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大綱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1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小豆豆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她是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在找學校的時候,我真爲小豆豆擔心。因爲我聽說被開除了的孩子是很難找到學校的,甚至有些學校不接收被開除過的孩子。讓我放心的是,最終還是有學校要她了,這個學校叫“巴學園”。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

這是一所特別的學校,校門是用大樹做的,還用電車做教室,專門接收像小豆豆這樣的被退學而找不到學校的學生。在這裏生活的同學可以上自己想上的課,聽自己喜歡的老師的課,還可以自己想去研究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所學校,帶給孩子們的是快樂和關愛,學校裏,到處充滿着歡樂的笑聲。有了校長、老師、同學的支持和鼓勵,小豆豆在巴學園每天都快快樂樂的,並且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努力地學習,發揮特長,最終成爲了一個着名的作家。看完這本書,我很喜歡巴學園,真想到那裏去看看,看看可愛的樹大門,也到電車教室裏去學習學習,肯定很奇特,很有趣。我還想去看看校園裏誨人不倦的老師們,更想去看看創辦這所特別的學校的校長——小林宗先生。可惜的是,最後巴學園因一次火災,消失了。要是再有這樣一所巴學園,那該多好啊!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2

聽說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讀《窗邊的小豆豆》是失職,懷着一份對本書的神往,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窗邊的小豆豆》。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的是童話般的世界,在這裏,小豆豆學會了熱愛書本,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在這裏,同樣會體驗到恐懼、無奈與憂傷,所有這一切,讓小豆豆成長爲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就像校長先生經常說的:“你真是一個好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遠比知識的學習重要得多。

巴學園,儼然一個教育的理想園,正是因爲這樣一位理想的校長---小林宗作校長。他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懷。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小林先生的眼裏,孩子們就是自然的產物,所以對於那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他總是想盡辦法來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保護他們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他不會阻止孩子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他也不會要求孩子們刻意的去做什麼事情,他總是努力的尋找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他的教育觀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長和同學們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麼幸運,我也是。

童年意味着快樂,學校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應把快樂還給孩子,把孩子從單純的知識學習中解放出來。毫無疑問,學校是培養和教化人的場所。惟其如此,學校應該對所有學生都肩負起責任,一切爲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宗旨。這樣,對個性極強,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應採取獨特的教育方法,這裏書中的學校——“巴學園”已經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對於勒令退學的小豆豆,巴學園敞開了大門,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而且還給她和同伴足夠的快樂。這些快樂的事情是興趣的營養劑,使小豆豆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怎樣待人,怎樣做人。巴學園作爲一所學校成功在於,當別的孩子說,這個學校是破學校時,孩子們一起喊:這是一所好學校。

  一、尊重平等、熱心對待

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針:“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是的,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要尊重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走到學生中去,用心去了解學生,用情去感動學生,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

  二、真實情感、師生相融

小林老師常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雖然我們不可能使小林老師那樣如些徹底地去開發學生的天性,但是我們可以在力所能及地範圍內去呵護學生的天性,儘可能讓他們的童年變得多姿多彩一點。

不過我也由衷爲小林先生而感慨,他的教育方式在如今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是很難再現的。他可以不爲小學的校園建圍牆——如果這所學校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學生不出安全事故纔怪。他可以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想坐的位置,以至書中的泰明死了,也沒有因爲坐位空着而勾起學生的傷感。他可以讓學生到小溪邊野炊,小河邊散步,大海邊游泳、墓地裏扮鬼——今天的孩子因爲怕萬一,謝絕了一切有安全隱患的集體活動,因噎廢食……

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但這種感情在各種的場合與人面前都是不同的。師生之間存在着一種特殊的關係,這緣於教師這一角色的特殊性。但也決定了師生間這種特殊的情感。學生對於老師有害怕的,有喜歡的,有討厭的,有崇拜的,有蔑視的等等。總之是各種各樣都有。但作爲教師,對於學生卻不能有所偏愛,要用一顆包容的心一視同仁。既然是要一視同仁當然是發自內心的,要流露的是心中的真情實感,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真摯之情,用情來溫暖他們,用情來融化他們。要是教師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慢慢地喜歡他。作爲一個受廣大學生所喜愛的教師,師生情感相融,那麼教育教學也將會有更好的效果。

想必每個讀後的人都會感嘆:這纔是真正的瞭解孩子,這纔是真正的教育!在沒看書前我一直認爲:作爲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今,教師僅僅做到這幾點是遠遠不夠的。通過這次的讀書,讓我感觸最深的那就是:要永遠的激勵學生,要用心去愛學生,要全面透徹地瞭解學生,那樣才能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學得到更好的發揮。

總之,只有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才能真正的體現教育對於他們的作用,真正做到“培養人”的目標。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3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宗作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孩子,註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作者就是小豆豆,真名叫做黑柳徹子。小豆豆上學時的教室最令人驚奇,就是由六輛電車組成,孩子門坐在電車中學習。一個年級一輛車;一輛電車最多十個人;六輛電車只有六十個人。

小豆豆他們不僅坐在電車中學習,還上課的時候十分自由:當天早晨,老師把要學習的內容與課程寫在黑板上,孩子們想上什麼就上什麼,不懂的可以問老師,有趣極了。

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例如我,當翻起這本書時,就回想起一年級時,“摔不破的雞蛋”比賽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回想起了寒暑假的時候,我和大院裏的哥哥姐姐們玩耍的時候,那時的我,是那樣的童真爛漫;迴響起了夜晚,我偷偷地躲在被窩裏看小說,竊讀的懼怕,童年的快樂。

《城南舊事》中的作者林海英,英子兒時的生活也是那樣的快樂。她找回了兒時的夥伴妞兒,找到了“瘋子”秀珍,找到了“一起去看海”的她,找到了體貼入微的宋媽,找到了小學畢業時獲得全年級第一的好成績的喜悅。

此時此刻,我彷彿看到了小豆豆立在窗邊,正側耳聆聽着宣傳藝人所帶來動聽的樂曲。窗邊的小豆豆!

讓我們與小豆豆一起,尋回童年!尋回那陽光燦爛的童年!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4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主人公便是這本書的作者。這本書是日本銷量最大的,並且被譯成三十三種語言在全球發行,這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是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窗邊的小豆豆》不僅有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巴學園”,還包含着黑柳徹子對巴學園校長小林先生的深刻懷念。

《窗邊的小豆豆》通過記敘小林先生創造了一所富有特色、與衆不同的學校——巴學園。爲什麼說巴學園與衆不同呢?也就是因爲巴學園專門接收一些在其他學校不受老師歡迎、調皮、異想天開的孩子。而小林先生根據各個孩子不同的想法,精心的設計教學方案。在小林先生的培養下,當年那些不受歡迎的孩子都成了才,當然,其中也包含了小豆豆——黑柳徹子。

小豆豆這麼有名,和她媽媽的教育也是緊密相連的。當小豆豆一年級就被退學時,她的媽媽並沒有責怪小豆豆和對小豆豆的學業泄氣,而是儘自己所有的力量爲小豆豆找合適她的學校。所以說,小豆豆的輝煌,不僅在於小林先生的培養,同時也在小豆豆媽媽好的修養吧。

在讀完《窗邊的小豆豆》後,我感到:如果現在的家長也能像這本書中小豆豆的媽媽一樣;現在學校的校長也能像小林先生一樣,創建出更多像巴學園一樣的學校。那麼大概再也不會有討厭學習的孩子了。這大概也就是這本書暢銷全國的原因吧!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5

書中的小豆豆被老師們認爲很淘氣而退學了。其實小豆豆的性格非常開朗,非常天真爛漫。

巴學園是所好學校,因爲巴學園校長小林先生的教育方法非常獨特。是受到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的影響。

上課是讓學生從自己喜歡的學科開始學習。學生能從自己最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會覺得非常開心。不喜歡的科目在放學前做完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到老師那請教,老師會耐心地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爲止。然後,老師再出幾道例題,這樣就開始了新的自習過程。這樣老師就能瞭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對問題的思考方法以及每個學生的個性,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這是最有效的上課方法,是真正的學習,不會發生上課時心不在焉的情況。

音樂課也和一般的小學不一樣,而是讓學生學習“韻律操”。小林校長用琴聲的變化去教學生沒做不同的動作,使身體和心靈能夠理解節奏,幫助精神和肉體達到和諧,從而喚醒人的想象力,促進人的創造力。

巴學園的散步時間是學生盡情玩耍的時間,如:文中女老師指着黃色的油菜花問:“這是油菜花,油菜花爲什麼要開花呢,大家知道嗎?”接着,女老師講起了雌蕊和雄蕊的知識。

“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這是巴學園校長要求的菜餚。是爲了不讓孩子們養成偏食的壞習慣。如果哪位學生沒有其中的菜餚,他會讓校長夫人取出“海的味道或山的味道”放在那位學生的飯盒裏。每一個學生吃得都非常開心!

這是多麼好的學校,多麼好的老師!小豆豆,因此也不再淘氣了。我真希望我們國家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學校,這樣的老師,那我們國家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才爲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6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爲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記

在小豆豆看來,“巴學園”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地方。

“巴學園”有着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與衆不同的校門,它是由兩株矮樹組成的,窗邊的小豆豆插圖樹上還長着綠油油的葉子,用小豆豆的話就是“從地上長出來的校門呀”。“巴學園”有着與衆不同的教室,它們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是小豆豆以及大家的電車教室。

“巴學園”有着與衆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這位小林校長就微微笑着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這期間校長只是微微笑着問幾句:“後來呢?”或者說:“原來是這樣的啊!”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

“巴學園”有着與衆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

“巴學園”有着與衆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然後說:“下面開始上課了,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和他感興趣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方法,這樣因材施教纔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7

講述了小豆豆對於複雜事情還不能牢記,卻對去野炊的那份期盼,可見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是可以牢牢記住的。所以每當看到媽媽在廚房裏忙活的時候,小豆豆都會很認真的緊跟在媽媽身後學習,還會特別記住媽媽的一個招牌動作。這證明小豆豆的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很強。

早在家中,小豆豆就像羅丹端詳藝術品一樣仔細的觀察着媽媽切菜、洗菜、煮菜的每一個細節。還深深愛上了媽媽掀鍋蓋時把手放在冰涼的耳垂上;叫着“哦呦呦呦呦”。於是,她就會了這個做和切菜、洗菜、煮菜。

在野炊的地方:等等力溪谷。小豆豆依葫蘆畫瓢切菜、燒菜,一氣呵成。與她一起切菜還有一個高年級的男孩。他切的菜有大大小小的;有歪歪扭扭的;也有破爛不全的。他鼻子上滲出了汗,但依舊接受儼然成了專家的小豆豆的指教。他把一些茄子和黃瓜切得像白紙般薄,用鹽醃上。於是大家十分敬佩他會做出如此一流的鹹菜。

她知道和同學朋友們努力完成很多事情,這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們很難有的。這證明小豆豆通過對媽媽做飯的觀察與學習,才能在野炊的時候,所表現出的能力,因此得到大家的誇獎。這次野炊中,提高了小豆豆的動手、獨立生活的能力,也讓小豆豆能體會和感受到一下媽媽平日裏的艱辛。

漸漸的,每個鍋裏飄出了難得的香氣,滲出了陣陣輕煙。而後,一個個鍋裏的飯菜湯被平分了。“好—好—嚼—啊,把吃的東西。”隨後,“我吃啦。”霎時,樹林裏僅剩下瀑布的歌聲。

通過《野炊》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一個好學生並不是讀好書就是優秀的,還要會做事,肯做事,否則哪一天離開了父母連飯也不能做,還怎麼生存呀?怎麼優秀呢?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爲有個性的人。”這是小林校長說過的一段話。我們都應該記得這段話。然後,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更應該多些“等高、等距、等愛”的寬容和耐心。其實,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點: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基本上具備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極少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這樣善解人意的好校長而已。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8

今天,在整理書櫃的時候,發現了一本賦予着美好回憶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再次打開塵封已久的書,所有的回憶映入眼簾。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宗作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巴學園有很多特色聽我一一道來吧!教室是廢舊電車改造的,在這裏,感覺學習就像旅行一樣!車裏的行李網架,車窗也全是原來的樣子;雖然他們的教室不同,上課方式也與其他學校不同,一般的學校都是按照每個時間段,進行有序的上課,比如第一節課是語文的話就上語文;第二節是數學的話就上數學。可是這個學校完全不一樣,第一節上課時,老師就把今天要上的所有課,要學習的所有問題點,全部書寫在黑板上,然後說:“下面開始上課,從你最喜歡哪門課開始吧!”大家而後就從自己最喜歡的哪門課開始學習。

但每次最讓小豆豆期待的是午飯時間,小林校長爲了不讓孩子們挑食特地設定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是蔬菜、肉(當然,肉並不是在山上得到的,不過大致區分的話,牛、豬、雞都是在陸地上的,就歸入“山的味道”裏面。海的味道則是魚、紅燒海味什麼的。總之,飯盒的菜裏一定要有海里和山上出產的。

看到這兒,我真想和小豆豆一起上學呀!但是看到最後我心裏一陣惋惜,因爲事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京,從b-29飛機上,數枚燃燒彈投向巴學園,落在了電車教室上,凝結着小林校長夢想和心血的巴學園就這樣被摧毀了?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優秀範文9

是否已經忘了童年的味道?

是否還記得小時侯因爲走神或上課說小話而被老師罰站?

是不是還記得一臉倔強的自己因爲亂吃藥而被家長責怪呢?

這些都是童年時候的舊事了吧?已經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窗邊的小豆豆》帶着我看別人的童年的時候悄悄地提醒了我,讓我再一次回到了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寫的。文中的巴學園是一所學校,一所專門收所謂的“特別學生“的學校。小豆豆是個在一般人眼中名副其實的“壞學生”,文章第一篇就講了小豆豆的媽媽和老師的見面,老師說小豆豆在上課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屜,就是對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麼就是站起來對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然後請他們表演,好不容易等藝人表演完一曲,也已經下課了。這麼一來,老師還能講課麼?老師說呀說。一大堆的事例,媽媽也覺得實在不好意思再麻煩同學打擾老師了。最終媽媽領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學校,但她沒有告訴小豆豆她被退學了,因爲她怕打擊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學院生活就開始……

說心裏話,我是很羨慕小豆豆的,調皮的她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宗作校長, 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我也羨慕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後,媽媽纔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爲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如果媽媽說:“你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教育。所以我覺得每個老師與家長都應該來讀讀這本書,來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小林校長和小豆豆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很適合孩子的成長,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纔是教育孩子的出發點。

我覺得書中不僅是作者對自己在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紹一種教育制度。

巴學園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提倡的“愛人,愛己”小林校長真正地實現了這一點。

如何尊重自己,愛自己呢?那就是通過實現別人對孩子的尊重,讓他自己贏得信心,和自尊,那麼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來了。對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給予特別愛護,這種愛護不是溺愛,而是適當地用一些方法幫他跨越一些自己因爲身體缺陷而無法完成的任務。在書中有一個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長爲了他舉辦了學校的“小型運動會”。在他根本無法跳過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馬時候在背後暗暗地幫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讚歎。這麼一來,培養了殘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補償———自尊和自信。這對他的一生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其實天下沒有壞學生。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動《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較大咧咧。但是不管他們因此犯了錯誤還是怎麼樣,都不可以妄下“壞學生”的定論。他們都需要尊重。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注意,先尊重學生,嘗試從他們的那個角度想一下這件事情,弄明白他們爲什麼這麼做。跟他們平等地交談,解開他們的心結,然後再教導,巴學院就是這樣。

巴學園,儼然一個教育的理想園,正是因爲這樣一位理想的校長---小林宗作校長。他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懷。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對這個“頭髮稀疏,牙齒脫落”的老人肅然起敬的同時,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東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價值就在能把孩子的這種本真發掘出來並保持下去,讓他成爲他自己。

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林老師,記住了一個慈祥的媽媽,讀出了怎樣去面對一個孩子的行爲,讀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過去的我是如何,今後又該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