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男孩與他的樹》有感大綱

讀《男孩與他的樹》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讀《男孩與他的樹》有感1

你說父母像什麼?看完《男孩和他的樹》這篇文章,我知道了父母就像文中的那棵樹,而我們呢,便是那不停向蘋果樹索要東西的小男孩。

讀《男孩與他的樹》有感

一開始,男孩在蘋果樹下乘涼,上樹摘蘋果吃,樹和小男孩都十分開心,然而隨着男孩年齡的增長,他不再和蘋果樹玩了,當樹請求他陪他玩時,他拒絕了它,並且一而三再而三地向蘋果樹索要東西。蘋果樹依然心甘情願地將自己所擁有的所有東西:蘋果,樹枝,枝幹······全給了男孩,但男孩仍然十分殘酷自私地對待着那棵蘋果樹。

現在的孩子,不就是家裏的“小皇帝” , “小公主”嗎?個個都是家長們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裏怕摔了,還在嘴裏怕化了,我們要什麼,家長如果不在短時間內給我們買到,我們就會“一哭,二鬧,三上吊”,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總會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總會不厭其煩地幫助我們。但當我們不再需要他們的時候,則會嫌棄他們。

讓我們一起感受互愛的溫暖,讓我們提前感恩,不要等無法回報時,才覺得自己做錯了!

讀《男孩與他的樹》有感2

這是一篇令人感動又令人深思的故事,當男孩小的時候,常常和樹一起玩,爬樹,摘蘋果吃;男孩長大後,他不再天天來到樹下玩了,他想買玩具。可大樹沒有玩具,於是大樹把蘋果全部送給了他,讓他把蘋果賣了用來買玩具;一些日子後,他回來了,又想要房子和船,於是把大樹的樹幹和樹枝砍下來造了一棟房子和一艘大船;當那個男孩再回來已經是多年以後了,可這個男孩回來沒有向大樹要什麼,只是要個休息的地方,大樹讓男孩坐在他的樹根上,大樹微笑着,流下了喜悅的淚水。

男孩就似我們,大樹似我們的父母,小的時候老依賴着父母,可沒事的時候就想不起來父母,不理睬、冷漠不關心父母。但父母從來沒有半句怨言。

我不要做故事中的男孩,即使我和他有相似的地方也要盡力改掉。當父母老時更要加倍關心他們,以回報他們對我無私的愛和養育之恩。

……

讀《男孩與他的樹》有感3

看到《男孩與他的樹》這個題目,我頓生好奇,這篇文章會講什麼呢?看完文章後的結果卻令我十分感動。

文中這個男孩貪得無厭,導致了悲慘的結局。說到小男孩就不得不想起文中的樹,這棵樹過於溺愛小男孩,對他有求必應。這棵樹難道不是象徵着天下父母嗎?然而,這棵樹卻養育了一個驕生慣養的小男孩,並滋長了他的一個壞習慣——無止無盡的慾望。但象徵着天下父母的樹卻一直想要男孩回到他的.身邊,正因爲如此,小男孩的慾望愈來愈高,使他走向悲慘的道路。而最後當已是滿頭白髮,兩手空空的男孩的歸來時,樹葉落了,樹根也枯了,樹得到的卻是在小男孩無依無靠、一無所有。

想到這裏,我也發覺自己在生活中沒盡到一個做孩子的責任。

在家裏,一直以來我認爲我就是最大,每當我做錯事時,爸媽的循循善誘卻讓我不爲做錯事感到後悔與羞愧,我還在背後責怪他們。但現在通過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太幼稚、太無知,我沒有理解他們的一番苦心,現在真心的想向爸媽說一聲:“我錯了,但我會長大的,你們放心吧。”

一個人,做任何事不能太任性、太過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做孩子的要理解父母,要盡到當孩子的一份責任,父母纔會放手讓你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