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諸葛亮的故事範例

諸葛亮的故事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諸葛亮,181~234 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南)人。父母早亡,與弟諸葛均隨叔父諸葛玄先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後赴荊州(約今湖北、湖南)。叔父病逝後,定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西),且耕且讀10年,專注治國用兵之道。時值曹操一統北方,孫權虎踞江東,勢力不斷髮展。劉表和劉璋控制荊、益二州,但無所作爲。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圖謀獨立發展,三顧茅廬向諸葛亮求教。諸葛亮傾心籌謀,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先佔荊、益(指今四川及陝西南部),和撫邊裔,內修政治,外結孫權,待時機成熟,分兵兩路,令得力將領從荊州取宛(今河南南陽)、洛(今洛陽),主力出益州攻秦川(指關中一帶),進圖中原,以成霸業。從此輔佐劉備父子運籌、征戰,創建並捍衛蜀漢大業。十三年秋,曹操率大軍進取荊州,劉備兵敗長阪(今湖北當陽境),退往樊口(今鄂州境)。在此緊急關頭,諸葛亮趕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同魯肅、周瑜等勸說舉棋不定的孫權與劉備聯盟,大敗曹操於赤壁(見赤壁之戰)。隨後,輔助劉備取長沙、武陵四郡,向孫權“借”得南郡,任軍師中郎將,受命督零陵、桂陽、長沙等三郡,清理戶口,整頓賦稅,保障軍需,從而建立了壯大發展、進圖益州的基地。十六年,劉備以助劉璋爲名,率兵數萬入益州,諸葛亮及關羽等留守荊州。年輕的諸葛亮既尊重諸將,又善斡旋,團結共濟,使荊州得以穩定。十八年,諸葛亮奉命率張飛、趙雲部溯江西上,克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取江州(今重慶),分兵平定江陽(今瀘州)、犍爲(今彭山東)、德陽(今遂寧東南)、巴西(今閬中) 等郡縣,於次年與劉備會師,攻取成都。三國鼎立的局面至此完全形成。升任軍師將軍。二十三年,劉備統軍北攻漢中,諸葛亮留鎮成都,爲前方籌送兵員軍資。劉備稱帝后,諸葛亮任丞相、錄尚書事,助其總理軍政,顯示出傑出才能。蜀漢章武二年(222),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諸葛亮奉遺命輔佐後主劉禪,封武鄉侯,總理軍政。深知欲圖中原,必先恢復蜀漢元氣,遂休養生息,與吳修好,鞏固後方。建興元年(223),南中(今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漢族豪強雍闓及孟獲等叛蜀,諸葛亮經充分準備,於三年進軍南中。孟獲於盤東(今雲南曲靖之南、南盤江以東一帶)被擒後不服,諸葛亮採用攻心爲上、攻戰爲下的方略,將其放回再戰,擒而復縱,使孟獲等心悅誠服,南中遂定(見諸葛亮進軍南中)。又調整南中四郡爲六郡,選當地人爲吏,舉孟獲等首領赴蜀都爲官,促進夷、漢間交往和南中經濟的發展,蜀漢國力爲之增強。五年春,諸葛亮爲實現隆中決策,乘魏帝曹丕病逝不久,上《出師表》,自統大軍10萬,進駐漢中,準備攻魏。鑑於蜀漢已失荊州之地,再無條件完全按《隆中對》大膽用兵,因此不用丞相司馬魏延出子午道(今陝西安康越秦嶺至西安)直攻長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議,按先攻隴右(今甘肅隴山西)、再取秦川的.謹慎方略,於次年出師祁山(今甘肅東南部渭水、西漢水間山地)。在前鋒馬謖擅自改變部署、痛失要地街亭後,退回漢中。後又攻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收復武都、陰平二郡 ,再出祁山設伏射殺魏名將張郃。接着,在漢中大興軍屯,訓練軍隊,運糧儲備斜谷口,於十二年春統軍進駐五丈原(今陝西岐山南),與司馬懿所率20萬魏軍對峙於渭水南,並約東吳同時攻魏。又於渭濱分兵屯田, 準備長期較量 (見諸葛亮攻魏之戰)。八月,因積勞成疾,卒于軍中,終年54歲。諡忠武侯。諸葛亮以擅長謀略著稱。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蜀漢政治、軍事的總方略,影響及於整個三國時期。他善觀大勢,堅持聯孫吳抗曹魏,致蜀漢得與魏、吳鼎立。善於治軍,強調爲將明紀、治軍嚴法,賞罰嚴明。用兵謹慎,避實擊虛,奇正相依。重視後勤,常年派官兵千餘整修都江堰,確保軍糧生產。注重革新軍械、裝具,創制一發十矢連弩和適應山區運輸的“木牛”、“流馬”,改進鋼刀,增強了蜀軍戰鬥力。好兵法,推演陣法作“八陣圖”,爲後世傳揚。後人特別推崇他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將其視爲智慧化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其用兵經驗,後人集成兵書多卷,大都失傳。中華書局輯校的《諸葛亮集》中,匯有諸葛亮存世的一些軍事著述(見諸葛亮的軍事思想)。

諸葛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