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唐·吉訶德》讀後感

《唐·吉訶德》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篇一:《唐·吉訶德》讀後感

《唐·吉訶德》讀後感

《唐·吉訶德》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傑作,作者塞萬提斯。主要描寫和諷刺了當時西班牙社會上十分流行的騎士小說,並揭示出教會的專橫,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唐·吉訶德》問世以來,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唐·吉訶德的名字在不同歷史年代,不同國家都流傳着。別林斯基曾說,唐·吉訶德是一個“永遠前進的形象”。唐·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名詞,成了脫離實際、熱忱幻想,主觀主義,迂腐頑固,落後於歷史進程的同義語。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著作裏不止一次地提到唐·吉訶德。唐·吉訶德的形象在今天仍保持它的意義。

《唐·吉訶德》乍看似乎荒誕不經,實則隱含作者對西班牙現實深刻的理解。作者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唐·吉訶德》中占主導地位,在環境描寫方面,與舊騎士小說的裝飾性風景描寫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以農村爲主要舞臺,出場以平民爲主,人數近700多人,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繫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

尼日利亞著名作家奧克斯頗動感情地說:“人生在世,如果有什麼必讀的作品,那就是《唐·吉訶德》”。

剛開始接觸這部小說的時候,年紀還小,只是感覺它很滑稽,習慣看中國傳統的以情節見長的小說的我,除了留下一個全身盔甲的騎着高高的瘦馬和一個胖嘟嘟的連同他的驢也這麼矮小的卡通般形象的印象外別無可談之處;再次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已經是大學的時候了,瞭解了外國文學的發展脈頭,知道了什麼是騎士文學,發覺《唐·吉訶德》這部小說是傳統騎士文學的異類,因爲我覺得傳統的騎士文學比較悲壯和典雅;而另類的騎士文學荒誕,彷彿是周星弛的無厘頭電影這般那般。單就文學樣式來說,我一直認爲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差之別的(因爲我覺得任何的文學形式縱使有某些瑕疵,這只是從大的文學發展歷史的比較後所總結出的,但是它能夠在文化歷史中佔了一個時期,影響那一代人,自有它的優點)如果把唐這部小說硬說爲是爲了抨擊騎士小說之類的話來,那是把它放在當時的文藝復興的文化氛圍來說的,也許是剛好應了時事的發展。在塞萬提斯他自己描述寫《唐·吉訶德》的時候,他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爲我們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

由此看來書中所展現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和流溢出的豐富的思想就遠遠不是出自要掃除騎士小說這麼一個簡單的動機。

一部經典著作,永遠給人以不同的感受,給人以新的啓迪。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標的人,都會有着不同的理解。這樣的作品,纔會不僅當時會被譯成多種文字,而且隨着時代的演進,不斷會有新的譯文出現,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當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幡然醒悟:《唐·吉訶德》不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嗎?自古以來,理想和現實是左右着人類的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體。而《唐·吉訶德》正是利用文學形式將這對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動,淋漓盡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認同。唐·吉訶德是一位窮鄉紳,

讀騎士文學入了迷,他不僅心中嚮往騎士生活,而且把這一願望付諸行動,幾度離家,要鋤強扶弱,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名垂史冊。可是時代變了,騎士制度早已成爲歷史,他自然當不成騎士了,於是他只得以幻覺來實現當騎士的嚮往,幹出許多愚蠢、荒唐甚至瘋狂的事:他把風車當作惡魔的腦袋,毫不顧及自己的安危衝上去與之大戰一場。結果,給別人造成損失,自己也吃了苦頭。

其次,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唐·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象、嚴肅與幽默、準確與誇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唐·吉訶德》中都出現了。比如在唐·吉訶德身上,愚蠢和聰明博學,荒唐和正真善良,無能和勇敢頑強就這樣矛盾地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可笑但並不可不惡,甚至是相當可愛的幻想家桑丘,這位待從的性格特點與他主人之間,既有相同方面的陪襯烘托,也有相反方面的襯托對比,而且又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比之下,如果唐·吉訶德是幻想型,那麼這位侍從則屬於現實型.他無論幹什麼,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現實利益,即使冒傻氣時也不例外。他更不是一味的傻乎乎,在“總督”任上的那一番審案,也頗有那麼一點智慧的閃光,如果說:唐·吉訶德是一位聰明的傻瓜,那麼桑丘則應該是傻瓜中的聰明人。除了這個兩個個性突出,對比鮮明的主人公外,書中還塑造了700個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的人物形象,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它所帶來的意義,也許對於整天充斥着音樂影象電子多媒體合成的各種多維刺激的現代人感受不深,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唯一娛樂方式就是挑燈讀書,因而能早在17世紀——文學剛剛啓蒙復興的時代,塞萬提斯就寫出了《唐·吉訶德》,它給予近現代小說的發展就是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所以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爲他是第一人,他的《唐·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唐的讀後感篇二:

風亦起,心亦涼。我以詞人的步伐,留下串串足印

在《宋詞》的世界裏,我甘做一隻鳥兒,去飛翔。

今宵秋波澹澹,昨夜春雨綿綿。暮時點滴欲墜,朝間片片無奈舟。失去,惘然,憔悴損?無奈又如何。驀然回首,十餘載又怎能與之相提並論,“三十功名塵與土”,那樣的豪邁。

輕推窗臺,揀盡寒枝,寂寞沙洲。渺渺無望的未來,融入淡淡的傷。雨裏來去,潮漲潮汐,《宋詞》留下的——不變的深邃,永恆的唯美。歷史的塵埃,你飽經風霜地走來,從此明白何以謂之“精煉”。也發覺自己實在渺小。書籍是後備,或後衛,抑或是後盾,是支撐着前進的夢幻翼羽。

邁着詞人的步伐。我哪來詞人的胸懷?殊不知,陸游的“寂寞開無主”,涵蓋多少辛酸;李清照的“悽悽慘慘慼戚”,抒發了多少離愁;蘇東坡的“生死兩茫茫”,飽嘗了多少煎熬。而我,此刻便越發渺小。只是沙粒,一念間便會被吹走,一念間又會被吹回。只是雲朵,由水滴凝聚而成,又化作水滴紛紛而至。造就詞人的必須是內涵。

我期待,去掀開帳幔,去挽起窗簾,繼續讀書,致使自己充實。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其中:渭城,《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1957年11月出版)》在七言絕句裏的樂府中說,“渭城在今陝西咸陽縣縣東”。浥,《新華字典》說,“浥,沾溼”。陽關,《漢語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說:“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通往西域的大道”;《唐詩三百首詳析》說,“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黨河之西”。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沒有什麼不瞭解的了。

渭城,是古代的地名,陽關,也是古代的地名。除了兩個問題以外,這唐詩是我們都讀得懂的詩歌。渭城在今陝西咸陽縣縣東;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黨河之西。提醒愛好格律詩朋友注意,咸陽,在長安(今西安)之西,渭城在咸陽縣縣東,所以渭城應該在咸陽和西安之間;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

南一百三十里,其間距離甚遠。我的蘭州朋友告訴我,從上海到甘肅省的距離,等於從甘肅省全境由東到西(至陽關)的距離。這有什麼問題?就是從渭城到陽關十分遙遠,爲什麼西出陽關就沒有故人了呢?是因爲陽關在當時唐朝的地盤,一路上有驛站(可以休息的賓館);西出陽關,進入西域,是出國了,是藩國(對唐稱臣的國家)的地盤,就沒有那麼舒服了,所以“西出陽關無故人”。

劉老說:“唐代勢力極盛的時候,西面的邊疆遠遠伸到遠遠的亞細亞西部,長安和西域的交通是頻繁的。那時……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都設在如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當官人商賈他們離開長安西上的時候,人們就在當時首都的郊區的渭河旁做一番話別,當然也來點酒。可以想象,當時的渭城是十分繁華熱鬧的,賓館酒樓侍陪歌妓,人來人往,柳樹成蔭,酒業十分發達,搬運工人衆多,小販當街擺賣,美女迎面走來。望着這喧鬧的城市,想着長途跋涉到了陽關,還要從那裏過關西出到西域,實在對比強烈,感想頗多。客主難免寫點詩文,或表示安慰,或表示懷念,或表示贈別,也輸出了比如“君住長江尾”的男女相思幽情。 劉老說:“在唐朝,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別詩。所謂?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爲三迭歌之。……一部《全唐詩》裏,這類的贈別作品數量委實不容易統計。但是爲什麼王維這四句能夠獨擅一代之名呢?……這樣的情景(我們前面說的——山頭老生注),在渭水河邊不知重複過多少次。到了詩人手裏,就提煉成爲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山頭老生認爲,我們當代格律詩應該寫出我們當代高中生能讀懂的詩歌,這裏包括我們用平水韻和我們用新華字典韻寫作的朋友。這首詩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是一個在唐玄宗開元九年中進士(公元722年,距今1281年,還是個畫家,蘇東坡稱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王維寫的格律詩。我們古人(距今1281年中了進士的詩人)從前寫的直白格律詩,卻“就提煉成爲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到我們現在還能讀懂,我們現在的格律詩難道要讓我們高中生都讀不懂嗎?真不可思議!

劉老說:“就提煉成爲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這裏的“意”,是意境,也是詩人的境界。“辭意兼美”,不是故作玄虛,不是比如把我們中學課本里已經知道的,現代格律詩先鋒的梁啓超先生說成是“梁任公”的風雅。梁啓超先生說:“餘雖不能詩,然好論詩。以爲詩之境界,被千餘年來鸚鵡名士(餘嘗戲名辭章家爲?鸚鵡名士?,自覺過於尖刻)佔盡矣,是最可恨也。故今日不作詩則已,若作詩,必爲詩界之哥倫布、馬賽郎然後可。猶歐洲之地力已盡,生產過度,不能不求新地於阿米利加(美洲——山頭老生注)及太平洋沿岸也。欲爲詩界之哥倫布、馬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

然後成其爲詩。”(摘自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梁啓超詩詞全注》)就是當代格律詩的境界。也許,“境界”,是詩人的思想修養:“意境”,也是詩人的修養;詩人通過他的藝術修養表達他的思想修養。也許,境界和意境和情景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山頭老生對樑老前輩的崇拜就此打住。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通過我們上面的自由發揮,可以看到它的境界。文字表達十分直白,卻“就提煉成爲一首辭意兼美的絕句來”,提煉出一首很高的藝術境界的絕句。渭城,在西北,很少下雨,和我們江南不同,朝雨,在清晨送別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朝雨,多麼美好,“浥”、“輕”,是詩人的境界,“浥,沾溼”、輕,如清,不明顯,連早上不明顯的塵土都沾溼了。詩人在第一句就產生了詩人的境界,這境界說平時沒有下雨的渭城在清晨送別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朝雨,多麼美好!客舍青青柳色新,是無須解釋的,客舍原來刷成青色,現在恢復了青色,和柳樹相比,柳樹色彩更青,是清潔,洗擦,與第一句“塵”對應,想起無塵的世界,從境界上可以產生聯想。勸君更進一杯酒,不要被現在美好的景色迷惑,您是要出征的人,還是再喝一杯酒吧,昨晚的溫馨和在清晨送別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朝雨,不能讓您忘掉艱辛,作者直接用“酒”字,出現了中國歷史悠久的酒文化,是第三重境界。西出陽關無故人,是說您的艱辛,當您到了陽關,將要西出陽關的時候,就可能看不到一個從前的朋友了,這是第四重境界——前面的三句是喜劇,讓人十分溫馨的時刻,就是在第三句的勸酒,還是溫馨的,有朋友或歌妓或親人在左右。第四句卻是很知己的朋友的告誡,當您要西出陽關的時候,就可能看不到一個從前的朋友了,“惜別”凸現,也許就是詩人思想修養——境界的交流了。第四句“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以悲劇結尾的作品了,悲劇,是將美好的東西打碎的藝術形式

3《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溫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

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衆人所遺棄,不被衆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爲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爲一個現代人,爲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爲他而努力,爲他而奮鬥。不僅是爲祖國,也是爲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的讀後感篇三:唐吉可德讀後感

有人說他是一個幻想家,但我卻認爲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所向往的理想和他所奉行的原則並不全是其實制度的產物,其中也包含着人文主義的內容.在教會嚴重束縛人們思想的黑暗時代,這樣一位能夠衝破思想牢籠,尋求人性解放的人,是時代的先驅.

《唐吉可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位鄉紳貴族,過着極爲遊藝閒適的生活,家裏藏有各式騎士小說,並備受其影響,最終在一次讀書後產生了一個世界上所有瘋子都不曾有過的怪誕想法“他要做個遊俠騎士,帶着他的甲冑和馬走遍世界,八方徵險,實施他在小說裏看到的遊俠騎士所做的一切,赴湯蹈火,報盡天下仇,而後流芳千古。”的確很怪誕離奇不可思議,但是他真的這麼做了。一開始就註定了這個悲劇性的任務不會擁有什麼完美的結局,他的每次出遊都是以悲劇告終。第一次,被人打到動彈不得,被驢揹回了村;第二次,依舊執迷不悟,直至幾乎喪命,才被人救回了家;第三次出遊,他的鄰居參孫加爾拉爲了幫助這個可憐人,與他定下條約,慫恿他再出去,自己假扮成騎士的模樣與主人公進行決鬥反而被堂吉訶德打敗,夢想破滅。而三個月後參孫再次找到了堂吉訶德,這次參孫贏了,按照約定,堂吉訶德必須放棄出遊回家養病。回到家中,堂吉訶德便一病不起,臨終前他意識到了騎士小說的危害,並叮囑他的繼承人嫁給騎士就取消她的繼承權。他的覺醒恰恰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對命運的妥協與無力的抗爭,對自己過去的行爲與思想給予了否定的態度。

在西歐的中世紀,教會控制了人們的思想,這似乎很像中國的秦朝,就差焚書坑儒了.而人文主義精神的出現,是對思想的的一次解放,它使人們變得更加勇敢,無畏.例如在蒙鐵爾郊原,屹立着許多大風車,唐吉訶德把它們當作兇暴的巨人,對它們發起戰鬥,他握着長矛,衝了上去.風卻颳得很狂烈,騎士被掀倒在地上,他的長矛也摔爛了.但這次冒險使他泄氣了嗎?一點沒有,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