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傳奇故事 > 三官老爺的傳奇故事

三官老爺的傳奇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三官老爺的傳說

三官老爺的傳奇故事

花果山上的三元宮,是整個雲臺山上最大的一座廟,裏頭供奉的是三元大帝,也就是三官老爺,關於三官老爺有好多有意思的傳說。。

據老輩人講,三官老爺是玉皇大帝的三個外甥,只不過是凡胎肉身,出生在陝西那個地方。他們兄弟三人樂施好善,專門行好,後來就有了道業,成了仙。老大道業深,管天,就是天官老爺;老二管地,就是地官老爺;老三管水,就是水官老爺,大家合稱他兄弟三個叫"三官老爺"。

有一年,寶應地方遭了災,顆粒無收。老百姓挖盡了野菜,扒光了樹皮,最後什麼也沒得吃了,就把種糧也拿出來度春荒。命是保住了,趕到了種莊稼季節,卻沒種糧,這遲早還不是死呀!寶應的土地爺看看不得了,忙去找三官老爺救人命,正好找到了天官老爺,就答應下來了。

這天,寶應地上忽然來了個小老頭子,牽一頭毛驢,馱兩隻口袋種糧,一路說賒種糧給人家,到莊稼收下來後算賬。莊戶人家一聽這事,都跑來賒。這小老頭兩口袋種糧賒滿了寶應,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莊稼。

也趕巧,這一年風調雨順,莊稼長得出奇的好,車拉人擔,把糧食打淨了,寶應人靜等這個小老頭來算賬,一等不來,二等不來。這當兒,寶應土地老爺託夢給莊戶人了。告訴人們賒給大家種糧的是三官老爺,他不要種糧了!受夢這人就問:"土地爺,那我們怎感謝三官老爺呢?"土地爺說:"怎感謝呀,湊兩錢替三官老爺塑金身,立個廟,不就行了嗎?"受夢人又問"修在哪兒好呢?"土地老爺這下給問住了,半天才說:"我去問問三官老爺再說。”

土地爺問三官老爺廟修在哪兒,天官老爺說:"等我們到各地轉轉看看,看哪段風水好,再定下來。"三官老爺就分開來,各處雲遊,這天,天官老爺乘雲來到東海傲來國,站雲頭向下一看,就見這山三百六十座山頭,座座山頭上都有瑞雲飄逸,天官老爺按落雲頭,站在前雲臺山上,九條青龍同戲一隻琵琶,這是寶地"九龍戲琵琶"!天官老爺心話:住下住下,住下爲安,廟就蓋在這疙瘩嶺吧,便從懷中掏出個大銅錢,朝琵琶上一撂,銅錢鑽泥裏去了。記號留下來。

這邊廟一開工,三官老爺就回陝西了。這一天,兄弟三人在家談論着,雲臺山三官廟快蓋好了,誰去看看呢,天官擺起老大的架子說:"老二吃點苦,去看看。"地官擺起老二的架子,說:"老三去吧,快去快來。"水官想擺架子擺不開,沒有比他小的了,只好撅着嘴去了。

按理說,神仙駕雲一頓飯工夫就能返回,可是有個把時辰,還沒見老三回來,天官、地官都着急,就說該有人去看看。天官支配老二說:"你再去看看,爲什麼等這會還沒來?"老二有心再支配人,沒有人理他了,氣鼓鼓走了,一走半個時辰沒回頭。天官這下沒有支配的了,自己去吧,心裏頭急,腿底下獻出奇的快,沒有一袋煙工夫就到了。落下雲頭,幾步走到三官廟跟前,就見三官廟廟雖不大,可有氣派,天官老爺也顧不得細看,心裏惦記着兩個弟弟,趕緊進了三官廟。朝裏一看,火又從肝臟裏往外冒。三座金像,首席猴蹲着老三,次席是老二,只留下個下首席位給他這個老大。

天官老爺鼻子都氣歪了,他氣老三沒大沒小,佔着哥哥的位置,他氣老二隻顧自己,不敢主持公道。這就是我的弟弟,我在家擔心他倆有什麼閃失,他倆卻盤算戲弄我!唉,也罷,我也不爭這個首席,天官老爺就把真身附到了下首的金像上。

這兩個弟弟呢,一個也不敢吱聲,眼皮茸拉着,推不懂。天官老爺坐在下首,心裏頭越想越氣,最後一個慈眉善目的善神,也氣成了一個吹鬍子、瞪眼睛、歪鼻子、列着嘴、豎頭髮的凶神模樣。

凡間這邊說說講講,就到了大年。別人家都是正月十五來趕廟會,寶應人惦記着天官老爺的大恩大德,吃過團圓飯,燒過五更紙,就奔雲臺山大廟趕。從燒香河登山,三步一叩,九步一拜,上了大廟,挨着給三官老爺燒香進供。了了一年的心願。哪知道,真正幫他們忙的天官老爺正座在下首,受着可憐一點兒香火;不夠受用時,只好偷偷撿拾老二老三不要的香火錢。

後來這事叫雲臺山的山神老爺知道了。他打心眼裏不樂意老三老二,就又託夢給百姓,點化他們在三官廟下邊,"自在天"在上面,蓋了座靈殿,專門供奉天官老爺。寶應人知道了這其中的根底,上山進香,也是先進靈宮殿進供天官老爺,然後才迸三官廟燒香。

天官老爺很感謝地方百姓爲他主持公道,同時也消除兄弟之間的隔閡,便盡十二分的力量爲這方百姓做事。老二、老三這會也懂得了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感到慚愧,也學着天官的樣子,爲這方百姓做事,這一方水土就特別肥沃,加上風調雨順,獻出產奇特的土特產,人們就稱這塊土地叫"三官老爺福地"。後來人們又尊稱三官老爺爲三元大帝,三官廟就改叫"三元宮",這地方又稱"三元大帝福地"。地傑人靈,一朝一代,這地方出了不少能人,後來又有流言說:"東海十八村,村村出賢人。”

孫繼皋白日敲更

無錫有個孫繼皋,因爲家裏窮,當了好幾年更夫。萬曆二年,孫繼皋已經二十五歲了,聽說京城殿試招考狀元,心裏很高興,但上京趕考,要有人推薦提名,孫繼皋出身低微,朝裏既無人,手裏又無錢。他怎麼纔可以上京去考呢?

無錫三裏橋,有個“接官亭弄”,官船來無錫都停泊在這裏。孫繼皋每夜敲更,總要從皋轎沿運河一直敲到這裏。一天,孫繼皋看見“接官亭”’前的官船來往特別多,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天下午,孫繼皋身背竹筒,手拿更棒,上身披件破棉襖,腰裏束着幾根鮮稻草,腳上破襪草鞋,來這裏敲更,正好常州府臺大人秦達明的官船停在這裏。孫繼皋一邊敲更一邊喊道:“孫繼皋、咯咯敲,錫金兩縣無主考!”孫繼皋像老和尚唸經似的,一邊敲一邊喊。喊了一遍又一遍,翻來覆去地喊,府臺秦大人很奇怪:天下哪有白日敲更的?喊的話也不像敲更,就派人將孫繼皋叫到船上,問明情由,秦大人聽完,不禁哈哈大笑道:“看你這副腔調,哪像考狀元的。這樣吧,要上京殿試,先在我面前口試。我出題,你對答,對得上來,我給你引薦,對不上來,那隻好怨你自己了!”孫繼皋說:“請問大人,說話當真?”秦大人道;“絕無戲言。”

秦達明看見孫繼皋衣袖管裏藏有一枝桂花,便開口說:“小學生暗藏春色。”孫繼皋一聽,馬上接口說:“大主考明察秋毫。”秦達明不覺暗暗叫絕。他信步走上船頭,又吟道:“龍光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洲四海。”說完,回頭看着孫繼皋。孫繼皋想:你以龍光塔作題,我生在雙河會龍橋。就用會龍橋作答吧。便出口對道“會龍橋,橋洞圓,圓如鏡,鏡照萬國九洲。”秦大人一聽,哎,這人確實有才情!當即在船上寫下薦書,還送給他一筆趕考用的銀兩,讓孫繼皋上京趕考。後來孫繼皋考中狀元的消息傳到常州府,秦大人也十分得意。

“亂石鋪街”體

鄭板橋寫得一手出色的好字,是吃了一番苦的。鄭板橋不光是天天練筆寫字,連晚上睡覺都睡不實在,他睡在被窩裏還用手指頭在牀上劃來劃去,琢磨字體筆法。有一回,划着划着,不知不覺地劃到他老婆的身上去了,把她弄醒了。她生氣地對板橋說:"你這個人,真也是的,沒得你自己的身體嗎?劃到別人的身體上做啥呢?”

哪曉得這句話,觸動了鄭板橋的心,他把身體的"體"字會意爲字體的"體"。板橋心想:"人有人的體,我有我的體。我應該寫出自己的字體,不能老是模仿他人,步前人的後塵!"後來,他日夜苦練,大膽創新。終於跳出古人書法的框子,創造出獨特的新的風格來。

一天,鄭板橋在街上走着,看到兒個小孩子在玩耍倒鐵釘、抓石子的遊戲,用鐵釘和石子兒擺字玩。板橋看得入了神,回家後又反覆玩味。慢慢地,板橋把鐵釘和石子擺字的方法,化到了自己的字體中去。結果板橋寫出字來,筆劃、間架很有鐵釘橫斜、亂石鋪街的意境。後來人們就稱鄭板橋的字體爲"亂石鋪街"體了。

唯有梅佔百花魁

有一天,鄭板橋在鹽城一家茶館裏喝茶,遇到個財主,兩下就閒談起來。財主說:“我家有個小孩,想請個好先生教教。”

"你想請什麼好先生呢?”

"我想請興化的鄭板橋。聽說此人脾氣古怪,很難請啊!”

鄭板橋笑笑說:"我也想找個蒙館坐坐,你看我怎麼樣?”

財主素有愛才之名,不便當面回絕,勉強答應了。

鄭板橋到了財主家坐館,見中堂掛有一幅牡丹圖,畫得不錯,但偏在一邊,看起來不順眼。

一天,鄭板橋洗筆時,無意中把筆一甩,牡丹圖上出現了幾個小墨點,在旁邊的小東家急死了,鼓起嘴說啦:"先生,這幅白牡丹是我爺爺花了五十兩銀子,請人畫的。"鄭板橋擡頭一看。也不作聲,又拿筆在牡丹圖上揮舞了幾下,小東家一見,不好,趕緊去喊老子。財主跑來一看,大爲惱火:"牡丹怎能和梅花在一起呢?”

哪曉得鄭板橋並不答話,提起筆來,"唰唰唰",在畫上寫了一首詩:

牡丹旁邊一枝梅,

富貴清寒共一對,

牡丹雖好總有謝,

唯有梅佔百花魁。

寫完,掏出印章,往下一按。財主伸頸項,湊上去一看,分明是"板橋鄭燮"四個字,大吃一驚,連忙奉承道:"先生神筆,能賞我一幅字畫否?"鄭板橋理也不理,把筆一扔,轉身便走了。

鄭板橋金山畫竹

"揚州八怪"裏有兩位最有名的書畫家,一個叫鄭板橋,一個叫李鱔,兩個人都是興化人,常在一起寫呀畫的。

有一次,李鱔和鄭板橋到鎮江,金山大和尚聽說李鱔到了,隨即派小和尚送去一份金字請帖。

李鱔接到請帖,望望坐在身旁的鄭板橋,笑嘻嘻地說:"你老說你名氣大,你看我一到鎮江人家就來請我了,怎麼樣?明天,你就看我一個人去吃素菜!”

鄭板橋看看李鱔兩眼笑成一條縫,一臉得意的樣子,脫口說道:"明天我也去!”

李鱔說:"嗓!人家請的是我呀,又沒請你,你怎麼去呢!”

鄭板橋笑笑說:"我比你年輕,明天我裝個書童去,不就一起有得吃了嗎!”

"嗯,好!這個辦法不錯!"李鱔一聽,高興得直點頭。鄭板橋給我當書童,多有檯面啊!

第二天,李鱔在前,打扮成書童的鄭板橋在後,剛來船擺渡過了江,大和尚已在山門迎接了。大和尚陪着李鱔進了方丈室,小和尚陪着扮書童的鄭板橋也隨後走了進來。當即,茶啊點心啊,全送上來了。李鱔心裏話,你找我沒得旁的事嗅,總是想要些字啊畫的。便開口說:"當家的,你可準備點紙啊!”

"這個,貧僧早已備好。"說着,就把李鱔引進了客廳。門一開,只見桌上文房四寶:筆、墨、硯臺、宣紙,擺得逸逸噹噹的。

李鱔再看看鄭板橋,心裏說:你想吃素食呢?今天就拿你開個玩笑,叫你給我掌墨。便說:"書童掌墨噢!"什麼叫"掌墨"呢?從前,書法考究,要把字寫得龍飛鳳舞,總要書童出手托住硯臺,跟着寫字人的筆鋒走,字寫到哪塊,硯臺就跟着送到哪塊。

鄭板橋一聽要他掌墨,心裏那個氣呀!我裝個書童嘛,不過是鬧着玩玩的!你當真把我當書童使了!這怎麼行呢?想不幹,又不便開口,哪個要你自己提出裝書童的呢!只好忍住不吱聲,托起硯臺。

李鱔笑眯眯地把筆在硯臺上蘸蘸舔舔,擺開架勢,剛要下筆。只聽"撲篤"一聲,硯臺從鄭板橋手上一滑,掉在宣紙的正中間,"咕溜溜"地直往紙角上滾。

李鱔一望,哎呀,這下不得了,好端端的一張桌面大的宣紙,打下端向上角染了一條墨黑墨黑的槓。再加上硯臺在上面顛啊顛的,這根黑槓,斷斷續續,頂天立地。李鱔氣得臉像個紫茄子,這怎麼寫啊?把筆一摔,對住鄭板橋氣呼呼地說:"你寫吧!”

"我寫!"鄭板橋看看滿臉急得通紅的李鱗,又望望宣紙,笑笑說:"我不寫,我畫!”

"你畫,我看你畫!"李鱔心裏話。這張宣紙染上了墨,倒看你怎麼畫?

鄭板橋不客氣地拿起筆來,蘸了些墨,就在宣紙上塗了起來,大和尚急壞了,我這宣紙,好不容易派人從安徽宣城訂做的大開張,給你這小小書童倒滿了黑墨,怎麼辦?主人不畫,你還要逞能動手畫,便想上前阻擋,但看看李鱔並不吱聲,他也不好發火。

這個"書童"着實有兩下子呢!只見他三下兩下,在斷斷續續的墨線上勾勾畫畫、點點戳戳,哎,竟變成了一羣墨竹,粗細濃淡相宜,其中那條墨印變成一竿頂天立地的墨竹,清瘦秀拔,像活的一樣立在眼前,不由脫口而出:"妙哉妙哉,好一根竹!"只見書童又從口袋裏掏出一枚玉章,在下款蓋了一下。大和尚望望鮮紅的方印是"鄭燮"兩個字,呆住了!他萬萬沒想到站在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鄭板橋,連忙接二連蘭地直打招呼:"貧僧不知先生來鎮,望先生不要在意。"說着忙喊小和尚"泡茶",一想不對,又加了一句"泡好茶!”

這時,鄭板橋笑嘻嘻地望着李鱔直眨眼睛,意思是說怎麼樣,你看大和尚請我了吧!李鱔這才醒悟過來。原來,鄭板橋是有意把硯臺弄翻潑墨畫竹,他心裏對鄭板橋真是一百二十個敬佩!

當下,大和尚又請李鱔題了字。傳說,李鱔和鄭板橋就合作這麼一次,這幅畫解放初期還保存在鎮江金山寺裏呢。

竈神 、橋神和牛神

很古很古的時候,耕地種莊稼全靠人力,實在太苦太累。莊戶人風吹日頭曬,總難餬口度日,還常常因爲翻地累死在田頭。

人間的怨氣,直衝南天門。一天,玉皇大帝正在聚集衆神仙議事,忽見一股怨氣衝上凌霄寶殿,忙問太白金星,"這是怎麼回事?"金星連忙答道:"這是人間的苦氣,他們耕地全靠人拉犁,常常累死在田裏,多少農人在苦難中度日。請玉皇降旨,解除人間痛苦!"玉帝聽奏,忙差竈神、橋神、牛神下凡,幫助農人解決耕地種植的苦楚。

竈神、橋神來到人間,都受不了苦,想回天宮,但又不敢走,只有牛神,整天和農人在一起,替農人拉犁,耕田,耕地。

這一天,竈神、橋神實在支持不住了,就想逃走。竈神對牛神說:"牛大哥,我上天去一下,明天就回來,回來時,我燒熱湯飯給你吃。冬天我給你烤火,如果我說話不算數,以後我吃你的屎也不嫌臭。"忠厚的牛神信以爲真,就讓竈神走了。竈神上了天,再也不肯回到人間了。

橋神見竈神去了,裝出一副可憐相說:"牛大哥,牛大哥!我夜裏做了個夢,夢見我家的孩子病了,要我回去看看,請你行個方便。"牛神怕又上當,還沒答話時,橋神發誓說:"我若不回來,你以後在我身上拉屎,我也不哼一聲。"老實的牛神又受騙了,橋神一去也沒有回來。

收種結束了,玉皇傳旨要牛神回到天宮。牛神同農人同甘共苦,有了感情,捨不得離開,就不願再回天宮,情願在人間吃辛受苦,幫助農人解決種植之苦。

怕苦、怕累的竈神、橋神犯了咒,竈神被罰到人間,人們用牛屎做成牛屎餅子,曬乾當柴燒,牛屎一塊一塊地塞迸鍋堂,這就是竈神吃牛屎了。橋神被玉皇打下凡間架在河上,讓人們任意踩踏,牛每到橋上大多總要拉屎。這就是牛拉屎往橋神頭上拉,也是橋神應得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