而治1老子的最優選擇是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無治,蕭公權形容老子近乎......

  • 《莊子》莊子?雜篇?說劍第二十八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

  • 《列子》黃帝第二大綱 黃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五戴己,養正命,娛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皮幹>黣,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憂天下之不治,竭聰明,進智力,營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黃帝乃喟然贊曰:朕之過淫矣。養一己其患如此,治萬物其患如此。於是......

  • 道家思想無爲而治大綱 無爲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爲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道家思想無爲而治的意義是什麼?道家思想:無爲而治篇一老子曰:“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無爲而治”......

  • 《文子》自然大綱 老子〔文子〕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去恩慧,舍聖智,外賢能,廢仁義,滅事故,棄佞辯,禁奸偽,則賢不肖者齊於道矣。靜則同,虛則通,至德無為,萬物皆容,虛靜之道,天長地久,神微周盈,於物無宰。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金木水火土,其......

  • 《列子集釋》卷第三 周穆王篇 〔注〕夫?生受有謂之形,俛仰變異謂之化。神之所交謂之夢,形之所接謂之覺。原其極也,同歸虛偽。何者?生質根滯,百年乃終;化情枝淺,視瞬而滅。神道恍惚,若存若亡;形理顯著,若誠若實。故洞監知生滅之理均,覺夢之塗一;雖萬變交陳,......

  • 《莊子》莊子?外篇?篋第十 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爲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爲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爲......

  • 《老子帛書》帛書老子甲本大綱 □□□□□□□□□□□□□□□□德上德?□□?以為也上仁為之□□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攘臂而乃之故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義而□□□□□□□□□□而亂之首也□□□道之華......

  • 《莊子》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爲知者,殆而已矣!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囗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

  • 《老子校釋》第二十三章大綱 謙之案:雨下不字泐,當據他本補之。希,諸本並同,傅本作稀。終,傅、範並作崇。飄風上,王、傅、範本有故字。羅振玉曰:景龍、廣明、景福、英倫諸本均無故字。又館本驟作□,範本作暴。馬敘倫曰:崇終古通假,書君奭其終出於不祥,馬本終......

  • 《抱朴子內篇》卷二 論仙大綱 或問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抱朴子答曰:"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稟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雖有禹益齊諧之智,而所嘗識者未若所不識之衆也。萬物云云,何所不有,況列仙......

  • 《抱朴子內篇》卷十八 地真大綱 抱朴子曰:"餘聞之師雲,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