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通用20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國經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說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是羅蘭·英格斯·懷德。書中描述羅蘭一家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車遷徙到堪薩斯大草原的歷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通用20篇),希望大家喜歡。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通用20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國人勞拉·英格斯·懷爾德寫的。勞拉在65歲時,受到女兒鼓勵,開始動筆把過去的拓荒生活寫出來。故事中的人物名字都是取自勞拉一家人的真實姓名,爸爸查爾斯、媽媽卡洛琳、姐姐瑪麗、妹妹卡莉,還有勞拉自己。

勞位一家雖然過的非常困難,但是他們都快活的面對下去。他們很團結友愛,從來不吵架;他們的木屋和傢俱都是他們自己一點一點做出來的;他們享受着媽媽煮的香甜難忘的飯,還有爸爸的琴聲永遠那麼悠揚,流淌在銀色月光下伴隨家人到地老天荒。我要像勞拉一家一樣,開心、勇敢的面對每一天,不怕生活中的困難。除了勞拉一家人,還有天上閃閃發光的繁星,河裏活潑的小魚,悠閒覓食的大胖熊,機警可愛的囊鼠,小木屋裏溫暖的爐火,小木屋外清涼的井水,忠誠的小狗傑克,都令人印象深刻。

我愛看《草原上的小木屋》,我永遠忘不了這本書。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2

最近,我迷上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其中,《草原上的房子》這一篇令我記憶更加深刻。

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勞拉一家就已經在趕路了,他們終於來到了一片大草原,並決定在這裏建房子,在建房子的過程中媽媽受傷了,所以便找來剛認識的鄰居愛德華茲先生幫忙建好了房子,剛認識的鄰居愛德華茲先生和勞拉一家一起唱歌跳舞、說說笑笑,不一會兒,爸爸的琴聲和愛德華茲先生的歌聲都停了下來,而樹上夜鶯的歌聲又響了,歌聲和琴聲就這樣在月光下一唱一和。

勞拉一家終於在草原上安定下來了,並建好了屬於他們的愛的小屋,一路上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勞拉一家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深深感染了我們,愛的琴聲,爰的笑容,都能使家充滿愛與希望!雖然他們的小木屋十分簡陋,但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小木屋,裏面裝滿了愛與幸福,使人感到溫馨無比。

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而愛就如同花蜜,滋潤每個人的心田。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3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羅拉·英格斯·懷德著作的。這本書是以作者自己的成長經歷編寫的。書中主要寫的是羅拉和她的一家人在草原上生活的故事。在草原上的生活中,他們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和危險,但是他們一家人在惡劣和寂寞的環境下,沒有害怕和放棄,並通過一家人的努力,克服了困難、戰勝了危險,幸福快樂地生活着。

通過這本書,使我懂得,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要躲避,要勇敢地面對,心中要充滿堅強和自信,以樂觀的態度去克服困難。在大自然中充滿了無窮的樂趣,我們要積極地對待生活。我認爲《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書中的描寫細膩,感情真摯,沒有太多華麗的語句,卻樸實清新,閱讀時,你會感到書中充滿了草原的芬芳!

我希望大家有機會都來看一看《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4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由羅蘭·英格斯·懷特寫的。經過十餘年陸續完成它。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羅蘭寫的第三部小說。它講了羅蘭一家駕着大篷車離開了大森林,經過重重困難,終於達到堪薩斯大草原。開始了他們的生活。我閉上眼睛,彷彿置身於這個美麗的世界,微風吹過我的臉頰,一羣雲雀從草原飛起,歌唱着越飛越高。整個草原上,風吹得草起伏搖晃,沙沙低語。成千只小迪基鳥用小爪子抓緊開花的野草,唱着它們千變萬化的歌。羅蘭和姐姐在草地上玩耍,到了晚上,屋外星空遼闊,羅蘭和姐姐圍在火堆旁唱着歡快的歌。遠處,狼媽媽帶着它的孩子在草原上睡覺,一切是那麼美好呀!

我祝福羅蘭和她的家人在草原上生活無比幸福!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5

我在寒假裏看了好多有趣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草原上的小木屋》。

《草原上的小木屋》裏有個小主人公叫羅蘭。羅蘭和她的家人離開她們原來的家,來到大草原上安居。在大草原上,羅蘭一家經常遭遇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如草原大火,發熱病,狼羣攻擊。她們一家通過全力合作,齊心協力都能應付過去,儘管過程都異常的驚險。我被羅蘭及家人聰明智慧所折服,也被她們之間的深厚情感所感動。

我們應該要像羅蘭一家一樣勇敢、堅強,不被困難嚇倒,像拓荒者們那樣單純,家庭成員和朋友間關係親密無間。我們應該學習她們之間的友情。我們要像羅蘭一家一樣,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每個人都儘可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羅蘭的爸爸一樣勇擔責任,能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

閱讀讓我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寒假,我喜歡《草原上的小木屋》,喜歡羅蘭!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6

在這個暑假裏我閒着沒事幹便打開了書櫃,拿了一本書,書名是《草原上的小木屋》,作者是英格斯·羅蘭懷德。

這本書是我百看不厭的書,它主要寫了羅蘭他們一家去大草原開墾拓荒。他們面對了又長又寬的密西西比河,狼羣的包圍,印第安人的騷擾,大火的危險以及風雨阻險等等。我很喜歡這本書,原因並不長,因爲是這本書讓我看熬了拓荒者的無奈和艱辛。

這本書是英格斯。羅蘭。懷德在女兒玫瑰的鼓勵下寫的。它像一杯普普通通的咖啡苦中帶着甜,只要你細細品味,就能體會到它的滋味。我發現文章中的爸爸與我的爸爸很像,去年下着大雪,阻擋着我們回家的路,我爸爸開了一天一夜的車纔到家,他整夜沒睡,很辛苦。而羅蘭的爸爸從鎮上回來,爲了早點能回到家,風雨都不能阻擋他的路,這時讓我感到了父愛的偉大。然而因爲政府的決定,又使羅蘭他們一家不得又一次又一次的移居。他們本可以在大草原上過着幸福安樂的生活,可是他們又要搬家了,不知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我真的很同情這麼多拓荒者的遭遇。

大家要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看看這本書,真的非常有意思!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7

今年暑假,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作者是勞拉·英格爾斯·懷德,她寫是的19世紀後半期美國西部拓荒生活,刻劃了移民質樸、善良的品性和勇敢的精神。

在大森林裏,住着勞拉、瑪麗、小嘉莉和爸爸、媽媽,他們生活得很快樂。可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把森林裏的樹都要砍光了,勞拉家門前的小路被運輸木頭的馬車軋成了大路。小嘉莉每天聽到這聲音都哇哇大哭,勞拉和瑪麗也受不了,無奈之下,爸爸決定造一輛大蓬車,讓他們到西部印第安人居住的大草原去生活。

他們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大草原,在草原上,他們遇到了同樣移民的單身漢愛德華先生,他幫助勞拉他們一起建好了小木屋,勞拉一家和愛德華先生成爲了朋友。在草原上,有許多印第安人,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兒,勞拉這些新移民的到來,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後來,由於軍人們的強迫大家移民,勞拉他們不得已離開了這片美麗的大草原,而那些印第安人也不得不離開這兒,遷徙到了更遠的地方……

看完全書,我彷彿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一羣小朋友在草原上奔跑、唱歌,大人們在木屋前架鍋煮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的草,可美了!小動物都在地裏安了家,一聲鳥叫都讓人聽了舒適又清爽。再看看我們生活的地球,大氣層被破壞,工廠的煙囪排出的黑氣把空氣污染了,小鳥不見了,大樹爺爺也生病了,汽車的尾氣把馬路弄得烏煙瘴氣,許許多多的噪音在城市中迴盪,白雲姐姐和藍天哥哥都不出來了,烏雲弟弟帶着他的夥伴來了,城市變得死氣沉沉,沒有了前世紀的光彩,小河裏,魚兒稀少,幾乎都是被河水的臭味給薰死的,狂風襲來,沒有了大樹的遮擋,狂風進入城市簡直是輕而易舉。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要和污染說再見。因爲,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的家園呀!

我暑假裏去了西藏的藏北草原,那裏的草是多麼鮮嫩,花兒是那麼豔麗,叫鼠免的兔子都在地下安了家,它和書中勞拉所生活的大草原是多麼相似呀!藍藍的天空白雲飄,我似乎可以聽到夜晚草叢中的音樂會……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8

《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這本書不但內容豐富,而且讓我感觸很深,在讀這本書時,我有時會微微地笑,有時感動地哭,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和教育。

這本書記敘了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瑪麗一家艱辛的生活,長途跋涉的勞累他們不怕,重建屋子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羣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他們用智慧和行動勇敢地克服了種種困難。一個個小故事如同一顆顆珠子串成的項鍊,寫得誠懇,生動。他們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取得最後的勝利。從他們身上,讓我知道了堅持就有希望,有勝利,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應該去害怕,而是勇敢去面對,去解決,這樣人就會有進步,社會纔會發展。

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裏卻充滿了愛,裝滿幸福。他們感到無比溫馨。我們這一代的同學,有許多人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還不知足,有許多人不知父母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不知爲人父母的艱辛,不知父母白手起家的辛勞,任意浪費,不節約用錢,不關心父母的身體,這樣的同學應該認真閱讀一下,《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了。讀過這本書你就會收穫很多,就能體會“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意境,也會懂得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幸福。

幸福是一個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們身邊,幸福來之不易,因此需要我們珍惜,珍惜幸福相當於珍惜生命,無論你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只要懷着一顆珍惜幸福的心你就會倍感幸福。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9

《大森林裏的小木屋》和《草原上的小木屋》這兩本書是姊妹篇,它們都是美國著名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的作品。羅蘭從65歲開始寫作,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寫了9本書,這套系列書都是根據羅蘭早年的真實經歷寫的。不過,我只買了其中最精彩的兩本。

《大森林裏的小木屋》說的是作者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姐姐和小妹妹,一起生活在大森林的一幢小木屋裏。一年四季,大自然景象變化無窮。爸爸打獵、種地,媽媽料理家務、照料孩子,他們自己生產需要的物品,生活雖然簡單但充滿快樂。

《草原上的小木屋》講的是羅蘭七歲時,全家離開了大森林,坐着大篷車,歷經艱難來到了大草原上。他們又建起了自己的小木屋,開荒種地、打獵,遇到很多危險,最後因爲印第安人保護區不向白人開放,他們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草原。

羅蘭一家之所以能戰勝險惡的環境,健康生活在的大森林裏和大草原上,是因爲他們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他們吃的住的幾乎都是自己生產的,他們還經歷過野獸的襲擊、草原大火、疾病、嚴寒、印第安人的騷擾等各種磨難,但都沒有放棄拓荒,仍是頑強地生活了下來。要是換了我們這些人,恐怕早就忍受不了、逃跑了。

雖然生活艱辛,吃的很簡單,住的很簡陋,但是他們依然感受到了幸福。他們一起幹活,分享勞動果實,感受到了幸福;他們一起戰勝困難,感受到了幸福;他們一起講故事、拉琴唱歌,感受到了幸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逢聖誕節,小孩們收到的禮物雖然十分簡單,但她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這讓我感到,財富和幸福並不是直接劃等號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0

最近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美國勞拉·英格斯·懷德寫的,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描寫勞拉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駕着馬車,經歷了重重困難搬家到大草原的故事。勞拉一家人是當時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縮影,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風景如詩如畫的大草原上,雖然衣食無憂,但也時時面臨着危險與威脅。他們勇敢而堅強,重建房子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羣包圍威脅他們也不怕,熊熊的烈火他們更不怕……他們用智慧與行動克服了重重困難。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勞拉一家的堅強的意志與毅力。他們經歷的是常人沒有經歷的,他們在草原上受到過傷害,可他們沒有哭泣、沒有放棄,他們選擇了堅強。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艱辛,但簡陋的小木屋裏卻裝滿了愛,充滿了幸福。

和他們相比我們更幸福,我從很小就有爺爺奶奶的照顧,爸爸媽媽的呵護,小狗陪伴我玩耍,還有一個又大又明亮的家,又有一個大大的臥室,還可以吃零食,但我們遇到困難就輕言放棄,缺少勞拉一家人的精神。

這本書讓我知道,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心中有愛,有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1

老師始終在培育咱們“讓瀏覽成爲習慣”的好習慣。最近我讀了不少課外書,令我受益匪淺的是一本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羅拉·英格斯·懷德着寫的《草原上的小木屋》。羅拉誕生於美國威斯星大森林的開荒者家庭,從小追隨父母穿梭美國中心腸帶,不停的搬遷,追求美妙生活,羅拉暮年時將自己的成長閱歷寫成了9本“小木屋”系列,深受讀者的愛好。

本書大略敘述了:羅拉一家分開大森林,駕着馬車去西部草原闖蕩。在這個印第安人生活的大草原上,他們遭受了狼羣包抄、全家染病、草原大火突襲等致命的危險,但羅拉一家人並不屈從,他們白手起家,本人着手蓋了一棟小木屋,打造了新傢俱,還開墾大片荒地種植莊稼。書中描述細膩,情感誠摯,沒有太多富麗的語句,卻樸素清爽,充斥了草原的芳香!在遷往西部的途中,停下的馬車就是一個暖和的家,醇香的咖啡,新穎的麪包,一天三餐也是從繫上餐巾開端,衣服都用熨斗熨得平坦挺潔……如許詩意的生涯啊,艱難中也有那麼樂趣,我非常憧憬這種生活!

在西部的大草原上,南邊升起一大團濃厚的黑霧,把太陽遮擋得結結實實的。“大草原着火啦!”爸大聲嚷着,“你們趕快用鐵桶打水,把麻袋浸潤!快!”羅拉一家人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還能鎮定地做着防範工作。大草原上的火熊熊地焚燒着,風助火勢,很快全部草原就成了一片火海。大火怒吼着翻卷飛騰,直衝上天,忽然竄下來。吞噬着地面上的枯草,繼而燃氣更激烈的大火。但很快大火就燃燒了,由於羅拉一家在木屋四處圍了一圈玄色隔離帶,是全家人用智慧跟英勇設的隔離帶就了一家人的性命。

讀完這段話,我的心坎既佈滿了敬仰之情,又充滿了愧疚之情。假如是我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護與關愛下,而在如斯危急的情形下,我們必定會十分惶恐,亂作一團的,我們不會像羅拉及羅拉的家人那樣冷靜、鎮定的轉變惡運,我們只會懼怕,只會嗚咽,只會緩緩地等候着厄運的到來。我們應當要學習羅拉全家的機靈沉着,碰到危險毫不能張皇,要鎮定地想措施來解決。

書中一家人哪怕在惡劣和寂寞的環境中,也能從生活中得到幸福快活,從不受環境影響,而且,他們能從大做作中取得無限的樂趣。向我們城市裏的孩子們恰是缺乏這種與大天然密切接觸的機遇。快來讀一讀這本書吧,能夠補充一下我們的遺憾哦!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2

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後,知道了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蘭。英格斯。懷德,他冒着生命危險,體驗生活寫下了九本書,現在均爲世界兒童文學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在開拓新生活的期望鼓舞下,父母帶着不滿七歲的瑪麗、洛蘭、小寶寶琳琳,駕着大篷車離開了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他們經過明尼蘇達州、艾奧瓦州和密蘇里州,駛過結冰的湖面、渡過激流、攀登懸崖,到達堪薩斯州大草原。他們建起小木屋,在獨立鎮附近定居下來。爸爸爲了維持生活,帶領他們開墾荒地、打獵,一家人抵禦過狼羣的襲擊,躲過草原上的大火,熬過熱病的生死關頭,煙囪着火的緊要關頭,媽媽被木頭壓住……因爲當時印第安人保留區不能向定居移民開發,所以他們只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他們最大的收穫是交了兩個很好的朋友。

讀完這本書後,我要向瑪麗的爸爸學習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向他們家的小孩子學習勤勞、勇敢的優點,向他們的媽媽學習不管夏天多熱、冬天多冷都要出去採黑莓。我以後要乖乖聽爸爸、媽媽的話,長大後做祖國的棟樑。另外,我還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爲這本書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增加想象力,讓我們更好的發揮和利用所學的知識。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3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我捧讀了兩年的系列書之一,小木屋系列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它是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

這本書的起因是羅蘭的爸爸查爾斯覺得他們原來住的威斯康辛州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野生動物不會呆在人很多的地方。爸爸也不喜歡,他喜歡住在野生動物不會受到驚嚇的地方,他喜歡看到小麋鹿和鹿媽媽從樹蔭裏望着自己,喜歡看到胖乎乎懶洋洋的熊在野莓子地裏吃漿果。

於是,他們就向印第安人的地方進軍了。們度過密蘇西里河,在草原上宿營,第二天在草原上跋涉,終於到了,他們又在草原上蓋小屋,然後住進了屋子,他們又見到了印第安人,又遇到了他們的鄰居愛德華茲先生,再捱過熱病的生死關頭,最後華盛頓覺得印第安人保留區不能向移民者開放,他們只好離開。

我覺得羅蘭很調皮,但很吃苦,他們家一直不斷遷徙,希望能找到一塊好的肥沃的土地。雖然他們遇到了草原大火,熱病等等困難,但他們全都堅持下來,羅蘭的姐姐瑪麗因熱病眼睛瞎了,但她還是快樂的活着。當剛剛翻過一頁,你會看到一行字,上面寫着:走進“小木屋”會讓爺爺奶奶回味起白手起家時的艱辛與幸福;會讓爸爸媽媽反思爲人父母的付出與收穫,會讓孩子們更懂得珍惜與感激。這本書值得每一箇中國家庭共同閱讀,掩卷深思……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4

暑假的時候,遠方歸來的叔叔送了我一本書——美國作家羅蘭·懷德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我與它算是一見鍾情,直到現在,我的一顆心還沉浸在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這本書講述的是勞拉一家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車遷徙到堪薩斯大草原生活,最後又離開的故事。因爲是羅蘭夫人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所以在刻畫人物、描繪環境等方面栩栩如生,細膩,美麗,讓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遼闊的天空中掛着很多星星,一閃一閃的,看上去那麼亮,那麼低,簡直觸手可及……”勞拉一家在大草原上席地而坐,仰望天空,閃耀的羣星點綴着遼闊的蒼穹……那真是一種奇幻的美麗啊!作爲讀者的我恨不得立馬鑽進書裏,和勞拉一家一起享受那種獨獨屬於草原之夜的寂靜與安詳……

小說中,人物衆多,但個性鮮明。比如不怕苦累、百折不撓的父親查爾斯,勤勞、智慧的媽媽卡羅琳,幽默友好的愛德華先生,活潑可愛、充滿夢想的勞拉,文靜、懂事的姐姐瑪麗,有惹人喜愛的小寶寶嘉利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父親查爾斯。作爲一個家庭中唯一的男人,他無時無刻不在爲家人着想,在一無所有的大草原上,他砍樹,築牆,蓋房,裝壁爐,鑲房門,鋪地板,以至種莊稼,售獵物,換來玉米麪、牛肉等生活必須品。他也是小勞拉、小瑪麗心中最偉大的人。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艱辛,但那簡陋的小木屋裏卻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溫馨暖人。

回頭想想,較之查爾斯,我們身邊又有多少人,臉上寫滿了怯弱、惶恐與不自信?就拿我的小表哥來說,他算是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二十多歲的人了,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高不成低不就,沒有一個可以堅持兩個月的,即使在我爸爸負責的廠裏上班,也總是想着法子請假,要不就躲在角落裏刷微博,看微信,不願付出,沒有幹勁,竟還時常揚言以後年薪能達三十萬,唉,我也是醉了……

《草原上的小木屋》,勵志,感人。在空閒的時候讀一讀,會有莫大的啓迪。相信我,沒錯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5

我覺得這是一本讓我們走進草原生活的書。這本書寫出了勞拉、瑪麗和爸爸媽媽去大草原前的告別,寫出了他們在大草原的生活,還寫出了他們離開大草原時的不捨。

讀了這本書,我還交了幾個好朋友,一個是天真的勞拉,還有一個是文靜的瑪麗;她們的爸爸很勇敢,他們的媽媽很溫柔。她們給兩匹馬各取了一個名字:皮特、帕蒂。“爸爸”還交了一個朋友,名字叫愛德華。在她家門旁邊有一條屬於印第安人的路。所以,有很多印第安人出現,勞拉她們睡都睡不好。離路再遠一點,有牛和狼在叫,勞拉她們就更睡不好了。勞拉、瑪麗還有爸爸在印第安人的營地旁邊的路上找珠子,把找回來的珠子串成項鍊送給媽媽當禮物,印第安人還常常到小木屋裏借東西,我們與印第安人結成了朋友。哦!對了,小木屋都是爸爸和愛德華先生一起蓋的。最害怕的.是小木屋和大草原着火的時候,先說說小木屋着火的時候吧!那時候屋頂上面就像染了紅色的頭髮。一塊木板掉到了地板上,哦!我忘說她們有一隻名字叫傑克的狗和一個小寶寶嘉莉。勞拉連想都沒想就一把抓住沉重的搖椅背,使出全身力氣向後拉,她把搖椅連同坐在上面的瑪麗和嘉莉拉了出來。勞拉,我覺得你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孩子。我要向你學習!再說說大草原着火的時候吧!那時候,爸爸媽媽把一桶桶水倒入火中,鳥兒飛來飛去,兔子跳來跳去,大火終於滅了,太驚險了。爸爸到鎮上去趕集的日子,勞拉和瑪麗還有媽媽日日盼望,希望爸爸能早點回來,這裏寫出了勞拉和瑪麗對爸爸的思念。

讀了這本書,激起了我對草原生活的嚮往,我真想去親身體驗一下大草原上的生活。你呢!想去嗎?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6

最近,我看了美國作家羅蘭。懷德寫的《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是“小木屋”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美國的南北戰爭結束後,掀起了到西部拓荒的熱潮。羅蘭當時是個兩歲的小女孩,就開始跟着父母拓荒。到她成爲老奶奶的時候寫下了九部自傳體的小說,被人稱爲“小木屋”系列。

《草原上的小木屋》主要描寫了羅蘭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駕着篷車,經歷了重重困難搬家到堪薩斯大草原居住的故事。羅蘭一家人,是當時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縮影。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風景如畫的草原上,但也時時存在着威脅和危險。熊熊燃燒的草原大火他們不怕,重建屋子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羣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他們用智慧和行動勇敢地克服了種種困難。

一個個小故事,優美而頑強,生動而光彩。我喜歡書中的人物:有一雙巧手、愛唱歌謠的爸爸查爾斯,活潑可愛、喜歡夢想的羅拉,赤裸騎馬的印第安小孩。也喜歡書中關於風景的描寫:散發原始氣息的大草原,宿營地繁星點點的天空。它給我的啓迪比任何一本書都多。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羅蘭一家人堅強的意志與毅力。他們經歷的是常人不能經歷的,他們在途中受到過傷害,可他們沒有哭泣,也沒有放棄,他們選擇了堅強。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裏卻充滿了愛,裝滿幸福。

這告訴我們,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心中一定要有愛,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件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可是我們現在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從小有爺爺奶奶的照顧,爸爸媽媽的呵護。父母爲我們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住在寬敞明亮的房子裏,營養的飯菜,美麗的衣裳,還有隨時可以吃的零食。我們也看了不少書,學了鋼琴,舞蹈。但是每當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我們少了一種信念,少了一種堅定,少了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我遇到一些難的奧數題,偶爾做不出來時就會氣餒,不願深入思考。讀外語,遇到長一點的課文也因爲怕困難而不能堅持。我缺乏的就是書中羅蘭一家那種勇敢向前、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學習他們那種精神,一定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一定能戰勝“懶惰”的我,成爲“勤勞”的我。“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人要像珍珠貝一樣,把“困難”磨成最大最美的珍珠。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7

前幾天我就把《草原上的小木屋》看完了,今天我來寫讀後感,我的讀後感就是,那個爸爸她很堅強,很努力幫着勞拉一家度過難關,然後最後達到了印第安人的地方,看着印第安人的離去。勞拉一家住在一道路旁邊的小木屋裏,他們的傢俱都是勞拉他爸爸親手製作的。

勞拉是一個活潑可愛有氣質,有理想的孩子。他在去印第安人的路上給勞拉一家開了一個很大的笑話,然後他還很很喜歡自己的寵物傑克是一隻狗它,他走丟了嘛,然後老是就很想去找他,結果他居然自己回來了。

瑪麗是一個跟勞拉一樣的孩子,他就是不愛動,很少出家門,也很少觀看印第安人。而勞拉呢,勞拉經常喜歡整天看印地安人在那跳舞唱歌,還喜歡看着印第安人的孩子在他們的媽媽的馬背上。就這樣子,草原上的小木屋大概就這樣子完了。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8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講述的是勞拉一家爲了追求夢想中的生活,離開他們生活的大森林,坐上篷車,朝着西部出發。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種種困難,最終安全來到大草原,並在大草原定居的故事,當他們來到大草原時,他們一無所有,經過一家人的努力,小木屋變得越來越完善,這個家越來越有家的樣子。在這裏,他們遭遇了大自然的災害,還遇到了野蠻的印第安人……但不管遇到什麼,他們都堅強面對,並過上了一段短時間自給自足的安逸生活。

我很喜歡這本書裏的幾個主角,在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在爸爸查爾斯身上學到的是能幹、勇敢和樂觀,爸爸有一雙巧手,每當家裏遇到危險的時候,爸爸總是站在最前面保衛着家人的安全。讓他們不得已要離開草原的時候,爸爸依然對未來的生活滿懷希望。他身上的各種品質讓我佩服不已。

在勞拉身上,我學到的是懂事、善良和快樂,勞拉作爲家裏最大的孩子,總是幫着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她的懂事值得我學習,面對一些從未見過的事情,她總是不斷的發問,這種精神用在生活上,肯定能夠使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勞拉是一個快樂的小女孩,她親近大自然,和水裏的魚玩耍,聽着星星唱歌,它充滿着童真、童樂、充滿着愛。我要學習她的這種精神,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能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對任何事情都不失去信心。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時常會被書中的一些故事所感動,或者是被勞拉的天真所逗笑。我很羨慕她們在大草原上的生活,和家人在一起親近大自然,這真是太幸福了。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9

這個暑假,我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國的懷德寫的,我特別喜歡這本書。

本書主要寫了勞拉一家人離開大森林,駕着馬車來到了大草原,並建起了小木屋、井等,生活得很幸福——直到他們染上了熱病,但很快就好了,最終他們離開了大草原,離開了他們的家。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勞拉一家堅強的意志與毅力。是的,他們很堅強。在一家人患熱病時,沒有放棄工作,這是一種堅強:當半夜出現尖叫,爸爸查爾斯和媽媽主動防護時,這是一種堅強;在煙囪起火時,勞拉主動救瑪麗和嘉麗時,這又是一種堅強。是的,他們一家人的確離不開“堅強”二字。

這一家人有數不勝數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堅定、永不放棄、心中有愛。再想想自己,雖然我們有電視、手機、零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呵護,但一有困難,有多少人能堅持到底?

“衆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正適合他們一家。

讀到一些情節時,我想笑;讀到一些情節時,我就很傷心。讀到最後一章時,我想:他們真的走了嗎?是的,走了。雖然他們離開了草原,但他們一家那真摯的感情卻永遠地印在了我的心裏。

這本書讓我知道,遇到困難,只要堅定,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20

秋,來了,外面,雨點打着。我,在書房中看着《草原上的小木屋》,雨點們的歌聲伴隨着我。

勞拉,一位活潑的姑娘。瑪麗,一位文靜的女孩,她們隨着父母一起到西部,但誰知那裏竟然是印第安人的地盤。在去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很多艱難的事情。把馬車從深水裏拉出,在田野裏過夜……等他們找到舒適的家時,才過上了安心的日子。可西部本是印第安人的,他們容不下白人,勞拉一家只得搬走,離別這大草原,踏上新的征途。

勞拉一家經過了艱辛的關卡得到了美好的生活,雖然又得搬,但卻有了經驗,可以讓下一個溫暖的家更美滿,溫馨。

勞拉一家還未離開原來的家時,是個見識低知識淺薄,不太懂自然。但到了西部後,創造了新生活,也變得懂事多了。

曾經,我也常賴在家裏不出門,外面的事情都是靠聽的;自己其實什麼也不知道。可是當我讀完《草原上的小木屋》時,我意識到了我的錯誤。我開始走出門欄,自己去發現野外的事物,感受自然的美好。

漸漸的,我發現,我的野外知識增強了很多。

謝謝你,勞拉一家,謝謝你們,讓我增長了野外知識,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