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天帝殺龍示例

天帝殺龍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與閱讀。

天帝殺龍

(一)天帝殺龍

墨子在前往北方齊國的路途中,遇見了一位以卜卦算命爲業的陰陽先生。陰陽先生對墨子說:“天帝正好是今天在北方屠殺黑龍,而先生的皮膚是黑色的,所以千萬不要到北方去。”

墨子沒有聽信陰陽先生的這一套,毅然繼續向北前行。可是在到達山東的淄(zi)水南岸後,適逢河水猛漲,無法擺渡,於是只好原路返回。

陰陽先生再次見到墨子時,不無得意地炫耀:“我不早就對您說過嘛,先生不要到北方去。現在的事實果然證明,我的預言是正確的。”

墨子對此不以爲然,他反駁說:“現在是南方的人不能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也不能到南方來。其實,他們的膚色各不相同,有的黑,有的白,爲什麼都不能如願呢?這只是因爲淄水猛漲形成了阻隔的緣故啊。況且依照你的理論,天帝每逢甲日乙日在東方屠殺青龍,逢到丙日丁日就在南方屠殺赤龍,逢到庚日辛日就在西方屠殺白龍,逢到壬日癸日就在北方屠殺黑龍。如此說來,天下之人就都不能出門遠行了。這樣做,既違背了人的意願,又將使得天下空虛,一事無成。所以,你的虛妄之言實在是聽不得啊!”

墨子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批駁了陰陽先生的迷信妄說,這種建立在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基礎上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學習和發揚的。

(二)一滴水真能見太陽嗎

那次朋友請王安石吃飯,佳餚滿桌,但王安石獨對那盤鹿肉感興趣,頻頻伸箸,幾乎是一個人把它消滅乾淨了。

朋友後來到王安石家做客,他與王安石的.夫人聊起王公嗜好,說王公太偏食,只喜歡吃鹿肉,其他任何佳餚都不喜歡。王夫人問:“這盤鹿肉擺在哪一邊?”那朋友說擺在王公那頭,王夫人說:“那就是了,下次,你再請客,你把一盤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麼。

王安石其實不偏食,只不過是哪一盤菜靠他最近,他就向哪一盤菜伸筷子,不管是鹿肉還是龍肉,也不管是葷菜還是素菜。

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斷王安石之愛好,準嗎?

[-(@_@)-]

宋仁宗也曾經這麼判斷過王安石,最後也錯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說要請大家去釣魚,滿朝文武自然展顏開懷。

在皇家後花園裏,釣竿、魚餌、座椅……一切都準備好了。宋仁宗帶頭示範,大家也就不再拘束,玩開了。

王安石也隨大流,跟大家來到現場,只是他有點另類,不知道是對逸豫亡身、憂勞興國的聖人之訓保持着警惕,還是萬家憂樂裝在心裏放不下,他對宋仁宗特地安排的這次娛樂活動沒一點興趣,獨自悶坐在那裏,斂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習慣吧,他一手支頤,一手抓碟,把擺在碟子裏的皇家玉豆一顆接一顆地往口裏送,心不在焉,把滿碟豆子吃完了。

遠處,有一雙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羣臣都誇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聽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於是將王安石從地方調來中央,安排在自己身邊,察其言,觀其行。也許在宋仁宗看來,工作時間往往難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動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譜,所以他組織了這次垂釣活動。

而這次,宋仁宗沒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爲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羣,而是那碟子裏的豆子矇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這一碟豆子後,作出了一個幾乎可以斷絕其前程的判斷: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裏的豆子,其實只是魚餌。宋仁宗覺得,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裏,誤吃一粒,可以理解;錯嚼兩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這麼一碟魚餌都被吃完了,這不是作秀嗎?這不是故意裝深沉嗎?

這次垂釣活動之後,宋仁宗把王安石晾了起來。王安石從地方帶來的萬言改革書,被宋仁宗高高掛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對嗎?我們都是這麼看人的,三歲看老,一錢落職,相人一面定人生死,從一滴水裏看太陽光輝……我們都自詡是識人大師,可以從一個細節識別他人之好壞忠奸。

然則,世界上最複雜的,可能就是人了。人不是化學物品,用一劑試劑一測,就可以確定其性質;人不是物理物質,截其一面一瞧,就可以斷定其形態。

指望一眼把人看準,哪那麼容易?多半會把人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蓋棺都難以論定,哪能一時可以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