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1

暑假的時候,我看了李世強編著的《人際交往心理學》。看完後,我覺得人際交往是一門非常有學問的課程。

書上有這麼個故事:老楊是個很熱心的人,不僅酒量好,而且會說話,很多朋友接待客人都喜歡讓他來捧場。老楊每次都不負衆望,把氣氛搞得非常好。

朋友的女兒中考成績不怎麼樣,沒辦法到縣裏的一中讀高中。朋友就想通過關係來疏通一下,於是請了一位縣一中的領導來家裏吃飯。領導雖然來了,但一直不願提幫忙的事,朋友看時機不對,也不好意思開口,場面有些冷。

老楊思忖,領導從事教育工作這麼久了,管理能力一定很好。

“聽說你年輕的時候是位非常有能力的教師,培養了不少人才。”老楊笑呵呵的說,“現在升到了管理層,真不錯!”

“有能力不敢當,管理也算是稍有經驗吧。”

“我的能力太弱了,想跟你請教一下如何提高管理能力。”就這樣,老楊轉換了一個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形勢立馬好轉,朋友所求之事也水到渠成的辦成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感悟到尋找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要想在短時間內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避免話不投機,就必須找到談話的“契合點”。還需要注意的是,在交談中不要以自己爲重,注意對方的情緒,對方是否願意交談。如果發現對方不感興趣或是在應付,千萬不要猶豫,立馬轉移話題。你拖得越久,對方對你的好感也就越少。要是不及時轉移話題,對方會拒絕繼續溝通,決不能給對方說不的機會。通過及時觀察,迅速找到共鳴點,溝通才可以繼續下去,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細節。

沒想到心理學方面的書我也可以讀懂,而且,還能對我的溝通能力有所幫助。看來,博覽羣書好處很多,我以後一定要多讀好書。同學們,讀書正如韓信用兵——多多益善。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2

卡耐基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從自己親身經歷的所受所感、對人類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和探索,完成了很多著作,《卡耐基人際交往心理學》就是其中一本,這是一本讓讀者可以在其書海中受益終身的關係指導書。

我每讀完一篇內容,內心都在說:“說的真對,內心豎起大拇指”。其實在人際交往中就應該像卡耐基書中說的那樣:尊重並禮遇對方,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值得他人尊重自己,其實尊重是相互的;懂得理解和關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從對方的出發點想問題,這樣的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學會分享與合作,在社會生存,在一份工作崗位上,基本上都是團隊協作,這時的你應該拿出誠意,學會與他人分享,爲他人創造快樂,這樣你的團隊會越來越好,自然團隊的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所謂的衆人拾柴火焰高;與他人溝通要講究溝通的技巧,會讓事情事半功倍,好的溝通能讓你前進的道路順暢很多;改變自己和提升自己,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審視自己的行爲,不要成爲自己都討厭的自己,與人溝通的時候先正視自己的問題,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可以驕傲放縱。不論是與同事、領導、陌生人、家人、朋友的交往,卡耐基的這本書都會讓你受益匪淺。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3

人是羣居生物,人與人交往是必須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即使我們很注意,也難免會有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有時這些錯誤可能會讓別人在精神上或者物質上遭受到巨大的損害。這時候,你必須勇於對自己所犯的錯誤自主承擔。這樣,不僅能夠顯示出你是一個有素質、有責任的人,而且也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諒解。如果你逃避責任,爲自己的錯誤千方百計地加以辯解,這樣只會讓你變得更加愚頑和不近情理。

其實人活在世間,十有八九不如意,誰又能事事順心。人生永遠不會完美,往往缺憾纔是永恆的美。佛學中世界被稱作"婆娑世界",意思是能忍許多缺憾的世界。世界本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作爲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由缺憾累積而成的,往往不完美才是完美,而太完美就變成了缺陷。有時往往自己的目標與現實就差那麼一點點,如果你抱着自己的完美理想不放手,就會深陷在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糾纏中,從而讓自己常常鬱悶。相反,在完美與不完美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你將會生活的輕鬆快樂很多。有時候人們會被這種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壓力所矇蔽。認爲只有做得"最好"纔會使自己更加快樂,其實,有時候你的缺陷也將是一筆可觀的人生財富,所以,沒必要爲自己的缺陷而煩惱,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在與人交往中微笑是構建良好人際關係的橋樑,是調節各種矛盾的潤滑劑。微笑就如同陽光,它能給他人帶溫暖,也能使他們對你產生寬厚、謙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微笑是一種寬容、一種接納,它使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通,展顏一笑勝過千言萬語。對我們每個人說,微笑輕而易舉,卻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當你每一次奉獻出微笑的時候,這微笑的光芒也會回照到你的臉上,給你帶方便、快樂和美好的回憶。

人生在世總會有三兩知己,一些朋友。而朋友往往也是我們傾訴的最好對象,悲傷時可以從朋友那裏的得到安慰,開心的時候可以與他們共同分享,哪怕是心裏的祕密也可以拿出與對方密談,但朋友之間並非無話不談,哪怕你們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生活私密性,所以,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也是講究藝術的。不管是戀人之間,還是親密的朋友之間,都不能太過緊密,否則就會在無形之中給對方施壓,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使友誼萬年長青。

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改變和提升自己,讓自己低調學會自我批評,在與人交流時學會尊重並禮遇對方,避免不必要的爭辯,學會真誠的讚美。每個人因爲理念不同會讓我們對於問題產生分歧,爭辯是最糟糕的選擇,我們需要理解對方,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善並委婉的建議從而讓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快捷而有效。在人際交往中寬容是處理矛盾最好的調解師,懂得對他人寬容,纔會得到對方的理解。在生活中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真誠。從而建起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4

本學期報選了趙永忠老師的《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學》選修課,真是十分慶幸。如今已接近尾聲,一學期學下來,感受頗深。起初,我只是對心理學有種莫名的好奇與興趣,不知其是怎樣的一門學科,怎樣的學習方式,但通過趙老師一學期的講解,才發現,既有幫助又有樂趣!

泛泛的講,老師在每節課都傳達了一種做事方式,那就是注重小節,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忽略的細節,卻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影響,相反的,我們細緻的認識到很多細節,就會在別人心中產生不可估量的效應。畢竟,在這個不再單純與直接的社會,他人心中的波瀾並不會在表情中流露,卻會在今後的行動中默默耕耘。所以,我個人認爲,這不是時代的變質,而是社會的進步,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深層次交流的平臺。既然如此,我們不能改變,必要接受。例如,送走朋友時,望其走遠。家人回家時,多句問候。有人傾訴時,多些耐心。進出門時,照顧他人。等等。如此細微的事情,並不會花去我們多少時間和精力,但在他人心中,自身的形象,可能就會因此變得不同。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課,是感恩的話題。一個男孩成爲父親後的醒悟,讓我深深陷入了沉思,父母的愛總是那麼透明,透明到我們有時根本發現不了,使我們不理解,不接受,以至於堅決拒絕。愛爲何變得使人反感,是我們不願被束縛的心。然而在我們受到傷害之前,永遠也想不到那束縛就是幸福,就是避風的港灣。當我們可以成爲下一代的港灣的時候,才體會到,做港灣並不是那麼容易,自以爲是的小船總在拼命的駛離自己,沒有實際的纜繩,只等風浪促歸航。於是,感慨。曾經的自己,不也是如此倔強與固執?於是,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明白這透明的愛,原來是空氣般無力卻又廣博的如此偉大。

過程中,我微微觀察了周圍的同學們,全都陷入了沉思。我想,在爲某些辜負了家長的事情自責吧。爲什麼我們總是在發生後纔去追悔,影響到纔去深思呢?我們何嘗不能在24小時並不滿負荷工作的過程中,擠出一點時間來思考行爲呢?這個問題也使我不解:行爲上的懶惰已在公交地鐵中,遲到考勤中得以體現。如今思想的懶惰起因何在呢?“無所謂”、“懶得想”、“管他呢”變成了我們的口頭語,而我們每時每刻在想的又是什麼呢?我們都在走思想的極端,小事不睬,大事無措。在事情的發生時,斷其原因,在事情的發展中,思前考後,在事情的結束時,總結過程。做一個時刻頭腦清醒,思維理智,而不是像用感官判斷對錯與否的動物一樣的人,可否?答案是:很難!

究其原因,我認爲很大程度上是外界各種各樣的思想侵蝕。戶外傳媒、花邊新聞、網絡遊戲等等,創意層出不窮,招式千變萬化,其吸引力之大,傳播力之廣,談論性之高,使得他們成爲了思想的核武器,加之青年人思想束縛力微薄,跟潮流願望迫切,必然讓“核武器”的威力大大增強,甚至不知翻了多少倍,於是成就了那個因網絡遊戲而跳下高樓的男孩。

話已至此,無心再說,講破紅塵,才爲自甘墮落!只願天下未醒之人,早日睜開明事之眼。僅此願望而已。

以上是我對於本學期選修《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學》的心得體會,趙老師講課的幽默風趣,生動活潑,讓我對十多年的教育有了新的感受,對今後的國家教育事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使我印象深刻的趙永忠老師以及他的授課方式,進一步增加了我對心理學的興趣與重視,由此給了我學習心理學的一個美好的開始。在此衷心感謝您的啓蒙之恩!謝謝您!

  《人際交往心理學》讀後感5

有的時候比照個人經歷覺得這些理論真的是很有道理的,並非故弄玄虛,也越發感受了心理學的魅力。蔡老師的課堂整個過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不僅緩解了我們在上完專業課後的壓抑,還學到了不少東西。

經過對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與生活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

通過心理學與生活的學習,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與生活課程對我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

心理學與生活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爲我們講催眠術的蔡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我們的生活會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雖然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帶給我的收穫真的很多,但我還是覺得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想去了解和領悟。如前,開始有點小後悔爲什麼當時沒有選擇心理學專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通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爲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因爲心理學與生活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