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夢溪筆談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夢溪筆談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夢溪筆談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夢溪筆談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夢溪筆談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夢溪筆談讀後感1

《夢溪筆談》是北宋沈括所撰寫的一部具有科普性質的著作,在中國名著中獨樹一幟,在全球都有很大的影響。卷粉很久以前就有買了這本書,但因爲是文言文,加之屬於科普性質,不如文學小說好看,基本沒有看這本書。前幾天收拾房間,從牀下又把《夢溪筆談》搜出來了,耐着性子看了下去,居然覺得非常好看,這簡直就是沈括的博客文章嘛!

沈括在《夢溪筆談》的自序中就說了,寫書源於平時與客人閒聊,“思平日與客言者,時紀一事於筆,則若有所晤言,蕭然移日,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謂之《筆談》”,說明沈老先生其實也算是百無聊賴,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最後形成了《夢溪筆談》,這和今天寫博客的出發點其實是一樣,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留給自己和別人,從這點上看,沈括的《夢溪筆談》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公開出版的博客文章。

雖然是文言文,不過看起來還是基本能夠讀懂。中國文字的精華,其實就在於文言文,包括又文言文衍化而來的成語,精煉,概括,一舉手一投足都讓你回味無窮。這恐怕也是古典名著能夠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比起這些古典名著,現在的網絡小說中,說明一個簡單的事情也要繞山繞水半天,唯恐不能說清道明,真應該向老祖宗學習學習。

  夢溪筆談讀後感2

《夢溪筆談》之《卷九人事一》中,有怎麼一段故事,非常有意思:

許懷德爲殿帥。嘗有一舉人,因懷德乳姥求爲門客,懷德許之。舉子曳襴拜於庭下,懷德據座受之。人謂懷德武人,不知事體,密謂之曰:“舉人無沒階之禮,宜少降接也。”懷德應之曰:“我得打乳姥關節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大意:許懷德做殿帥的時候,曾經有一個舉人(讀書之人),拖許懷德的奶媽求情,想成爲許懷德的門客,許懷德同意見面。舉人於是來拜見許懷德,跪拜於院中,許懷德坐在中堂之上,坦然受之。有親信以爲許懷德是習武之人,不懂禮儀,於是輕聲提醒許懷德說:“舉人雖不用入院迎接,也當中堂迎接纔是”。許懷德回答:我聽說他是打通奶媽的關係的秀才,只用這樣對待就足夠了!”

裏面可以反應出兩樣東西

第一,是許懷德的用人觀,可以窺見,他對這個舉人的態度是很蔑視的,認爲通過奶媽關係進來的,不算什麼有才之人,不用客氣。

其二,是其中祕書的作用,即文中提醒許懷德的人。按照現在的說法,此人應當爲殿帥助理或者是祕書,辦公室主任之類。

看來,宋代的文祕製度還是非常發達的。當然,故事中人物,其實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幕僚這個詞就指的這類人,這類人既有參謀的意味,也纔有一些承擔祕書工作的時候。而本故事中到底是屬於參謀人員出的主意還是一般祕書的主意,卷粉沒有考證。不過,卷粉倒是覺得,這位殿帥還是較爲認真的,一是一,二是二,要有真本事,再大的禮都可以行,否則,依靠關係走後門的,蓋以賤論。這對有真才實學的人應該是比較公平的,只是,中國古代和先進,這樣的人這樣的觀點這樣的做法比較還只是少數,對絕大部分的人而已,內心裏更喜歡不按規則辦事的“後門”。

  夢溪筆談讀後感3

《夢溪筆談》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這部書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發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比如公元993年,不堪北宋王朝的壓迫,爆發了王小波,李順領導的農民起義。這些農名起義領袖,在正史裏,都以“劇賊”之稱,且任意篡改歷史,歪曲事實真相,但在《夢溪筆談》中,沈括言語之間,無不有敬慕之意,真實地評價了這次農民起義的正義性。

這部著作詳細地記載了當時取得的科技成果,反映當時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沈括記錄了平民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的使用情況。這是迄今爲止所能獲得的這方面的唯一資料,介紹了指南針的裝置及使用方法,談及了名匠喻潔精湛的技藝與成熟的經驗,而且提到了何工高超的三節抗壓方法堵住黃河的決堤,所有的這些人物,都是一些名不見經轉的下層勞動者,正史中都不屑一顧,而唯有在《夢溪筆談》中出現,這也正是此書吸引我閱讀的緣由。

我看了這本書,發現裏面記錄了沈括自己的科研成果,並有許多試驗,從書中可以看出,研究範圍非常廣泛,不愧是學術性名著,書中可以看出沈括對天文,物理,數學,化學,地理,冶金等都有研究,比如他提到的“月本無光,猶如丸,日耀之乃光耳如一彈丸,以粉塗其半,側視之則如鉤,對視之則之圓,此有以知其如丸也。”用了最簡單的方法推測出月亮是圓球形的,“凡立冬姿影與立春之影相若者也”,他就能提出對以前立法上誤差的修正,能夠在當時沒有現代儀器的北宋王朝提出這樣的研究成果,我真的很佩服,此外他能夠用簡單的方法測出節氣變化,還提出了黃道赤道的概念等等。

總之閱讀了這本名著,最大的感觸就是能夠放空自己,放佛回到當時那個年代,體會如同身臨其境。在一個知識的天地,見識作者的妙筆,處處能見其功力。感覺學習知識是種享受,使自己的智慧能夠得到提升,閱讀的心境也在昇華。最後再站在作者的角度,能察覺當時科學發展的動態,一種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歷史雖已逝去,但其留下的豐富的文化遺產,不因其的消亡而沉寂下去,反而愈久而彌珍,越發顯出來永久的生命力,所謂覓古而思今,即便到了今天,這些傳統文化遺產仍然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借鑑意義,而沈括的《夢溪筆談》正能給我們帶來這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