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城南舊事》有感11篇

讀《城南舊事》有感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讀《城南舊事》有感11篇

讀《城南舊事》有感11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城南舊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1

我讀了林海音《城南舊事》,這本書讓我難忘,它像一個指路標一樣,爲我指引成功的道路;像一束陽光,照亮了我的心房。

小時的英子原本與普通孩子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在妞兒與秀貞的離去後,在蘭姨娘與德先叔的離去後,在宋媽的離去後,在草叢中那個陌生人的離去後,在爸爸與自己天人永隔後,長大後的她,更成熟了。但在那樣的一箇舊社會裏,雖然經歷苦難的她,卻依然保留一顆快樂的童心。我明白了,英子擁有一顆純真的心,正是因爲她有這樣的一顆心,她的童年才那麼快樂。她把我帶進了另一個童趣的世界,天真無邪,童稚青澀,那樣的世界裏彷彿看不到舊社會的黑暗,而僅僅是一個孩子快樂,純真的生活。歷盡人間悲歡離合的英子懂得了離開朋友的難過,懂得了失去親人的哀傷,懂得了因爲自己的過錯導致了別人的不幸後的深深的歉疚之情……

讀着讀着,我彷彿身臨其境:看到了東陽下的駱駝隊,瘋女人秀貞,厚嘴脣小偷,蘭姨娘,妞兒,德先叔,和宋媽以及去世的父親。不管人或物,它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濃厚的感情,成爲英子記憶裏深刻的人物。慢慢的它們都在英子的童年中離去了甚至消失了,童年的故事,也就這樣的悄悄地流逝。然而,童年的每一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而且刻骨銘心。相比英子有趣、精彩且有些哀傷的童年生活,我們的生活則顯得單純且無憂無慮。她的故事非常淳樸、真實,更勾起我們對正在溜走的童年生活依依流連,使我們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日子。因爲我就要五年級了,我將要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將要告別童年,踏上人生的木舟,感受林海音女士緬懷童年的心情。每個人的童年不都是這樣愚駿而神聖的嗎?

這本《城南舊事》就像夏浪裏的一縷清風,讓我知道別錯過童年,花兒謝了還會開,太陽下山明天還會爬上來,我的童年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讀《城南舊事》有感2

城南舊事,那些善良和童真的“聚集”之地;城南舊事,發生在作者林海音身上的趣事。

初看《城南舊事》我印象最深及最不解的地方是“惠安館”這裏。裏面講了小時候的林海音幫一位和她年齡相差大的秀貞找她的孩子“小桂子”。後來找到了,那小桂子就是她的好友“妞兒”,她把她媽媽的金鐲子給秀貞當盤纏,讓她們離開。我最不解的地方來了,金鐲子最後又回到媽媽的手中了,我猜想是秀貞還給她的吧。從這裏,我感受到小英子的善良,從跟秀貞聊天、幫她找小桂子,把鐲子給她們當盤纏都可以看出。小英子還在媽媽、宋媽、爸爸等人物的制止下,繼續與秀貞做朋友,依然認爲秀貞不是瘋子,依然陪她聊天,說明了小英子的童真與善良是那麼的聖潔,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不被“海水淹沒”。

當小英子搬到新家時,她的童真與善良依然沒變。她去撿球時,看到了一個小偷,但她不知道的情況下,不認爲他是壞人,信任他。還替他保守祕密,不動他的物品。在她信任小偷的同時,小偷也信任了她。

真正的善良與童真就是這樣,無論在怎樣的環境與人物的情況下,都不會變。永遠不能被淹沒……

讀《城南舊事》有感3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爲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可能在座的老師看過《城南舊事》的影片,應該說看書和看電視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想許多老師有這種經歷,看了書以後,再看電視,會覺得在影片中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正如著名作家秦文君女士所說:看電視不需要動腦思考,而看書則是有一個思維過程.通過前段時間對《城南舊事》的閱讀,我瞭解到此書描寫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爲亞洲週刊 "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着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裏.京華古都的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爲之着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爲何人世這般悽苦 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裏,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着我.

讀《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爲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讀《城南舊事》有感4

這個暑假,我遨遊書海,品味《城南舊事》,認識了林海音筆下的英子。書中有五個故事,其中《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令我印象深刻,也最爲催人淚下。

故事講述的是英子小學即將畢業,在不久的畢業典禮上,她將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這一殊榮,是六年前爸爸囑咐英子要努力爭取的。六年後到了,英子真的被選做這件事,而爸爸卻一病不起。當英子懷着忐忑的心情參加完畢業典禮,回到家廚子老高卻告訴她爸爸在醫院病逝的消息。

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英子沒有嚎啕大哭,反而十分鎮定地面對爸爸的離去。當年英子才十二歲,小小年紀的英子就幫着媽媽分擔起家庭的重擔。英子獨立的性格、能幹,跟爸爸從小對她的教育分不開,“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說的這句話時時縈繞在英子的耳邊,激勵着英子前行。是啊,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挫折、苦難,生活上的,學習上的或者是工作上的,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終將會取得勝利。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記得在五年級的時候,老師把少先隊活動課的舞臺留給同學們,我懷着好奇和激動的心情,舉手報了名。然而,後期製作ppt的經歷很悲劇,第一次做課件,毫無頭緒,反反覆覆修改了好幾遍,質量還是不好。那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幾次想要放棄,媽媽在一旁鼓勵我說:“做什麼事都有第一次,敢於嘗試的人,就能夠從不會到會。”於是,我硬着頭皮,在電腦旁一坐就是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第一次自制課件終於成功了,媽媽誇我做得比她好。緊接着,就是準備上課的講稿,我絞盡腦汁將講稿備了一遍又一遍,臨近上課的前三天,我有時對着鏡子試講,有時把爸爸媽媽當作同學模擬上課,可謂是花樣百出。在上課時,我的手心都是汗,說話斷斷續續、哆哆嗦嗦,動作也畏手畏腳的,緊張得不得了,甚至有時腦子忽然一片空白,接下去的內容都忘光了。同學們見我不說話,就開始小聲議論起來。逃離講臺,太尷尬了吧,我深吸一口氣,硬着頭皮繼續把課往下講,同學們的聲音變小了,取而代之的是不住的掌聲。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因爲堅持,纔有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僅學習中的我能知難而進,生活中的我也不甘示弱。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去衢州的天脊龍門遊玩。一路上,我們拾級而上,爬到一半,我就已筋疲力盡,腿腳發酸,只好坐在亭子裏休息。望着山谷里長長的天橋,和山對面險峻的棧道,我真想停下腳步啊!可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朋友跟着大人一路爬上來,他總是衝在最前面,到了亭子還不歇息,執意要往上爬。我的臉頓時緋紅,只好硬着頭皮往前衝。登上山頂,我眺望着遠處的風景,貪婪地吸着清新的空氣,轉念一想,我現在看到的無限風光,不就是用剛纔的苦難換來的嗎?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他指引着我們向着光明前進。英子的敢於面對,鑄就了她堅強的性格,使她成爲了生活的強者。其實做任何事,只要有不服輸的幹勁,沒有不成功的。

讀《城南舊事》有感5

書,能夠如清風一樣把心中的陰霾吹散;書,能夠像彩筆一樣在腦海裏繪出五彩的畫卷;書,能夠似燈火一樣照亮人生黑暗、迷茫的道路……,書就像良師,就像知己,它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鑰匙,它是能在知識海洋裏遨遊的小船,它是我生命裏不可缺的一部分。

我最喜歡的書就是《城南舊事》了,在這本書裏,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這本書以樸實、純真的筆調,寫出了主人公英子在北京經歷的童年的各種趣事。她認識了許許多多不同的人,有瘋子秀貞、妞兒、蘭姨娘、叔叔小偷、德先叔、黃板兒牙等人。讀後感·英子在他們之間感受到了生死離別的難過、人生的冷暖。英子在她五彩繽紛的童年中,一直保持着一顆生性純良的心,勇敢而快樂的生活着,這難道不是一件難能可貴,令人高興的事嗎?如果是我,我一定不可能像她一樣勇敢。

在這本書中,善良單純的小英子毫不猶豫儘自己所能幫助其他的人。如果我是小英子,一定做不到。英子在爸爸去世後,扛起了家裏的重擔,照顧別人,這是多麼令人不相信的現實啊!

她剛小學畢業啊!我現在和小英子的年齡差不多,可我一個人在家都會心跳不止;在樓下,我看到一直沒被鏈子拴着的寵物狗就嚇得拔腿就跑,跟她相比,我的膽子是多麼小啊!

我決定以後一定要像英子一樣,心中有愛。我也一定要學習她的有擔當、樂觀積極的品質。我相信,如果我們都像英子一樣,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讀《城南舊事》有感6

童年,是曾經的天真可愛;童年,是美好記憶的開始;童年,是人生旅程的起點;童年,是一輩子也抹不去的記憶。林海音女士的這本《城南舊事》,是她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不捨情懷。

合上這本書,主人公英子的童年生活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這本書中,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是充滿疑問的。她總會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絕不掩飾。所以,她和惠安館裏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總是愛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訂下承諾,而且認真的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奶媽,得知她要走了,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稚嫩的雙眼,我們瞭解了人世間的種種悲歡離合,雖然其中蘊含着複雜的情感,但在英子的眼中卻顯得很天真。這一件件事情,一個個人物都在英子懵懵懂懂中悄然離別,暮然回首時,英子便隨着時光的穿梭長大了。

英子善良、細膩,初到北京城時,認識了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卻與她結成了朋友,答應她要幫她找到她的親生女兒——小桂子;還認識了妞兒,爲她的家庭感到憐憫,卻得知她的爸爸媽媽不是親的,答應要和妞兒一起去找他們。後來,英子再生病的糊塗下,無意中把妞兒帶到了惠安館,讓秀貞母女相認。但秀貞母女在趕火車的途中,卻葬身在了火車車輪下。母女倆如此悲慘的命運,讓小小年紀的英子初嚐了離別的悲與傷。

英子分不清“海與天”,也分不清“好人與壞人”,她與素不相識的“厚嘴脣男人”立下了約定:長大了,我們一起看海去。英子無法區分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被他的善良感動了,認真的聽着他的故事,瞭解了他的無奈。但後來他被抓,英子傷痛欲絕,再一次品嚐到了離別的無奈。

英子深深愛着自己的奶媽——宋媽,經常和弟弟妹妹們圍坐在宋媽身旁聽她講她老家的故事,講她的小栓子和小丫頭片子。宋媽愛着她的小栓子和小丫頭片子,爲了家庭,才迫不得已到英子家來做奶媽。可就在幾天後,宋媽的丈夫來了,宋媽得知她心心念唸的小栓子和小丫頭片子都沒了,蒙着臉哭起來,英子也爲宋媽感到傷心。英子的爸爸媽媽讓宋媽回去了,三四年的朝夕相處,如今卻要相隔兩地,英子無法想象沒有宋媽的日子會怎麼樣。宋媽的離去,讓英子感受到了離別的不捨與惆悵。

童年在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中慢慢走遠,英子小學畢業了。六年前爸爸希望她能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英子真的做到了,可爸爸卻病倒了,躺在醫院裏的病牀上奄奄一息。沒有爸爸的陪伴,英子有些害怕,但仍咬緊牙、鼓足勇氣闖過來了。英子回到家中,卻發現爸爸種的花兒落了——她心愛的爸爸走了,她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英子小小的內心滿是離別的撕心裂肺。

這一個個人,一件件事,都隨着英子的長大沒有了影子,都跟英子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雖然我的童年生活和英子很不一樣,但是成長的感受卻如此相像——因童年一次次離別而無法挽留的哀愁;因對未來無法把握和預知的無助……因爲成長,我們不得不從我們熟悉的父母、親人的庇護下擡起頭來,獨自堅定地往前衝,無論我們的內心多麼害怕;因爲成長,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都一個個、一樁樁、一點點的離我們遠去了,就像有一首歌唱到的: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但是回過頭去看看,每一次的離別,每一回的失去,又何嘗不是一次成長、一次華麗的蛻變呢!

讀《城南舊事》有感7

第一次讀《城南舊事》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課本選取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和《爸爸的花兒落了》兩篇,當時並不懂得其中的深意,只對裏面提到的'驪歌《送別》印象深刻: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如今再讀這一本書,感慨萬千,初讀不識書中意,再讀已是卷中人。

《城南舊事》是一幅亂世小城人生百態的羣像,也是一首唱給童年的驪歌。

全書以小英子的視角展開敘述,以一個兒童的口吻講述,往往是最真實的。沒有慷慨激昂的戰爭,也沒有百轉千回的愛情,以帶有悲慼的樸實文字描述了平凡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道盡了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哀。

在英子眼裏,很多事很多人都顯示出了它的另一種真實。

《惠安館》裏那個等待着負心的情人歸來的秀貞,她曾懷上了那個男子的骨肉,然而生下來後被狠心的母親拋棄,經受雙重打擊的秀貞精神失常,整日整夜的唸叨着舊日情人思康以及可憐的孩子“小桂子”。作爲旁觀者的英子對秀貞抱着深深的同情,期望着她的好轉。她無意間發現自己的好友——被狠心的養父母毒打的妞兒竟然是那個被遺棄的小桂子,她毫不猶豫的拿走了母親的金鐲子,送給秀貞和妞兒作爲盤纏,並將她們送上了火車,去尋覓那個男子,然而天意弄人,母女雙雙葬身於火車之下;《我們去看海》裏那個爲了供養弟弟完成學業不得不偷竊的大哥哥,曾在英子朗誦着奇怪的詩歌時,答應帶她去看海,就在他弟弟漂洋過海去念書時,然而英子沒能等到他履行諾言,只能望着夕陽下他被警察帶走的身影;《蘭姨娘》裏私奔的蘭姨娘和德先、《驢打滾兒》裏喪兒失女的宋媽、《爸爸的花兒落了》裏面的那朵掉落的石榴花……

故事最後,落幕的不只是這本書,還有英子的童年。她如願以償地作爲畢業生代表上臺頒獎,這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驪歌響起的那一瞬間,她才發現,原來離別近在眼前。當她回家時,弟弟妹妹還在院子裏玩耍,爸爸的花兒卻落了一地,廚子老高讓她去醫院勸勸媽媽。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這不是一本情節曲折的小說,相比於小說,我更想稱它爲“童年紀實錄”,儘管經歷不盡相同,但是書中的點點滴滴卻讓人感同身受。

我們每個人都是“英子”,都有着埋藏在自己心裏的城南舊事,也許關於這些舊事的回憶已經模糊,但那些過往早已溶於骨血之中,組成了現在的我們,這不是小小的遺忘就能丟失的。

時光永遠不能倒流,在無休止的前進成長中,告別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儀式。

而告別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告別童年、告別青春期、告別父母舊友……最後告別這世間……

你好,舊時光;再見,舊時光。

讀《城南舊事》有感8

偶然間在一本書上看到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這樣一句話: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張愛玲與上海的關係不難理解,十里洋場,一城故事;然而提到北京,我更多的想到的卻是老舍。《駱駝祥子》《茶館》《龍鬚溝》……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都反映了老北京的風貌與那個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於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翻開書架上塵封已久《城南舊事》,去探尋林海音心中的那個老北京,走進那一片斜陽古道,城南落花。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一本書,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書中配有照片,圖文並茂,讓人更深切的感受到“舊”這個字的深刻含義:古城的殘片,大柯的幾根垂落枝條,瓦隆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簡簡單單的意象,一個一個的片段,像是一扇古舊的銅門,輕叩,推開,便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另一種生活。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童年啊!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讀着《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的世界裏,看着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築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夢,頓然破碎。可以說,童年時的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是一個人的重要的段落

英子的童年是豐富多彩的,從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惠安館裏的瘋子、宋媽、還有小桂子,也就是惠安館裏瘋子的女兒,她也叫妞兒我深深地感受到英子的童年生活真的非常精彩、非常有意義,每天有這麼多的玩伴。記得當秀貞準備帶妞兒去找思康叔時,英子就把鑽石表盒金鐲子送給秀貞;從中我看出她很友誼;當最後她的爸爸過世時,她表現出一副很沉穩、鎮定的樣子,要擔負起姐姐的責任,她是多麼的懂事啊,讓我大爲感動,我相信從英子的身上有許多都值得我們學習。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出色。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那樣得純淨淡泊,彌舊溫馨。

她的童年之所以出色,是因爲她有一顆純潔淨化的心靈,正是她有了這一顆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而世俗上的快樂,不過是金錢和名譽。

可以說,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樣閃光,像瑪瑙一樣純潔,像水晶一樣透明,像牡丹一樣鮮豔。

我們要分珍惜美好的童年。現在,我已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很快,我即將離別童年。踏上人生的木舟,感受林海音女士緬懷童年的心情。每個人的童年不都是這樣愚駿而神聖的嗎?

當我合上書,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都是那麼細緻動人,我一定會珍惜屬於自己的童年時光,讓世間的愛暖暖的延續

讀《城南舊事》有感9

但現在時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高考的難度一直沒什麼變化?“啊啊啊。凋零的花--讀《城南舊事》有感作文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時一定不要忘記把這喜訊告訴你們的父親)",寫出了陸游在彌留之際,卻還依然爲祖國的安危、建設着想,表現出他執着而強烈的愛國熱忱,但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着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

看,英子家的花也開的旺盛,得多虧了他爸爸的細心照料,要不,早就不知道還活不活了。英子也看着已經小學畢業了,參加了小學畢業典禮,但自己的爸爸也因病住進了醫院。英子的爸爸未得病之前最喜歡花了,每天下班回家後,總要給自己心愛的花澆水,所以,家裏的花也就長得漂亮。而英子參加完畢業典禮後,回到了家裏。

花沒有人修整,都已經枯萎了,沒有顯現出一絲的生機,而爸爸的死去,讓英子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但英子沒有太傷心,更多的是又多了一絲責任感,她已經不再是那個讓人揪心的小姑娘了,太開始有了自強自立的心了。而我們呢?每天生活在蜜罐裏,家裏人都呵護的不得了,生怕受了一點兒委屈。含在嘴了怕化了,放入懷中怕掉了,放在手裏怕太委屈。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童年是孤單的冒險,是不斷分離的你我——題記

記得早些時候看過中央一臺的一個關於電影的欄目,好像叫《電影傳奇》,有一期就是講的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還把演小英子的演員也請到了現場,我當時看到“小演員”後心裏覺得接受不了,因爲英子怎麼就長大了這個事實我接受不了。

你會不會也像我一樣,對某些故事或者影視劇的情節入戲太深之後,會對這個人物產生一種別樣的“依戀”,再看到他,說出的不是他的本名,而是他在你看過的這個故事中的名字,就像現在火了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裏的林有有,你去看她的抖音,很明顯的,火了之前和火了之後觀看的量關注的熱度是截然不同的,也許有一些盲目跟風的成分在裏面,但你不得不承認,故事的情節是如此動人,吸引你去跟着傷感,悲哀,遺憾,甚至開心,甚至憤怒。

城南舊事到底是什麼事?

很簡單的家鄉零碎記憶往事,可是林海音老師那溫柔又略顯蒼翠的筆觸娓娓道來,給我們展現的卻是最純真的永恆,我讀着讀着,彷彿自己就成了小英子,就成了那老屋裏的一塊磚一塊木一棵樹,感受着時過境遷,傾聽着時間腳步,一點一滴,都在說着逝去的年華。

小英子是善良的,天真的,她很愛“管閒事”,她像“破案”一樣找到了自己好朋友的親生母親居然就是那位“瘋子阿姨”,她們“策劃”着逃離,想象着可以怎麼走,收拾哪些東西,可是,這一切的“逃離”從一開始就是註定要失敗的,讀者們讀到這裏,知道這種“失敗”的必然性也欣然着前往,因爲這些必然的因素都是童年的必須啊。

童年時,我和小夥伴也“策劃”過無數次的“逃離”,至今都記得看到“逃跑計劃”這個樂隊名字的時候內心的雀躍,我們每個人,從兒時到成人,都會有那麼一刻,那麼一個小小的瞬間,逃離掉這片熟悉的區域,想要另一種開始,而《城南舊事》中的這一次笨拙的略顯幼稚的“逃離”正是生活本身的一種延伸,一次領悟。

電影中,小英子的眼睛總是忽閃忽閃的,那黑溜溜的眼睛似乎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又似乎早已看穿了一切。

小英子搬家了,她坐在車上一臉憂愁,哀傷寫在眼角,她看着過去熟悉的樹木,花草,道路,她回憶着發生過的故事,想念着這片土地的人,可是人生不就是這樣聚多離少嗎,我們總是要往前走,總是要朝前看,總是要和過去的故事,過去的人,以及過去的自己揮手道別,然而這樣的道別卻在哀傷的同時有一絲的希望在裏面,希望前路更燦爛,希望未知都是驚喜,希望成長可以再添光彩,希望……

遠處,山川呈現出依戀的態度,熟悉的道路上芳草萋萋,碎石子斑駁在記憶的洪流,往事依依,似乎就在昨天,又似乎早就發生過去了很久,很久……

駱駝隊又來了,風從學校吹來。

小英子揹着自己的小書包,站在那裏,揚起頭,眼睛微微眯着。

她笑着,她的短髮飄揚,她的眼神清澈,她的目光溫暖。

讀《城南舊事》有感11

近幾天,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是一部以作者林海音七歲到十三歲生活爲背景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等幾個故事回憶了作者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老北京城的童年。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充滿童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讀着文中“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及篇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我隱隱感到一些傷感。這幾句話讓我體會到了時間的無情。作者以優美而憂傷的筆調把她想念的童年寫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我突然意識到:我的童年呢?它是不是也正在慢慢地離我遠去?我快要五年級了,過了暑假就是“五零四班”了。我感覺我離畢業也不遠了。可是,我小時候童真的一幕幕,怎麼還在我眼前飄來蕩去?在胡塗亂畫的筆記本里,藏着我的童年;在小得無論怎麼擠也擠不進的衣物裏,藏着我的童年;在被我用鉛筆畫得面目全非的橡皮上,也藏着我的童年。這些都是我童年的美好記憶,我要把他們好好地藏在腦海中!

小小的一本書,竟給我如此大的感悟!我下決心,一定要多讀好書,明白更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