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傳奇故事 > “不可說”和尚

“不可說”和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不可說”和尚(1)

“不可說”和尚

明朝初年,南京法華寺有個大和尚法名空智,他自幼出家,精通佛法,卻不喜歡打坐參禪,常常出入於名商大賈、公子王孫之家,爲他們開壇論道,指點迷津,兒女百姓奉他爲“活佛轉世”。

這天,南京城內大雪紛飛,紫金山上白雪皚皚。廟裏沒有香客,顯得異常冷清。這時,空智和尚坐在禪房裏,看見有一個氣宇軒昂的青年公子帶着幾個隨從,踏雪拾級而上,朝着廟裏走來。空智和尚見這位公子既不燒香,也不拜佛,只讓一個小沙彌領着,在廟裏四處轉悠,欣賞雪景。

當這位公子來到空智和尚的禪房外面,看着屋檐上垂下的幾尺冰凌,若有所思地佔出一句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即玄冰。空智聽了,連忙手捧念珠,從禪房裏走了出來,隨口答道:世亂民貧,王莫出頭成冤主。

這位公子聽了空智的對句,微微一愣,才說:大師認得在下?

空智和尚笑了笑,回答說:王子乃人中龍鳳,老衲早就備好了香茶,等候多時。說着就將這位公子迎進了禪房,端出用山上紅梅花蕊中的雪水煮成的香茶,二人對斟起來。

原來,這位公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四個王子之一的朱棣,由於他是由高麗國進獻的高麗妃所生,儘管他論治國平天下的能力,在衆王子中鶴立雞羣,可當今皇上並不器重他。而此時,朱元璋已經年老昏聵,太子朱標體弱多病,朝不保夕。衆王子明爭暗鬥,拉幫結派,窺視皇位,朝堂上下表面上看是風平浪靜,卻處處暗伏着急流。朱棣知道此時陷入進去,不僅爭不到皇位,有可能小命不保,他想抽身而出,黃鶴樓上看翻船,可身在風口浪尖,欲罷不能。於是,爲了避人耳目,他就微服上山來,想聽聽這位世外高人的意見。

朱棣喝了一杯爽口的香茶,看着空智和尚說:我今天想在山上多玩玩,可是山深林密,四面高山,不知向何處去?

空智和尚聽了,心裏明鏡似的,他知道王子所問何求。便笑着說:老衲送王子兩句謁語,林密豈妨流水過,山高那礙白雲飛。只要你是流水,林子再密,只能攔得住不悟的魚兒,豈能攔得住流水的自由。只要你得道如雲,四面高山又如何阻隔得住飄逸的閒雲野鶴?

朱棣聽了,沉吟片刻,豁然開朗。他站了起來,向空智和尚拱了拱手說:喝了大師的雪水香茗,真是神清氣爽,多謝大師指教,小王告辭了。說完,就飄然下山而去。回到朝廷後,朱棣就向父皇主動請纓,要到沒人願意去的北國苦寒之地,鎮守邊關。朱元璋就封他爲燕王,鎮守北平。燕王朱棣帶着家眷,如同出籠的鳥兒,遠離了南京這塊是非之地。沒過多久,猜忌心越老越濃的太祖朱元璋痛下殺手,整頓朝綱,將自己的一幫兒子殺的殺,貶的貶,燕王朱棣逃過了此劫。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太子朱標連一天的皇帝都沒做成就病死了,他的兒子朱允汶接替父親當上了皇帝,史稱建文帝。此時的燕王朱棣,由於邊關軍防的需要,經朝廷的批准,幾年來,一直在招兵買馬,已經是羽翼豐滿,屯兵百萬之衆。當他得知父皇駕崩、新帝登基的消息後,就和全國各地的各路藩王一道,分別從各自的封地,奔赴南京,拜奠父皇。

年幼的建文帝聽說如狼似虎的叔叔們要回來,嚇得猶如驚弓之鳥。一天,他在朝堂上面,對座下的大臣們說:各位愛卿,朕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太祖的葬禮上,只有燕王朱棣頭戴白帽,爲太祖戴孝,不知何故?

座下的臣子們聽了大吃一驚,一個大臣連忙跪了下來說:陛下,此乃凶兆。你想啊,“王”字頭上戴白帽,那不是“皇”字嗎!這是上天在提醒你,燕王朱棣有篡位之嫌。建文帝聽了,連忙命令南京九門提都,關閉城門。一時間,燕王朱棣要領頭造反的謠言,像風一樣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