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類的聲音》讀後感800字

《人類的聲音》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導語:人類的文明史相對於浩大的宇宙來講,似乎顯得很微不足道。但是這對於人類自己,對於地球來講,是一羣有智慧的高級生物在一個小小的星球,在自己的家園上,用盡自己的力量和汗水來鑄造的一場文化的奇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人類的聲音》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人類的聲音》讀後感800字

  人類的聲音讀後感優秀篇【1】

整個宇宙都沉寂的時候,人類說話了。發出了宇宙間僅有的,人類的聲音。閃耀着人類的智慧光輝,承載着人的創造與思想,展示了人的偉大靈魂,這樣的聲音。

人類的聲音久久迴盪在時光的岸邊,漂浮在大地上,有力、鋒利又令人着迷。

康德發出了理性的聲音:有兩樣事物是我心中不斷充滿驚奇和敬畏——在我頭頂上繁星密佈的蒼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觀。

我們的時代是個非理性的時代,人們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搔首扭腰,迷醉在燈紅酒綠中,喧囂的都市中找不到理性的痕跡卻只佈滿了一種肆意。但我們不該找回我們的理性嗎?沒有了理性,也就沒有了那份砝碼,使天平來偏向明顯真理的砝碼。沒有了理性,60年前的那幕慘劇就會重現:生靈塗炭、妻離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對往者的審視中找到道德的標杆,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而德國人用盡一切方法阻止時間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聲:修建集中營紀念館,全力處理戰後的善後問題,還有那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德國人在60年裏不斷地反思,不停地紀念,終於完成了靈魂的自我救贖。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可見理性是文明進步的要求,亦是人類找回內心一份祥和的要求。找回理性吧!

盧梭發出了自由的聲音:放棄自由,就是放棄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義務!

我想問:我們自由嗎?我們不敢吶喊,不敢放縱,不敢衝動,不敢不過那麼格式的每一天……這“不敢”,大概是因爲不自由吧。每個人都在社會上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康德說,人非工具;但看看周圍吧,任何人扮演着工具的角色,都沒有被賦予情感;或者說,人,不過是製造工具的工具罷了。記得一個短片,叫《僱傭人生》,在那個神奇的世界,所有的工具都由人來完成,他們毫無怨言,組成了這個冷酷的世界重要的一部分……那,爲什麼不自由?我想大概是太多東西綁在腿上,走不動了。燙金名片、官位、高級職稱、名車、豪宅……太多的東西散佈在地上,人不停地啄食,漸漸的,人變成了雞,飛不起來了。找回自由吧!

桑塔亞娜發出了關於懷疑的聲音:懷疑態度是理智的貞潔,過早地放棄它或將其交付給第一個來者,是令人羞愧的;在一個長長的青春期中,冷峻傲慢地維持它,直到天性和辨別力成熟時,最終以其換取忠誠和幸福,這樣纔是高貴的。

人總是服從於權威,但世界上,總有完全相反的權威存在,所以,不要丟了心中的懷疑精神。懷疑總伴隨着批判,正是懷疑和批判使得時代進步,正如古人云:“學貴置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但當今並不乏些青年,相信書上寫的便是真理,崇拜前人,迷信書本,不敢跨雷池半步;這樣的人多了,社會只會停滯不前。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就毫無疑義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爲什麼。”的確如此,如果達爾文沒有對“特創論”的懷疑,就不會有“自然選擇學說”的確立;如果哥白尼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也不會有“日心說”的創立。所以說,只有“疑”才能使得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豔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找回懷疑精神吧!

潘恩發出了獨立的聲音:當一個人已經墮落到出賣他聖潔的靈魂,到了公開宣稱自己相信那些實際上並不相信的東西的地步,他已經可能犯一切錯誤。不忠實不在於相信與不相信,而在於聲稱自己相信那些自己並不相信的東西。

怎樣纔是幸福地活着呢?我想,就是不違背自己活着。順從自己的本心,聆聽內心的囈語。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聽到自己的聲音了。爲了活,蒙上了自己的眼睛,對於愚昧無知的上司阿諛奉承,向所謂上流笑臉相迎,全然不顧心裏即將涌出來的噁心,這樣笑多了,臉上便漸漸泛起油脂,漸漸的變得與那些人相似了。此時,人已不再是他自己了,因爲他那純潔的靈魂已墮落至地獄中,出賣了自己的心,已然沒有心了。沒有心,怎麼活?沒有獨立人格,怎麼幸福?所以,找回自己的那份獨立人格!

正是這些人類的聲音,這些明亮的聲音,喚醒了一代代混沌的人。

  人類的聲音讀後感優秀篇【2】

從萬物沉寂到衆聲喧譁,人類將他們的聲音無限散發出來,使得人類的眼神從某一刻開始,變得複雜起來,那承載着智慧的呼喚,充實着人類的心靈,使人類獲得思想,而思想,把人類推到一層更高的境界,構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人類,從此刻開始變得尊貴,變得偉大,開始上升,文明,在人類的心裏播下了希望的火種,在我們演繹生活的同時,它被無意地點燃,這是一道永不熄滅的熊熊火光,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

對於浩渺的宇宙來講,人類似乎顯得很微不足道。但是這對於人類自己,對於地球來講,是一羣有智慧的高級生物在一個小小的星球,在自己的家園上,用盡自己的力量和汗水來鑄造的一場文明的奇蹟,這是美的表達,也是對自己最高的獎賞。這是一種質的飛躍,人類塑造了自己,裝點了地球,無限創造,無限進步,追求自由,平等,和平,每一種力量,都是人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潛力所在。

那麼這一切,究竟是何種力量所引起的?又或者說,是從何種方式開始的?

答案很明確,是的,所有的所有,都是源於人類的呼喚,發出了人類最爲真實的聲音和最具創造力的想法,從而開始了交流,實踐,反思等一系列優質循環當中,並一步一步地催發人類心靈的成熟,和文明的進程。

這種靈性的聲音在古希臘神話中即可尋覓。普羅米修斯說:“我決不會用自己的痛苦,去換取你奴隸般的命運;我寧願被縛在崖石上,也不願作宙斯的忠順奴僕。”"人性"在古希臘神話中得以充分體現,人和神的關係其實並不複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神即是人最初的企盼。那位人類到貨爲人類受罪的英雄,普羅米修斯,不正是每個民族所希望的用不落的太陽嗎?因而馬克思推崇普羅米修斯爲人類而獻身的精神,稱他爲“哲學的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對於神的想象,人類呼喚出了最爲純潔的聲音,吶喊出了心中的遼闊。

在時代繼續前進的搖槳中,旋出了一批優秀的哲學家,他們無時不在思考,無時不在探索,最終探索出了一條可供人類邁開大步向前走的林蔭大道。他們的聲音也被時代記錄了下來,這些思想中的精髓就體現在他們的著作之中,時隱時現。培根在讀書的意義和作用方面有十分精闢的論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辨,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讀書方法上培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而讀書之道,叔本華也有他的門戶之見,讀書的方法可以深刻領會。“不讀壞書,是讀好書的一個條件:因爲人生短促,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精闢的敘述中有不乏真理“你要讀古書,就讀古人的原著”在不朽的藝術中,嚴肅而靜默的閱讀,汲取書中最爲精澈的精華,便可使自身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催生進步。

而在文學藝術的長廊中,人類的聲音同樣此起彼伏,星光熠熠。加繆的《阿爾及爾之夏》中可以看出在整個青春年華中,人們在此尋到一個和自身美麗成正比的生命。然後呢?是下坡路和幽暗的境況。他們明知自己會輸,卻仍以肉體作賭注。在阿爾及爾,任何年輕有活力的人,都能隨處奮鬥和勝利的機會:在海灣裏,陽光下,臨海陽臺上的玩樂遊戲中,百花爭榮,芳菲燦爛。意大利式的陽臺,歐洲式的寺院,以及普羅望沙羣巒的側影——在所有這些地方,人們都能解脫人性的束縛,溫文地自我解放。加繆告訴我們生命是激情的,在短暫的時間裏,我們要將生命像煙火般焚燒,在大地上屹立,去見證生命的驕傲。

從《創世紀》到《古希臘神話》,從《人權宣言》到《聯合國憲章》,從《沉思錄》到《人是會思想的蘆葦》......人類,將自己的聲音散發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也將人類文明傳播到每一寸土地,從人開始張嘴的那一刻起,世界就知道,那些月明之色的神奇想像,那些羣星之燦的美麗思想,那些散發生命之光的自尊倔強,無不指引着人類生存演進,無一不遙指着日出般光亮的未來。

  人類的聲音讀後感優秀篇【3】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覺得是耳邊輕柔的呼喚,低聲的訴說;有這樣一種聲音,沒有多餘的技巧,卻能喚起你靈魂深處的良知和責任;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卸去疲憊,帶你走到過往的回憶中;有這樣一種聲音,會帶給你心靈的震顫,會讓你心中盛滿感動。那就是母親的聲音。

小時候,會厭你。

小時候,我最喜歡商場上那琳琅滿目的玩具,當我拿着愛不釋手的玩具時,你那並不好聽的聲音就會響起,說實話,我討厭那聲音,因爲它代表着我將和那一個個漂亮的玩具分別。幼稚的我從來都不懂得你的辛勞。一次次被你強拽着回家,我只能在家裏哇哇大哭,可是你從來不會心軟,我以爲你不愛我,但時光的年輪卻在你的臉上刻下了皺紋,一根根白髮顯示了歲月的痕跡,而你還在無悔的默默付出着。

長大了,會怨你。

長大了,最愛的就是睡懶覺,雖然媽媽不允許,而那一個個美夢卻生生誘惑着我。媽媽那蒼老的聲音總在我耳邊響起,我不情願的起牀,一邊吃着早餐,一邊罵着媽媽。但卻因如此,我從來沒遲到過,每當看着那一個個遲到的人,被老師狠狠教訓後,撅着嘴回到座位,我總在心裏說他們活該,但又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媽媽不喊我,我的下場又是怎樣的。

現在,總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站在窗前,看着那黑得深邃的夜空,但總有一種惆悵佔滿了我的心,那裏像沒有出口的路,死氣沉沉。“媽媽,爲什麼天會黑啊?死氣沉沉的,好可怕哦。”我總喜歡這樣問。媽媽這時會笑着說:“因爲這樣,你就可以專注的聽我的聲音了,媽媽的聲音會帶你找到光明。”我迷惑的點了點頭。

在我的人生裏,總有那樣一種聲音在我迷茫的時候爲我指引方向,陪我度過漫長的夜。讓我再聽一次你的聲音,這次,我不會怨你了……

我彎下了腰,向這個精靈問好。它動了動披在它自己身上的薄紗,示意我坐下。我坐下了,就在它的身旁。我看它拈拈身上的泥土;我看它爲自己穿上無形的嫩滑的羽衫;我看它閃耀出聖潔的光輝。我就這樣看着它,就這樣。

它在試圖擁抱我的生命,它在盡力融入我的生命,它正在張開懷抱等着我。可我恐懼,疑惑,害怕。它不知我以前遭遇過什麼,它不知我曾經有過什麼傷痛,它不知,也不理解。

我雙手環抱膝蓋,凝視遠方,我們各自都在沉默着。

它的溫度劃過了我的指尖。我一驚,倏地收回了我的手指。但它正在我的指尖融化。“你這又何苦呢?”我苦嘆,“反正你在太陽升出來時就要融化,爲何要這麼快就以這樣一種方式將自己的生命終結了呢?你不覺得後悔嗎?”雪聲沙沙,它在回答:“不,我不後悔,融化後,我會滲入大地,讓草木受到我的滋潤,能茁壯成長,你知道嗎?我延續了草木的生命,而草木延續了我的夢。”“你的夢?”我低吟。“對,我的夢,不讓受恩惠的動植物知曉我,我不求它們的回報,我只求看到它們高興的笑臉。”“你——”它在笑,它在歌唱。在一片朦朧之際,我看見了一縷陽光。

“雪化了,雪化了。”孩子興奮的叫鹹已不再那麼刺耳。我趕緊穿好了鞋,跑到門外。頓時,眼前的一切徹底驚醒了我:雪基本上都化了,而大地變得更的堅實,更加的溫潤。

就在這一片陽光中,我聽見了雪化的聲音,那樣的歡樂。就在這一片歡樂中,我發現了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