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大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1

當少年‘派’成功地到達了墨西哥海岸,趴在沙灘上時,我才從那奇幻的世界中醒來。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是精彩絕倫,同時我也深深地佩服派的勇氣與耐力。

派的父親是一家動物園園長,他的家庭和動物在前往加拿大的路途上不幸遭遇了海難,輪船沉入了海底,而少年派和一隻老虎倖免於難。失去親人的派非常悲痛,當他發現老虎時又非常恐懼。但他用勇氣和耐力馴服了老虎,到達了墨西哥海岸。

少年派雖然懼怕老虎,但生存告訴他必須有勇氣與老虎相處才能活下去。所以他自制魚竿釣魚,並給老虎餵魚吃。勇氣的力量使他敢於上小船跟老虎劃分領地。在航行途中他們遇到了巨大的海浪,飛魚羣,鯨魚等,甚至還碰到了一個可以腐蝕任何事物的島嶼。他沒有在這些災難中喪生,而是堅持下來,用勇氣和耐力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大災難!可以說勇氣和耐力是少年派生存下去的根本!

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要有勇氣與耐力去克服困難。影片中的老虎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困難,要勇於去挑戰並克服它,使“它”被馴服,以不變應萬變。更要有耐性去面對失敗和逆境。在一個人身處絕境的時候,勇氣會從他的身上迸發而出,這是最可貴的精神之一。

勇氣與耐性使一個人變得強大,懦弱與急躁使一個人變得渺小。只要有勇氣挑戰困難,再殘暴的挫折也會被打敗;只要有耐力面對失敗,再巨大的逆境也會有轉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既是一個奇麗的故事,也是一個深刻的哲理。勇氣是戰勝困難的法寶,耐力是開啓轉機的鑰匙。勇氣和耐力會讓我們走向成功之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2

我前幾天看了一部很好看的大片,片名就叫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片子可以說是完美的視覺盛宴,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非常精美的藝術品。電影裏面的3D效果製作得很棒,其間的事物都像近在咫尺一般,形象生動、活靈活現,甚至可以感覺到老虎的呼吸,它毛髮、鬍鬚的動靜都清晰可見,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有很多場景也製作得非常漂亮,比如那夜晚閃光的海面,童話世界般美侖美奐;還有鯨跳躍起來擊起水柱,場面生動又宏偉;海上遭遇暴風雨時驚天動地的場景讓人幾乎忘記了呼吸......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述的是一位叫“派”的少年遭遇了大海嘯,和幾隻動物相遇在救生船上,最終他和一隻叫做“理查德帕克”的老虎在海上漂流了227天后得以生還的故事。在漂流中,派眼睜睜看着鬣狗把斑馬和猩猩吃掉,最後老虎菜出來咬死了鬣狗。之後的旅程是派和老虎相伴度過的,老虎可以和派作伴打發寂寞、無聊的時光,但是缺乏食物的老虎又隨時可能吃掉派,派得不斷的給老虎找食物。他們還到過食人島,食人島上的夜晚如仙境一般,生物將水中世界點綴成神話境界般迷人。最後,他們到了生存之島,派累倒在了沙灘上,在派的注視下,老虎走向了森林入口,稍作停留卻不回頭,消失在了森林裏......

我覺得派很堅強,在長時間的漂流中,那麼無助的情況他都可以頑強的生存下來,和老虎共處,適應大自然,戰勝各種困難。如果是我的話,那我肯定堅持不下來,一定沒法生還,和派相比,我差得太遠了。派創造了奇蹟,他教給我很多東西,他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他機智勇敢、戰勝困難的能力,他堅強堅定、適應環境的生活態度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這部片子很好看,劇情也很不錯,推薦大家有時間的話也去欣賞這部美妙的藝術品,去享受一下那視覺的盛宴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3

今天看了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所感觸,故作本文。

派是印度男孩,英文名爲“Pi”。因爲Pi和Pee很像,別人經常把他戲稱爲“Pee”(尿)。小時候的他就是在衆人的揶揄中長大的。

派的母親本來做植物園工作。派的父親看上了這家植物園,想把它轉變成動物園。於是兩人就這樣認識了。可是因爲女方家庭的反對,派的母親被迫與孃家斷絕關係。在法屬印度時期,也就是20世紀中葉,兩人就有如此勇氣真是讓人欽佩。

由於法國收回了印度某些州的自治權,派的父親所在的動物園每年得到的補貼少了,經營出現了虧損。這樣,派的父親決定赴加拿大賣掉動物換錢。

在航行的途中,他們經過了新加坡到達菲律賓,然而此時暴雨來臨。好奇的派半夜起牀去船頭享受暴風雨中在大海航行的感覺。然而,大船卻進了水,派的一家被海浪吞噬。

派爲了救斑馬,跳到了一隻小船上。這時大猩猩以香蕉爲筏向小船游來,最終被派救上了船。老虎理查德以及狼狗隨後也登上了此船。四種動物共存的結果是:狗咬死了斑馬,猩猩捶打狼狗然後被其撲倒,老虎餓極了,要吃派。於是最後就演變成派和老虎的鬥爭。

有了對手,就有了生存的目標。派憑藉驚人的毅力活了下來,並憑藉智慧和理查德做了朋友。那個凶神惡煞般的老虎終於被馴服了。

兩者漂流到了食人島,遇到了成千上萬的狐獴。狐獴們很可愛而且很可憐,因爲他們懼怕被害,每到夜晚就棲息到樹上。派不願意在此孤島長眠,毅然踏上了船,重走漂流的路。

老虎經歷了很多顛簸和飢餓終於倒下了。派則飄到了岸邊被救。結局是好的,派有了幸福的家庭,言語間透露着從容。可是又有誰能理解那一段海上驚魂時光呢?也許用高爾基《海燕》中的一句話結束本文比較合適: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面對絕望和挫敗,智者會像派那樣敢於挑戰自我並竭盡全力地活下去。影片中的海洋與月亮共同造就了一幅悽美的畫面,而我們從影院回來的路上看到月亮後卻有說不盡的溫馨。珍惜現在吧,美好的生活有時候蘊含在平淡之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經歷在告訴人們珍惜幸福的同時,也在激勵着世人敢於戰勝意外和困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4

書能使人豐富課外知識,書能給人們帶來愉快,書更是我們能吐痰心聲的好朋友。讀書正如冰心所說的:“我讀書奉行九個字: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好的書籍猶如人生導師,啓迪着我們如何生活,怎樣做人。

今年,我看了楊馬特爾作者寫的文學作品中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本扣人心絃的書本尋找答案。

故事中,一艘孤單的小船,一個落難少年,一頭孟加拉虎,在南太平洋上進行的最艱難的生存考驗。他們在這廣大無邊際的汪洋中展開了一趟驚人之旅。七個月後,派和老虎從菲律賓漂流到了墨西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當那隻老虎着陸了下船後,頭也不回的邊往叢林深處裏走去,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讓派十分難過,當他被當地“居民”救起時,悲傷的淚水滾滾流下。

這本名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深刻地印在了我腦海中,同時也打動了我的心。並教會了我:就算在人生低潮,我們仍要擡起頭,永懷着堅強的心,努力地向前衝。也同時讓我學到了,原來兇猛的動物會攻擊人類,是因爲它們也在困境中。還讓我明白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和諧的世界裏,我們經歷的苦難很難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裏面的主人公派失去家人、甚至失去一切相比。但是我們身邊也有一樣的人,例如: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她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爲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裏也會經常唸叨着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這種不向命運屈服、熱愛生命的人都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們的品質。

楊馬特爾作者這本名著,讓我知道,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就是下一個少年派,在汪洋大海中找到了你的人生方向。

前路漫漫何所依,書香濃濃伴我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5

如果全片比作一棵大樹,那麼前述即枝節,下述爲主幹。關於信仰與生存的思考,想必觀影之人都能領會並感悟的。

對於無神論者來說,宗教信仰是虛無縹緲的夢幻,而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信仰即生命。一個人心中若是無所神信,是否可以理解爲是泛神論的種子在萌芽。反過來說,如果你什麼都相信,等於什麼都不信。這是派父親的原話。

在泛神論、無神論或者單一信仰之間,派到底做何選擇?若真要站隊,我可能會傾向泛神論一說。畢竟在少年時期烙下的印記在一生之中都是很難抹去的,且在派與作家的交流時,其禱告、吃素等細節也是可以支持這一觀點的。不過,電影中仍有諸多情節讓我很是迷惑,其一爲派在暴風雨中發狂地高呼看見了神蹟,並解開帆布讓理查德拜見神,可當見到後者狼狽的躲藏及惶恐的眼神,派滿是憤怒地對着神吼道,你爲什麼要嚇它。這不足以證明派的宗教信仰泯滅,卻能說明他確有所動搖。至於派在之後的情節中有殺生、食葷,那只是說明在生存面前,宗教的儀式感微乎其微,而不能佐證派已失去了虔誠、毀滅了信仰。

應當說,在派的奇幻漂流過程中,生存即最大的信仰。

活下去,是少年唯一的念頭,而如此強烈的求生慾望,實屬罕見,也可能是因爲我從未預想過我會遇上少年派的經歷。誠然,僅憑這個念想自然不足以支撐整個意志,於是,出現了理查德,以及它帶來的恐懼與專注。這才完整了特別時期的特別信仰。

當你專注於某一件事的時候,時間會走得飛快,生活會變得充實,不論讓你專注的是恐慌、期待、希望或者其他。這種感覺其實我們都有過。比如說,高考。在高三的大環境裏,每個人的世界充斥着與高考相關的信息,你時刻被灌輸着一個觀念,這一年的生活就是爲了高考。高考必然帶來擔憂與煎熬,你一再想着要把它趕出生活,可又不得不一再接受與之共生的現實,久而久之,你便習以爲常,甚至會試着享受這段痛並快樂着的人生歷程。終於在那個六月,你擺脫了它,再也不見。可就是這個萬夫所指、人皆唾之的高考,在告別後卻成爲心中最懷念的老友。這不就是派和理查德的故事嗎?

之前寫到片中的唯美畫面讓我聯想起《小王子》,那麼,派與大海、與猛獸搏鬥的激烈場面不由讓人想到另一部文學經典,《老人與海》。《少年派》可謂是青年版的《老人與海》,派即聖地亞哥。《老人與海》最經典的話當屬“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卻一直覺得,“毀滅”與“打敗”兩個詞在中文的環境裏解釋正好與英文的意思相反,因而這句話必然是原版表述更爲有力,“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李安鏡頭裏的少年,都親身實踐着這個真理,且把這份人類生存的勇者氣概傳遞給每一個人與其交流的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6

本來是當天就能看到李安導演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結果出差沒能來得及看上,回來的第一件事,和S翼樂團一起觀看了這部影片,想說些話。

恕我多嘴,很多人寫影評,就像國產影片一樣,無任何意義。

我想說的是,我們看這部片子,究竟會想到什麼?畫面很美?故事精彩?還是僅僅只是過過眼癮?

張作甫是一個幻想主義者,雙魚座嘛,難免想的太多,不過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我這樣的性格每次看影片都能和現實聯繫在一起,也許你也有。這讓我在生活中吸取了不少有用的東西,比如看《阿凡達》時,我深深的知道了“尊重”二字,也雖然這只是電影。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我深深的知道了“堅持”二字。當然,也不僅僅只是這簡單的兩個詞,而是知道了生活的意義。

我喜歡看國外的一些大片,並不是像觀衆和一些寫影評的人所說所想的一些外在的東西,而是很多影片內有很多的意義,哪怕是科幻片。但國產片就不是了,亂七八糟,胡編亂造,頂多也是還原歷史,還歪曲事實,要麼照搬生活,空洞乏味,毫無意義。在我看來,也只是僅僅爲自己的商業利益而已,忽悠着百姓的腰包。當然,有些個別的片子,還能說幾句,我也不能全否認。但總髮現,我們的奇蹟,一次次被李安導演刷新,這讓我們倍感欣慰。

我不知道李安導演怎麼去定位這部影片的意義,但在我看來,這部片子很成功,從各個方面。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這部片子似乎就是給我們國人的年輕人看的。不是嗎,生活也就是這麼的殘酷和現實。壓力大嗎?大;努力的辛苦嗎?苦;一路挫折打擊有嗎?有;尤其是在無情無義的老虎、老實巴交的斑馬、充滿母愛的猴子、狡猾小人似的“豺狗”以及人之間的一個關係中。身邊無非表達的就是這類人羣,而且都是天性。那麼,假如一個人有終點,那麼怎麼去面對這樣的人生?首先,能生存下來的都是強者,強者更有強者,要想繼續生存,作爲自己來說,就要更強。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是夠堅定?夠堅持?是不是能看到未來?我想,當很多人面對的時候,也許多數人會死於海中……

在這裏面,我還看到了愛情。老虎和人,猶如一對情侶,現在的人啊,懂良心的不多,不管是男是女,總會不計別人的付出,而只知道自己的索取和所需,在有了感情時,似乎對方做的事就是應該的。而當自己有了靠岸的地方,連一聲問候或者招呼都沒有,無情的離去,也許這類人羣太多,觸動了導演李安的心……

對於我這個幻想者來說,不管這部影片表達了什麼,我看到了很多,總結一點就是,要生存,靠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任何事情中,有目標就應該去堅持。當然,這個堅持絕對是在當下自己所能努力和拼搏,以及能爭取的。這也許就是影片最後,爲什麼要用兩種故事的含義吧。當然,我也只能說到這裏,有些東西,我還是自己慢慢領悟的好。因爲按兩個故事的話,有了似同非同的意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真是演給我們看的……,強烈推薦!最後,我想問下,猜猜這部影片裏,誰是富二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7

在寒假籠罩着的銀幕下,主題魔幻驚險的海上歷險電影席捲眼球,但派在極度危險惡劣的情況下,楊安卻用隱喻的手筆包裝了在海上求生的殘忍,最後又用看似光明美滿的結局抹蓋了人性的黑暗與醜陋。

少年派出生於印度,同時信仰三個宗教,但他爸爸認爲同時信仰三個宗教,等於什麼也不信,這是言之有理的,因爲在後來的海上求生,看出派什麼也不信,只相信生存,他只是看似虔誠而又一無所知的人。兒時的派曾遞過一塊肉給老虎,但在那瞬間,他的爸爸阻止了他,他爸爸告訴他這會使他丟掉手臂,“我能從眼神中看出理查德-帕克的靈魂”“你以爲你能看出老虎眼中的靈魂,其實你只看出了自己。”這句話十分有穿透力,那時的派還不代表理性,等在他父親的循循教導下,他慢慢變得理性。

派和他的家庭出航與加拿大,但在海上遇難,派的旅途和一切變化,隱藏哲理慢慢浮出水面。

在書中:派的母親,爲母猩猩。斑馬,爲吃肉汁拌飯的水手。鬣狗爲殘忍的廚子,老虎則代表派的慾望,人性的醜陋,無理性的。食人島爲宗教看似認爲的完美彼岸世界。

在救生船上,派扔下救生圈準備救漂浮物,卻發現是老虎後,並不打算救老虎,於是片中出派i拿起船上的竿子打老虎,老虎卻藉助竿子的力量自己躍上了船。此時,理性對於惡是十分戒備的,理性拒絕着惡。

當所有動物死去後,老虎在船上本想尋求食物下海,但派上了船,這時派準備用斧子阻止老虎上船,但最後沒忍下手,救他上了船,這時,理性和惡開始共同生存。

後來,派慢慢馴服了理查德,這時理性已經馴服了惡。

海上暴風雨屏屏爆發,暴風推動了海水,海水吞噬了派和理查德,黑暗籠罩着大海。那時,老虎奄奄一息,派報起他,悲憤欲絕,開始思念家人,這裏看出派已經把老虎當做了家人,理性和惡已經共存,永遠形成依賴。

食人島後……派發現他在吃他母親,因爲食人島的結構十分像人,吃到牙齒時,派才發現了自己的癲狂,後來將其丟入海底,形成後來晚上食人島的景象……

最後理查德迴歸了大自然,一切惡,野性,都被掩蓋,派也正真得到了理性,“爲什麼理查德離開後派沒傷心?”因爲派的理性是和理查德一起,在海上求生得來的,不是文化教育而來的,所以派沒傷心。

派和老虎經歷了一切,陌生,依賴,一切一切,都意味深長!

人生也很難懂,只有經歷了,纔會有真知!所以,讓我們歷練吧!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手中!

寒假很美!使我銘記了許多成功道理,真實歷練——將成爲我永遠的母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讀後感8

掙扎着看完了長達126分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抱歉,但並非因爲影片的宏大場面和炫目特效以及發人深省的隱喻。在着手寫這篇文章的之前,我經過了一整個晚上和一整個早上吃早餐加坐公交時間的深思熟慮,還小心翼翼的打開了《少年派》的界面認真學習熱門影評,以防因爲自己狹隘的認知和理解使得這篇即將出爐的文章顯得單薄而可笑。當然,在發現《少年派》的界面根本沒有“最有用的中差評”一欄後,我的灰徹底心了。可是當我又掙扎着看完頭兩篇高端洋氣的高人氣影評之後,一切並沒有發生改變,我鬆了口氣。

因爲種種糾結而繁雜的原因,我和一個並不打算看這個電影的妹子看了這個電影,結果就是我倆坐在號稱本地最好的IMAX廳狹小的座位上扭來扭曲了2個多小時,看完都表示悶悶不樂。當然,她的悶悶不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因爲電影是我挑的。這就好比一個從未做過飯的人滿懷欣喜費盡心思做了一頓相當有難度的晚餐給你吃,但是你痛苦而堅持的吃完,末了還要冷冷地說,真特麼難吃。對我來說,這種打擊的殺傷力能進前十了,雖然哪怕真的很難吃。這讓我十分沮喪。我絞盡腦汁不斷自行重播電影的畫面,試圖想找出一兩個點來反駁她尖銳而刻薄的觀點。但是我發現,我只能抓住老虎猛地跳出來那個畫面說事——因爲她拿衣服了沒有看到。“雞肉很難吃,但是胡椒味道很正宗”這種藉口也是太過於無力了吧。至此,我只能悲傷地坐在你身邊。

於是乎我就開始繼續深思爲什麼我會有如此消極的觀影感受。上《肖申克的救贖》以評分9.5長期雄踞榜首,接着是評分9.4的《霸王別姬》和《這個殺手不太冷》。而《少年派》上映一週即有七萬五千多人評價,62%的五星滿分好評,9.1分輕輕鬆鬆。近段時間我選電影的標準逐漸寬容,這在某方面來說是一件好事,哪怕不小心選錯了電影,也可以逐漸清晰自己的偏好。但是《少年派》不屬於我無法確定好壞的電影之列,相反在觀影之前我是十分期待的,不然也不會趕着IMAX版下映之前急匆匆的看。也許期待過高本身就是觀影的一場災難。你我皆凡人,俗世無神作。

62%們要不服了要不屑了,要開始或苦口婆心或冷嘲熱諷了。每看完一部電影就馬不停蹄地洋洋灑灑幾千字,嚷嚷着哪些是隱喻哪些是符號,這些代表了什麼那些又象徵了什麼,放佛爲解讀而解讀。一篇好文章非得歸納了中心思想才能叫看懂了嗎?一部電影非得解讀了電影語言敘述層面之下的意象才能叫看懂了嗎?不然就沒有資格評價好壞和喜惡?相比之下我真心覺得與我同往的妹子更爲純粹,以情緒的真愉悅爲前提才能感受到真愛。一部電影(或者任何一個審美對象)都是極其主觀的東西,深層次的思考固然很好,但若是強加而來的解釋反而會讓對象本身給人感覺食如雞肋味同嚼蠟。做作業抄答案有什麼爽,考試抄的到纔是真快感。《少年派》對我來說正是這雞肋正是這蠟。

在我眼中,一部及格的電影標準很簡單,故事通順,人物鮮活,畫面流暢。《少年派》的故事已經有了,且緊貼標題——少年派(爲何叫“派”)、奇幻(奇遇和場景)、漂流(主線)。人物也有了,甚至動物也有了。漂亮的畫面和宏大的場景更是有了,3D效果錦上添花。可惜《少年派》的衝星旅程也到此及格線爲止了。“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朱老師這句話非常精準地概況了我此刻的感受。從一句話齣戲,到由始至終從未入戲,我覺得,我也算進步了。整部電影前半部分冗長的鋪墊和寡淡的敘述簡直讓人昏昏欲睡。好不容易進入大海,少年派和老虎都很緊張,但緊張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此刻的我還在期待下一秒鐘情節的精彩逆襲,可惜直到燈光亮起字幕飛起,我仍恍惚覺得這實在是一部人與自然的3D宣傳片。倘若只懷揣着這樣的心思看,那麼它一定能滿足你。真誠建議小清新和僞小清新們一定要看看,因爲無論是畫面還是中心思想,都從骨子裏透着淡淡的憂傷。

最後,我來談談62%們一致推崇的“心有猛虎說”。影片反轉毫無懸念,法國佬如果能閉嘴的話相信還是比《寒戰》最後彭于晏坐在病牀上像精分患者一樣打着響指的情節要略好一些。可惜法國佬那張天真無邪求知若渴的嘴巴。哪怕沒有這個二貨裝自己是福爾摩斯點出真相只有一個,相信絕大多數觀衆都能看出動物和人的一一對應關係。壞就壞在這裏。很多人認爲這就是影片昇華的點,對應一出,神作十足。這讓我很憂傷,話題又要回答解讀本身來了。難道看到人家心有猛虎,你做個細嗅薔薇的動作就能合體了?由於我的人物性格以及知識結構有所侷限,實在理解不了感同身受大徹大悟的62%們是如何昇華的。令我不解的是,滿場的觀衆出場時不但沒有個個都豎起大拇指表示“牛逼”,反而臉上幾乎都是茫然的表情,顯然沒有在快結束的十分鐘裏跟電影一起昇華。我很想知道回家瀟灑打上五星滿分且洋洋灑灑幾千字,究竟是他們中的誰。

不久之前看到一篇談感情的文章裏說,你可以愛一個人,但是完全不喜歡他;也可以喜歡一個人,但是完全不愛他。對於電影也是一樣,你可以承認拍的很好,但可以說它是爛片;一個拍的糟糕的電影,你同樣可以愛到死。爛片和神作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如同真實和虛幻,如同少年派和少年屁,因爲評價的標準只存在你我深深的腦海裏,不在62%這個數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