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三顧茅廬》有感

讀《三顧茅廬》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讀了課文<三顧茅廬>,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謙恭好學方能成就大器。這篇文章講的是劉備屈尊三顧尋訪臥龍,孔明隆中對策縱談天下。此後劉備從亡命將軍變爲一方嫋雄,諸葛亮也開始了他叱吒風雲的政治生涯。從佔據荊州到白帝託孤,肝膽相照,心神無二,被後世視爲君臣信賴的典範。

讀《三顧茅廬》有感

然而,時至今日,每每讀到<三國演義>中那段精彩的三顧茅廬,在慨嘆的同時,又想到了另外一點;求賢之道。求賢的方式很多,燕昭王廣羅賢士,借的是物質條件,曹孟德召納能臣,憑的是三次頒佈<求賢令>,這些雖然都是求賢,但三顧茅廬卻技高一籌。劉備三顧,獲得了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便後主劉禪如何昏庸,諸葛亮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與其讓大德大賢之士懷着試一試的心理主動上門,不如像劉備,深謀遠鷺慮的選擇親自拜訪,求賢。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千里馬總是將自己的能隱蔽起來,而不去被賞識與重用的地方,也是枉費了日行千里的本領,與衆馬有何不同?而有謀之士,總是善於憑藉外物成就自己的偉業。周文王爲了消滅殘暴的商紂王,到處訪賢求能,最終遇見了姜尚,聽了他對治國安邦的一番見解,心悅誠服,請他到王宮,在文王死後輔佐武王伐紂,一舉滅商,姜太公用智慧成就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任何時代。任何範圍內,總會有一些賢能的人,這些賢才如果能擁有合適的舞臺,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會爲國家和人民多做事情,生活在技術發達,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擁有一份善於求賢的心,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只要是比自己強的人哪怕是路邊的乞丐,垃圾邊的撿菜人,都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一般人所沒有的優點,正如師說所云:“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只有擁有一個謙恭好學的心,才能成就人生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