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吝嗇鬼讀後感悟

吝嗇鬼讀後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吝嗇鬼》是一出喜劇。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反封建的精神。小編整理了吝嗇鬼讀後感悟,希望對你有所作用。

吝嗇鬼讀後感悟

  吝嗇鬼讀後感1

因爲他的吝嗇,讓生活在他圈子裏的人痛苦無比,他是這些人生活矛盾的糾結點,也是他們追求新生的絆腳石。但是看完這部作品後,我卻認爲阿巴貢吝嗇得不徹底,不完全。他將錢財看得比親情、友情、愛情更重要,但卻沒有因錢財而完全喪失親情、友情、愛情。他精於算計,盡力刮錢,努力省錢,卻沒有達到徹徹底底的地步。他的吝嗇僅限於他一個人,也沒有超出道德的底線,他無情卻不是無惡不作,他冷酷卻不是殘暴殘忍。然而,正是因爲這些,纔有了一切圍繞他而產生的笑料。

阿巴貢雖然吝嗇,卻沒有將兒女變爲賺錢的機器。他的女兒艾麗絲溫柔大方,對愛情堅貞,對新的生活充滿渴望。他的兒子克萊昂特,大膽奔放,堅強執着,敢於與阿巴貢正面抗爭,指責父親的不光彩的貸行爲。這些都表明了阿巴貢雖然不是一個好父親,但也沒有因金錢物質而無情到將兒子女兒變爲金錢的奴隸,他的一雙兒女,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這也爲作品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我覺得金錢與物質雖然扭曲了阿巴貢的人生,但是他的人性並沒有完全泯滅。他也追求愛情,也追求名譽,也想做一個體面的,讓人喜愛的人。爲此他想娶妻,與兒子之間發生了衝突,形成了故事的高潮。爲此他想方設法精心着裝,期望得到到未婚妻的喜愛,結果弄巧成拙,手上的鑽戒還被兒子奪去送人。爲此他請客吃飯卻又捨不得花錢,結果上演了一出鬧劇……像阿巴貢這樣的人只要滿足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對金錢的佔有慾,他就還能算是一個正常的人。比如,只要兒女的婚禮他不用出一分錢,他也就無所畏誰娶誰,誰嫁誰;只要給他免費做一套新衣服,他就能高高興興的參加婚禮。我想這樣的事是不可發生在葛朗臺身上的,他比阿巴貢比起來的是悲劇而不是喜劇。

  吝嗇鬼讀後感2

在《吝嗇鬼》中,貸有阿巴貢在狂熱聚斂財富,他嗜錢如命,雖有萬貫家財,但是“一見人伸手,就渾身抽搐。”似是被人挖掉了五臟六腑。爲了不花一文錢,他要自己兒子娶了一個有錢的寡婦;爲了不用陪嫁,他逼迫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更爲可笑的是:他自己打算不花費一文錢而娶一個年輕可愛的姑娘。他不給兒子錢花,逼得兒子不得不去借貸。爲了省幾個菜錢,他把吃素的齋期延長了一倍。讓廚師用八個人的飯菜招待十個客人。爲了省一點馬料,他竟半夜親自去偷餵馬的蕎麥,並遭到馬伕的毒打…… 吝嗇鬼阿巴貢的種種行爲都形象而深刻的描繪了他那嗜錢如命、吝嗇無比的性格。他的吝嗇讓我以他爲恥。在中國的傳統美德中慷慨也是其中一員。但吝嗇鬼阿巴貢的行爲遠遠的背離了這個美德。

現如今,雖然這個很現實的世界讓一些人養成了一切向“錢”的性格。但他們卻不會像阿巴貢這樣吝嗇。他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不停的爲自己斂財,不過他們對爲他們辦事的人非常慷慨,並且有時他們會無私的拿出自己的財富去接濟窮人,爲受災地區捐款。雖然他們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的特殊目的,但他們的確是將他們的錢財散發出去。這不僅僅爲他們博得好的名聲,同時使他們的財富源源不斷。 但是,像阿巴貢這般吝嗇到逼迫自己的兒子去借貸,也不願將自己那寬裕的口袋中的錢財拿出給他。而且阿巴貢那重利盤剝的貪婪本質,使他與兒子、女兒、僕人形成了一系列矛盾也衝突。使他貪婪吝嗇的性格和守財奴的醜惡本質更加凸顯。一個人過度的吝嗇只會讓他周圍的人厭惡他、遠離他。

雖然節儉也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之一,但過度便成了吝嗇。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對社會發展帶來危害。相反,慷慨大方,不僅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而且減少一定量品位,爲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是一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國家,傳統美德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中代代相傳,我們應該去將它發揚光大,而不是讓它被這個花花世界蒙塵、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