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名人傳讀後感(通用6篇)

關於名人傳讀後感(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關於名人傳讀後感(通用6篇)

關於名人傳讀後感(通用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名人傳讀後感(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傳讀後感1

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本書是關於"名人"的——王奕嬌。名人,顧名思義,就是史上我們衆所周知的人物。我們大多看到了他們的今天,而忽略了他們昨天;我們大多看到了他們的成就,而忽略了他們的奮鬥;大多看到了他們的光鮮豔麗,而遺忘了他們的苦難和坎坷。羅曼·羅蘭讓我們記起了名人的一生其實同樣充滿了苦難與挫折,詮釋了"名人"真正的存在!

《名人傳》中共記載了3個人物:此書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爲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其中,我們所熟悉的貝多芬,創作出那麼多流傳至今的經典,而他的童年,卻是在父親的暴力和失去母親的痛苦中度過的。儘管長大以後拜海頓爲師,並開始慢慢嶄露頭角時,身體上的病痛又開始發作。最開始的就是耳聾。這也是最致命的。他是一個學音樂的,耳朵當然是最重要的,如果耳朵不起作用了,他創作出來的再婉轉悠揚的樂曲也僅僅是在五條線上的一個個黑色音符,再無生機。後來他又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但是,他從未想到過放棄。耳朵聾了,可以用別的辦法創作,因爲他心中強大的信念;身體虛弱了,可以更加努力的練琴,因爲他對命運仇恨。其實命運有時也是公平的。正是因爲貝多芬的堅強與不屈不撓,他才能創作出那麼多堪稱經典的絕世之作,才能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不朽的歡樂頌。他的歡樂,他終於戰勝了命運!

從貝多芬身上,也看出了羅曼羅蘭之所以要寫《名人傳》,就是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是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貝多芬的經歷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向命運屈服!因爲它是不公平的,只會等待着你去向他宣戰,這樣,你纔會贏!

  名人傳讀後感2

我們之所以感到憂慮是因爲心不夠堅強。

這本厚厚的《名人傳》沉澱了近百年的精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三部名人傳記組成,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帶給世人不同的思考。如果說有一張思考分佈圖,那麼在我的腦海中,貝多芬佔據了至少一半的面積。封面上的那幅貝多芬畫像曾在音樂教室被我仰視了無數次,利劍般的眼神似乎能衝破一切萎靡、陰霾。從小,我聽着貝多芬的.樂曲,彈着貝多芬的樂章,認定他就是音樂的代表,只知道用偉大來形容他,卻從沒想過他背後的故事,曾經,我只看到了他獻給世界的輝煌的一面。

我瞭解貝多芬很遲。就在不久前,語文課本里的一篇《貝多芬》讓我帶着好奇打開了《名人傳》,還翻看了《約翰·克利斯朵夫》,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慘“,”人生於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悲苦的童年,支離破碎的家庭,騷亂不寧的社會,欺騙了他的愛情,沒有朋友的孤獨,還有張牙舞爪的病魔,一次次把他逼向絕望。就連我,也讀着膽戰心驚,不住地希望有一絲迴轉。

這是一個充滿悲劇的世界,貝多芬得到的災難多了些,如果只是這樣,這疊紙上就不會出現這些文字了。”慘“不是個好的形容,重要的是,貝多芬沒有在疾病和苦難的鐵砧上倒下,他永遠受着磨難,正是因爲他的毅力,才使他的心強大,進而鑄就了偉大。他無處安置他的心,便交給了音樂,但是,樂章中沒有浸透悲愴,歡快與熱情的節奏依然存在,而且絕大部分的經典樂曲,都是在他耳聾後創作。他用信念把頹喪轉換成驕傲,即使創傷深深銘刻。人們現在享受的能薰陶靈魂的音樂,便是他用痛苦換來的。而他只有在自然中才能獲得慰藉,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在此悲苦的深淵裏,貝多芬從事於謳歌歡樂“,讀到最後,我只剩下敬仰。

我有時捉摸不透自己。即使沒有煩心事,看太陽落下也不禁心情低落,站在寢室樓裏看長長的走廊越看心越慌。晚上睡不着靠在窗邊看校園外的樹木、路燈、居民樓,再回頭望黑乎乎的寢室,其他人都早已熟睡,忽然覺得到處空落落。只有到了白天,有好朋友圍着說笑,這些怪怪的感覺纔會消失。看了貝多芬的故事後我終於明白,是心不夠堅強。

傅雷說:”療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鬥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影響最大的是貝多芬。“人生總有那麼一步,離開養尊處優的地方,去領略真實的苦難。不經劫難,即使得到享受,也只是浮華。而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經歷苦難,與貝多芬相比,我們遇到的困難小得多,一跳就能跳出這個坑,還有那麼多人可以傾訴,也是從領悟到這一點開始,我似乎有了一股力量。明白自己該幹什麼,纔會擺脫困境。有時聽了許多大道理,真正的困難擺在面前卻手足無措,也許,要自己找到那一個信念,向着自己的夢想,去挑戰、奮鬥,才能蛻變。

待到學期結束時,總體的成績不值得我開心,也沒有讓我很失望,只是其中我要衝滿分的一科帶了點缺憾,發下考卷的那天晚上,還是感情控制了理智,幾乎是滿腔悲憤地寫完反思,有種恨透自己的感覺。最忍不住的還是淚水,邊寫邊打溼了紙。也許,變堅強的過程真的很難。不過,每當哼起貝多芬的樂曲,即使是《悲愴》,也能讓我看到那個在水深火熱之中依然擡着頭眼裏射出堅定光芒的貝多芬。不朽的,是他排列的樂符,是他征服命運的靈魂。所以,不幸降臨時不要怨天尤人,因爲這時,人類中閃耀的星星與你同在。

  名人傳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這本書,從中我得到了許多,感觸良深。

傳記中向讀者展示了三位藝術大師不朽的一生,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畫家,一個是小說家,他們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着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爲尋求真理和正義,爲創造出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作者所想表現出的是這些天才他們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如何克服那幾乎讓他們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的痛苦,而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爲”英雄“。

”羅曼·羅蘭心目中的英雄不是那些在體力或智力方面出類拔萃、冠其同輩者,而是心靈偉大的人。“因此本書大部分描述着主人公們面對人世的災難時的心理對話,他們那種面對痛苦,面對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堅毅,纔是讓人所意想不到,所震撼的,而不是他們所獲得的那些成就,或榮耀。

主人公之一:貝多芬。是當代乃至現在仍十分著名的音樂家,他一生中創造出許多經典的作品,使後人爲止震撼,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一生中所經歷的痛苦,或很少有人知道他雖如此有名,卻過着非但不富裕而十分貧困的日子。”他整個一生好比風雨交加的一日。

  名人傳讀後感4

《名人傳》是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 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的。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緊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爲追求理想而長期忍受苦難的艱難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和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而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

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可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算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貝多芬的感受,一個勁兒地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

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也從而變成了一個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而這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爲生的大音樂家,耳朵卻聾了,這個打擊是我們常人所接受不了的,更是承受不了的。但是,貝多芬還是憑着他堅強的信念走向成功的道路。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爲什麼還能成功呢?因爲他有着超越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

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第一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自己面對困難。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學會自己面對困難,不被困難打倒。做一個有勇氣、有自信的人。

  名人傳讀後感5

有這樣的三個人,他們各有各的苦難。有人家庭貧困,有人的祖國多災多難,有人雖生在富裕的家庭中卻反而厭倦這種生活,這三個人就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而我之所以認識他們,還是因爲一本書—《名人傳》。

《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的羅曼·羅蘭,這本書中一共講述了三個人的生活,那便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他們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說家,雖然他們的職業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理想卻是相同的—爲了真理和正義而努力奮鬥。

貝多芬的生活是痛苦的,人生對於他來說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酷的鬥爭。童年時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直到後來,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他拜海頓爲師,卻在即將成功時,聽覺衰退,導致他兩耳失聰。突如其來的災難並沒有打倒貝多芬,他以堅強的意志, 以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掃空憂鬱的思想, 最終成爲了名人。

米開朗基羅和貝多芬相比,其實他幸運得多。他不殘疾,也不貧窮,生於富裕家庭,從小接受着貴族教育,然而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見外族侵略;自己國家的土地被侵佔卻無能爲力。直到後來得到教皇的賞識,然而他卻並不以此爲榮。他的家族觀念,根深蒂固的光宗耀祖思想和“長子”的責任感,使他不能置身家姓名於不顧,這就決定了他在關鍵時刻必然會逃跑,或者選擇明哲保身,向權力屈服。特定的時代條件成就了他的偉大,卻也限制了他天才的發揮。

與米開朗琪羅和貝多芬情況完全不同的是列夫·托爾斯泰,他從小在名門貴族長大,地位優越,無憂無慮,身體健康,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很高的文學天賦。然而他卻厭倦了這種優越的生活,他藐視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文學聲譽,只有生命的真諦纔是他未知的亦惟獨渴望的。但也正因爲如此,他迎來了無休止的煩惱。

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爲我們講述了三個名人不平凡充滿奮鬥的人生。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的人生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的。

  名人傳讀後感6

假期中,我讀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名人傳》,也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寫的,它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英雄傳記”。傳記裏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畫家,另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着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爲尋求真理和正義,爲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大音樂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故事。

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童年充滿艱辛,缺少了家庭溫暖。他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團長,父親是一個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不過他的母親卻是一個女僕,一個廚子的女兒。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分,父親也因爲急於把他培養成爲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關在家裏,或整天逼在羽管鍵琴旁邊練習。在貝多芬17歲時,母親去世了,他便擔負起了兩個弟弟的教育的責任。然而,上帝似乎又跟他開了個玩笑。在貝多芬剛剛在樂壇嶄露頭角時,他的雙耳幾乎聾了,這對熱愛音樂的他無疑是一個無比沉重的打擊。貝多芬並沒有因此而墮落,他說:“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緊緊握住命運的喉嚨。”他不向命運低頭,爲了他所愛的音樂,一次次的與命運作鬥爭。他許多不朽的傳世之作,都是在他耳聾後寫成的。最後,在一個狂風驟雨的夜晚,貝多芬離開了人間。雖然貝多芬在人世只停留了57年,但是他爲人們留下了一百多部音樂作品。

貝多芬的一生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有人說“生死有命,成敗在天”,我卻不這麼認爲,貝多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我們應該學習貝多芬面對困難時的精神,不要向命運低頭,要與命運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