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北京摺疊》讀後感

《北京摺疊》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導語:《北京摺疊》這本書是短篇科幻小說,只有四十頁。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北京摺疊》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北京摺疊》讀後感

  北京摺疊讀後感優秀篇【1】

《北京摺疊》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的北京。科技發達,機械自動化程度高,而且建築技術異常先進。北京城被改造成可摺疊的城市,就像抽屜一樣,要用的時候抽出來,不用的時候合上。而這樣的抽屜有三個。社會階層呈金字塔狀,分爲三個階層。第一空間擁有500萬人口,爲上流社會;第二空間擁有2500萬人口,爲中產階級;第三空間擁有5000萬人口,爲底層人民。三個空間通過摺疊方式實現物理隔絕,通過時間錯配的方式實現時間隔絕。

小說主人公老刀是生活在第三空間的垃圾處理員,機緣巧合撿到來自第二空間的漂流瓶。漂流瓶傳遞了一個能夠賺錢的機會。老刀爲了女兒糖糖能夠上個好幼兒園,決定冒險一次。這個賺錢機會是由秦天提供的,一個第二空間的研究生,愛慕第一空間的白富美。秦天委託老刀到第一空間送一封情書,報酬20萬。老刀從老司機彭蠡口中打聽到去第一空間的路徑,並毅然決然地踏上空間穿越之旅。在第一空間,老刀將信件送到“白富美”依言手中,卻發現秦天眼中的女神只不過是一個耐不住寂寞而又難以自立的少婦。而這樣的人在第一空間司空見慣。老刀不願摻和進這種破事中,只想將信送到,好領報酬。第一空間的時間很長,下次摺疊要等10多小時後。漫無目的的老刀誤打誤撞混進了摺疊城市的50週年慶典。在慶典上,老刀看到了摺疊城市的全貌,見識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那些一句話就決定他命運的人。接收的信息太多,老刀有些不適,只想回家。幾經波折後,老刀終於回到第三空間,看着鄰居爲生活費而掙扎,看着夢鄉中的女兒,生活還得繼續。

《北京摺疊》展示了機械自動化驅逐人工勞動力後,解決過剩的勞動力問題的一種社會形態。21世紀的西方國家採用縮減工作時間的方法,卻導致社會活力的缺乏。摺疊城市採用縮減生活時間的方法,形成的是一個不自由、不平等的社會。摺疊城市剝奪了人們對時間的支配權,通過長時間的強制睡眠,化解過剩勞動力。摺疊城市中,一天的實際時間是48小時。第一空間強制睡眠24小時,第二空間爲32小時,第三空間爲40小時。人們失去了支配時間的權力。同時,社會資源分配亦不公平。最大的不公平是時間分配的不公。時間,本應該是對每個人都平等的資源。無論富可敵國或身無分文,權傾朝野或 命如草芥,無論男女老少,時間對所有人都一樣,一天24小時,不多不少。但在摺疊城市中,不同空間的人實際掌握的時間長度是不同的。除了時間,教育、醫療、工作機會等資源的不公就如同現實生活一般。

貧富差距、階層分化,在我們身邊實實在在地發生着,其程度或者比小說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點或許是小說能夠引起共鳴的地方。但是小說中沒有對該問題進行更深層的剖析,而是將問題根源歸結於機械自動化。這使小說多少顯得單薄。

全篇小說中,並沒有明顯的壞人,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角色在表演,身不由己。全篇亦沒有激烈的矛盾,沒有明確的衝突。沒有將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引入更深層探究。只是淡淡地引起着,在大城市打拼的中產們的共鳴。

  北京摺疊讀後感優秀篇【2】

《北京摺疊》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創作的中短篇小說。

有人說這本部小說得到雨果獎是因爲其對中國醜惡現狀的揭露。書中描寫的社會是48小時裏第一空間與第二、三空間的時間各佔一半,其實是實現了社會的階層在資源上的平均分配。大家各佔一半的時間,享受整座城市的空間。至於個人生活上的差距,則是由於階級人口數量分配的不均勻。第二、三空間有7千萬人,而第一空間只有500萬,這個數量的對比決定了個階級的個人無法享用同等數量的資源。

小說是一箇中國社會的微縮景觀。階級之間相互隔離,高層次的`個人享受着低層次個人十倍以上的資源(注意這裏只是說個人之間的對比,而不是社會整體對比)。高層人員對新的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採取謹慎的態度,這跟中國曆來帝王的態度保持一致,因爲新生產力的引入必定導致就業機會的減少,進而導致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從清代帝王建設圓明園所採用的技術就可以看到,西方先進的技術被引用到圓明園,但皇帝卻將這些技術悄悄的限制在他的生活圈以內。從小說中可以看出,先進設備像是垃圾傳送帶,自動料理機,安全、勤雜機器人等都只在第一、二層出現。這些東西出現在第三層必定會傷害體力勞動者們。

有一首歌唱的好:“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喲,挑呀挑江山。”而在這秤桿子的兩端就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他們分別以數量和權力玩着平衡的遊戲。而沒當新的生產力的推進,導致被統治者的地位受到威脅,最終打破這個平衡,中國的平衡遊戲又會以一場“造反”或者是“革命”來重新建立平衡。而被統治者的命運,則是其勞動不斷被進一步取代,知道連垃圾處理的工作都沒有了。

  北京摺疊讀後感優秀篇【3】

《北京摺疊》將人們分成三種空間,老刀是第三空間的人。爲了給糖糖交學費,他找到彭蠡,彭蠡給他說明白穿越的風險後,老刀決定去第二空間。到了第二空間後,老刀遇上了一個年輕的小夥--秦天,秦天是一個研究生嚮往着第一空間的生活。秦天讓老刀在自己所出租的房子內洗完澡後,並且交給了老刀一個任務,將自己的信交給自己的女朋友--依言。

第二空間生活的秦天,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女朋友,並且言語之間帶着對未來的憧憬。老刀在秦天上班離開後,穿越到第一空間。第二空間和第一空間之間沒有垃圾道,第一空間的人不會因爲生存而發愁,而且辦公場所沒有垃圾的味道。

老刀走在第一空間的街道上,一直尋找着秦天的女友--依言,他看到一輛黑車的轎車上走出來一個女子,那個女子身邊有一個稍微發福的男子--吳聞,也就是依言的未婚夫。依言知道老刀是來送信的,她沒有直接找老刀對話,而是讓他中午的時候在一家咖啡店見面。

依言也喜歡秦天,但是因爲吳聞對他很好,對她的家人也是很好,而且他們早已經決定結婚了,只是秦天不知道……秦天和依言因爲在第一空間的一次活動上認識,秦天當時就向依言表露自己的心意,依言也沒有反對,因爲依言喜歡秦天,但是不忍心將真實情況告訴秦天……

生活本身已經把我們對號入座,第三空間的人永遠活的那麼辛苦,你越不努力你的生活會越來越辛苦;第二空間的人爲了理想中的房子、車子揹着各種貸款,外表體面內心滄桑;第一空間的人雖然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內心卻充滿了空虛。

城市化的加劇,導致了各種空間的人無法融合……因爲收入的拉大,形成了一種天然的絕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