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讀後感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最後的讀書會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讀後感

讀書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平靜,讓我們的心變得寬廣而堅強。

近來趁着午休,讀了美國威爾.施瓦爾貝所着的《生命最後的讀書會》。書的內容是圍繞着作者和他母親的故事展開。作者的母親罹患胰腺癌,一家人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件事情,也不知道該和病中的母親如何溝通。無獨有偶,在一次作者陪母親去化療時,因爲化療需要的時間很長,母子兩人談起了一本共同讀過的書,各自發表了讀書的感受。那天后,母子兩人突然發現這種共讀一本書,成爲了他們忘記疾病和痛苦的最佳相處方式。就這樣,母子兩人通過閱讀,開啓了一段對人性、生命和愛的探索與對話。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頗深,細細數來主要有三點:

第一個感觸:讀書不能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讀書絕對拓寬了我們生命的寬度。

這本書我買了快2年了,開了個頭之後,就把書閒置了,這次也是因爲黨小組分享會召開在即,我才匆匆忙忙,囫圇吞棗似的把這書讀完。讀完後,心裏真的挺慚愧,這兩年,很少花時間在讀書上,總覺得上完班,回家就不想再看書了,真的有空餘時間在看書,看得基本都是些專業的書籍,可能是因爲論文需要或者科室講課需要,再者就是職稱考試的需要,再加上孩子小愛粘人,就更理直氣壯的把孩子當藉口,把很多該讀的書就這樣被擱置了。

書中作者的母親從診斷爲癌症晚期到生命結束,在2年不到的時間裏,作者與母親一共分享了130餘本書,此外還不包括她們分享的電視劇,舞臺劇和電影等等。粗粗計算,平均每3天他們就完成一本書籍的閱讀。而在這期間作者還要擔負出版社的各項會議,出差等工作,他母親還要去醫院接受化療和心理治療,以及其他生活上的事務。可見他們的閱讀量之多。

第二個感觸:對待父母,及時行孝,切莫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記得中央電視臺做過一個公益廣告是關於成年子女對父母的陪伴時間有多少?網上有人做了同樣的算術題,如果以父母再活20年來折算,在外工作的孩子僅節假日回家,和父母相處時間加在一起大概是56天。父母辛苦養育我們長大,而當我們立足社會,能回報父母雙親卻僅僅剩下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相比很多人,我已然是幸福的人,父母與我同住,但可能也正是因爲如此,有時候工作上不順利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把情緒發泄在他們身上。事後自己也很後悔、懊惱,可再次碰見,又把父母當成了情緒垃圾桶。對比此書的.作者,他母親生病的時候,其實正好是他的事業高峯期,但爲了更好照顧陪伴病中的母親,他放棄了很多機會,一直到母親離世。

第三個感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善良是孩子最好的教養。

此書的作者曾是環球時報着名記者,之後成爲了世界知名出版社副總裁、總編輯。母親去世後,他辭去出版社工作,成功創辦了一個烹飪網站。這些豐富的閱歷足以說明作者的優秀與成功。而這一切都與她母親對他的教育和影響是分不開的。作者的母親是哈佛女子學校畢業,一直從事公益事業,曾在非洲、泰國、柬埔寨等貧困地區和國家對婦女、兒童提供各項公益救助。哪怕在病中,她仍不忘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醫院化療時,碰見沒錢爲母親支付藥費的女兒,她悄悄幫忙墊付。病情惡化時,她寫電郵給朋友,感謝他們。直到生命即將結束,她仍希望孩子們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放下工作,陪伴她在病牀旁……善良、感恩、勇敢、學習、傾聽是她留給孩子們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