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魯迅在酒樓上讀後感

魯迅在酒樓上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本篇《魯迅在酒樓上讀後感》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爲需要魯迅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內容如下:

魯迅在酒樓上讀後感

《在酒樓上》從敘述形式上觀察,有一個突出的特徵:即人物“我”在講述故事,在人物“我”的見、聞中,引出呂緯甫的故事,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說採用了第一人稱次要人物敘事的敘述方位,但是,呂緯甫的故事並不是由人物“我”看到的,人物“我”的“見”只限於引出呂緯甫和介紹呂緯甫的肖像神態,呂緯甫登場後,即以第一人稱主角人物的敘述方位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呂緯甫講述自己的故事時,人物“我”只充當一個聽衆。這樣,這篇小說中出現了兩個人物敘述者,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成爲這篇小說闡釋中必須討論的問題。

當呂緯甫以人物“我”的方位敘述時,又引進過另一位敘述者的敘述——老發奶奶敘述順姑之死,這段敘述也是直接引語。從敘述形式看,這篇小說包括了主敘述、次敘述和次次敘述三個層次的敘述。主敘述:第一人稱“我——在S城一石居酒樓偶遇十年前的朋友呂緯甫。次敘述:呂緯甫向人物“我”講述十年來的人生經驗。次次敘述:老發奶奶向呂緯甫講述順姑之死。

《在酒樓上》的不同層次的敘述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首先研究老發奶奶的敘述。老發奶奶是順姑的鄰居,順姑一家的日常生活她當然常有機會看到和聽到,但是,在小說中,從老發奶奶的敘述看,有些內容並不是親身的見、聞而來,比如“有時還整夜的哭,哭得長富也忍不住生氣,罵她年紀大了,發了瘋。”“整夜的哭”、“忍不住”顯然已經超越了老發奶奶見聞的權力範圍,是一種全知視角了。再如“直到嚥氣的前幾天,才肯對長富說……有一夜,她的伯伯長庚又來硬借錢,——這是常有的事,——她不給,長庚就冷笑着說:你不要驕氣,你的男人比我還不如!她從此就發了愁,又怕羞,不好問,只好哭。……”這一段,也沒有權力自限。在是否有權力自限這一點上,老發奶奶的敘述與呂緯甫和人物“我”的敘述都不同,老發奶奶只是充當了一個交待順姑結局並加以評論的說書人。老發奶奶的全知特權,正是呂緯甫敘述的權力自限的補充。沒有老發奶奶的無所不知,這個外在於呂緯甫經驗的事件也就不能如此利落地予以了結,這是老發奶奶敘述的功能之一。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替作者設想:如果要利落地了結順姑的故事,也大可不必再引出一個老發奶奶,完全可以讓已經提到的人物阿昭或者“那小子”(順姑的弟弟)或詳或略地或感傷或木然地向呂緯甫敘述,爲什麼別生枝節地引出老發奶奶這個敘事者?如果考慮到呂緯甫敘述的基調,這個問題是可以解釋的。呂緯甫掛在口邊上的是“無非做了些無聊的事情…”“也還是爲了無聊的事”、“也就做了一件無聊事”,他的敘述語調是“無聊的。——但是我們就談談吧。”這樣,順姑的悲劇性的死在敘述出來時就必須“扯淡”,年輕的又是親人的阿昭姊弟都不適合擔任這樣的敘述者,老發奶奶恰是合適的。“但這也不能去怪誰,只能怪順姑自己沒有這一份好福氣”——這是老發奶奶的評論與慨嘆,可謂將順姑之死的悲劇性扯得淡之又淡。將這一具體的人生悲劇納入一個流行了幾百年的陳腐公式,乃是將觸目驚心的生離死別化作街談巷議的'一嘆,在語調上與呂緯甫的敘述保持了一致性。這是老發奶奶敘述的第二個功能。順姑之死主因是肺病,次要因素是長庚的誑語,但是相比之下,以當時S城的醫療水平而論,順姑既已得了肺結核之類的病,無異宣判了死刑,長庚的誑語,對順姑之死並沒有直接影響,順姑之死,真如老發奶奶所說,“這也不能去怪誰”,生了這樣的病,死了,在老發奶奶們的觀念中,是非常正常的,至多有點婉惜——“沒有福氣”。但是老發奶奶淡然的主觀敘述中實際包含着順姑的悲劇,一個現代讀者自會在老發奶奶的敘述中,自然地讀出。這是因爲順姑作爲一個普通的年輕姑娘,不僅美麗、善良、誠摯,而且能幹(這在呂緯甫吃蕎麥粉的敘述中已有交代),又有如此不幸的遭遇,以至她帶着以爲自己的男人還“比不上一個偷雞賊”的心靈創傷死去。這一悲劇性一旦與呂緯甫送花的意向相聯繫,就具有了對呂緯甫產生影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