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範愛農》的讀後感範文

《範愛農》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範愛農》的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範愛農》的讀後感範文

  《範愛農》的讀後感1

朝花夕拾,早上掉落的花,傍晚的時候撿起。意爲重拾往事,舊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裏面記錄了很多關於魯迅先生的溫馨回憶。閱讀這本書,讓許多人體會到了兒時的記憶,也不禁想起關於自己小時候的點點滴滴。

在閒暇之餘讀到了一篇《朝花夕拾》的文章,《範愛農》,從而有一些感受。

一開始的時候,魯迅先生不太喜歡這個人。“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象在渺視。他蹲在席子上,我發言大抵就反對”這句話運用了外貌、神態、動作的描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愛農先生的樣子,表達了魯迅先生對他的不滿。

當時因爲範愛農先生的不屑,魯迅先生是憤怒的,這個人面對自己的`先生被殺,竟然如此冷酷,絲毫沒有惋惜之情。“那些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麼屁電報呢。”“何必推舉呢?自然是主張發電的人羅——。”這兩句話又看出了範愛農的不屑,也表達出了他對魯迅的不滿和不喜歡。

不管當時的現實社會如何,我想,有一個朋友終究是不錯的,即使有誤會,時間也會消磨,最終總會看清雙眼,冰釋前嫌。但時間也是不等人的,所以珍惜朋友珍惜來之不易的友情。

  《範愛農》的讀後感2

讀完魯迅先生的《範愛農》一文我大有感觸。其實文章的名稱是魯迅先生在紹興學堂時的同事的名字,這一篇文章就是魯迅先生寫他的。範愛農,,名肇基,字斯年,號愛農。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成員。浙江紹興黃甫莊人。他誕生於一個破落的幕僚家庭,三歲喪父,5歲失母,與妹妹靠祖母撫養成人,是當時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家徐錫麟的得意門生之一,1920年隨徐氏夫婦東渡日本留學。生於1883年的他,於1920年逝世,不到30歲便落水身亡,不知究竟是失足還是輕生。

魯迅先生在對於範愛農的人物刻畫上採用了先抑後揚,欲褒先貶的手法。從他第一次見識範愛農是在徐錫麟等革命黨人被殺的消息傳到日本,浙江同學會準備打電報到北京,“吊烈士,罵滿洲”;而作爲徐先生的學生,範愛農卻表示反對。這讓魯迅非常氣憤。但在兩人再次相遇,彼此解開誤會後,對彼此的看法發生了改變,後來因爲極爲相似的生活際遇而走到了一起,魯迅爲了生計在故鄉做教員,而範愛農也是教幾個小學生餬口;最後更是因爲對現實的失望經常聚到一起飲酒解悶,成爲了知己。範愛農的形象也從一開始“看人總像是渺視”的孤傲,冷:成了後來的後來再見時的“穿着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有了白髮了”的寒素和落魄,及目睹辛亥革命失敗的消極。

而對於範愛農的死,魯迅先生也產生懷疑,因爲知道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在魯迅先生看來,範愛農的悲劇並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是辛亥革命的輓歌。對於出身本就貧寒一無所有的範愛農來說他的離去絕不可能是因爲蕭條的生活問題,而理想的一時受挫也不足以使他放棄對生的熱情;“哀莫大於心死”他的致死原因是對於社會上“換湯不換藥”的環境,他絕望了。正如有人評價的那樣範愛農孤標傲世,憤世嫉俗,不會隨波逐流,苟活於人世;所以他選擇了極端的“失足”。

範愛農看不到生命的意義,所以他死了,他對當時社會的絕望就是置他於死地的最好的毒藥。這是歷史的悲劇,又是一個個人性格的悲劇。

  《範愛農》的讀後感3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

魯迅在安徽巡撫思銘被刺殺後的同鄉會中,發現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對魯迅的意見大抵是反對。一問才知道:他叫範愛農,是徐伯蓀的學生。

魯迅就憤怒起來了,覺得他太不勇敢,自己的先生被殺了,連打一個電報也害怕,於是堅持要發電。於是兩人便成了冤家,致使魯迅厭惡範愛農甚過滿人。

直到革命前一年,兩人才在紹興相見,成了好朋友。一同喝酒時魯迅又翻出那段往事,範愛農與魯迅處處作對,原來是魯迅再稅關的一次搖頭,使範愛農以爲魯迅瞧不起他。

這告訴我們,要與他人多交流、溝通,闡明自己的想法,就能夠避免很多誤會。如果魯迅在同鄉會上問一問範愛農,或許兩人早就成爲朋友了。

我們要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寬廣,對他人的錯誤行爲加以體諒,畢竟每個人都不可能不出差錯。但原則上的問題不能讓步。魯迅和範愛農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因此,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

同時,我們對事物也不好太敏感,範愛農把魯迅的一次搖頭當作輕視,實在不就應。

總而言之,只要有寬廣的心胸,就會避免很多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