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名師講述》讀後感大綱

《名師講述》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說起灌溉方式,大家肯定首推“潤物無聲”式的灌溉方式。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題爲《春夜喜雨》的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作大讚“懂得隨風夜潛大地,無聲潤澤萬物的雨是好雨”,推而廣之,溫和滋潤、深入心田的“潤物無聲”式的教育方式也深得世人的推崇。我這個從教已十多年的園丁也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年輕時採取的“暴風驟雨”似乎對學生有震懾作用,但作用只是暫時的;後來採用的“溫和滋潤”更能走進學生的心田,效果也更明顯。

《名師講述》讀後感

但這幾天,我還是被《名師講述——最能感動學生的心靈教育》一書深深地震撼了:做教育的過程,就是走進學生心靈的過程;實施教育的過程,就是雕塑學生心靈的過程;而雕塑學生心靈的最好過程,是以雪的`方式灌溉的過程。

書中一位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無論什麼教育,只有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人之職、育人之事,絕對不能暴風驟雨,更不能山洪暴發,而應以雪的方式灌溉……”

初聽這句哲言睿語——“以雪的方式灌溉”,我似乎並不很讚賞,因爲,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雪花就是冬天的象徵;而教育需要的是關愛和暖陽,而不是冰冷的冬天凜冽的寒風和漫天的雪花。何況,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爲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爲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南風效應”。北風和南風都是要使行人脫掉棉襖,但由於用的方法不同,結果大相徑庭。因此這則寓言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親切的語言、耐心的態度、寬容的心對於培養人、教育人有着多麼重要的作用啊!

於是,我很是欣賞自己的不一般,腹誹大師的不高明。但是,飄飄然之際,我的耳畔忽然迴響起了一句詩:“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這是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雪》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雪是雨的昇華,雪是雨的內核所在。

這時,我不得不再次在心底解讀大師的那句話——“以雪的方式灌溉”。教育的實質就是教書和育人,教師的言行舉止無不是學生效仿的模本,因此,教師切忌暴風驟雨、山洪暴發,將一切蓄勢待發的生命扼殺在萌芽之中;不妨採用“以雪的方式灌溉”般的教育方式,因爲無聲的雪花,悄然鋪滿大地;而學生則猶如冬日裏的麥苗,伸出嫩嫩的手掌迎接擁抱安然飄落的雪花,並在溫暖的柔被下蓄積力量,任它輕柔地厚厚地覆蓋,一點一點的融化、一層一層的深入到土壤深處,滋潤着自己期待勃發的生命根系。這樣,教師把溫柔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走進學生心底,想學生之所想,思學生之所思,和學生平等相處,爲學生營造如沐春風般的學習氛圍,那麼學習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因此,“以雪的方式灌溉”,是一種真正的“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願這種教育方式永駐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