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西湖夢》有感

讀《西湖夢》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餘秋雨先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用吞吐千年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中國千百年的辛酸。

讀《西湖夢》有感

秋雨先生是個文人,他所面對的風景是千百年的謂嘆;他所面對的天空是千百年的感動;他所面對的大地,是一個個悲喜劇,一段段歷史的疊影。我是個俗人,只能呷一口清泉,跟隨着他的腳步,透過嫋嫋的霧氣,去追尋千百年的沉重。

在先生的<<自序>>中,先生就已提到他出遊的目的是尋找精神與體魄的呼應,深邃與青春的應和,學識與遊戲的成輔。我相信,他做到了,他用蒼涼的筆觸回憶華夏文明的興衰,他用深邃的辭藻與古今文人惺惺相惜。

文章中不乏出彩之處,最讓我震驚感觸的一篇文章是<<西湖夢>>。

我本該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西湖對於我,近在咫尺。我在楊柳依依時遊過湖,在荷花盛開時泛過舟,在秋風蕭瑟時聽過雨打殘荷之音,在漫天大雪時登過湖心亭。可是,我面對的西湖僅僅是西湖,僅僅是一片靜靜的湖,即使美麗到虛幻,精緻到縹緲,它依然是單薄的,平面的,脆弱的。

可是先生筆下的西湖是不同的,他以文人的視角立體地展現了西湖的美。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他的述說下,展現出異常的光彩和魅力。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文人呵,文人的心胸是如此廣博,跨越千年;文人的心思是如此細膩,體察入微;文人的想法是如此剔透,把所有人的心思琢磨得如此清明。

他把西湖刻畫成一個端莊秀氣的女子,精緻雍容。在他眼裏,西湖早已不僅僅是一片湖,它是一種象徵,一種文化的象徵,是文人心中的一種念想,他讀到的不是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而是傳世的檄文;他看到的不是刻龍雕鳳的亭臺,而是慷慨的遺恨;他欣賞的不是凜然安坐着的萬古江山,而是歷史的震顫。羣塔入雲,藤葛如髯的美景是對一位位文人名士千古的緬懷的悲傷,對一個個脫世出塵的奇人異士的欣賞和激嘆。

文人是最浪漫的,在他眼裏的蘇小小沒有了低下的身份,她只是個女子,一個恬然適然,至情至性的女子,一個努力追尋美麗的女性。浪漫的文人對她沒有輕薄,沒有蔑視,只有理解和尊重,欣賞她的超逸,羨慕她的瀟灑。

西湖變得放達而無執,浮滑而隨意,寧靜淡泊,苦寂超逸,這樣的西湖盛大到縹緲,虛無到厚實,也許着纔是西湖,立體的,飽滿的西湖。

我站在西湖前,俯下身去,靜靜地掬起一捧清水,竟有咫尺天涯之感。我到底是個粗人罷,若沒有先生的指引,現在的西湖也僅僅是西湖吧,細細看着手中的水慢慢滴流,我的心驀地一驚!是先生啊,用厚重的歷史,帶我捲入西湖的精神與榮耀,使它變得立體而飽滿。這不禁讓我這個與西湖毗鄰而居的人羞惱萬分。

可現在,面對着這似曾相識,美麗依舊的西湖,我茫然了,西湖依舊用它的微波撫蕩着我的心靈,可我不知,這次,年輕的我,是否依舊淺薄。

《文化苦旅》中這樣的文章比比皆是。在陷身這樣真正的文人面前,我惟有頷首低眉,在他不吝的賜教下,摸索出一個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