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星閃耀中國中學生讀後感

紅星閃耀中國中學生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這就是所謂讀後感。下面是小編爲您帶來的是紅星閃耀中國中學生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紅星閃耀中國中學生讀後感

  紅星閃耀中國中學生讀後感1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裏,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樂的時候,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

這幾天我懷着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鬥志戰勝蔣光頭。勇猛戰鬥,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爲GCD員,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爲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

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着中國後來人。紅軍將士們爲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撓,奮勇拼搏的革命精神。從這裏給我的啓示是:我們不能辜負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要勤奮學習,做一個祖國的棟樑,爲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紅星閃耀中國中學生讀後感2

“他好象同中國其他地方的膽怯的農民不屬於一個族類,一雙炯炯有神的快樂的眼睛含着一種挑戰的神情,還有一定的嚇人氣派。”

看到這句話,我不禁“噗”的一聲笑出來,一面爲這位美國作者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新奇而笑,一面又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神”而大爲震動。迫不及待地向後翻去。 埃德加·斯諾所寫的《紅星照耀中國》描繪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蘇區,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通過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個此前雖有所瞭解卻並不熟知的延安根據地。當面對誤解和扭曲,紅色中國的領導人敞開胸襟,熱烈的歡迎這個遠方而來的不速之客。無拘無束的告訴他他們所知道的一切。然後信任地通過這個青年,告訴全世界,在世界東方的戰場上,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生的故事----在這裏,西北的漫天黃沙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風;滾滾的硝煙暫時退卻,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軍民一心的生活景象。

他們堅定、執着、深邃而不乏快樂和幽默,他們是爲了幸福而戰的勇士,他們更是活生生的、與普通人無異的市民。 不同於其他書籍上描寫的民生凋敝,也不同於歷史上謳歌的艱苦卓絕的抗爭,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與人民打成一片的優秀中國共產黨領袖、是一羣敢愛敢恨,真心的爲人民服務的黨員,它深切讓我認識到了共產黨與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這種感情源自於對祖國的熱愛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互相尊重並堅持這條路走下去。或許這就是中國在黨的領導下在歷史的洪流中日益富強,走向民族復興道路的根本原因。 200X年5月12日,整個中國都爲之沉默了。在這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昨天還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夏天的勃勃生機剛剛瀰漫開來,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8.0級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毀成一望無際的廢墟。數萬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間一命嗚呼!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 在地震爆發後的當天,年過六旬的溫總理,在第一時間內奔赴抗震救災的第一線。“孩子們挺住,我是溫爺爺。”面對隨時可能發生五六級餘震,每一次震動都有可能導致一些斷殘的牆體進一步坍塌滑落。儘管如此,溫總理仍然執意要爬上廢墟堆,親自拿着喇叭湊近縫隙向埋在裏面的孩子們喊話。這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動了。這一句普通的話,不僅蘊含着一個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和關懷,傾注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樹立戰勝災難的信心,讓他們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這一句普通的話,不僅是一個爺爺對孫子的疼愛和憐憫,表現出更多的是用溫情去撫慰孩子們受傷的心靈,讓他們重拾親人的溫暖。這一句普通的話,不僅展現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的至愛之情,而蘊藏更多的是,當看到人民遭受苦難時的一種“愛之切”和“痛之切”,想要大聲告訴災區人民一聲,你們不是在孤軍作戰,還有溫總理和全國人民,只要堅持住,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中國式平民總理,這個頭銜不僅代表了黨執政爲民的理念,更表現了在黨的陽光下,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創建一個沒有貴賤、爲人捨己、和諧平等的社會。這不正是共產主義所追求的嗎? 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過去留給我們的是深切的追念,但未來只留給我們一個模糊的背影。

未來並非循規蹈矩,而是要我們在黨的陽光下,發揚與民同樂、以羣衆爲重的優良傳統,用手中的畫筆爲和諧、繁榮的社會增光添彩,爲大同的理想而執着追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