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論》宋曾鞏徐幹《中論》目録序大綱 臣始見館閣及世所有徐幹《中論》二十篇,以謂盡於此。及觀《貞觀政要》,怪太宗稱嘗見幹《中論》"復三年喪"篇,而今書此篇闕。因考之《魏志》,見文帝稱幹著《中論》二十餘篇,於是知館閣及世所有幹《中論》二十篇者,非全書也。......

  • 《朱子語類》卷三十四 論語十六大綱 ◎述而篇△述而不作章徐兄問:"'述而不作',是製作之'作'乎?"曰:"是。孔子未嘗作一事,如刪詩,定書,皆是因詩書而刪定。"又問:"聖人不得時得位,只如此。聖人得時得位時,更有製作否?"曰:"看聖人告顏子四代禮樂,只是......

  • 《朱子語類》卷六十八 易四大綱 ◎乾上問:"'乾坤',古無此二字。作易者特立此以明道,如何?"曰:"作易時未有文字。是有此理,伏羲始發出。"〔可學〕以下總論乾坤。乾坤只是卦名。乾只是個健,坤只是個順。純是陽,所以健;純是陰,所以順。至健者惟天,至順者......

  • 《朱子語類》卷三十七 論語十九大綱 ◎子罕篇下△法語之言章"法語之言","巽與之言",巽,謂巽順。與他說,都是教他做好事,如"有言遜於汝志"。重處在"不改、不繹"。聖人謂如此等人,與他說得也不濟事,故曰:"吾末如之何也已!"〔端蒙〕植說:"此章集註雲:'法語,人所敬......

  • 《朱子語類》卷二十七 論語九大綱 ◎里仁篇下△子曰參乎章問"一以貫之"。曰:"且要沈潛理會,此是論語中第一章。若看未透,且看後面去,卻時時將此章來提省,不要忘卻,久當自明矣。"〔時舉〕問"一貫"。曰:"恁地汎看不濟事,須從頭子細,章章理會。夫子三千門人,一旦惟......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六 釋氏大綱 孟子不闢老莊而闢楊墨,楊墨即老莊也。今釋子亦有兩般:禪學,楊朱也;若行佈施,墨翟也。道士則自是假,今無說可闢。然今禪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試看古經如四十二章等經可見。楊文公集傳燈錄說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舊時......

  • 《朱子語類》卷二十八 論語十大綱 ◎里仁篇下△子曰參乎章問"一以貫之"。曰:"且要沈潛理會,此是論語中第一章。若看未透,且看後面去,卻時時將此章來提省,不要忘卻,久當自明矣。"〔時舉〕問"一貫"。曰:"恁地汎看不濟事,須從頭子細,章章理會。夫子三千門人,一旦惟......

  • 《孔子集語》卷七大綱 臣術六《尚書大傳》孔子曰:"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門人加親,是非胥附邪!自吾得賜也,遠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輳邪!自吾得師也,前有輝,後有光,是非先後邪!自吾得由也,惡言不至於門,是非禦侮邪!文王有四臣以免虎口,丘亦......

  • 朱子語類》卷十二 學六大綱 ◎持守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爲本。〔士毅〕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夔孫〕古人言志帥、心君,須心有主張,始得。〔升卿〕心若不存,一身便無所主宰。〔祖道〕纔出門,便千岐萬轍,若不是自家有個主宰,如何得是!〔道夫〕心......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大綱 ◎論官周不置三公之官,只是冢宰以下六卿爲之。周公嘗以冢宰爲太師,顧命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毛公。注謂此六卿也,"稱公則三公矣"。〔揚〕或問:"漢三公之官與周制不同,何耶?"曰:"漢初未見孔壁古文尚書中周官一篇說太......

  • 《朱子語類》卷六 性理三大綱 ◎仁義禮智等名義道者,兼體、用,該隱、費而言也。〔節〕(以下道理。)道是統名,理是細目。〔可學〕道訓路,大概說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條理界瓣。因舉康節雲:"夫道也者,道也。道無形,行之則見於事矣。如'道路'之'......

  • 《朱子語類》卷六十三 中庸二大綱 ◎綱領中庸一書,枝枝相對,葉葉相當,不知怎生做得一個文字齊整!〔方子〕中庸,初學者未當理會。〔升卿〕中庸之書難看。中間說鬼說神,都無理會。學者須是見得個道理了,方可看此書,將來印證。〔賜〕夔孫錄雲"中庸之書,如個卦影相......

  • 《朱子語類》卷七學一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爲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朱子語類》卷七學一,歡迎大家分享。小學古者初......

  • 《中論》簡介大綱 《中論》二卷,二十篇,補遺二篇。漢末徐幹撰。幹字偉長,北海人,鄴下七子之一也。嘉慶重修《一統志》:"徐幹墓,在濰縣東。"則吾之鄉先賢也。予嘗流寓濰城有年,竟未一聞之,愧何能已。今點校荀悅《申鑒》,兼及其書,取徐湘琳女史《中......

  • 《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張子大綱 看聖賢代作,未有孔子,便無論語之書;未有孟子,便無孟子之書;未有堯舜,便無典謨;未有商周,便無風雅頌。〔賀孫〕此道更前後聖賢,其說始備。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後人去何處討分曉?孔子後若無個孟子,也未有分曉。孟子後數千載......

  • 《中論》譴交第十二大綱 民之好交遊也,不及聖王之世乎?古之不交遊也,將以自求乎?昔聖王之治其民也,任之以九職,糾之以八刑,導之以五禮,訓之以六樂,敎之以三物,習之以六容。使民勞而不至於困,逸而不至於荒。當此之時,四海之內,進德脩業,勤事而不暇,詎敢淫心......

  • 《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論文下(詩) 或言今人作詩,多要有出處。曰:"'關關雎鳩',出在何處?"〔文蔚〕因說詩,曰:"曹操作詩必說周公,如雲:'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又,苦寒行雲:'悲彼東山詩。'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

  • 《中論》貴言第六大綱 君子必貴其言,貴其言則尊其身,尊其身則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敎;言費則身賤,身賤則道輕,道輕則敎廢;故君子非其人則弗與之言。若與之言,必以其方:農夫則以稼穡,百工則以技巧,商賈則以貴賤,府史則以官守,大夫及士則以法制,儒生則以......

  • 《中論》賞罰第十九大綱 政之大綱有二,二者何也?賞罰之謂也。人君明乎(《御覽》卷六百三十六作"於")賞罰之道,則治不難矣。夫賞罰者(《治要》無"夫"字),不在乎必重,而在於必行。必行則雖不重而民(《御覽》作"人",下同)肅("肅"字原缺,據《治要》、《......

  • 《中論》制役第二十二大綱 昔之聖王,製爲禮法,貴有常尊,賤有等差,君子小人,各司分職。故下無僭(原譌作"潛",據徐本改正)上之愆,而人役財力能相供足也。往昔海內富民及工商之家,資財巨萬,役使奴婢,多者以百數,少者以十數,斯豈先王制禮之意哉!夫國有四民,不相......

  •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大綱 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禮也。外屏、不欲見外也;內屏、不欲見內也。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 程子門人大綱 ◎總論問:"程門誰真得其傳?"曰:"也不盡見得。如劉質夫朱公掞張思叔輩,又不見他文字。看程門諸公力量見識,比之康節橫渠,皆趕不上。"〔義剛〕程子門下諸公便不及,所以和靖雲:"見伊川不曾許一人。"或問:"伊川稱謝顯道王佐才,有諸......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二 呂伯恭大綱 因說南軒東萊,或雲:"二先生若是班乎?"壽昌曰:"不然。"先生適聞之,遂問如何。曰:"南軒非壽昌所敢知,東萊亦不相識。但以文字觀之,東萊博學多識則有之矣,守約恐未也。"先生然之。〔壽昌〕某嘗謂,人之讀書,寧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寧失......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 朱子七大綱 ◎論兵今州郡無兵無權。先王之制,內有六鄉、六遂、都鄙之兵,外有方伯、連帥之兵,內外相維,緩急相制。〔賀孫〕本強,則精神折衝;不強,則招殃致兇。〔僩〕或言:"古人之兵,當如子弟之衛父兄。而孫吳之徒,必曰與士卒同甘苦而後可,是......

  • 《朱子語類》卷九 學三大綱 ◎論知行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爲先;論輕重,行爲重。〔閎祖〕論知之與行,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既親歷其域,則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公謹。聖賢說知,便說行。大學說"如切如磋,道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