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精選11篇)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2K 次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精選11篇)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1

樂觀的拿破崙

拿破崙在一次與敵軍作戰時,遭遇頑強的抵抗,隊伍損失慘重,形勢非常危險。拿破崙也因一時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滿身泥巴,狼狽不堪。

可此時的拿破崙渾然不顧,內心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戰鬥。只聽他大吼一聲,“衝啊!”

他手下的士兵見到他那副滑稽模樣,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但同時也被拿破崙的樂觀自信所鼓舞。一時間,戰士們羣情激昂、奮勇當先,終於取得了戰鬥的最後勝利。

無論在任何危急的困境中,都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你的自信,可以感染到無數你接觸到的人。有沒有樂觀自信的'態度也直接影響到人的一生的成敗與否。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2

人有意氣,纔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爲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爲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人有意氣,纔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盪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裏的聲聲嘆息;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嶽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騫的十幾年牢獄之苦,早已映入史冊,成爲民族的精神瑰寶。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3

缺邊的牡丹

中國著名的'國畫畫家俞仲林擅長畫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買了一幅他親手所繪的牡丹,回去以後,很高興地掛在客廳裏。

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爲這朵花沒有畫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角,豈不是“富貴不全”嗎?

此人一看也大爲吃驚,認爲牡丹缺了一邊總是不妥,拿回去準備請俞仲林重畫一幅。俞仲林聽了他的理由,靈機一動,告訴這個買主,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邊,不就是“富貴無邊”嗎?

那人聽了俞仲林的解釋,高高興興地捧着畫回去了。

同樣一件事情,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認知。讓我們凡事多往好處想,以致少生煩惱、苦惱,而多有喜樂、平安。兩人同時望向窗外,一人看到星星,一人看到污泥。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4

林肯身上有許多可愛之處。

他從來不遮掩自己,當有人笑話他的父親曾是個鞋匠,林肯笑笑說:“不錯,我父親是個鞋匠,但我希望我治國能像我父親做鞋那樣地嫺熟高超。”

林肯善於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表達最深刻的道理。他被人最常引用名言是:“你可以在任何時候愚弄某些人,也可以有時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總是愚弄所有的人。”

林肯雖生活坎坷,飽經挫折,卻仍樂觀地等待明天。縱觀林肯的一生,他歡樂的時刻要遠遠少於悲痛與煩惱的時分,但他還在堅持不懈地拚搏。這一點就連他的對手都對手都對他敬佩不已。

斯蒂芬,道格拉斯這個兩次擊敗過林肯的競選對手在評價老對手時說:“他是他黨內強有力的人物,才智超羣,閱歷豐富;因爲他那副滑稽可笑和說笑話不動聲色的模樣,他是西部最優秀的競選演說家。”

南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也曾言:“林肯是他一生中最敬佩的人,儘管他們的政見不同”。

林肯的可愛還在於他雖在政界混打了多年,卻不改其樸實無華的本色。林肯不是一個完人,有着許多毛病,但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頑強的.人,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林肯入主白宮時,想的只是要推翻奴隸制,他沒想到這競會使他成爲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在當時,他曾十分耽心這樣做會導致國家的分裂,但他不惜國家分裂也要推翻奴隸制,因爲他堅信《獨立宣言》的開場白:人生來平等。儘管林肯的個人生活很不幸,但他卻使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獲得了幸福。

別人博客上的,不好全文複製,您可以去看看。其實樂觀,你可以說是一種面對逆境的態度,但具體的事例其實並不太好舉。幽默感?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5

貝多芬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樂名城維也納,一個歷史性的偉大時刻,銘刻在音樂藝術的輝煌史冊上,在這座講究禮儀的藝術之城,就是皇族駕臨,人們也不過行三次鼓掌禮,而在這個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許這個掌聲會有十次、二十次…

這是一個何等恢宏壯偉的場面!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在這裏,一部不朽的音樂傑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樂壇上。

羅曼·羅蘭用激動的筆觸寫道:“黃昏將臨,雷雨也隨着醞釀。然後是沉重的雲,飽蓄着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挾帶着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於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了我們”。

是的,當人們從這震撼寰宇的音響中甦醒過來,當人們從這歡樂之聲的轟鳴中站立起來,片刻沉默之後的暴發,竟壯觀得使皇族駕臨的'威重禮儀暗然失色。人們狂熱地歡呼鼓掌,涕淚交流地涌上舞臺,向這位爲人類鑄造出如此驚人的藝術傑作的大師奔去…

但是,有誰想像得到,這位偉大作品的作者,這位在音樂世界中創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羣峯的作曲家貝多芬,此刻卻背向狂熱的觀衆毫無所聞。當女低音歌唱家翁格爾拉着他的手轉過身時,他不是聽到,而是“看到”了聽衆強烈爆發的熱情。

雙耳失聰的作曲家激動得當場暈倒了…從這個驚心動魄的首演之夜開始,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向着無限的空間與時間擴展着、延續着,以至於許多音樂藝術家竟然也急不擇詞地對這部鉅作加以熱情的讚美。

舒曼說:“我從來沒有象對這首交響曲那樣入了迷。”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6

洛克菲勒是美國的石油大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有一段時間,當地人們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敗的競爭者將他的畫像吊在樹上泄恨,充滿火藥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涌進他的辦公室,威脅要取他的性命。他僱用了許多保鏢,防止遭人殺害。他試圖忽視這些仇視怒潮,有一次他曾以諷刺的口吻說:“你儘管踢我罵我,但我還是按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後還是發現自己畢竟也是凡人,無法忍受人們對他的仇視,也受不了憂慮的'侵蝕。他的身體開始不行了,疾病從內部向他發動攻擊,這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起初,醫生試圖對他偶爾的不適保密,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頭髮、煩惱等病症是無法隱瞞的。最後,他的醫生把實情坦白地告訴了他。他只有兩種選擇:財富、煩惱還是性命。他們警告他:必須在退休和死亡之間做一抉擇。

他選擇了退休。退休後,他學習打高爾夫球、整理庭院、和鄰居聊天、打牌、唱歌等。但他同時也開始自我反省,開始爲他人着想。

簡而言之,洛克菲勒開始考慮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做件事可真不容易,當他向一座教堂捐獻時,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齊聲發出怒吼:“腐*的金錢!”

但他繼續捐獻。在獲知密歇根湖岸的一家學院因爲抵押權而被迫關閉時,他立刻展開援助行動,捐出數百萬美元去援助那家學院,將它建設爲目前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家。

他也盡力幫助黑人,幫助完成黑人教育家華盛頓。卡丈的志願。當著名的十二指腸蟲專家史太爾博士說:“只要價值五角錢的藥品就可以爲一個人治癒這種病——但誰會捐出這五角錢呢?”洛克菲勒捐出數百萬美元消除十二指腸蟲,消除了這種疾病。然後,他又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成立了一個寵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掃除文盲等工作。

洛克菲勒的善舉不僅平息了人們對他的憎恨,而且產生了更爲神奇的效果:許多人開始讚揚他、敬仰他,有的受了他恩惠的人甚至對他感激涕零。

這時,疾病也漸漸遠離了洛克菲勒,他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和快樂。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7

霍金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爲了家庭,爲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爲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爲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爲之奮鬥!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8

巴爾扎克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他的作品更被譽爲“法國社會的一面鏡子”。他一生共完成了九十六部小說和隨筆,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工作量非常大。

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隨處可體味到濃郁的浪漫情調,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很奢華。巴爾扎克年輕的.時候經商失敗,欠下了很多債務,所以儘管他的收入還算可觀,但是經常會出現窘迫的情況。

一天晚上,巴爾扎克被一陣聲音吵醒,他睜開眼睛後,發現有一個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屜,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偷不解地問道:“你笑什麼?”

巴爾扎克說:“我在白天翻都翻不出一毛錢來,難道你在晚上還能找到什麼嗎?”

小偷轉身就想走,巴爾扎克接着對他說:“請你順手幫我把門關上。”

小偷說:“你家這麼窮,關門幹什麼?”

巴爾扎克笑着說:“我家的門不是用來防盜的,是用來擋風的。”

樂觀而堅定的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我要做文學上的拿破崙,他的劍不能做到的事情,我的筆能完成。”

他的確做到了。但是由於過度勞累,巴爾扎克只活了五十歲便離開了人世。他留下了很多沒有完成的作品,這也成爲人類文學史上的一大損失。

巴爾扎克一直用以苦爲樂的態度面對生活。悲觀只能導致平庸,如果因爲生活不如人意就自暴自棄,那麼人生將會很失敗;要知道,只有樂觀才能造就卓越。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9

歌德是歐洲著名的文學家之一。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裏。父親是法蘭克福地區一位有名的律師。母親是一位市長的女兒,修養很高。父親既清高又自負,讓人有些琢磨不透。他總認爲當時德國的初等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才。因此他請來了一位很有學問的人給歌德當家庭教師。就這樣,歌德被束縛在家裏,應付着父親爲他準備的所有學習計劃。父親給他開了一張全能的課程表,囊括了文學、藝術、理工等各方面的內容,並且從早到晚規定了嚴格的時間表,歌德必須在家庭教師的監督下一步步地嚴格執行。

儘管歌德非常聰明,但自啓蒙以來,這些種類繁多的學習項目和緊促的時間表,對他來說簡直是一種奴役,壓得他幾乎透不過氣來。母親看了有些心痛。她並不反對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但她反對這種不科學的教育方式。尤其對兒童,她認爲應該根據他的特點和興趣,進行啓發和誘導,不能一味地求多,而應循序漸進,時間也不應該安排得太死,否則會壓制孩子的成長。然而她知道自己是無法說服丈夫改變他的教育方式的,於是,她就暗暗地用慈母的溫柔體貼和火一樣的愛,去溫暖、安慰兒子那顆幼小的心靈,減輕和緩和他的'精神負擔,她經常給歌德講故事,讓他明白了很多道理。父親的威嚴,使歌德時時處於一種緊張狀態,讓他夜間難以入眠,這時媽媽就會悄悄地來到他的身邊陪伴他,給他講故事、鼓勵他、安慰他。母親的話很有深意,她的語言是那樣富有感染力,像春天的細雨滋潤着歌德的心,每逢同媽媽在一起,小歌德的心裏就充滿了幸福,充滿了憧憬和勇氣。所以他後來說道:"從父親那裏我得到強壯的體魄和做一個正直人的世界觀。從母親那兒,我繼承了她樂觀向上的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溫暖我的心,給我前進的動力。"

母親發現歌德對語言文字非常感興趣,而且在這方面表現出特有的天賦,於是就更加自覺地留心培養他這方面的特長。

法軍曾一度佔領過歌德的家鄉法蘭克福。一些法國劇團經常前來慰問法軍,上演了一些世界名劇,歌德的眼界開闊了,他對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開始大量接觸法國的文學作品,看到兒子的舉動,母親感到很高興。歌德十三歲那年過聖誕節,母親送給他的聖誕禮物是一些小木偶。他如獲至寶,馬上在全家和鄰居的一些孩子面前,親自導演了一場又一場的木偶戲。從那以後,他常常自己編戲和小夥伴們一起演出,並且當真動手寫劇本了!

歌德的這種做法違背了父親的意願。他嚴厲地斥責了兒子,並禁止歌德看戲,也不許他再研究文學,尤其是他討厭的一些作品,更不許兒子接觸,甚至連這些作家的名字都不能提到!而母親卻恰恰相反,她理解文學,愛好文學。她雖然沒有公開反對丈夫固執的做法,卻繼續主動地培養兒子對戲劇和文學的興趣,經常和兒子一起研究文學問題,並介紹兒子看一些世界名著。有時兩人還私下熱烈地討論讀書心得。這樣歌德的文學天賦不僅沒有被扼殺,而且暗中還得到媽媽的澆灌和培育。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10

巴雷尼

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牀前,拉着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

儘管發着高燒,她還是下牀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

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樂觀向上的名人故事 篇11

有一位老人,在他72歲時遭受嚴重的挫折,他奮鬥了幾十年享譽全國的最大零售集團,在一夜之間破產了。人們看着這位聞名遐邇的世界級企業家迎來如此災難性的失敗,議論紛紛。有人認爲他將心隨天命,窮困潦倒度過餘生;有人認爲他將神經受到刺激,過起老年癡呆不談理想的晚年生活:有人認爲他肯定不堪一擊,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事業的大廈轟然倒地,並沒有使這位老人從此倒下去,出此刻人們眼前的'是,他依然精神十足,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過了一段時刻,老人和幾個年輕人攜手合作,開辦了一家網絡諮詢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產業發起了挑戰。應對新的行業,老人並沒有顯得縮手縮腳,反而臉上始終充滿了微笑,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加上他合理地運用了過去經營零售業時積累起來的經驗,沒多久就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年後,老人重新堆砌的事業大廈又屹立在人們面前。

當記者採訪老人,問他爲何能夠在一年時刻裏反敗爲勝、東山再起時,老人快樂地大笑起來,久久不語。記者等了好久,老人也未給出答案,而是又忙自己的事了。記者疑惑地又重複提起這個話題,老人第二次快樂地大笑起來,他只說了短短一句“其實,我已給出答案!”此時,記者才恍然大悟——快樂情緒是老人反敗爲勝、東山再起的法寶。

這位老人就是日本以前最大的零售集團“八百伴”集團的總裁——和田一夫。

在商場的長期拼搏奮鬥中,和田一夫悟出了這樣一個簡明的道理:生活就是一束陽光,你站在陽光中,迎着陽光向前看,滿眼光明,身心溫暖,倍增力量;轉過身,俯視陰影,滿目黯然,暗自神傷。應對陽光和陰暗的兩種心態,完全由個人的情緒來掌握。選取前者,你將用心快樂地向前走;選取後者,則沉淪悲觀沮喪,舉步不前。

和田一夫反敗爲勝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成功需要一顆快樂的心來支撐!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將終生與成功失之交臂。如果我們左衝右突難以突圍,正情緒沮喪之時,何不嘗試一下以快樂的情緒去走另一條路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