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蔡和森先學後教讀後感

蔡和森先學後教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蔡和森先學後教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蔡和森先學後教讀後感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本身並不複雜,且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他分四個模塊8個環節,大致模塊是展示目標、自學檢測、後教、當堂訓練。在每一個模塊裏面又有若干個小環節,在展示目標裏包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出示自學指導等,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僅僅這幾個環節裏面的銜接語的設計就很有講究,自學指導要包含有學生的學習目的與方式,這些都是檢驗老師素養的很好的體現,看老師能不能整體把握教材,對教材的整體感知把握水平的一個展現。在自學檢測裏面,又包含了讀書看書,檢測練習或提問。要求必須要後進生回答,並且在回答的順序上,也要講究先是差生後是中等生,最後優等生的`次序。這樣才能充分暴露問題,才能夠起到糾偏的作用。在這裏就與我們平時的課堂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因爲我們總喜歡要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在有人聽課的時候更是如此。在這個環節上可以說給老師來了一個徹底的革命,在這裏也就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理念,更是沒有交不好的學生的實踐。在後教的環節中要以學生的“兵教兵”爲主,只要是學生能夠解決得老師堅決不插手,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更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良好體現。試想在我們平時的授課中,即使有過學生的講解,但僅僅使一次作秀,我們還是認爲學生講的不夠清楚,浪費時間,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務爲由,而不讓學生表現。最後的當堂訓練,及時一節課的總結,也是學生能力得以提高的保證。也是我們減輕學生負擔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這個模式當中,我覺得最爲關鍵的應該是練習題的設置,在學生自學的時候,思考題、檢測題的編制,最爲重要,在最後的當堂訓練當中更是如此,如果設置的問題不能有很強的針對性,恐怕是事倍功半,如果設置合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把練習題設置好,老師必須要能夠靜下心來,深入到教材當中,深入到學生當中,絕不能蜻蜓點水式的走馬觀花,淺嘗輒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