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童話故事 > 屋大維介紹

屋大維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後三頭同盟之一,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0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爲重要的人物之一。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屋大維介紹,歡迎閱讀與收藏。

屋大維介紹

屋大維介紹

至尊至聖的終身統帥屋大維(公元前 63年~公元 14年)

古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元首政制創始人。生於羅馬的?個騎士家庭。父親是元老院元老,母親是凱撤姐姐的女兒。他自幼聰明過人,深受凱撒寵愛和精心栽培。公元前 44年被凱撒收爲養子並指定爲繼承人。同年 3月 15日,凱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當時年僅 19歲的屋大維遠在阿波羅尼亞。他利用凱撤崇高的威望,以凱撤的養子和合法繼承人的身份,打着爲父報仇、拯救羅馬的旗號,帶領凱撤舊部在意大利登陸,開始躋身於羅馬政治舞臺。公元前 43年與安東尼、李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左右羅馬政局。他們打着爲凱撤復仇的旗號,發表“公敵宣言”,處死 300個元老, 2000個騎士。次年秋,屋大維與安東尼率步兵 11萬、騎兵 1.3萬渡海挺進馬其頓,在菲利皮之戰中,殲滅主謀殺害凱撤的共和派布魯圖和喀西約所統率的步騎兵 10萬人,爲羅馬走向帝制掃清了道路。

公元前 36年,屋大維率軍在西西里打敗龐培之子綏克斯都?龐培,剝奪李必達軍權,成爲羅馬西部地區的主宰,開始與控制羅馬東部地區的安東尼形成對峙之勢。公元前32年與安東尼決裂,公佈了安東尼將東方行省部分地區贈予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公元前 37年與安東尼結婚)及其子女的遺囑,鼓動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宣佈安東尼爲“祖國公敵”,並向埃及女王宣戰。次年率軍 8萬、戰船 400艘渡海東征,在亞克興海戰中打敗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公元前30年率軍進佔埃及,安東尼絕望自殺,埃及女王也相繼自盡。內戰結束,屋大維成爲羅馬唯一統治者。

公元前28年,屋大維對元老院進行改組,任“元首”(首席元老),從此首創了元首政制,使自己成了羅馬“一切事物的主宰”。公元前 27年宣佈“交卸權力”,獲“奧古斯都”(意爲至尊至聖者)尊號。後世即以此稱之。曾先後獲得“祖國之父”、最高執政官、保民官、大將軍、大祭司長等榮譽和稱號,實爲羅馬皇帝。他爲加強統治,實行了軍事改革:強化職業軍隊,實行僱傭兵制度,建立禁衛軍,駐守羅馬和意大利;規定士兵服役期限;爲退役老兵建立軍事殖民區;給軍隊各級單位賦予固定番號。對外繼續擴張,向西完成了對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進至多瑙河、萊茵河一線。公元 14年,奧古斯都在巡視南意大利途中病逝。他在位 41年,爲開創帝國初期安定的政治局面和繁榮國家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軼事典故

1、雷劈雕像

關於奧古斯都的神蹟傳說有很多,比較常見的一個是在奧古斯都病重之際,奧古斯都的雕像遭到雷劈,導致名字中的凱撒Caesar的字母C與aesar分開,aesar在某些少數民族語中就是神的意思,雷劈之後40天奧古斯都死亡,迎合了C字母(代表40這個數字),另外奧古斯都死前夢見自己被四十個騎士青年擡出房間也迎合了這個數字,當然更無聊的是奧古斯都死後,擡着他的果然是40個騎士。

2、條條大路通羅馬

屋大維統治羅馬43年,他死於公元14年。這以後將近200年裏羅馬政局穩定,經濟、文化都有了比較大的發展,被稱爲“羅馬的和平”時期。四通八達的道路把羅馬大帝國的各個部分聯結爲一個整體,羅馬是羅馬帝國的中心。“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諺語就形象地描述出羅馬帝國當時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的景象。

人物評價

屋大維死後,馬上被列入神的行列並被神格化。奧古斯都神一直是羅馬人的崇拜偶像。所以今人仍可以見到許多精美的奧古斯都雕像和半身像。奧古斯都的陵墓原先也有銘刻着“奧古斯都神的功業”。

屋大維塑像許多人認爲屋大維是羅馬最偉大的皇帝。其政策無疑大大延長了羅馬的壽命,並開啓了羅馬的盛世,即“羅馬和平”(或稱“奧古斯都的和平”)。奧古斯都風度翩翩,儀容端莊,並且處事機警,悟性很高,能斷大事,是極狡猾的一名政治天才。可他並不像其養父愷撒或和其對手安東尼般光彩照人。奧古斯都的名聲並沒有這兩個人般響亮。雖然後人更常將其和朱利葉斯·凱撒混爲一談,但其留給後人的遺產比其他兩人更持久。

回顧奧古斯都的統治和他留給羅馬的遺產,他的高壽絕對不能忽略,這是由他而始的帝制能夠長久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第一政治外,其臣民不知道還有其他制度。要是他死早了(比如公元前23年),事情可能就大不一樣了。羅馬共和國寡頭政治時期的連年內戰和奧古斯都的長壽,是羅馬由共和制轉爲帝制的決定性因素。奧古斯都個人的城府、忍耐、手腕和他如日中天的的政治聲望也起了一定作用。其創制在很多方面影響了以後的帝國政策:維持常備軍並屯軍於邊,皇位的繼承原則與方式,使用皇帝的經費裝潢首都。其最重要的遺產是給了維持帝國在未來兩百年和平與繁榮的制度。在帝國時代,他的行爲被奉爲明君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