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朝花夕拾野草讀後感

朝花夕拾野草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野草》和《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最出名的兩部散文集子,並不厚重,但已足夠:足以讓我們好好咀嚼品味,足以讓我們對先生些許瞭解。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朝花夕拾野草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朝花夕拾野草讀後感

有位哲人說過:人與人之間存在永恆的誤會。所以,不要妄想得到真正的理解,。孤獨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不論誰,都難免要受寂寞孤獨的襲擊,只不過是時間和程度的問題,你個人的態度問題。而如若魯迅先生,在我看,他便是頑固而深刻地寂寞了一生,偶爾也是有掙扎的,不過徒勞而已。

魯迅的散文是“爲自己”的。若想接近他,也必然要從這入手。爲自己,於是較其他的文章在情感上也更坦誠些,更原始些,也更接近於他的靈魂與脾性些。

中國之散文家向來有鬥士與隱士之分,鬥士拿散文當利劍,而隱士則把散文當雕刀。向來,魯迅先生便爲鬥士之典範和英雄,他特立獨行,有寧爲玉碎的血性,即使劍術並不“高明”,也一定要刺中敵人的要害。然而,在我看來,只憑魯迅先生的散文就給他定個鬥士的名號並部十分的妥當。從散文上看,我更願意說魯迅先生是一位高超的琴師,是武俠中江湖裏的高人。他彈奏,於敵人而言,那琴聲是由弦上撥出的一把把利箭,一箭穿心。不見血,卻可以讓他們莫名痛苦,慢慢腐爛,直到死亡。而於單純的人來說,那樂音卻猶如高山流水,開啓心扉,引起共鳴,潔淨靈魂,悅耳、悠揚、溫暖。

《野草》和《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最出名的兩部散文集子,並不厚重,但已足夠:足以讓我們好好咀嚼品味,足以讓我們對先生些許瞭解。因爲一個人的散文寫成什麼樣子,如何寫,是與他的散文觀,即與他的性格是血脈相連的。在書中,字裏行間,如行雲流水般從我們眼前經過,從我們腦中走過的便是先生!朱自清先生也認爲散文“意在表現自己”,尚寫“獨得的祕密”。

《野草》是作者的自言自語,也許有許多人覺得它晦澀難懂,也許有人覺得它不知所云,也許有人因它而恐慌不安了,也許······但我覺得,不管怎樣,它一定會觸動你,觸動每一個讀者心裏的某根弦,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或撫或傷。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先生以野草自詡,孑然立於地面,見證無可腐朽的地面,見證一切明與暗,過去與未來,自言自語;獻於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這一次次的呢喃低語,一場場悲傷或憤怒的夢,其實都不過是清醒的夢囈,低聲的呼號。於野草,孤寂可見一般,我們可以沿着夢的路前進,直達先生的靈魂的棲息之地,哦,不!是靠近,是去遠遠的看望那顆心。

《秋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星星好似一顆顆冷眼。有小粉紅花,還有棗樹,一株,另一株。樹枝惡狠狠地無聲地刺向天空,是堅定的信念!先生看着真痛快了,笑出聲來,但這笑聲卻顯得如此寂寥和突兀了,於是回屋吧。看撲火的小蟲,“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這些年青執着的英雄們,對光明的嚮往,勇敢無畏,讓這清冷的秋夜夜有了絲絲暖意。而《影的告別》呢?是先生自己對自己的告別嗎?他身不由己,他荷戟獨彷徨,他不得不承受!靈魂外逃,寧可彷徨於無地,無所謂依靠,寂寞深入骨髓。看《求乞者》、《復仇》、《狗的駁詰》、《失掉的好地獄》、《頹敗線的顫動》、《立論》、《死後》、《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是寫可憎的以野草做裝飾的地面;是對不可見人的地面的冷嘲熱諷;是大把大把地扯掉野草,讓可恥的地面暴露出來;是先生拿着手術刀,在一個個的腐爛得發臭的失了心的沒了靈魂的人身上,挖出一個個的毒瘤,並將它們擺在我們面前了。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

不知可恥的麻木的孩子,無聊至極的看客,勢力的狗抑或叫做人,冷漠殘酷的後代,可怕的恭維和所謂的聰明……周圍都是這樣的東西,這地面,野草所紮根的地面,盡是如此,何以堪?何以與人說?所以,“我只得走。”(《過客》)“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牀上。”(《狗的駁詰》)

然而,“絕望之爲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找那逝去的悲涼縹緲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爲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希望》)

不是還有真的猛士嗎?青年們不還在成長嗎?還有好的故事,雨之精魂……還有戰鬥!而《風箏》與《臘葉》則是悲傷的夢,落寞無可排遣,心態在變化,一年又一年,無可奈何。想忘記,卻早已成爲胸口的一顆痣,可以忽略,卻一直都在,無限感傷。

讀來或者很壓抑,不全明白,但先生本就不指望我們的徹底的理解。我們看到的不過是顆寂寞的心,不得救贖。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孤獨註定是一個人的事。也許,是那時的環境,讓先生的悲情氾濫成災了,他憤怒而絕望,不得安撫。

而《朝花夕拾》呢,先生自己說“這十篇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我想一個人的回憶,即使是疼痛,也會有溫度;即使受傷或傷他了,自己後來看時也會清晰而明智些。我是喜歡先生那些關於童年的回憶的`:《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二十四孝圖>》等等,活潑而溫暖,娓娓道來,好象一清泉,慢慢流淌過我們的心田,甜美平靜,讓我們也拾起了那段不可挽回的美好的韶光。紀念一些人,一些事,是因爲覺得孤獨,所以要常常想起。

先生的內心是平靜的,也心懷感激,寫下這些故事,是爲着自己的思念、感恩、歉意……尋找一個出口,留下些許痕跡。或者也是一種傾訴,一種祈禱,我想。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阿長與<山海經>》)

“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侯叫我來背書。”(《五猖會》)

“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父親的病》)

“但不知怎的,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爲我的師中,他是最使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爲許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

……

可以想象,先生在少年時期是個任性可愛而尚善的人吧,當然還有一點點的“怪”:仇貓,會和阿長叫勁,上學堂調皮,愛書……而那些讓先生耿耿於懷的,當時想不明白的事情,現在即使理解了,但好象又不大願意了,還是照着當時的念頭記錄了下來,以示警醒。那些人,先生心裏是感激的,信任和想念的,但本就不是太活潑的人,有些話是無法當面說出的,有些感情也只有在歲月的沉澱後才反而漸漸深刻起來。於是就樸素地做了記錄,但我們看了,也能知道了先生的心了。寂寞的人都是不擅長言辭和熱情熱烈的表達的。內心充實,但一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大概也有說這樣的意思。而這些經歷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先生的性格、思想,還有理想。

讀後,再看魯迅先生,似乎印象也不一樣了,不能膚淺地說喜歡或者討厭,只能說看得全面些了,先生的形象也豐富飽滿一些了。還要再多多讀他其他的作品,他的雜文,他的小說。要真正地去了解先生,路還遠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