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野狐和駝背翁捕蟬範例

野狐和駝背翁捕蟬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諷喻和比況,具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它所寫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大都是反面的或性格有缺陷的;不注重形象的具體描繪,篇幅短小。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野狐和駝背翁捕蟬

(一)野狐

有一隻貪吃的野狐,經常在各個村莊竄來竄去,到外找吃的東西。有一天,它到一個染坊裏偷吃東西,一不小心,掉進了藍色的染缸裏。染匠看見了,把野狐從染缸裏拖出來,扔在地上。

野狐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弄得滿身都是塵土,它看見自己身上骯髒不堪,就跳進河裏去,洗了個澡。野狐從河裏出來,看到自己身上的毛都變成了藍色。別的野狐見了這隻藍色毛的野狐,非常奇怪,就問它道:“你是什麼?”

藍色的野狐回答道:“我是天帝釋的使者,天帝釋封我做萬獸之王。”野狐們心想:“這傢伙,樣子長得和我們一樣,可毛的顏色卻這麼奇怪。”野狐們心中納悶,便把這事報告給了獅子。獅於也覺得這事蹊蹺,又去報告了獅王。獅王立即派了一位使者去察看真假。

使者去了,看到那隻藍色的野狐坐在大白象的身上,一副神氣活現的樣子。禽獸們都圍繞着它,就像衆星捧月一樣。使者看到這情景,便回到獅王跟前,把一切詳細報告給了獅王。

獅王聽了使者的報告,異常生氣,便帶上自己的軍隊去討伐。一到那裏,看見那隻野狐正坐在大白象身上,趾高氣揚。老虎、豹子等猛獸圍在它的左右,羣獸跟在它的後面,其它的小野狐遠遠地躲在一邊。獅王雖然心裏不高興,卻也不敢輕舉妄動。它想了個辦法,找了一隻野狐,派它去山中找那隻野狐的母親。

被獅王派去的野狐在山中找到了那隻野狐的母親。母親問道:“我兒子身邊都有什麼野獸?”派去的野狐回答道:“它身邊有獅子、老虎,大象。我們只能站在遠遠的地方。”

野狐的母親說:“你回去一定會害死我兒子的。我在山中生活得很快活,兒子卻非要到外面去,現在它又做這樣的事,真是太危險了。你們這些野狐如果一起叫,我兒子就沒命了。”

被獅子派去的野狐回來後,對其它的野狐說:“它確實是只野狐,而不是上天派來的獸王,我在山中找到了它的母親。”

[-(@_@)-]

野狐有一條規矩,只要有一隻野狐叫,別的'野狐就要跟着叫,誰不叫,身上的毛就會脫落。野狐們決定去試一試。它們一起來到藍色的野狐旁邊,齊聲叫了起來。那隻野狐這下爲難了,如果不叫,毛就會脫落。如果叫,讓別的動物知道它不過是隻野狐,它們一怒之下會把它殺掉。想來想去,它想:“就是叫,也要在象背上叫。”於是,那隻野狐也跟着其它野狐一起叫起來。大象一聽它的叫聲,知道它不過是隻野狐,便用鼻子把它卷下地來,把它踩死了。

(二)駝背翁捕蟬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採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着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讚後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麼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後,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鬍鬚,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裏,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裏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得心應手麼?”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無不感慨萬分。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紮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