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馬丁·伊登》有感800字大綱

讀《馬丁·伊登》有感8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無疑,《馬丁·伊登》是一部個人奮鬥史傑克·倫敦通過主人公的坎坷一生反映了有才華的年輕人在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悲慘遭遇。不難看出,馬丁·伊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犧牲品,同時也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犧牲品。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讀《馬丁·伊登》有感,一起來看看吧。

讀《馬丁·伊登》有感800字

  讀《馬丁·伊登》有感1

無疑,《馬丁·伊登》是一部個人奮鬥史傑克·倫敦通過主人公的坎坷一生反映了有才華的年輕人在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悲慘遭遇。不難看出,馬丁·伊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犧牲品,同時也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犧牲品。

首先,那個社會本身是他奮鬥的最大障礙。當馬丁·伊登寫出一篇篇真實生動的小說、詩歌后,即遭到當時社會的冷落和不理解(包括曾鼓勵他讀書學習的戀人露絲);在那些不學無術的出版商及其掌握作者命運的編輯、批評家眼裏,他只是個不符合資產階級口味的無名之輩。馬丁因爲偶然的機會成名後,出版商接二連三地發表他過去被退回的作品這個細節,辛辣而又深刻地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僞本質。

但是,最使馬丁傷心的,正是他心目中的“天使”露絲。這位從小養尊處優的富家閨秀所以對馬丁投以青睞,只是因爲出於好奇和求新的心理。她發現馬丁與她結識的那些上流社會的縱挎子弟不一樣,富有朝氣和毅力,誠實可愛。但她根本不能理解和賞識馬丁出類拔萃的才華。她反對馬丁寫作,企圖按資產者的模式改造馬丁,把他塑造成像她父親那樣的人。當她周圍的人開始大肆攻擊、中傷馬丁時,她便無情地拋棄了他。在這裏,自私自利和市儈的偏見遠遠超過了她對馬丁的愛情。如果說,是她開始激發起馬丁奮鬥的信心的話,那麼,也正是她扼殺了馬丁的創作才華,最終毀了他。

馬丁原是工人階級的後代,通過個人奮鬥闖進文壇,踏人了上層社會。但他畢竟不屬於那個社會。在那個社會裏他嚐到的無非是孤寂和空虛。他爬上社會“頂峯”之後便悲哀地看到了它的虛僞和腐朽。本來,他可以退回去,退到生他養他的階級中去,但他這時已和勞動人民離得太遠,他不願也沒有勇氣回到人民中來。就這樣,在個人主義哲學的引導下,馬丁的思想陷於全面崩潰,以至最後跳海自殺。

《馬丁·伊登》這部小說,從根本上說,是寫了失望和幻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望以及個人理想的幻滅。馬丁以渴望和追求開始,最終以自殺了生;他蜚聲文壇,但只是在他看透了文藝界的平庸無知之後;他贏得了優雅高貴的露絲的愛,但又發現她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庸俗不堪、追逐名利的市儈,他最後平步青雲,躋身名流,卻開始鄙視這個階級,懷念他曾一度拼命要掙脫的勞苦羣衆……人生就是這樣充滿矛盾,充滿悲劇。

傑克·倫敦寫作的一大特點就是以人物的行動來說明作品的主題。在《馬丁·伊登》裏,傑克·倫敦正是以馬丁的一生遭遇來表現他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和認識。他在小說中基本上否定了馬丁·伊登的個人主義思想,抨擊、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陰暗面。這無疑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因此,《馬丁·伊登》一直被視爲美國文壇上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名作。

  讀《馬丁·伊登》有感2

傑克·倫敦被稱爲“現實主義文學之父”。美國人把他尊崇爲“無產階級文學之父”。

他出身於勞動人民中,爲人民寫作,爲人民請命,儘管他存在始終無法解決的世界觀矛盾,

但這就是他,這也是他作爲一個英雄的缺憾。但無論如何,傑克都爲歷史添加了光輝的一筆。

他的故事永遠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啊!不錯,你可能毀了我的事業和我的寫作。我是天生必須走現實主義道路的,可是資產階級精神和現實主義是敵對的。資產階級全是膽小鬼。他們害怕生活。而你呢,卻千方百計地要我也害怕生活。你希望把我也弄得循規蹈矩。你希望把我塞進一個兩英尺寬、四英尺長的生活的框裏,在那裏,生活裏的種種價值全是架空,虛僞而庸俗的。資產階級的教養和文化是建築在庸俗的基礎上的—我得承認,庸俗得無以復加。我剛纔說過,你希望把我弄得循規蹈矩,用你的階級理想,階級價值和階級偏見來把我改造爲你們階級的一員。”這是馬丁發自內心的獨白,也是作者當時內心的寫照,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資產階級社會的腐朽和黑暗,當時的資產階級社會壟斷了一切,因此它是迫害羣衆的。當時的資產階級者大多是庸俗的、自私的和虛僞的。

作者有意把馬丁刻畫成一個極端個人主義者,人們都認爲作者是在爲個人主義作辯護,而恰恰相反的是,作者寫這本書正是爲了抨擊個人主義,他深知自己被個人主義的病毒不斷侵蝕,而他卻無法控制自己,馬丁最後的結局也是作者的寫照。

馬丁是一個青年水手,他身體壯實、長相出衆,在工人階級很受歡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阿瑟,並且對阿瑟的妹妹蘿絲一見鍾情。她也被馬丁強健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所吸引。

他是工人階級出身,而蘿絲是富有的資產階級,馬丁爲了配得上蘿絲,開始每天讀書。人們都認爲他在浪費時間,勸他去找份工作。後來,他與蘿絲私定終身,蘿絲也勸他去找份工作,但他始終不聽。

因爲一場誤會,馬丁被記者說成是一個社會主義者,這使身邊的人都疏遠他。但好運降臨,他之前賣不出去的書現在都被刊出來了,他成了當紅作家。以前疏遠的人都來討好他,蘿絲也願意與他重修舊情。使他不明白的是——“我還是那個馬丁,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寫作品,並且還讀給部分人聽過,但那時他們都勸我找份工作,如今我可沒有變,我還是那個馬丁,但爲什麼他們的態度變了?”

馬丁終於想通了,人們看中的.不是馬丁這個人或他的作品,而是他成名後身上所附帶的錢和名譽。認識到這一點後,馬丁開始對整個世界失望,他的思想變得空洞,整個人都變得頹廢。最終,他投身於海洋的懷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的思想在開疆拓土時要格外小心,有時看得太明白,反而害了自己,該糊塗是就得糊塗。在探索思想的道路上,應以思想的價值爲目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對社會和個人是有益的。思想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都是思想的載體,當思想超負荷時,就會毀了載體。馬丁就是這樣毀了自己。

  讀《馬丁·伊登》有感3

“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馬丁·伊登的這句名言,就像一粒種子播撒在我的心田上。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代表作《馬丁·伊登》,生動地刻畫了一位正直、誠實而又堅韌的窮小夥爲實現他的夢想不斷奮鬥的事。儘管後來的馬丁·伊登夢想破滅,但他那超人的意志力令人折服。

馬丁·伊登的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當我讀到馬丁·伊登發奮讀書,用文化知識來武裝自己時,我的眼裏滿是欣賞;“學海無涯苦作舟”,爲了寫作,馬丁·伊登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爭分奪秒地學習,我的心中寫滿了敬佩;看他飢一頓,飽一頓,有時一連幾天吃不上飯,餓得他頭髮暈,眼發花,甭說買郵票了,我的心在痛;馬丁·伊登用房東借給他的五元金幣,買了郵票,把一篇篇的稿子寄給雜誌社,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可雜誌社的一次次退稿,就像鋒利的刀片,割着我的心;終於,有一天他時來運轉,他的作品《太陽的恥辱》被一家出版社接受了,成功的大門爲他打開了。馬丁·伊登笑了,我也笑了,因爲出版社的編輯不停地跟他約稿,他成了一個當紅的作家。

“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我合上書,情不自禁地默誦着馬丁·伊登的名言,深切地體會到:只有鍥而不捨,堅持不懈的人,才能摘下皇冠上的明珠;怕苦怕累的人永遠也品嚐不到成功的喜悅。我想起自己的脆弱,自己的怕苦怕累,心中隱隱作痛。2011年的春天來到了,新的學期也開始了,我被選入校田徑隊,走路腰板挺得直直的,臉上掛着甜甜的笑,心中很得意:這一次,我一定爲學校爭光。可是,第一天的訓練就把我打趴下了,幾圈路跑下來,我就頭暈,噁心,嘔吐。兩天訓練下來我的腿站也站不穩,腰背痠疼得直不起來,這也疼,那也痛,渾身像被人打傷了似的,連跨樓梯都很難。“一定要堅持下來”。我對自己說。但是訓練的強度超過了我的估計,我的意志在動搖。我想退出,可我又開不了口。於是我就在訓練時偷工減料,別人跑十圈。我跑八圈,別人練十遍,我練六七遍,訓練強度減少了,勞累的程度也降低了。但是,我怎麼也沒想到我的能力也在削弱。教練來測試時,我的成績平平,最終我被田徑隊辭退了。那個時候的我內心很複雜,表面上看來,我用不着吃苦頭了,但是,“淘汰者”三個字壓得我擡不起頭。我認識到自己缺少的就是馬丁·伊登那樣超強的意志力。要是我當初能不怕苦,咬緊牙關堅持訓練,就不會被脆弱俘虜,就算不獲獎,只要我努力了,也對得起自己啊。雖然,這件事已成爲過去,但是,漫漫人生路,我能不引以爲戒嗎?我必須從小培養自己的意志力。只有它,才能幫我搬掉前進道路上的一塊塊大石頭。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馬丁.伊登的“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在我心田播下了頑強的種子,這種子已經萌芽。它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去抗擊人生道路上的狂風暴雨。

指導老師點評:“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馬丁·伊登的這句名言,就像一粒種子不僅僅播撒在作者的心田上,也播撒在每一位讀者心間。小作者在校運動隊集訓時,因爲怕苦怕累,訓練時偷工減料,導致被辭退。這是他心頭的痛。馬丁·伊登超強的意志力,擠出了他心頭的懦,也立起了他心中的目標:“我必須從小培養自己的意志力。只有它,才能幫我搬掉前進道路上的一塊塊大石頭”。讀書明理,相信小作者心田上的種子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文章立意新穎,結構嚴謹,首尾照應,情感真切。願好書成爲他的明燈,照亮他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