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上冊《一雙手》練習設計

初三上冊《一雙手》練習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課前思考】

初三上冊《一雙手》練習設計

1. 體會作者抓住特徵描寫一雙手的細緻準確

2. 學習林業工人對造林事業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1. 作者採訪了一位林業工人,爲何沒有綜合運用人物的多種描寫方法,而只抓住了一雙手來寫呢?

2. 作者如何從對張迎善的一雙手的描寫上引出他的事蹟,再揭示其精神品質的?

3. 你認爲張迎善的手是“醜陋”的嗎?爲什麼?

4. 通過品讀作者對一雙手細緻而精當的描寫,你學會如何有重點而傳神地描寫了嗎?

5. “平凡”與“不平凡”是相對的,你能從生活中再舉出一些例子來證明這個觀點嗎?

  【自主訓練】

1. 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睡眼xingsong( ) shun 間(  ) cheng(   )能

火liaoliao( ) 老jian ( ) 鐵gao( )

2.比喻分爲明喻、暗喻、借喻,你能從文章中找出句子來說說本文有哪種比喻嗎?

3.本文綜合運用了各種表達方式,指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表達方式。

① 那隻大手把我的手緊緊裹住了。        (   )

這雙手皮膚呈木色,紋絡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   )

這雙手長24釐米,寬10釐米,厚2.5釐米。    (   )

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              (   )

3. 作者採用了哪些方法細描寫了張迎善的手的特徵?造成這雙手這些特徵的原因是什麼?

4. 本文讚揚的是一位林業工人,爲何抓住他的手的特徵來寫?你從這雙手上看到了張迎善具有怎麼的心靈世界呢?

5. 作者只是描寫了張迎善的手部特徵,若要你來描寫一下他的臉,你會抓住怎樣的特徵來寫呢?試根據課文補寫一段:

課內閱讀:

林業局工會的一位負責同志向我介紹說:“這雙手已經栽樹26萬多棵。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跡地林和次生林44.垧。這雙手生產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層積立方米。這雙手讓這位32歲的年輕林業工人,成爲伊春林地區最年輕的育林功臣,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雙手栽的樹使小興安嶺上的西北岔河水,彷彿第一次變清了。這是一雙創造綠色寶庫的手。”

看着這雙手,我彷彿看到了一山山翠綠的森林……

1. 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劃線句的理解:

2. 爲什麼作者用了大量準確的數字來寫負責同志的介紹,是否顯得枯燥,爲什麼?

3. 一個人的力量即使再大,也不能使河水變情,作者這樣說是否脫離了現實,不符合採訪的真實性要求?

4. 本段的結尾,通過想象,抒發了我內心的感受。結合全文來體會這樣的結尾洋溢着作者怎麼的感情?

5. “感動中國”活動風靡全國,獲獎的都是張迎善這一類的普通人,你能仿照示例給張迎善寫一段頒獎詞嗎?

例:

課外閱讀:

盆 景

——寄語溫州同行   林斤瀾

⑴年輕時候曉不得盆景的好看。

⑵抗日戰爭頭幾年,有宣傳抗日的劇團,辦在謝池巷臀張家花園屋的花廳裏,我常常到那裏參加活動。花廳有樓,現在也還在,記得叫做池上樓。只是年久失修,看來寂寞。

⑶記得就在這附近的一條巷弄裏,有一家花圃。那是個大院子,用長石條搭起長長的石凳,一行行擺起大大小小的花盆。我路過門口,有時候進去“旋”一“旋”。若是細雨濛濛的春天,走進這花木的巷弄裏去,就像是走到春天的深處。細雨很重要,好比杜鵑,現在大家叫做映山紅,只有在細雨中才開得淋漓盡致;大太陽一曬,映山紅難道不單薄點了嗎?不蔫了嗎?

⑷杜甫說春雨“潤物細無聲”,這個“潤”字當然極好,但“無聲”和我小時侯的印象不合。記得站在花圃裏,耳朵邊總有輕輕的、細細的、簌簌的聲音。這是寂靜的聲音,比無聲的寂靜還要寂靜。這又是滋潤的聲音。花圃也培養盆景,我一直視而不見。只在一個雨天,在簌簌聲中忽然發現一盆盆山光水色,竟看呆了。

⑸這個花圃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寂寞。春天花重葉濃,就更加寂寞。不能說是荒涼,這裏是有人經營的。也不能說是清靜,清靜就算是輕鬆了。我不記得遇見過買主,不記得有人指東指西講價錢。園丁也很少,個把兩個人總在什麼角落頭,一聲不響地鬆鬆土,剪剪枝。臉色也都蒼白或是蒼黃。也許是戰爭時期,這一行在苦守苦撐。但他們*什麼吃飯?有誰來欣賞呢?這樣的冷清清,難道也算是一個行業?寂寞之感牽絲攀藤爬上我幼稚的心頭,我好比落在蜘蛛網裏,這叫人怎麼“頂得牢”!我趕緊逃跑,跑到劇團裏熱鬧去了。

⑹離開家鄉四十年,在外邊漸漸地曉得點兒,盆景有流派,成都和蘇州代表兩大不同風格。

⑺年紀也漸漸老了,會忽然思鄉起來。家鄉的江心嶼,在我的思念中就是一個蒼翠古樸的盆景:那狹長橢圓的小島,兩頭小山、古塔,江水拍岸,樹木盤根錯節,還有古寺的暮鼓晨鐘……

⑻四十年後我回到家鄉,第二天就拜訪這盆景般小島。信步走到後邊,見新長出來一片地,新造了一片園林。我當然願意有新的記憶,看見一個小院子裏展覽盆景,呵,大盆景裏展覽小盆景,趕緊走過去看了幾盆,不料小盆景的氣勢,有勝過大盆景的意境。

⑼我不喜歡那種全景式的盆景,山重水複,亭臺樓閣,樵夫釣叟……隨處都是講不盡的故事。我也不喜歡本當“瘦、透、皺”的石頭上,插起“平、板、直”的白鐵剪的紅旗,說是表現深刻的社會意義。

⑽我見過一個盆景,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年頭?都記不得了。只是一想起那盆景來,心裏就有平野千里,大風呼號,亂雲飛渡……那是巴掌大的一個土坡,坡上一株樹,只有一株。樹形粗壯和挺拔兼備。大枝疏落,小枝密集,綠葉無數。樹杈全部傾向一個方向,樹葉張張朝一個方向伸展。這是曠野上,迎風挺立的大樹。孟郊有句:“高枝低枝風,千葉萬葉聲。”我聽見了精神抖擻、氣力旺盛、胸懷蒼茫、千古不朽的英雄的歌:“大風起兮雲飛揚……”

⑾這樣的傑作是怎樣作出來的?多少個細雨濛濛的春天,一枝一枝地培養,一葉一葉地修剪。沒有成形的時候,沒有買主。熬到成形了,也許大家都在欣賞“全景式”,或者正對插着白鐵剪的紅旗感興趣。這樣的一株樹,也不過角落頭擺一擺,擺擺也就收了。

⑿這樣的冷清清,算個什麼行業?但確實是個行業。若有寂寞牽絲攀藤爬上心頭,不要逃跑,要“頂得牢”。寄語家鄉年輕的親愛的同行,這個盆景的作者最大的本事是:忍耐。

⑿謝池巷臀的池上樓年久失修了,但樓的後代卻不寂寞,她曉得早年那個花圃,曉得花圃的後人現在杭州西湖培養盆景,四海之內都有人讚賞。

1.①爲什麼說“這個花圃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寂寞”?

②爲什麼說“謝池巷臀的池上樓年久失修了,但樓的後代卻不寂寞”?

2.聯繫全文,概括副標題“寄語溫州同行”中“寄語”的內容。

3.第(9)段寫了兩種不喜歡的盆景,第(10)段寫了一種喜歡的盆景,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對不同文學作品的態度?請根據理解依次填空。

①不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學作品。

②不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學作品。

③不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學作品。

4.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

A.文章前半部分說自己感到寂寞時“趕緊逃跑”,後半部分卻勸別人感到寂寞時“不要逃跑”,這兩個“逃跑”的內涵並不相同。

B.文中寫“雨中觀花”,提出疑問,並且評論杜詩中的用字,爲的是表現“寂寞”。

C.文中有鋪墊,有照應,有對比;有記敘,有抒情,有議論,文字清新,短小精美。

D.文章涉筆美學,論說園藝,實際上提出了文學創作不要隨大流,而要有個性的主張。

E.全文主要通過對盆景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其中蘊含的深刻的哲理,顯得非常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