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後,一切又從頭”

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家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衆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性格直爽的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成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魏,以往煊赫一時;蜀,以往功成不居;吳,以往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能夠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歷史總是在不斷改變。

書裏的人物多種多樣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一樣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我最佩服的當然還是諸葛亮。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並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當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卻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三國演義》有兄弟,有敵人,有謀略,有忠心,有奸詐,有陰險,演繹了歷史的變遷,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感情、比星閃得還美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人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中最讓我欽佩的是關羽,關羽有許許多多的優點。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國演義中最讓我欽佩的是關羽,關羽有許許多多的優點。第一:忠誠與正直,從千里走單騎可以證明。這是我們最需要學習的,第二,有材:有一定計謀。他即能帶陸軍也能帶水軍,還有水淹七軍。關羽的武藝也很高強,就拿關羽溫酒斬華雄來說,華雄殺了很多的武將,其餘的武將都已經不敢出戰了,只有地位低下的"馬弓手"關羽敢去迎戰。曹操在關羽臨行前倒了一杯熱酒,關羽並沒有喝,而是提着華雄的首級來見主帥,並將酒一飲而盡,其酒尚溫。但因剛愎自用,被孫權殺害。我最討厭的是曹操,生性多疑:多疑是他後期失去一些良臣和戰機的主要原因。誰也否定不了這一點。不但懷疑敵人,而且對自己人也小心戒備,敗走華容道看到小路火起偏偏要走這條利於伏擊的小路,有人說這是由於連連被人設計才讓曹操養成的習慣。不過當時被董卓追殺之時,僅僅聽到人家磨刀宰豬就殺人全家,實在是太武斷了。爲人自大:每每勝利之後的慘敗正好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有的時候連謀士的話都不聽,導致了大敗的結局。同時他還很殘忍,殺害降軍,斬殺百姓這些事情不必多說,就連一些忠義之臣也不放過,就說明曹操爲了達到目的可以剷除一切反對勢力。讀了三國演義我深有感觸,我不再像原來一樣任性驕傲,學習三國人物的勇敢頑強的精神。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爲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4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

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 轉自鐵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在漢,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爲作者的寫作能力而叫覺,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5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那一日,三位長相奇特的人相繼走進一家客棧,他們一見如故,便決定在桃園結義,這一切彷彿是冥冥中註定。也許當時他們誰也沒想到他們會幹出一番大事業,但歷史潮流讓他們成了三國中最令人敬佩的梟雄。

讀《三國演義》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戰場的殘酷,統治者的爾虞我詐以及那些將士們的赤膽忠心。作者將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栩栩如生,而三國人物中我最喜歡那位紅臉美髯的關雲長。他不同於那莽漢子張飛,做事急急躁躁,不懂得爲大局着想;他不同於那能夠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整日煞費心機去算計對手;他也不同於那以仁義征服人心的劉備,卻常常怯步不敢前進。

關公本名關羽,子云長,出生於公元年,卒於公元29年,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服羣雄,輔佐劉備完成三分大業。他撫一把鬍鬚,提刀上馬,片刻華雄人頭落地,杯酒尚溫;他赤裸臂膀,手執棋子,面容平靜,竟一點看不出華佗正在爲他刮骨療毒;他坐騎赤兔,手提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霸氣非凡;他單刀赴會,不露懼色……他戎馬一生,忠義一生,當麥城失利之後,他毅然選擇忠於劉備,最終慘死,成了無頭鬼。試想一下如果他受降,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榮譽也是滿載而至,天下格局會不會變化呢?可他萬分敬重的大哥劉備對他有如何,也許只有關羽自己知道,而我所能讀出來的是:曹操是十分看重關羽的,並極力想把他招錄麾下。當麥城沒有失守時,劉備完全可以去營救,但他還是爲了所謂大局着想,放棄了兄弟。當關羽死後,曹操爲他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葬禮,可以說曹操對關羽的器重不亞於劉備,但爲何關羽還是選擇劉備,估計就是因爲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吧,就是因爲兄弟情義吧。

他忠貞守義,赤誠勇猛,他是義氣的化身,他是我們心中那個威風凜凜的武神。電影《關雲長》講述的就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劇中關羽外表剛勁,內心柔情,俠義忠貞,彷彿將歷史中的那位武神活脫脫的搬進了熒屏,但又似乎少了點三兄弟彼此的信任,也許這就是關羽的遺憾。

餘秋雨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有蘊含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蒼涼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6

在三國演義中說起最奸詐的人,人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曹操,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當之無愧。他的名言,您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也是深入人心。當時全國14個州,曹操佔10個。他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超等割據勢力。曹操說:假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他夠狠,敗走華容道時,道路泥濘馬不能過,他立刻下令以傷病士卒填坑,完全無視生命;他夠奸,官渡之戰,荀攸來投,問他:"袁氏軍盛,何以待之?今有幾糧乎?"公曰:"尚可支一歲。"攸曰:"無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歲。"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公曰:"向言戲之耳。其實可一月,爲之柰何?"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今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除了自己,估計他誰都不真正信任,古代帝王稱孤道寡,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他夠勇,基本都是親自率兵,偷襲烏巢時,親自帶少量精銳打袁紹旗號偷襲後部,這相當危險,一旦露餡必死無疑,做大事兒不惜身。

作爲曹操的敵人是悲哀的,而他在有生之年卻很遺憾,沒用達到統一。應運而生的對手劉備,劉玄德可以說是他宿敵。當年青梅煮酒,他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他並不向他說的那樣,意識到了劉備的威脅,他這麼說完全是迫於即將和袁紹展開的決戰二進行的拉攏人才行爲。劉備當時只是寄人籬下,憑什麼說他是英雄,靠他的雙手過膝,兩耳垂肩?

劉備,從一個賣履織蓆的小販到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真正的一代梟雄,他的奸詐比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真正做到了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某江山社稷於而不留痕跡。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7

讀了一個學期,終於把《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讀完了。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爲作者在書中將一個個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刻畫的淋漓盡致,每一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性格,讓我很難忘,如曹操的奸詐,周瑜的小氣,張飛的勇猛,劉禪的無能等等。日記日記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無疑是曹操了。曹操生性多疑、陰險奸詐。當許攸問曹操糧草有還剩多少時,曹操以爲許攸是袁紹派來的奸細,撒謊三騙許攸,結果都被許攸一一揭穿,許攸嘆曰:“曹阿瞞不愧乃奸雄也!”不光如此,曹操還生性殘忍,爲報父仇,屠殺百姓數萬,血洗汜水,殘骸如山,儘管後人的評價都是褒少貶多,不過曹操確實一個貨真價實的詩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文學意境。曹操的用武方面也很強大,武有許諸、張合、張遼、典韋,文有荀彧、郭嘉,無論是官渡之戰,還是倉亭破本初,無一不體顯出曹軍的將才多,軍事強,文官多,計謀好。

三國演義中的戰爭也讓人陶醉於其中:“臥龍”孔明於七星壇祭風;周瑜與黃蓋密謀“苦肉之策”;“鳳雛”龐統獻上“連環之計”。名載史冊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拉開帷幕。二龍爭霸,雌雄相決;赤壁一地,樓船盡毀,烈火沖天,將雲海染得通紅,曹軍死傷無數。這彷彿把我帶進了那次驚心動魄的戰役。

周瑜十分聰明,是東吳的軍師。可週瑜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十分小氣,容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強。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臨死前還在說:“既生瑜,何生亮...”。

要說誰的計謀多,最聰明,那無疑是諸葛亮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知天文,曉地理。書中對諸葛亮的事例也很多:孔明借東風、巧擺八卦圖、空城計、七擒孟獲、木牛流馬、草船借箭等等,無一不讓人看出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不愧是一個英雄。

合上書,我彷彿還沉浸在一個迷人的故事和鮮明個性的人物之中,羣雄紛爭,逐鹿中原,《三國演義》彷彿帶我回到了那個充滿豪邁和激情的動亂時代。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8

我想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吧,這本書裏許多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桃園結義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劇說張飛是賣肉的出身,他平時除了賣肉,就是習武練功。他不僅勇猛過人,而且武藝高強。平時他把豬肉放在門前的一眼井裏,井口上壓着一塊千斤重石。因爲沒人搬動石頭,所以肉也丟不了。他自以爲自己力氣最大,就在井旁石上寫上兩行字:搬動石頭者,白割肉一刀。

一天,一位紅臉膛、長鬍須、細眼濃眉的大漢,來到這裏販賣綠豆,這人就是關羽。關羽路過張飛門口,看了石頭上的兩行字,只見他兩膀一叫勁,“嘿”地一聲,搬開了大石頭。關羽也不客氣,“唰”地一刀割走了半扇豬肉,放到自己的小車上,到集市上賣綠豆去了。店裏的夥計見一位紅臉大漢移石割肉,就趕緊報告給張飛。張飛一聽火冒三丈,就到集市上找關羽算帳。 張飛來到集市上,見關羽的小車上還搭放着那半扇豬肉,知道這人就是移石取肉的人。他也不搭話,走上前去,抓起一把綠豆,一用勁把綠豆拈成了碎面,又抓起一把拈成碎面,左一把,右一把,眼看關羽的綠豆都成了豆粉。關羽忍不住,問爲什麼把綠豆拈碎,張飛說這是糟綠豆,二人爭着爭着,就動手打了起來。這兩人力大無比,人們都不敢過來勸架。這時,只見一位眉目慈善忠厚的漢子,肩上挑着一擔草鞋過來,這就是劉備。劉備上前,一手一個地把二人分開。三人互相通報了姓名,越說越投機,於是就一同到張飛的店中飲酒。後來,劉備、關羽、張飛在店後桃園裏結拜成兄弟,幹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我們做人不能 像張飛一樣,說話不算話,他說搬動石頭者,能白割肉一刀,關羽搬動了石頭割了一刀肉,張飛卻去找關羽算賬。如果我們也像張飛這樣就不會幹成大事業。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9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終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之後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可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向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之後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之後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十分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我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之後最終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之後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立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明白。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樣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

世界着名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它能讓我們開拓視野,讓我們豐富感情,讓我們增長知識等等。在我看過的書中,《三國演義》印象最深,它裏面的《火燒連營》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得到人生的啓示。

《火燒連營》主要講了在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劉備因爲東吳殺死了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於是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攻東吳。但由於紮營不當和氣候問題,被東吳的軍師陸遜用攻,導致蜀國的軍隊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

讀了《火燒連營》,我深有感觸,不禁爲劉備感到惋惜。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爭到的氣而命喪黃泉,多悲慘啊!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猛將,完全有能力統一天下。但由於劉皇叔的衝動,讓怒氣衝昏了頭,不聽手下的勸告,氣沖沖地去攻打東吳,結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賠了上去。征戰沙場多年的劉皇叔居然被一介書生打敗,而且輸得那麼慘,這對劉皇叔來說是多大的恥辱啊!自從那一仗後,蜀國便因小失大,不但沒能報到仇,而且開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多可惜啊!劉皇叔的衝動導致了他的蜀國敗北!

讀了《火燒連營》,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過因小失大的事情嗎?

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李力。有一天,下課後,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己製作的小木船來玩。在玩的時候,李力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飛了出去,裂開兩半。我頓時火冒三丈,不聽李力的解釋,一把奪過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變成兩半。李力看後,憤怒地對我說:“我以後沒你這個朋友!”說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氣衝衝地走了。打那以後,我們便沒有再說過話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十分後悔,後悔自己當初衝動用事,因小失大;後悔自己因爲一個小木船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後悔自己因爲一次吵鬧而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誼。

讀了《火燒連營》,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衝動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你將失去更多更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1

《三國演義》既是一本歷史小說,又是一本智謀大全。其謀略內容的豐富,運用謀略時手段的高明,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三國演義》的謀略中,將計就計是很重要的一項謀略。

將計就計是根據對方的謀略而制定一套相應的計謀,以達到打敗對方或消滅對方的目的。將計就計包括兩個計謀:一是別人設的計謀,想陷害你;二是你識破了別人的計謀,再設一計來打垮對方。在《三國演義》中,將計就計的事例很多。

在第十二回中,曹操中了陳宮之計,進了濮陽城被一把大火燒得大敗。回寨後,他手下得大將拜伏問安,曹操仰面大笑說:“我中了匹夫之計,我必當破之。”於是曹操說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令只將計就計:詐言我被燒傷,已經身死。布必引兵來攻。我伏兵於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擊之,布可擒也。”於是令軍士掛孝發喪,假說曹操已死。曹操去世了的消息一傳出來,早有呂布的密探報告給了呂布,於是呂布大喜,自以爲自己的計謀已成功,於是立即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剛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大敗。虧得呂布勇敢,才免一死,呂布曾設“火燒曹操”一計,目的是想燒死曹操後再襲擊曹營,可誰知曹操只燒傷並未燒死,曹操想報復呂布,於是將計就計,就呂布的計再設一計,放言自己已死,中了呂布的計謀。呂布自以爲自己已經成功,於是出兵攻曹營,結果大敗而歸。

將計就計容易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方用計,自以爲很聰明,當得知敵人已中自己的計後,就對敵人失去了警惕,因而對敵人再生的一計失去思想準備。

在生活中我們也很容易犯呂布的錯,一次考試成績不錯就得意忘形、趾高氣揚,而第二次考試卻成績一落千丈,所以在學習中我們要避免因驕傲而成績下跌,要一直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決不能因爲一時的成績而失去其他的,這也是其他同學成績不穩定的原因。

以後我一定不會犯呂布的錯,盡力克服驕傲的壞毛病,做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2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早就久仰大名。放假這幾天,我興致勃勃地看了這本小說。

《三國演義》描寫了許多人物,主要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三位:諸葛亮、曹操和關羽。先說說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謀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曉天文;深諳政治,精通軍事,善於外交,具有驚天緯地之才;早在隱居隆中時,就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對蜀漢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卓越功勳。再說說曹操。曹操是一個政治家,又是一個軍事家,既兇殘奸詐,又有雄才偉略。小說通過曹操殺呂伯奢全家、逼迫漢獻帝、借擾亂軍心之罪名殺死楊修等情節表現了曹操複雜的性格。關羽是一位義薄雲天,英勇無畏的英雄。他忠於蜀漢、知恩圖報、英勇善戰、智勇雙全。

我最崇拜的還是鼎鼎大名的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總能找到打敗敵人的方法,這些都歸功於他學識淵博、善於思考。他的空城計就曾經幫我智退小偷。一天,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只剩我一人在家裏看書。這時傳來幾下敲門聲,我連忙跑過去,用門上的貓眼觀察了一下,發現是一個長得賊頭賊腦的陌生人。心想:“難道是小偷?”這時,我想起了《三國演義》裏的“空城計”把他嚇跑。我就大聲叫道:“爸爸快起牀,有個不認識的人來敲門,是不是來找你的呀?”接着我模仿大人的腳步聲走向大門。這時門外的樓梯傳來一陣腳步聲,我在貓眼裏往外看,原來小偷已經溜走了。看來空城計還真是挺管用的!我還要向諸葛亮學習,做一個愛學習,勤思考的好孩子,和學習他爲國家“鞠躬盡碎、死而後已”的精神。爲建設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懂得了不光學習和生活需要知識和智慧,連軍事和政治都要知識和智慧,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3

每次讀完《三國演義》,都會讓我感概萬千,那些發生於千年以前之事,彷彿就在昨天。那一些君子和小人,英雄及敗類,到如今還是那麼光鮮。

遙想周郎當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風流倜儻,視八一萬曹軍如同草芥,一把火燒得曹操屁滾尿流,誰知造化弄人,偏就那麼短命。

魯肅爲人厚道,忠君愛國,在位吳軍都督些年,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其命亦不長。

孔明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後逝于軍中,也不過五十出頭。

一代武聖關羽,兵敗長板坡,爲顧及嫂嫂安危,英勇戰死都成爲一種奢望。後來敗走麥城,倒死得痛快些。

郭嘉郭奉孝,病危之際猶思謀定策,遺計爲其主平定遼東……

一時多少豪傑,幾個能夠善終?敢問蒼天如此不公,爲何令許多英雄如此氣短?

周瑜憑几萬吳兵,對壘曹操八十一萬大軍,還要戰而勝之,其中運籌帷幄,絞盡腦汁,壓力極大,消耗也極大。因爲只要他一步走錯,就會全盤皆輸,江東九郡盡成粉。

魯肅天資本就不高,既要面對如虎似狼的曹魏,又要應酬面慈心歹的西蜀,周族騰挪,實在是太辛苦了!諸葛亮得遇其主,卻不得天時,縱然鞠躬盡瘁,耗盡過人心智,總不能每一次都以弱勝強吧?最終,他統一中原的夢碎人亦亡。關公武動蓋世,威震四方,卻要在長阪坡降曹,致使英雄一身留有污點,實在是比死還難受,後來,麥城名敗被擒,英勇就義,反而簡單得多……以上諸人,在特殊的環境與條件下,所經歷的艱難困苦,煎熬與磨難,不是我們常人所能體會得到的。

欲要成就一番偉業,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幾多艱辛!然故,我們作爲凡人,不用那麼辛苦,亦可擁有簡單的快樂,則何樂而不爲呢!

隨着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我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一本伴我成長的好書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4

又一次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名著。我已記不清讀過多少遍了,但每次讀完後,都回味無窮。

在《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描寫了從鎮壓黃巾起義時出來的各位英雄,然後成就了十八路諸侯,最後鬥來鬥去只剩下了三大股勢力。即:魏,蜀,吳。

在三國中,我瞭解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官渡之戰以七萬大軍敗袁紹七十萬大軍,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一生爲蜀國立下汗馬功勞,關雲長的義薄雲天,華容道義釋曹操。

要說在三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那非趙雲莫屬。雖然他沒有關羽的壯麗,張飛的驍勇,馬超的傲氣,也沒有太多的戰功,更少有領兵出戰。但我們從那不多的幾次中可已看出一個有膽略,穩重的大將,這也是我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例如空寨退曹操時,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大開寨門,偃旗息鼓,單槍匹馬,立於寨外,殺退曹操大軍,又佔了曹寨奪了糧草。從這一仗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穩重,膽略都超過常人的大將。不光如此,常山趙子龍還是一員勇將,少年之時抗河北名將文丑五十餘合,長阪一戰獨抗曹操百萬大軍,漢水河邊救黃忠,晚年之時力斬五將,英勇無比,誰與爭鋒!

當曹操劉備先後稱王時,他們都走了下坡路,劉備欲抱關張之仇,起兩川之兵。最後差點被陸遜一把火燒死,不久去世。後主劉禪溺於酒色,聽信讒言,最終導致蜀國滅亡。曹操得病,不信華佗,最後病死。魏國國權最後落在司馬懿父子手中。如果劉備保持冷靜,採取“聯吳伐魏”的策略,結果會是如何?如果曹操相信華佗,治好重病,結果又是如何?如果······可是歷史沒有如果,誰也無法將歷史改寫。

魏,蜀,吳三個末代皇帝:曹奐,劉禪,孫皓跪在司馬炎面前,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時。人們沒有忘記,這個人的爺爺司馬懿,當初在曹操的手下,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官,這就是歷史!!!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5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非常喜歡讀課外書,特別是著名的三國演義,它是一本匯聚謀略思想的百科全書,其中包含了蕩氣迴腸的英雄氣概,表現悲壯恢弘的戰爭場景,啓迪商業思維的經典教材。書裏的一個個曲折的故事情節使我深深地迷上了它----三國演義。

羅貫中先生使用了魏蜀吳三大國從時局動亂,軍閥紛爭中崛起,一直到最後被西晉司馬炎統治的歷史故事。其中最令我佩服的就是武藝高強的趙雲。他身着盔甲,騎着白寶馬,手拿鋒利的紅纓槍,在曹操的大部隊人馬殺了出去,找到主公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還有他們的孩子劉禪。大將趙雲還在孫權的騙局之下,不顧一切,奮力地衝上敵人的船上,吧小阿斗奪了回來並放了孫夫人。

還有紅臉大漢,武功高強的關羽,他身着戰袍,手拿閃着亮光的青龍偃月刀,騎着赤兔寶馬,一人斬六將,忍着痛刮骨療毒,最後被孫權埋伏一刀死在了他的手下。黑臉大漢張飛也是三兄弟中的一員。他手拿八丈蛇矛爲劉備做了很多事。但是範疆張達兩人用計謀在夜裏殺了張飛。三兄弟中的大哥劉備,手拿雙股寶劍,奮勇殺敵,最後中了曹操的計謀,軍營全被燒光了,回城後奄奄一息,不久就去世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爲了保衛自己的國家,病死在牀頭,可是劉備那個兒子阿斗呢?他整天吃喝玩樂,不理國家大事,最後不知去向。

哎!這個結局真是令人悲哀。三個大國居然全被西晉司馬炎統治了,使他得到三個大地盤。不過,這本好書三國演義總會使每一個看過它的讀者深深嘆息。我從中得到了一個啓示:我覺得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要像趙雲那樣勇敢,爲自己的國家去努力去奮鬥;像關羽那樣做什麼事都要鎮靜堅強,不能懦弱,要像張飛那樣樂觀,粗中有細;要像諸葛亮那樣足智多謀。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看了這本書也會像我一樣收穫多多吧?希望你們也多看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書,長大以後報答父母,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