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5篇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

三、小馬過河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5篇

馬棚裏住着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爲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小馬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趟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他:“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爲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麼說。

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夥伴呢!”媽媽說:“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擡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怎麼?你不要命啦!?”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

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2

伯樂在集市上選了一匹野馬。他說,只要經過訓練,這匹馬一定可以成爲千里馬。

可是,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無論伯樂採取什麼辦法,野馬的成績始終不理想。每日的奔跑距離,總是在900裏左右徘徊。

伯樂對野馬說,夥計,你得用功啊!再這樣下去,你會被淘汰的!

野馬愁眉苦臉地說,沒法子啊,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

伯樂問,真的嗎?

野馬說,真的,我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

新的一天訓練開始了。野馬剛起跑,突然背後響起一聲驚雷般的吼叫。野馬扭頭一看,一頭雄獅旋風般向它撲來。

野馬大吃一驚,撒開四蹄,沒命地狂奔起來。

晚上,野馬氣喘吁吁地回到伯樂身邊說,好險!今天差點餵了獅子!

伯樂笑道,可是,你今天跑了1050裏!

什麼?我今天跑了1050裏?野馬望望伯樂,伯樂臉上掛着神祕的笑容。

野馬心中豁然一亮。從此,它一上訓練場,就設想有一頭獅子在後面追。後來,它果然成了一匹千里馬。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3

  7. 千金買馬骨

"幹金買骨"出自《戰國策.燕策》。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齊宣王乘機派兵侵佔了燕國的一些城池。燕昭王即位後,決心振興燕國。因此,他廣招賢士,虛心求教。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去拜訪了一位很有才學的人--郭隗。在交談中,郭對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國君,拿出了千兩黃金讓手下的人去買千里馬。結果卻花了五百兩黃金給買回了一匹死馬的骨頭,國君一見,拍案大怒:"我是讓你去買千里馬,誰叫你買死馬?"手下人說:"大王息怒,你想,連死馬都肯花五百兩黃金買來,這件事情傳出去,還愁沒有好千里馬?"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郭隗講完了這個故事,又接着說:"現在,大王如果真心求賢,就先從我郭隗開始吧!人們看到象我這樣的人尚且能夠得到您的任用,那麼還愁比我郭隗富有才能的英雄豪傑不來投奔嗎?"燕昭王聽罷,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便爲郭隗修築了官邸,責成他動工建造黃金臺。不久,樂毅、鄒衍、劇辛等人,紛紛從周圍的國家投奔燕昭王而來。沒過幾年功夫,燕國就強盛起來,把齊國打得大敗。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概括出"千金買骨"這個成語,容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4

宙斯創造了人,沒給人長壽,卻給了人聰明才智。在冬天,人給自己建造好了房屋,舒適地住在裏面。有一天,天氣異常庫冷,還下着雨,馬凍得再忍受不住了,便跑到人那裏,請求讓它住在屋內避寒。人說除非馬同意把它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否則就不讓它進門。馬高興地答應了。不久之後,牛也忍受不了寒冬,跑來找人。那人同樣地說,除非牛能把部分壽命送給人,不然就不收留它。牛獻出了部分壽命後,被收留下來。最後,狗凍得幾乎要死了,也跑來把自己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得到住處。這樣,人在宙斯所給的年歲內,純潔而善良;到了馬給的年歲,就吹牛說大話,自命不凡;到了牛給的年歲,開始幹事業;而到狗給的年歲,便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吵大鬧。

故事道理

這故事適用於愛發脾氣的固執的老人。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5

馬首是瞻的成語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秦國十分強大,常欺負那些弱小的諸侯國。引起了衆諸侯國的強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晉悼公聯合了其他諸侯國,組成聯軍去攻伐秦國。

指揮諸侯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他原先估計,秦國得知諸侯聯軍來進攻,肯定會驚慌失措,戰爭很容易取勝。沒想到聯軍內部各懷異志,並不齊心,士氣也很低落,秦國得知這些情況,所以一點也不怕,根本就沒有求和的表示。秦軍還在涇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聯軍的士兵。

看到這種情況,荀偃就想早點發動總攻,他向聯軍將領發佈命令說:明天早上雞一叫,我們就準備出發,各軍都要拆掉土竈,填平水井,以便佈陣。作戰時,大家都看着我的馬頭來行動,我指向哪裏,大家就奔向哪裏。

荀偃手下的將領聽了他的話,覺得他太專橫了,很反感。有個將領說:晉國從來就沒有下過這種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國,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馬頭可要向東,回到我們晉國去。

其它諸候國的將領看到晉國的將領帶兵回國,也紛紛撤回自己國家去了。全軍頓時不戰自亂,荀偃眼看無法挽回,也只好狼狽地撤軍了。

馬首是瞻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mǎ shǒu shì zhān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

【解釋】首:頭;瞻:往前或向上看。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用法】一般用在“唯”“依”等詞的後面;“馬首”前常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前半部“馬首”與介詞組合成介詞短語;作狀語;後半部“是瞻”作謂語。

【近義詞】唯命是從、如影隨形、亦步亦趨

反義詞】衆叛親離、分崩離析、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例句】你不必全聽他們的話,唯他們~。

馬首是瞻點評

相信讀了這個成語故事,大家都能體會到團結的重要性了吧!原本晉軍是有贏的把握的,可誰知軍心不穩定,各自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不肯聽令。而秦軍也恰恰是明白這一點,所以輕而易舉的贏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團隊如果不團結一致,就如同一盤散沙,虎會輕易被打敗。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6

靠近長城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爲此來寬慰他。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着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前來安慰他。他的父親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大部分人都死了。唯獨這個人因爲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得以互相保全。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7

從前,有個商人趕着一匹馬和一頭驢子上路,運送貨物到很遠的地方去。

驢子馱了全部的貨物,而馬的背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們翻山越嶺,一路上非常辛苦。

驢子實在累得的不行,汗如雨下,就對馬說:“請幫我分擔一點負擔吧!”

馬不願意了,高傲地昂起頭說:“我是高貴的馬,是用來馱人的而不是用來馱那些貨物的!”說完溜到一邊去了。

不久,驢子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於是主人把驢子的皮剝了下來,再將所有的貨物包括那張驢子皮,都放在馬背上。

馬馱着貨物趔趔趄趄地走着,它悲傷地說:“我真笨啊!如果我當初肯幫驢子馱一點東西,現在就不會這樣辛苦了。”

這故事說明:強者與弱者應相互幫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8

  5.挖掉馬肝

從前有個叫迂公的人,遇事不愛動腦子,總是做些傻事。有一次,迂公去一個朋友家吃飯。席間,大家都說些軼聞趣事來解悶。有一個客人說:"馬的肝臟有毒,能毒死人。所以漢武帝曾經說過:“文成將軍吃馬肝而死”。"迂公聽了便笑起來,反駁這位客人說:"您恐怕在說謊哩,馬肝長在馬的肚子裏,要是有毒的話,馬爲什麼不死呢?"這個客人知道迂公一向有點糊塗,有心跟他開個玩笑,就說:"那您見過有一匹馬活過100歲嗎?這就是因爲它們肝臟有毒的緣故啊!" 迂公恍然大悟,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迂公突然想起家裏也有一匹馬,是他從小養大的,感情遠超過一般的坐騎。它也長有馬肝,不是也要早死嗎?想到這裏,迂公眼前不由出現了將來某天愛馬倒斃的情景,"不行,我必須回去救它!"迂公酒也不喝了,菜也不吃了,急匆匆往家趕去。

一回到家裏,迂公顧不得休息,趕緊去馬廄把心愛的馬牽了出來,拴在院裏的樹上。又去廚房取了一把刀,坐在馬旁邊磨了起來。馬看見主人用力磨刀,彷彿知道他想幹什麼,就用悲傷的眼光看着主人,發出一聲聲哀鳴。迂公不忍看馬,背過臉去說:"你別怪我,我這都是爲了你好啊。雖說有些疼,但挖掉了有毒的肝臟,你就可以活得長久些了。"迂公把刀磨得鋒利無比,抓住馬繮,咬了咬牙,一刀刺了下去,把馬肝挖了出來。馬長嘶一聲,倒在地上死了。迂公扔掉刀,大哭不止,邊哭邊說:"馬肝果然是有毒啊,挖掉了它,馬都還是活不成,更何況是留在肚子裏面呢!"

迂公不懂得動物的器官是不能隨便摘除的,所以害死了愛馬還不醒悟。如果我們遇事不弄懂原委,胡亂聽信別人的話,就會像迂公一樣遭到慘重的.損失。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9

自遠古開天劈的以來,世界還沒有文化光明時,天上的造物主第一時間造出了馬和騾子以及其他生物。馬和騾子異常的聰明,也就成了最早統治世界的主宰,也在天神面前立下承諾:一起幫助居民們。

成爲主宰後,騾子想:“我都已經是世界的主宰了,每天都可以過上皇家般的生活了,根本不用關心別人的身世命運了,我只用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

同一時間,馬想:“我雖然已經是世界的主宰了,但我還有自己在天神面前的承諾還沒有完成,所以我不能太過於驕傲了,我要去幫助別人,讓別人也活得十分快樂!”

騾子每天擺着一副臭架子,在大地上玩耍,根本不把別人別人當成一回事,只顧着自己。而馬勸他也不聽,總是覺得自己富足了,別人管不着。馬爲了實現自己對自己的承諾,每天幫助別人,完成自己理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有一天,造物主又造了一些人形的泥塑,賦予了他們生命的活力。就這樣,人類來到了世界。

騾子和馬馬上就要下臺了。由於馬和騾子的所作所爲,天神都看在眼裏。於是,他施下魔咒讓原先一肚子臭脾氣的騾子變得無比醜陋,而馬的行爲讓人們無比感動,使他成爲了人心中的神,活得依然逍遙自在。

生活原先“快樂”的騾子依然也不知道他爲什麼會淪落爲一名低俗的搬運工。而人們多用馬來比喻理想遠大,馬到成功。欺實馬早就知道當初的好兄弟變成現在這樣,到底爲什麼呢?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0

四、馬狗和兔子

一個小山村裏住着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天跟着大爺下地幹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天從地裏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幹活,每天就知道在家裏吃閒飯,白養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着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看見嗎?”然後又轉身衝着兔子嘟囔:“兔子纔沒用呢,就知道吃”。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麼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爲了給大娘補充營養,大爺殺了兩隻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癒了。

從此以後,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1

三馬同槽成語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泛指陰謀篡權。

《晉書·宣帝紀》:帝(司馬懿)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曹操)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據《晉書·宣帝紀》載,司馬懿還在做曹操的謀臣時,曹操就發現他頗有雄心壯志,對他極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裏吃食,醒來後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爲是馬超一家便殺了馬超的父親。司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馬,而“槽”諧音“曹”,“三馬同槽”不正意味着司馬氏要吃掉曹氏嗎?曹操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來,對他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干預我們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十分信任司馬懿,並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後來,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馬氏父子三人不但相繼專嬗曹魏朝政,而且最終還滅掉了曹魏,建立了西晉。第一次的三馬是馬騰,馬超,馬岱。第二次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民諺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2

  3.青鬃馬

伯樂在集市上選了一匹青鬃馬。他說,只要經過訓練,這匹馬一定可以成爲千里馬。

可是,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無論伯樂採取什麼辦法,青鬃馬的成績始終不理想。每日的奔跑距離,總是在900裏左右徘徊。

伯樂對青鬃馬說,夥計,你得用功啊!再這樣下去,你會被淘汰的!

青鬃馬愁眉苦臉地說,沒法子啊,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

伯樂問,真的嗎?

青鬃馬說,真的,我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

新的一天訓練開始了。青鬃馬剛起跑,突然背後響起一聲驚雷般的吼叫。青鬃馬扭頭一看,一頭雄獅旋風般向它撲來。

青鬃馬大吃一驚,撒開四蹄,沒命地狂奔起來。

晚上,青鬃馬氣喘吁吁地回到伯樂身邊說,好險!今天差點餵了獅子!

伯樂笑道,可是,你今天跑了1050裏!

什麼?我今天跑了1050裏?青鬃馬望望伯樂,伯樂臉上掛着神祕的笑容。

青鬃馬心中豁然一亮。從此,它一上訓練場,就設想有一頭獅子在後面追。後來,它果然成了一匹千里馬。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3

  8. 老馬識途

春秋時,齊桓公率兵匯同燕國和無終國軍隊征伐孤竹國,並在孤竹國附近擊敗了逃往孤竹國的山戎大王和孤竹國大將黃花。到了晚上,齊桓公紮營休息,半夜裏黃花前來投誠,還拿着山戎大王的首級,並說孤竹國君答裏呵已逃往沙漠,孤竹國的都城是一個空城。

第二天,齊桓公和燕莊公跟着黃花進了孤竹國都城,果然是一座空城。齊桓公讓燕莊公留駐在這裏,自己帶兵讓黃花帶路到沙漠中去追答裏呵。黃昏時分,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地人叫它"迷谷",只見平沙一片,跟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大家都辨不清方向,齊桓公趕緊派人找黃花,可黃花早就沒影了,齊桓公這才反應過來,是中了黃花的詭計。這時,齊國的大臣管仲說?我聽說北方有個'旱海',是個很險惡的地方,恐怕就是這兒,我們不能再走了。"捱了一夜,第二天天亮,仍然不知怎麼走出去,人困馬乏,隨時都有餓死渴死的危險。這時,管仲猛然想起,狗和鴿子不管離家多遠,也不會迷路,便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認得路,不如挑幾匹當地的老馬,讓他們在前頭走,也許能走出去。"於是齊桓公便讓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面領路。這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着,還真領着大隊人馬走出了迷谷。齊桓公馬上回兵孤竹國,殺掉了答裏呵和黃花,滅了孤竹國。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4

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等待着伯樂來發現它。

商人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遠走他鄉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爲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

士兵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馳騁疆場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爲一個普通士兵效力呢?

獵人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捕獲獵物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去當獵人的苦力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匹馬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機會。

一天,欽差大臣奉命來民間尋找千里馬。千里馬找到欽差大臣,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馬啊!

欽差大臣問:那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又問:那你上過戰場、有作戰經驗嗎?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麼用呢?

馬說: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欽差大臣讓它跑一段路看看。

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幾步,它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

你老了,不行!欽差大臣說完,轉身離去。

啓示:千里馬是一步一步跑出來的,不是自以爲是就是。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爲自己的未來積累能量,爲未來打基礎!別把今天的一次拒絕,變長明天的後悔,等到老了跑不動了再覺遺憾!

學歷不代表能力,文憑不代表文化,過去的輝煌都已成爲歷史和回憶。所以,昨天怎麼樣不重要,關鍵是今天做了什麼,明天會怎麼樣?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15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講的是三國時,黃忠的軍隊來到定軍下,黃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軍山的作戰方案。法正指着定軍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說:“這座山比定軍山高,如果攻佔它,居高臨下,定軍 山上的情況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軍山易如反掌。”黃忠擡頭觀察了一蕃,當天半夜就發動了進攻,佔領了山頭。法正說:“老將軍,請您帶領軍隊在半山腰,我 在山頂監視。夏侯淵的軍隊來攻打,我就舉旗幟爲信號。舉白旗,老將軍就緊守不出擊;舉紅旗,就立即衝下山狠狠的打。這樣,一定能取得勝利。”黃忠完全贊成。

夏侯淵得知對面的高山失守後極爲僨怒,下決心把它奪回來。張頜勸他說這是法正的計謀,應該堅守,決不可出去。但是,夏侯淵聽不進去。他親自帶領一支軍隊下 山,圍住那座高山,大聲叫罵,向黃忠挑戰。法正在山頂上舉起白旗,黃忠看見,守在山腰不下來。

到了下午,法正發現魏軍已經疲勞,乘他們沒有防備,連忙揮舞 紅旗。黃忠看到信號後,發起進攻。隨着一片喊殺聲,黃忠已飛衝到夏侯淵面前,夏侯淵被連頭帶肩砍作兩段。

黃忠斬了夏侯淵,奪下了頂軍山,爲奪取整個漢中掃除了障礙。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yī mǎ dāng xiān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解釋】原指作戰時策馬衝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羣衆前面,積極帶頭。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帶頭

【近義詞】遙遙領先、爭先恐後、身先士卒、匹馬當先

【反義詞】知難而退、後來居上、後起之秀、慢條斯理

一馬當先點評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講的是永遠走在任何事情的最前沿,是個榜樣的象徵。我們常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所以呀,成功的人從來走的不是捷徑,而是幾乎別人不願意走的艱險的路。小朋友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