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李冰治水讀後感

李冰治水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在都江堰的修建過程中,李冰從當地居民的房舍用料中發現竹、木卵石等材料用之於工程的可能性,便動員治水羣衆就地取材,運用了榪槎、竹籠、羊圈、樁工等技術,使工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省效宏的特點。以下內容是小編爲您精心整理的李冰治水讀後感,歡迎參考!

李冰治水讀後感

  李冰治水讀後感一

在巴蜀大地衆多江河中,有一條古老的流水,它就是發源於松潘高原岷山南麓的岷江。這條江水穿過崇山峻嶺,千迴百轉,從灌縣城西進入成都平原後,河面驟然開闊,河牀坡度銳減,流速漸緩。從上游帶來的大量卵石和泥沙,逐年沉積,淤塞了河牀。古時,每逢汛期,山洪咆哮,如野馬奔馳、猛虎出山,人畜房舍付之東流,生息於兩岸的人民深受其害。相傳,在遠古時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曾率領部落人民疏導過它。到了春秋時代,蜀王杜宇對這個流域也曾開溝挖渠,排積引水,但都沒有馴服它。真正馴服江水、化害爲利與人造福的功臣,要算秦代李冰了。

公元前277年,李冰官任蜀郡太守,受命於秦昭王的治水重任。爲了追究水患的由來,李冰翻山越嶺,邁着艱難的步子去察看了滋江地勢,掌握了岷江出高山峽谷後河面開闊,流速頓減的特點,發現了可資修渠的有利地形,並吸取了岷江兩岸人民多年來與洪水斗爭的經驗,終於合理地選擇了渠首的位置,因勢利導巧妙地佈置了都江堰的渠首工程。

李冰設計的古堰,主要由都江魚咀、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井輔以韓家壩、百丈堤、馬腳沱、人字堤等附屬工程。其佈局是利用"魚咀"分水,"飛沙堰"溢洪飛沙,“瓶口水寶到分並見"相互配合,構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排灌系統。達到了“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效益。分水堤形似魚咀,昂頭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引成內、外二江。西邊的爲正流,叫外江;東邊的爲人工引水渠道,叫內江。內江流到"飛沙堰"的末端,原來被玉壘山斜出的一塊礫岩阻住了水的去路,那麼是怎樣打開這條通道的呢?據傳說治水羣衆在李冰的帶領下,積木於岩石上,以火加熱,澆水驟然冷卻後,用簡陋的的鐵具鑿向微微開裂的巖山,歷盡了千辛萬苦,才大功告成。這一人工口道被稱爲"寶瓶口"。被鑿開的礫岩,孤立在江中的部分後人稱之爲"離堆"。從此,內江經過寶瓶口,開始分引支流,興以輸水灌田之利。

李冰在都江堰工程建成後,經過多年實際觀測,掌握了寶瓶口水位的變化與灌溉需求的規律。於是,他令人於水邊刻鑿了三個石人,同時刻上“幹毋及足,漲毋沒肩,年中水量,以此爲度"的說明(《華陽國志》)。後人隨着掌握水情經驗的進一步豐富,於寶瓶口左面的山石上加刻了幾十件分劃,取名爲“水則"(即今水標尺),當水面到達十一劃時,內江灌溉區用水充足,超過十九劃時,就要向外江排水,可謂文明古國的最早的水位標尺。

在都江堰的修建過程中,李冰從當地居民的房舍用料中發現竹、木卵石等材料用之於工程的可能性,便動員治水羣衆就地取材,運用了榪槎、竹籠、羊圈、樁工等技術,使工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省效宏的特點。當時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技巧,被一代一代保留下來,人們"仿李公之法",大得收益。

"滄桑有變古堰永存,水旱無常清流不息。”李冰治水,功績千秋。史書記載他的治水事蹟:"冰乃壅江作堋……於是蜀地千里,號爲陸海"。從此,成都平原。旱則引水侵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古人忘不了李冰,祭祀他的活動極爲隆重,"李大守疏江驅龍,有功於西蜀,祠祭甚盛"。1974年3月3日,在修造外江閘,下移索橋開橋挖基時、發掘出一尊漢代雕塑的李冰石像,神態從容,拱手微笑,衣紋線條清晰可見,其袖和衣襟上題記着:"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鎮水萬世焉。"這三行隸書,爲史書記載李冰主持修建古堰提供了比較可靠的物證。郭沫若曾書贊李冰"爲中國二千數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術專家"。李冰的名字將同都江堰一起永銘刻在世世代代人們心間。

  李冰治水讀後感二

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爲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到唐代,都江堰改稱爲“楗尾堰”。因爲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爲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爲“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爲什麼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條江呢?《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爲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爲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被譽爲“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爲橋面,兩旁以竹索爲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爲鋼索混凝土樁。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衆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爲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爲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爲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里,成爲“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目前灌溉面積超過1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