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菜根譚》讀後感精選:修身養性的智慧

《菜根譚》讀後感精選:修身養性的智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導語:《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小編整理了相關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菜根譚》讀後感精選:修身養性的智慧

  《菜根譚》讀後感精選1000字(1):

近期抽空簡單的閱讀了明朝末年隱士洪應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個字說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這與我的母校----南京師範大學的創始人陶行知先生的從教理念如出一轍。它講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的領悟,是一種以人生經驗的沉澱和累積,有超脫、有感慨、有體會,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義理的一本書。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讓你讀過後會豁然開朗。無論你身陷人際困局還是職場是非中,它都會給你一把鑰匙讓你開啓煩惱之門。不僅如此,它還能讓你開闊思想、修養身心、讓你成爲一個懂事理、懂大義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隱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就說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樣,人們都說“君子坦蕩蕩”、“明人不做暗事”。對於才能來說呢,就不急於展示自己的才華,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時,我們是要帶面具的,帶不同的面具去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當然我們帶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展現才華的時候不要不分時間,不分場合。這樣不僅僅不能讓你矚目,還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調些,大海之所以能成爲大海,那是因爲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俗情便入名流,爲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聖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只要擺脫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能躋身於名流,做學問也沒有什麼訣竅,只要擯除外物的誘惑,便可以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了。如果我們沒有被名利所左右,便專心致力與一項事業,只要能擺脫俗情物慾。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遠。如果追求華服美食,這些貪圖物質享受的做法還在繼續,那我們就是真的活着沒什麼意義了。真的沒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隨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身履薄處出。

想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節操,是從貧困艱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而扭轉大局的雄才偉略是從謹慎的行事態度中磨練出來的,我明白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並且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來行事。

從事輔導員崗位數年,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對於學生成長的影響,深知自己在崗位上的態度、做事的嚴謹與否與學生的利益密切相關,深知公平、公正、公開的嚴格的制度執行對於學院的發展和聲譽的重要性。正是母校傳承的一種精神,正是黨員身份的不斷激勵,正是工作中的努力和學習,我得到了成長和歷練,也更是這樣的經歷,我更加成熟,對於學生工作更加盡心,每每學生的喜悅,也時常撥動我內心的自豪之弦。

  《菜根譚》讀後感精選1000字(2):

我有幸讀了《菜根譚》。它是明代的一部語錄體著作。著者洪應明,他是通家碩儒,學問淵深,明朝嘉靖、萬曆人士。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後官埸失意,歸隱山林,鄉居多年,洗心禮佛。

原來《菜根譚》這個奇特的書名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作者以此爲書名,認爲至人只是常,真味只是淡。

作爲一名教師首先應該有崇高的師德,爲人師表、身正爲範。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讀書是我們爲人的根本,也是發展自己、改變自己的力量源泉。所以《 菜根譚》這部書,足可受用一輩子。尤其其中的幾句,感悟頗深。

讀了“憑意興作爲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常明之燈。”讓我懂得做事不要任憑自己意氣用事,也不要帶着太多的情感去領悟道理,這樣纔會少走彎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們作爲教師,我們育人的工作是細水長流的,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工作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急在一時。因爲做事有始有終的人,依靠的是恆心和毅力。我如若想成爲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師,除了要學會順應時勢,要有責任心外,關鍵要用心去工作。

讀了“心者後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讓我明白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讓自己的子女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平日的工作中總是認爲“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如今讀了這句話,仔細品味,再聯想到我們的學生其實和我們這些老師的接觸比他們父母還要多。所以完全也可以把這句話這樣理解:“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如果我麼這些教師的時時刻刻都表現出無私奉獻、以身作則、精益求精的精神。而且常常能用崇高的師愛和良好的言行舉止影響我們的學生,那麼我們的學生也會一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爲我們所期盼的那樣,健康成長。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多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給予了學生什麼?

《菜根譚》這部書還給我許多啓示,我會靜靜的讀,細細的品,相信菜根會越來越香,我們的心智會越來越高,使自己成爲一個學生喜歡的智慧型的老師。

  《菜根譚》讀後感精選1000字(3):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機械”用得尤爲傳神,曾深刻覺得自己僵硬如機器人。圓滑不若篤厚,是故有時人工智慧過分賣弄不若天然本性自然維持。

勢利紛華,不近者爲潔,近之而不染者爲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爲高,知之而不用者爲尤高。

官場一身不由己卻仍力撥正艱難挪步者,與身心兩清天天叫嚷潔身自好者誰更爲崇高。賣弄聰敏得小利者與深諳技巧人心卻無所作爲者,誰更智慧。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鳩毒中矣。

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一切受苦的人都應該有自虐的自覺精神,告訴自己,受的苦是加工金子的機器與原料。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夜深人靜感到真情流露,繼而浮雜念頭接踵而至,不必自豪隨後慚愧,只需明瞭人性本扶搖淺陋,情隨物而動,安於本性。

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常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事後悔悟可破臨時癡迷,若此言真,或許是無數癡情種子的解脫之術。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字面意思,已覺灌頂。

利慾未盡害心,一件乃害心之蟲賊;

聲色未必障道,聰明乃障道之藩屏。

禍福轉變多起於物色導致的自以爲是與剛愎自用,不責外物只問人心。

居卑而後知登高之爲危,處晦而後知嚮明之太露,

守靜而後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後知多言之爲躁。

即使是心不由己的居卑,處晦,守靜或養默,也會明瞭曾經登高,嚮明,好動,多言的益弊之較。

欲路上事,毋樂其變而姑爲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

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爲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一念之差,失之千里。其間距離,願君看得到。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

能者勞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儒家是勞大於逸的,功名地位可使脫儉入奢,而此書很多思想更靠近黃老之術。富不足不若貧有餘,勞不力不如逸全真。人的本性的釋放是大於社會責任的道德。贊矣,不得圓融自身的爲公奉獻是強扭人性,虛僞之作。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纔是家庭的典範。

一句話:誰叫他和你骨肉相連呢?豈是跟隨性子說拋棄就拋棄,想傷害就傷害的人?恩情已刻。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

此心常放的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

多麼唯心主義的思想啊,但說得對。世界的大小取決於心胸,色彩取決於內心態度。

淡泊之士,必爲濃豔者所疑;檢飾之人,多位放肆着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露鋒芒不僅招來禍害,叩問其心,顯擺之意爲何,是真君子乎?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試問在紅塵闖蕩的年年歲歲人,摘攜慾望與繁華,痛苦與悽蒼,然後,能嬰兒乎?理順則爲大者。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徳,亦可以遠害。

小過小私什麼的,小心眼的人們就不要在揪着不放吧。春眠不覺曉,庸人偏自擾。

驚奇喜異者,無遠大之識;

苦節獨行者,非恆久之操。

標新立異,特立獨羣,給自己提醒,還是少做點吧。其中的興奮宛若人生之抽筋。

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身之感。蓋愛重反成仇,博極翻成喜也。

恩仇永開放,何爲情意深厚之掂量?蓋最應景最動心最需要之時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於慮也;

寧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詐,此警惕於察也。

兩語並存,精明而渾厚矣。

我有時會預料別人機詐之心而保持距離避免其害,因此不能同時掌握精明與渾厚,熟知兩者可以如此清明地並存融合。

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

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命如此便該接受。得失的奧妙需要時間的描摹,然後撫平有心人的心顏。請不要妒忌,你清朗的眉宇照射出一切的情感負綴是多麼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