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方美學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1

朱光潛先生的《西方美學史》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學史教材。自從它在1963年初次問世以來,不僅受到我國學術界的普遍重視,也獲得了海外讀書界的好評。朱先生在本書最後一章談到他編寫時的立意說:“我們只就每個時代中挑選幾個重要的代表人物,對每個代表人物也只約略介紹他的主要論點,掛一漏萬是勢所難免的。挑選的標準是他們要確實能代表當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說明歷史發展線索。”全書按歷史發展的順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臘羅馬以來歐洲一些重要美學家的論著。它以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路線的發展、演變和鬥爭爲綱,對美學史上的幾個基本問題:美的本質、形象思維、典型人物和作爲創作方法的浪漫主義及現實主義,作了相當細緻的分析介紹,並對不同時代的美學家對這幾個或其中某一個問題所持的基本主張,以及他們在美學史上的建樹與得失都給予了相應的評價。

就以“美的本質”來說,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美學家對於美學中的這個基本問題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萬別的。朱先生將他們的看法大致歸結爲這樣兩個方面,即:內容與形式的關係,理性與感性的關係。有的強調形式,忽視內容;有的只重內容,輕視形式;也有的企圖使形式和內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們的需要而相互結合。在具體論述時,又根據不同時代、不同派別的美學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所側重地分別介紹了古典主義美學(古希臘時代)的“美在物體的形式”說;新柏拉圖主義(古羅馬)和法國理性主義的美學思想,則又提出“美在於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國十八世紀的經驗主義美學把“美的本質”這個問題的重點,從對審美對象的形式分析轉到對美感活動的生理學和心理學的分析。所以他們強調:美在於愉快。而法國啓蒙時代的美學,以狄德羅爲代表,主張真善美相結合。在具體說明什麼是美時,狄德羅提出了一個新的論點:美在於關係。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從康德到黑格爾,看到了他們以前的美學史上內容與形式、理性與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於是從唯心主義出發,提出了美在理性內容表現於感性形式的論點。誠然,他們兩個也各說各是。康德用主觀唯心主義來調和形式與內容、感性與理性的矛盾;黑格爾則站在客觀唯心主義立場來闡釋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前者的內容是超驗的理念,而後者的內蘊則是絕對精神。十九世紀中葉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和車爾尼雪夫斯基在美學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是,豎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作者在介紹不同時代及不同學派的美學思想時,做到了“史”與“論”的結合,因而相當清晰地給讀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學思想發展的一個基本輪廓。他不是把美學史上各種流派當作是孤立於社會之外的純思想材料來加以介紹,而是把它們放在特定時代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尤其是階級根源上來進行分析,同時還扼要地說明了它們在歷史上的承續關係。例如,朱先生在介紹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等藝術大師對於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論點時,不僅將其同古希臘羅馬時代畢達哥拉斯、亞里斯多德、聖奧古斯丁及聖托馬斯關於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較,相鑑別,並且還指出它對後來德國啓蒙運動時代文克爾曼、萊辛以迄於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響。這樣,就便於讀者把了解到的有關形式美的知識串連起來,既見出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美學家在形式美這個問題上的不同論點及其不同的側重面,同時又能見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學史上的一個衍化的過程。這種“史”與“論”的結合,應該說是《西方美學史》的顯著特色之一。

《西方美學史》是一部從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到現代歐美的美學思想發展史。西方美學史源遠流長,著名的美學家、著作和流派極多,影響遍及世界,這是一部影響深遠的著作,對於後人深入探究美的含義具有重要意義。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2

很早就想讀一讀關於美學的理論,半輩子過來了,對於“美”的實踐可謂不少,也追求美,雖然自己並不美,但對於美總是在嚮往,也常常在想,“美”究竟是什麼?一天,逛書店的時候,買了本《西方美學史》,化了一定的時間,總算囫圇吞棗地把它給讀完了。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我常常被書中精彩的論述而擊節讚歎,正如作者所說的,一部美學史並不單一的只是純粹美學理論的歷史,而且還是人類心靈自我展現的歷史,猶如我們對於“美”的認識,相當程度上體現了我們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在這本書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個時代人類精神脈搏的跳動,是謝林所說的精神還鄉的歷程,從這裏,我看到了東西方文明的相似與不同。早期的西方人精神發展歷程與我們東方人有其相似之處,其最早的藝術活動都是與神有關,雖然其表現形式不同,古希臘的神話、史詩、悲劇和喜劇,在我們中國則是對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中國也有,只不過過去我們的教科書上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少得可憐,其實這是人類成長的歷史,現在想起來,我們欠缺的知識真是太多了。

如果沒有美,這個世界就沒有意義,人生也沒有希望,這裏,美的概念非常宏大,它包羅萬象,所以又可把它稱之爲人的心靈,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常常會被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環境所左右,會困惑,讀一讀美學吧,知道一些人類童年的歷史,瞭解人類是怎樣從遠古走過來的,你會更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中的人,包括你自己。

蘇格拉底如是說: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的靈魂。

邁開這一步,請從認識“美”開始。

  西方美學史讀後感3

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問題,雖然並非美學史的研究對象,但它卻直接涉及到怎樣以歷史唯物主義爲指南來研究美學史這樣重大的課題。朱先生說他要求把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加以區別的這個想法,倒不是他第一個提出來的。在他之前,在五十年代初有的蘇聯學者就已經作過嘗試,但卻捱了粗暴的批評棍子。不同的意見被壓下去了,但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在我國學術界,在近三十年裏,把上層建築混同意識形態,是一個相當盛行的論點。把二者不加區別地混爲一談的看法,事實上已經在某些問題上造成了理論上的混亂。舉一個例子來說,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只能在徹底變革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後才能建立起來。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相應地也只能在產生了它的`經濟基礎之後纔會聳立起來。這是馬克思主義的abc。但是,我們知道用來指導推翻資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原理卻是在資本主義時代誕生的。把上層建築混同意識形態,或者在它們之間劃上等號,結果就會得出非常荒謬的結論:1、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的產生先於它的經濟基礎,2、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可以不依賴它的經濟基礎,3、上層建築可以離開或者不要經濟基礎而獨立存在。可見,朱先生提出這個重要的理論問題確是有的放矢。其積極意義在於它將引起學術界的進一步深思。對這個問題展開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不光對美學史,而且對於整個文化思想史的編寫工作都是有益的。這就是《西方美學史》的第三個特色。

一般美學史著作和美學論文,語言都比較艱澀,兼以所研究的問題又相當抽象,因此,一般讀者或初學者往往望而怯步,不敢問津,即使硬着頭皮讀下去,也總是感到味同嚼臘,興味索然。《西方美學史》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用淺顯明白的語言來說明非常複雜、抽象的問題。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這不僅要求對美學史有相當高的造詣,還須具有善於深入淺出地說理和駕馭語言的才能。

《西方美學史》援引了相當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朱先生在《序論》裏告訴我們說,他“在蒐集和翻譯原始資料方面所花的功夫比起編寫本身至少要多兩三倍。用意是要史有實據,不要憑空杜撰或摭拾道聽途說”。須要在這裏略加說明的是:西方古代及近代重要的美學著作,解放後雖然也出版了幾種,但爲數有限。而《西方美學史》所涉及的美學家和美學流派又比較多,爲了儘可能使讀者在所接觸的範圍內直接瞭解到古代和近代許多美學家的思想,朱先生不得不在編寫的過程中用大量的勞動來翻譯原始資料。就是對於已經有了漢文譯本的美學著作,朱先生在引用時還對照原著進行了一番校訂。這種嚴肅的治學精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所以,《西方美學史》的第四個特色,就是文字平易,說理透徹,材料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