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教士和鼬鼠範例

教士和鼬鼠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與閱讀。

教士和鼬鼠

(一)教士和鼬鼠

國王大布沙林對哲學家白得巴說:“這個情況我已經聽明白了。請你舉例說明輕率孟浪不考慮後果者的情況。”

哲學家說:“遇事不慎重考慮,必然要懊悔。他就好比那把心愛的鼬鼠打死的教士一樣。”

國王說:“那是怎麼一回事?”

白得巴說:珠爾站地方,有一個教士。這教士娶了一個美貌的妻子。但是,娶了好幾年以後,還未曾生一個孩子。

教士本已絕望,這時這婦人忽然有了身孕,夫妻倆歡喜的了不得,深深感謝真宰,祈禱真宰賞賜一個男孩,教士又對他的妻子說道:“我很希望生一個男孩,這是我的一生的幸福。我要爲他選一個好名字,爲他聘請名人學士當教師。”

妻子說道:“你何必說到這些未來的事情?現在,有沒有孕,還不能確定呢!你不要學那個滿頭流蜜的教士。”

教士問道:“那是怎麼一回事呢?”

妻子說道:“某處有一個教士,每天有一個商人給他送去一些蜂蜜。他吃夠了以後,把剩餘的蜜存放在一個瓦罐裏,掛在樑上。漸漸的就裝滿了一罐。

“一天,教士靠在牀上,手裏拿着柺杖,暗暗地想道:‘蜂蜜的價錢這樣好!我這一罐蜂蜜,可以賣得一鎊錢。然後用這鎊錢,去購買十隻羊;五個月一胎,一胎生幾隻,不要多少日子,便可以有一大羣羊。大羊生小羊,小羊長大以後,再生小羊。幾年以後,可以有四百隻羊。那時,我便賣了羊,去買牛和田地,種起莊稼來。五年以後,可以僱用僕人,建築大廈,娶上一位美麗的婦人。然後生一個美貌聰明的孩子,給他取個美好的名字,用心地栽培他,盡力地教育他。如他不聽從的話,我必定要用這個柺杖教訓他。’當時,他把手裏的柺杖一舉,正正打中了裝蜂蜜的瓦罐。瓦罐打破了,蜂蜜流了滿頭。我說這個給你聽,是勸你不要妄想。將來的事未可預卜,不應該去妄想。”教士聽了很以爲然。

後來,那婦人果然生下一個美麗的男孩。嬰孩的父母,自然歡天喜地,高興的了不得。過了幾天,教士的妻子要沐洛,就把小孩交給教士。母親進休浴室去了。這時,恰巧國王召見這個教士。教士看看左右,沒有可靠的人照顧這個小孩,只有一隻從小養大的小鼬鼠。教士愛它如同愛他的兒女一樣。教士便把小孩交給鼬鼠,關上大門,忙去見國王了。教士出外不久,牆洞裏出來一條黑蛇,漸漸地爬到小孩子這邊來。鼬鼠看見了,便衝上去和蛇搏鬥,把蛇咬死了,分做幾節。鼬鼠的嘴上,染了一口鮮血。

教士從王宮裏轉回來,一開大門,鼬鼠便先跑來歡迎他,好像要向他表示殺蛇救孩的功勞。

教士看見鼬鼠滿口鮮血,驚慌失措,以爲鼬鼠咬死小孩子了。絲毫未加考慮,馬上懲戒鼬鼠。他舉起柺杖,迎頭一下,把它打死在地上。然後,教士走進屋子裏去,剛一進門,便看見小孩安然無恙的睡着,同時,又看見小孩旁邊擺着已成幾節的黑蛇。

[-(@_@)-]

教士明白了真相,知道自己錯殺了鼬鼠。於是,用兩手打自己的臉,一面喊道:“但願我沒有這個孩子,也就不會做這樣虧心的事。”

他妻子趕來,看見這個情形,便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教士告訴她道:“我以怨報德,把鼬鼠殺死了。”

這就是做事太慌張的結果,盂浪不慎重的殷鑑。

(二)仁智的孫叔敖

小時候的孫叔敖就是一個好孩子,他勤奮好學,尊敬長輩,孝敬母親,很受鄰里的喜愛。

有一次,孫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着一條雙頭蛇。他以前聽別人說,誰要是看見兩頭蛇,誰就會死去。孫叔敖乍一見這條蛇,心中不免一驚。他決定馬上把這條雙頭蛇打死,不能再讓別人看見。於是他拾起路邊的大石塊,打死了雙頭蛇,並把它深深地埋起來。

回到家裏,孫叔敖悶悶不樂,飯也不吃,一個人坐在油燈前看書發呆。他母親看到這孩子的情緒有些不對頭,便問他道:“孩子,你今天是怎麼啦?”

孫叔敖擡頭看了看母親,搖搖頭說:“沒什麼。”然後低下頭去,依然無精打采。

母親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額頭說:“莫不是生病了?”

孫叔敖再也憋不住了,一下扯住母親的衣袖傷心地哭起來。媽媽感到十分詫異,問道:“孩子,你到底出了什麼事啊,哭得這麼傷心?”

孫叔敖邊哭邊說:“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了一條雙頭蛇。聽人說,看見這種蛇的人會死去的,要是我死了,我就再也見不到您了……”

母親邊安慰他邊問道:“那條蛇現在在哪裏呢?”

孫叔敖邊擦眼淚邊回答說:“我怕再有人看見它也會死去,就把它打死後,埋起來了。”

聽了孫叔敖的話,母親很感動,她高興地摸着孫叔敖的頭說:“好孩子,你做得對。你的心眼這麼好,你一定不會死的。好人總是有好報的。”

孫叔敖半信半疑地看着母親,點了點頭。

後來,孫叔敖長大成人,由於他的學識品德好,做了楚國的令尹。他還沒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經很信賴他了。

孫叔敖在面對死亡的時刻,還能爲別人着想,所以老百姓信賴他。這說明:能爲羣衆着想的人,羣衆也會擁護和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