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上語文》有感2篇

讀《愛上語文》有感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讀《愛上語文》有感2篇

讀《愛上語文》有感2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愛上語文》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愛上語文》有感1

七八月間,央視《百家講壇》連播王崧舟先生十二集《愛上語文》,看了很有感想。他是我們章鎮人,現在是杭師大教授,國內語文界“詩意語文”教學的創立者,20xx年評上全國勞動模範。之前,他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名師講壇》播出,已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如今看他上《百家講壇》,果然是文采斐然,言無虛發,可謂“含英咀華”;旁徵博引而又清揚自如,稱得上“侃侃如也”。但我以爲最值得稱道的,是他所切入的問題都相當精緻,不落窠臼,富有新意,又發揮得融會貫通而恰到好處。這都同文化判斷力相關,是真功夫,是他從教三十一年來始終專心讀書和認真教書的結果,更是他勤於總結、善於創新的豐碩成果。

王崧舟的《愛上語文》多涉及詩歌——詩是他的最愛。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他最崇拜孔夫子。孔子講:“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想必王崧舟對這些話有着獨到的領悟,所以他講授詩歌深入淺出,又能舉一反三,如若“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也因此,他的講課學生子喜歡,像我這樣的老童生也愛聽。我想,王崧舟提出“詩意語文”這個課題,就是要讓語文教學多出詩意,無論什麼課文都要教出有情有趣的詩意人文,然後才能達到讓學生“愛上語文”的目的。顯然,這個要求具有普遍的引領意義,但對於廣大教師而言,其實是一個很高的人文要求,因爲必須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王崧舟“詩意語文”的創新,其實質意義是對語文教學常態模式的突破。較長時期來,語文教學受“語文工具論”及其應試教育控制,很被動地從事形式上的“精講多練”,往往有意無意地忽略語文內容的人文性。從小學到高中,大體因襲着字詞句段篇的結構教學模式,重文字不重文學,重記背不重能力培養;詩意文心常被迴避,因爲被認爲無關考試。照理,語文學科應當是一門最富文化教養的學科,而之所以總被批評爲蒼白枯燥等,主要不在於教材的單薄與固執,也不在於教師的“先天不足”或匠氣太重,關鍵在於“題庫教學”下的模式體制使然。因此,王崧舟的身體力行,他的“讓詩意語文迴歸課堂”的奔走呼籲,首先體現了銳意改革的精神。

我們的語文教學,曾經遺忘了“樂學”這個教學原則和“以讀爲本”的教學思想,通常以應接不暇的作業試題取代文本閱讀,讓學生以題目爲伴而不以詩書爲伴。王崧舟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即首先是教材怎樣以足夠的文化含量,然後教師怎樣以足夠的文化水準,從而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審美陶冶。他主張教師應該以有聲有色令學生難忘的啓發指導,來助長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夫在儘可能多的閱讀實踐中積累豐富以致深厚。

王崧舟的“詩意語文”,很好地學習和發揮了於漪老師的“教文育人”、“文道統一”和“努力培養學生文化判斷力”的思想理論,即:把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爲語文課程目標的基本價值取向;語文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在關注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一句話,王崧舟注重以文化薰陶教育,強調“語文學習的人生價值”,提倡知、情、意的全面教養,目的是爲學生今後的立身、立德、立業打好基礎。

在《百家講壇》上,王崧舟講的最後一集是“語文學習的三重境界”。他通過三首宋詞來講授尋求學問的過程境界:晏殊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柳永的“爲伊消得人憔悴”;辛棄疾的“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很適合王崧舟本人的治學過程,他的《詩意語文》成功的足跡,就是經過大量的閱讀體驗,艱辛的集中課題研究,再經過千百度尋求之後的成果獲得。現在他正年富力壯,如晴空一鶴。祝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路上秋光正好,太陽正紅。

讀《愛上語文》有感2

最近閱讀王崧舟老師的書《愛上語文》,心靈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感嘆於王老師的思辨能力,探索精神極其深厚的文學素養。他能從一個小小的點,引發各種思考,並深入探究,最終得出結論,引發讀者深層地的思考。他說他準備百家講壇的一次演講稿,一萬字左右的演講稿,他要閱讀約一百萬字的文獻資料。十二篇演講稿,就要閱讀一千兩百萬字的.資料,這個工作量該有多大啊!

中午看到《未經思辨的語文毫無價值》這一篇時,又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原先,我們對童趣詩的誤解太多了。不是所有含有“兒童”這一意象的詩都是童趣詩,都是寫出兒童的童真童趣,這種理解太片面、太機械了。“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給耄耋之年歸鄉的詩人的感受是多元的,是能引起讀者思緒萬千的。“兒童”意象,給詩人的生命底色添加了鮮活的一筆。

宋朝詩人范成大寫的《四時田園雜興》,也被我們誤讀誤教了,把它簡單的當做田園詩來對待了。田園詩發展到宋朝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描寫的重點已從歌詠田園風光轉而直接描寫農民的疾苦和農事活動……這些詩稱爲“農事詩”。(陳文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

所以,我們理解詩時,要把詩放在大的歷史背景中,結合詩人的生平等多維度來體悟,才能真正的讀懂詩人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我們不要盲目相信教學參考書,它只是給我們作爲參考,遇到困惑要查閱、細心地比對相關的資料才行,也要向他人求教,無同行交流……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王崧舟老師正是通過多方的論證才得出結論——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所寫的不是不是農忙時節收穫的喜悅,也無寧靜可言,連童孫也要學種瓜。詩人想要表達的是對農民辛勤生產、艱苦生活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