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論語》有感(通用15篇)

讀《論語》有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讀《論語》有感(通用15篇)

讀《論語》有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論語》有感1

“一則小故事蘊含着一個大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着生命的真諦。”請您和我一起走進《論語》,它會讓我們感受到心靈的陽光。

《論語》分爲十一個部分,有《論語 學而》、《論語 爲政》、《論語 里仁》、《論語 庸也》、《論語 述而》、《論語 秦伯》……

一天,我剛看完手中的《論語》,下樓玩耍時,看見一名男子扯着一位老奶奶的衣領,惡狠狠地說:“我少給了你的錢又怎麼了,你能把我怎麼樣?”眼看千鈞一髮的時刻就要來到,我怎能不“拔刀相助”?想到這裏,說時遲那時快,我三步並作兩步,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先給了他一個下馬威,然後振振有詞地學着《論語 爲政》裏面地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你連泛愛衆而親仁都沒有做到,你還有什麼希望可談呢?”那名男子聽了我的話,臉一下子紅了,他對我說:“小弟弟,你說的很有道理,我應該向你學習。”周圍圍觀的人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就這樣,一場“可怕的戰爭”結束了,我也一不小心“出了名”。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突然覺得自己在平時做的還不夠好,不過我也不會放棄,我們現在主要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做一名好學生。

讀《論語》有感2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不埋怨天命,也不責怪別人。這僅有六個字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應更深的去體會它其中的含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一遇到困難、挫折或麻煩,就牢騷滿腹,埋怨上天不給自己好運氣,抱怨他人有過錯,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麼過錯和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現。而孔子卻認爲,我們應當“不怨天,不尤人。”這實際上就是把對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上,即苛責的應該是自身。

記得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歷。有一次,省裏舉行作文大賽,我也報名參加了。我非常認真的對待這次比賽,用了一個星期來構思,還上網、翻書查閱了很多資料,並用了三個小時認真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拿到學校給同學們看時,大家也是嘖嘖稱讚,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原以爲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師的好評,但很可惜的是,老師僅僅給了我85分。當我看到這個灼眼的分數是,心裏“咯噔”一下,隨即,一種沉重的失落涌上心頭。看着別的同學拿着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歡呼雀躍時,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鬱悶,也非常想不通:爲什麼我這麼用心寫的作文老師會覺得有問題,爲什麼?而後,在當天下午的一節班會課上,老師講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應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當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時,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好好反思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裏……”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心裏很慚愧,爲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時抱怨老師而慚愧,爲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慚愧。我當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細的看了5遍,發現我的措辭、結構安排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又詢問了老師後,決定再寫一篇。真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獲得了作文大賽的二等獎!我很感謝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僅讓我獲得了榮譽,更令我明白了待人處事的深刻道理。

這句話不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體現。海倫凱勒——一位被世人廣爲傳頌的偉人,被評爲20世紀美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雙目、失聰的雙耳譜寫了燦爛的生命樂章!當命運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後,她怨天尤人了嗎?沒有。她用她堅強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終於成爲一位影響全球的傳奇女性!從《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楊光,雖然是從來沒有見過陽光爲何物的盲人,但他卻用歌聲唱出了對人生幸福的追求與熱愛。他同樣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沒有埋怨父母給他的殘缺的身體,憑着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試問:我們相對一些身體有殘缺的人們,有着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它講的是一位名牌大學生因求職屢屢碰壁,想要跳海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這位老者在最後的勸說時所說的話讓我頗爲感動:“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難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卻更能令它顯得熠熠生輝。”所以,我們不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順或障礙、阻力,首先應從自身找出結症所在,而不是抱怨沒有合適的機會,沒有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我們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時,我們就會蛻變成那顆美麗的珍珠,很多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成爲生活的強者!

讀《論語》有感3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被世人譽爲“聖人”。《論語》是一本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語錄體散文。《論語》蘊意深邃而又妙趣橫生,人性與文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讓我們理解爲人處事的道理。所以,我們可以從中找出不少感同身受的例子。

學思並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每天都會學習,每天也必須要去學習,那麼我們是如何學習的呢?上課時,是老師輔助我們學習,引導我們思考;下課時做作業,我們會照着老師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舉一反三,認真思考。

假設我們不去思考呢?那麼上課時便是另一番光景了:老師拿着資料念給我們聽,我們在書本上寫下來,下課時我們一遍一遍地讀、背。這樣會使我們感到疲勞和厭倦,甚至慢慢的厭惡學習。所以說,學思並進很重要,掌握好方法,我們就能事半功倍。

樂在其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們常說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學習,我們的態度就分爲三個層次:知、好、樂。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我們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對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爲主動,在快樂中學習,以學習爲快樂。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讓我們更加靈活 的知把識運用在生活中。

善於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反省是一朵美麗的花。反省能讓我們學會豁達,讓我們做到樂觀,讓我們擁有豪情。

倘若我們都不反省,都不會反省,那麼我們的人生會怎樣?世界會怎樣?若科學家們不反省,現在生活怎會如此便捷?若我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不反省,那怎會有我泱泱大國,巍巍華夏?可見,反省多麼重要啊!

《論語》,它經歷了兩千多個春秋,直到今天,它仍然深深影響着我們。儒家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讀《論語》有感4

《論語》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著。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而《論語》所講的全都是儒教中的精華。

孔子基於親身體會,他提出學習首先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而要做到學而不厭,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又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做學問的第一條就是誠實,要“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第二條學習要謙虛,不恥下問,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自己虛心求教。而三呢,就是要敢於自我反省,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這樣才能發現並改正自身缺點,促進自我完善。孔子還注意到了時光飛逝,就像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水,轉瞬即逝,人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時光。

《論語》這本書,言簡意賅,富於哲理意味。而其中提出的觀點也很正確。可是爲什麼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陳獨秀他們又有反儒思想呢?原來,孔夫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都拼命宣揚這個教育主張,從而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西漢的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到了明代,儒家思想便與八股制度結合起來。與孔夫子時的儒學不同,這時已成爲封建主義束縛人們思想的教條。而當時的中國人追求民主,當然要反對這種儒家思想了。

可見,每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把這劍鋒用在什麼地方。

讀《論語》有感5

“這本書太精彩了”,當我津津有味地讀起《論語》這本書時,不禁讚歎起來。

在這本書當中有一句孔子說的話——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我教你的東西你都知道嗎?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樣纔是明智的。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想起了讀三年級的一件後悔事。

記得事情是這樣的:一次課堂上,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本來想問徐老師的,但是我心裏打起了退堂鼓,心裏暗自思索:還是算了吧,回家問爸爸。可是回到家爸爸媽媽都不在,我後悔極了,但是也沒有多想就把題空在了那裏。第二天,我一大早來到學校,聽同學們說今天要進行數學測試,當老師發下試卷,我一下子懵了,上面有很多是我不會做的題,並且也是我遇到過而沒有勇氣問老師的題。想到這裏,我打了個冷戰,一下醒悟了過來,但是爲時已晚。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或者同學,要不求甚解。孔子的這句話讓我終生難忘。

讀《論語》有感6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樸素的'語言中無不透露着孔子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蘊含深刻智慧與哲理,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明的偉大財富。

“仁”是本書核心,也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認爲“仁”是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好仁者,“無以尚之”。《論語》於此講了兩點:一,“仁”的內涵;二,如何致仁,由此引出“德行”二字。一句話,“克己復禮爲仁:要約束自身並使言行合乎禮。孔子還提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即有正確的愛憎觀念,仁者“愛人”、“知人”等觀點。主張愛護、瞭解、尊敬他人,並把孝悌作爲“愛人”的一個根本立足點,“愛人”必須孝敬父母,“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另外,“仁”還包括“剛,毅,木,訥”——剛強,果敢,樸實,謹慎。此外,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靠個人自覺的努力。仁者安於仁道,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還有事奉賢者,結交仁者。

其二,與“仁”相輔相成的是“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認爲“禮”是維護國家穩定的根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句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說明“禮”對人民的教化功能。對個人而言,“不知禮無以立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而“仁”和“禮”並非兩個獨立概念,二者結合纔是“完美人格”。孔子認爲東周後期“禮崩樂壞”的原因在於當時的禮法重形式而薄內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禮和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提出“仁”正是爲了糾正周禮的缺陷,“人而不仁,如樂何?”而孔子的每一個行爲都以“禮”爲重:盡孝時不違背禮的規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學生們厚葬顏淵時孔子認爲不符禮的規定;孔子患病無法起身穿朝服見國君,就把朝服蓋在身上;他與國君吃飯時都先主動嘗一下,這些都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除此之外,《論語》中還介紹了大量有關品德修養,待人處事,孔子的教育內容與理論,學習態度與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如孔子的弟子讚譽他的美德時概括爲“溫,良,恭,儉,讓”五字。孔子強調的“仁者”“君子”應具備“智、仁、勇”三德,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通觀全局,領導全局,謹言慎行,對國家或個人負責任,成爲合格的領導人。其次他也多次強調“孝”,孝要依禮而行,對父母和顏悅色,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從內心深處真正孝敬父母。孔子有很多先進的教育方式,甚至如今也還有深遠影響,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啓發學生興趣等,他要求學生能舉一反三,讓學生充分獨立思考。除書本知識詩、禮、樂,道德修養之外,孔子常帶領學生周遊列國,注重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他辦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在學習上,他強調學思結合,及時複習,不恥下問,虛心刻苦,實事求是,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可事物我們還是要批判性地繼承。孔子曾說:“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可見其輕視婦女的思想,後來則演變爲“男尊女卑”“夫爲妻綱”的男權主義,這種思想如今看來是應接受批判的。他“述而不作”的原則反映其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此原則很難有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還有他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忽視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畢竟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

無論怎麼說,《論語》融入了孔子所有的智慧,今天我們仍可以從中汲取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幾千年前的智者尚且如此,如今我們卻有太多太多人與孔子的推崇背道而馳。不妨泡一杯香茗,憶人生點點滴滴,聽聖人暢談人生哲學,收穫心靈的安寧與靜謐。

讀《論語》有感7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纔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就是說要爲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裏以他的廣見博識爲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知道了三種好朋友,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麼人呢?

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爲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

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爲己甚的態度。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修身養性纔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讀《論語》有感8

曾陪着兒子一起去讀他們學校組織的《論語》學習班,請來的是同濟大學的中文系教授上課,課上得很精彩,由此讓我開始了對《論語》的再接觸。大學裏曾學習過《論語》,但都沒有這次重讀體會更深。

《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當時,既沒有電腦,又沒有印刷,“書”是在竹簡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繩一片片串接起來的。這樣,一本《易經》之類的書可能要有幾十卷。而孔子經常反覆翻閱,以至於多次將穿簡冊的牛皮繩翻斷,勤奮學習後又能將所學的化成自己的東西,實踐在自己的人生中。這就是他把學習看成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幾乎家家都有書架,人們卻不那麼愛讀書了,有些書都成了擺設,很少有像孔子那樣讀書如飢似渴,一本書讀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孔子學習,要多讀書、多實踐,繼而從中體會到孔子的“悅”——讀書帶給我們的內心愉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現在,人們交往絕大多數已經放棄寫信,而改用E—mail,而且幾秒鐘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發佈到全世界。就算沒電腦,打個電話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聯繫。可在古代,聯繫遠方的朋友只能用書信,以兩千五百年前的條件,信使傳遞信件的速度與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車、海里有輪船、天上有飛機。可你想象一下孔子時代人們怎麼出行呢?他的朋友要從越國去魯國拜訪他,就需帶上足夠的乾糧、盤纏,趕着驢車,歷盡千辛萬苦才能見上一面。當孔子見到他久違的好友風塵僕僕來到他家時,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樂”一定不僅在於聚會時的互敘衷腸,它也證明了孔子的德行與聲望之高,遠方的朋友纔會不辭勞苦來看望他。

尤其欣賞《論語·里仁篇》裏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意思是說:看見賢能的人,要想着向他們看齊,遇見不賢德的人,要想着相對照地在內心反省自己。能夠有向好的、賢德的人學習、看齊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實行動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會給自己找藉口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學生冉求就說過這樣的話,於是他就給自己畫地爲限,不願再努力進取了。這樣看來孔子所說的“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多麼及時和必要啊!它讓我們就像照鏡子一樣,時常觀察周圍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賢之處,以便及時改正。我想我們身爲教師,既要這樣去教育學生,更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誨的去做,我想和諧社會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吧。

讀《論語》有感9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爲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峯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着它,仰望着它,爲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着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裏流淌着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着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着它,向着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爲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裏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着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着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着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說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爲小人的工具,不爲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爲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爲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着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0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爲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xx-前4xx),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爲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讀《論語》有感11

小時候,很小我們就開始接觸啓蒙教育讀本,從“人之初,性本善”,背到“弟子規,聖人訓”,有接觸了《千字文》、《論語》等等。然而,在這衆多書中,《論語》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論語》可是一部經典著作,大家都知道這部書。可是,你真的瞭解這部書嗎?

《論語》,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孔子死後,由其弟子編寫,是一部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書。而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此部經典。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爲“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論語》這部書,是邊讀邊悟的,小學時,只是搖頭晃腦地看似津津有味地讀,其實心裏一點想法也沒有。而現在,已經長大,自然對這部書的理解更深了,這本書,從學習,到人格的修養,再到政治,都予以讀者深刻的道理,無論是從做一個君子,還是做各種職業,無論是教書,還是做各種事情,孔子的思想,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堪稱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現在透過這部書,更多的是學習孔子教學中的學問。

記得小學期末考試前的一次國旗下講話,有我來介紹一些學習上的方法,而現在學子們也都在爲中考,高考忙這忙那。在學習中,孔子給了大家很大的啓發。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句我們最熟悉不過,我們要做到預習,複習等等。還有“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都使我收穫頗多,所以,孔子也是我們的最好的老師

孔子這位偉大的人,提出了許多思想,最主要的兩個字就是“仁”和“禮” 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爲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和如今一點也不矛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爲了治國。我相信將來,會振興中華!

不管怎樣,記住“仁”。

讀《論語》有感12

《論語》這本書對我有着深刻的影響,特別是書中的這句話不絕於耳: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誠實。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媽媽給我講的故事《三把斧子》。故事內容是:傳說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裏住着一個窮人。他有一位老母親身體不好,有一次窮人爲了給他母親治病就拿着斧子出門砍柴攢錢。他來到一條河邊,看見一棵又高又大又粗又壯的樹,剛砍下去,忽然他不小心把斧子甩進了河裏,這把斧子可是他父親留下來的,所以他十分傷心。就在這時山神出現了,山神拿着金斧子問:“這是你的嗎?”“不是”,“那這把銀斧子呢?”窮人回答說:“也不是。”“那這把鐵斧子呢?”“這把纔是我的!”山神聽了以後十分高興地對窮人說:“孩子你很誠實,我現在把這三八斧子都送給你。”這樣窮人就有了三把斧子了,他把斧子換成了錢,終於治好了母親的病。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孔子的話,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讀《論語》有感13

翻開《論語》,古人思想的精華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腦海裏埋藏,把我的心靈淨化。

常言道:百行孝爲先。孝順確是中華傳統美德最爲偉大的一種。的確,從古至今,從聞雷泣墓到哭竹生筍,再從臥冰求鯉到扼虎救父,這一個個孝義的故事無不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順。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謂的孝,是說能養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於狗和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是的,孝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孝順不僅僅是能養活父母,而是要和顏悅色地對待他們,使他們得以安享晚年,此之爲大孝。對呀,如果只是養活他們,別的就一切都不理,那與對待豬狗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孝順要真心用孝德去對待自己的父母。

可如今,許多老人病死街頭,無人理睬;被棄於養老院中,孤獨終老;被迫以撿垃圾爲生;被兒女當做是“自動提款機”的事情時有發生,這難道就是孝義嗎?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孝義哪裏去了呢?這確實令人心寒。且不說養活父母而不理睬的,就嫌棄老人的人就不計其數,可怕呀,他們的道德倫理觀呢?從小老師所教育的孝義呢,難道他們的腦海和心靈裏就從來沒有存在過“孝義”二字嗎?此之爲大不孝。而僅僅是把父母丟棄給養老院和保姆的人也不少,雖說他們也有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但卻可以用“工作太忙”之類的藉口去敷衍搪塞嗎?他們怎麼不想想,從小是誰含辛茹苦帶大他們?是誰爲他們撐開了保護傘,肩頂狂風暴雨呢?是誰真心爲他們無私奉獻,卻從不求回報呢?是父母!從小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導,一口飯一口飯地餵養,而在他們老了以後,他們也不認識字了,難道我們就不應該一個字一個字教會他們,一口飯一口飯喂父母嗎?朋友啊,孝義非常重要,它不僅僅是社會上的倫理道德問題了,而是一種從心底裏真正孝順的表現,它不是法律硬要要求的責任,而是每個人從心底裏就明白的該負的責任。而且,孝義要真實,不要虛情假意,不要有目的,要真心地對待父母,要和顏悅色,恭恭敬敬。孝義不是隨口說說,而是要落到實處,真正的孝義是不用嘴說的,卻人人皆知。

《論語》從孝、仁、義、徳等多個方面對我的身心進行了完整的洗禮,使我的身心彷彿就沉浸在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海洋裏。《論語》---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閃耀金色光芒文化的里程碑,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光輝而傳神的歷史性的一筆!

讀《論語》有感14

我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現在正學《論語》。我理解最深的一句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學到了知識後,你經常去溫習它,不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在我沒學《論語》之前,我對學過的課文,很少去溫習它,我把許多大好的時光都浪費了。每天放學回家,媽媽總是叫我去讀書,而我卻找各種藉口出去玩,還時常惹媽媽生氣。自從誦讀《論語》之後,對照書中的內容,我羞愧萬分。心想:我一定要按照孔子說的話去做。於是,我試着去做了兩週。每天放學後都溫習功課,並做簡單的筆記。兩週之後,我的學習果然有了些變化。就拿這件事來說吧!

那天,老師走上講臺,對同學們說:“今天考試。”雖然同學們複習過了,可還是非常緊張。只有我感到渾身輕鬆。因爲我將那部分內容已熟記在心。結果我考了全班第一,我終於嚐到了溫習功課的甜頭。

還有一次,下課之後,同學們在玩遊戲,我也加入了進去,原來同學們再一起玩搶答題這個遊戲。一個同學負責翻書找題,我們其他人搶答。我連續答對了好幾道題。那是的我真得很自豪,溫習功課真好!

孔子寫的《論語》給我們帶來很大的益處。今後,我還要深入地去學習。按照那上面的要求努力去做。

讀《論語》有感1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爲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爲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論語》只是衆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論語》這本書。

在書中子曾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呀!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破陋地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可是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的高尚呀!”是呀,在現在生活安逸,收入不斷增加的今天,人們不是住在高樓就是住在大廈裏,還有誰願意住在那破陋的小巷子裏呢?就算是住在小巷子裏的話,也不會像顏回那樣好學的。所以我們應該多向顏回學習。

子還曾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可以同他談的話,卻不同他談,這樣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談的話,卻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也不會說錯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以前甲和乙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甲生病沒來上學,晚上放學時,老師讓乙把學校發的通知告訴甲,可是乙回家後卻只顧自己玩,沒有去告訴甲。甲知道後就再也不理乙了。以前有兩個人是鄰居,有一在,一人問另一人要不要一起去旅遊,另一個想也沒想就同意,可是回家後他的媽媽不同意他去玩,於是他立即改變了主意,不願意和鄰居去旅遊了。

從這兩句話中,我懂得了,做人應該說話算話,不應該出爾反爾!《論語》裏面的知識真的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