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在美國上小學的讀後感

我在美國上小學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第一次得到試讀的機會,很是激動,快遞不到郊區,我讓親戚幫我先收了,直到中秋節纔拿到書,週四又參加了單位的知識競賽,週五週六週日趕緊看書,直到今天才有時間坐下來寫書評。

我在美國上小學的讀後感

印象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調理清晰,從課堂學習、校園生活、校外活動,幾方面說了自己的全部的生活,一個小學生能寫的如此有調理,我是自嘆不如。想想也是理所當然,她一年內讀183本,292本書,她的閱讀量是我的N倍。

收穫

雖然她主要寫的是美國小學的教育方式,雖然可能離咱們有一些遙遠,那種模式,那種理念,讓我們能看到一定的差距,雖然在我們這裏不一定能實施,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可借鑑的,比如她提到的社會課,老師給他們做的一些遊戲,既複習了上課學習的內容,也調動了同學們得積極性,鼓勵了孩子們團結協作的精神,我覺得很好,雖然我不是教師,我也改變不了當代中國的教學模式,但我可以學習了,更加靈活地應用在陪伴孩子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我特意拍了兩張帶有字母的照片,那是小作者寫的詩,他們從一年級的時候開始老師就教他們何爲押韻,如何寫詩,是讓我很羨慕的,而不是像咱們小時候,至少我小時候是這樣的,目的性的爲了考試要求的題材而寫作文,沒有積極性,沒有成就感,進步也不大。

佩服

除了佩服小若珈的讀書量和豐富的人生經歷,更佩服她陽光積極的心態、堅持寫作的毅力和不爲環境改變而動的極好的適應性。

計劃

哈哈,我打算把書好好保存起來,當做一個紀念,以後有時間繼續精讀,可以借鑑到一些東西,還可以讓毛毛長大一點以後,能自己看書的時候看一下,可以和《愛的教育》一起看,這本書也差不多是一個小學生寫的日記吧,她應該也會學習到一些東西。

我在美國上小學》以留美中國小學生的獨特視角,描寫了美國小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者孫若珈,2003年僅5歲時,由於父母到中國駐美大使館工作,而來到華盛頓,在使館附近的默奇小學上學前班。四年級時,她父母在美國的工作結束,她又隨父母回到北京,進入北京團結湖小學。一年後,她父親去聯合國工作,母親又將她帶到紐約,在離家不遠的紐約市第20小學,讀五年級的最後兩個月,隨後進入紐約市第194初中上六年級(按紐約學制,初中從六年級至八年級)。現在六年級結束了,按中國的學制,她已經小學畢業。

英語僅6分卻不是障礙

5歲零4個月,我到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爸爸給我在華盛頓市最好的公立小學默奇小學報上名之後,學校就要求我去參加專爲外國學生準備的“英語作爲第二語言”的測試。過了幾天,爸爸就帶我去華盛頓市教育局的測試點。測試點設在另一所小學裏。

測試時,家長不能進來。老師用一本類似看圖說話的書,指着書上的圖,讓我用英語說出它的名稱或意思。我在北京上幼兒園時參加過一段時間的英語班,知道幾個英語單詞。在老師指的圖畫中,我說出了一個,就是“apple”(蘋果)。她又用英語問了我一些問題。我都沒聽懂,自然沒答出來。老師出來後告訴我爸爸,我的英語只得了6分(滿分是100分)。

第一天上學前,爸爸教了我兩個英語單詞:“restroom”(衛生間)和“water”(水),用來解決生活中最急需的問題。然後,我就正式開始上學了。進教室後,有兩位老師迎上來,一男一女。男老師用英文說:“我是班主任老師威爾士先生。這是我的助手馬庫斯女士。”然後,馬庫斯女士用中文問我:“你好!你是從中國來的嗎?你叫什麼名字?”我又驚訝又高興,這位女老師還會說中文呀!

我點點頭:“是的,我從中國來的。我叫若珈。您怎麼會說中文呢?”

馬庫斯女士笑着說:“我在中國南京上過一年大學,學了一點中文。講得不好,你以後可以教我一些。”

見馬庫斯女士會講中文,我心裏踏實多了。我跟大家一起上課。有時,雖然不知道老師說什麼、讀什麼、唱什麼,但我會跟着他們一起說、一起讀、一起唱。老師或同學們每說一個單詞或者一個句子,我就想方設法把他們說的意思搞清楚。主要是把他們說的單詞或句子和行動聯繫起來。比如,他們說:“Let’s sing a song”,接着就唱歌,我就明白這句的意思是“讓我們來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