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大綱

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導語: 創業的颶風正在登入, 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 ,祝您生活愉快

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

  【篇一】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

知道王志綱是從《大盤時代》開始的,王志綱因成功策劃廣州碧桂園、奧林匹克花園、星河灣等樓盤而一舉成名。學者、記者、製片人、戰略策劃人,閱歷豐富頗具實戰經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萬端事”是王志綱的人生目標。

前段央視一套《我們》欄目發起“2009百名精英薦書”活動,王志綱推薦的三本書是《資本論》、《明朝那些事兒》和《謀生》。經濟危機的發生讓更多的人走入迷茫之境,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物價上漲,似乎沒有什麼是可以生存的,在大勢下如何去走平順人生、傳奇人生和成功人生?王志綱以其豐富閱歷娓娓道來,以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物人生起伏爲案例,講述謀生哲學。

(一)危機也是轉機——區域經濟一體化時代

華爾街在中國象徵着財富神話,它可以讓一些人和一些企業短期內成爲財富巨頭,這讓衆多的企業開始學習華爾街模式。華爾街的教唆讓所有的年輕人相信未來的美好,由此催生一系列的經濟泡沫。這場經濟危機讓西方人開始重讀《資本論》,以圖尋求解決之道。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講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經過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後要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影響人類社會最最根本的問題是公平與效率。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是中國也遭受經濟的危機的影響,認清當今國際、國內大勢,是年輕人謀求長遠發展的基礎。世界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未來發展的主流,小到一個城市的發展,大到一個國家的強大,都離不開區域間的合作。

(二)案例沉澱出方法論

王志綱工作室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好的戰略思想庫,數百個案例爲王志綱工作室沉澱出王志綱的戰略思想。早期王志綱以記者身份走南創北爲王志綱戰略策劃提供了豐富的一線資料。

“‘交換一個蘋果,各得一個蘋果,交換一種思想,各得兩種思想’。你如果不具備一個在衆人當中最強的東西,人家沒有必要跟你交換,你就永遠被邊緣化。”一個人想要出類拔萃,就必須學會沉澱自己知識財富,明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讓別人相信你,接受你,喜歡你,離不開你,這就是一個人的成功過程。

(三)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首先必須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是自己能夠建立舞臺還是自己需要在別人的舞臺上才能展示?所以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要認清自己比認清別人要難,要學會從幾十年的生活去分析自己,弄清楚自己的優缺點,認清“我是誰”“我在哪裏”。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時候會遇到一些“機遇”,這些機遇究竟是適合自己光明大道還是誘惑要理清,人生路上誘惑實在很多,它常常披着機遇的外衣,一不留神就被別人牽着鼻子走,這一生就完了,走上一條不適合自己的路,也就是一條不歸之路。

有的人規劃自己的人生,從眼前狀況着眼,完全是按照理想化的發展模式給自己定一個框框,這樣走下去,大勢在變,人在變,到頭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覺得奇怪,最終走入死衚衕。王志綱提出生涯規劃倒推法,就是着眼於長遠,你將來希望自己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根據這個目標往回推算你所應該經由的路徑。

  【篇二】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

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已經是到了自己邁入社會創造價值的時候了,對於創業也真的不是一件遙遠的事,大體看來其實創業也是很簡單的。作爲創業的第一步自然是要確定創業的方向,這是創業的關鍵,因此我們也就要發現商機,確定項目。接下來就是制定創新創業計劃,而後就是去實踐。

那麼,什麼是“創新”呢?

“創新”這個字眼在今天很流行,也很時髦,許多機構都把它當作口號,甚至寫進自己的宣言,但是對它的理解卻是千差萬別。首先是把“創新”與聰明的創意或發明混爲一談;其次,是一提到它就意會到科技方面;最後,很多人認爲凡開創一盤新生意或者一項新事業就是創新。

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德魯克深刻地指出,“創新”與上述誤解的區別在於是否爲客戶創造出新的價值。什麼是價值?價值並不是價格。價值是客戶得到的,價格是客戶付出的。做企業的,推出一項新產品、新服務或一個新流程,要滿足客戶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潛在的需求,創造出新的客戶滿意。客戶有新的所得,纔會從不買到買、從買得少到買得多,或者願意付出比過去更高的價格。這反映在企業的收入和利潤上,就是創造了新的財富。同樣的,非營利機構的創新也要讓服務對象有新的滿意,從而願意接受你的服務;政府的政策創新或體制改革也要產生讓人民可以感受得到的新便利或保障。雖然很多“創新”與科技有關,但是科技含量很低甚至“零科技”的社會創

新,不但機會更多,而且效益更大。一家新公司如果只是以同等價格提供市面上已有的產品或服務並不算創新,因爲它只是對別人已經創造出來的客戶羣進行瓜分,並沒有創造新客戶,這樣的新公司註定會在市場萎縮的時候被“邊緣化”。

由此可見,創新是可以學習的。

在德魯克的筆下,無論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歷史悠久的大企業還是新開辦的小企業,企業界還是非營利界和政府,處處都有創新的機會,人人都可以成爲企業家。他認爲創新是組織的一項基本功能,是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職責,它是有規律可循的實務工作。創新並不需要天才,但需要訓練;不需要靈光乍現,但需要遵守“紀律”(創新的原則和條件)。因此,創新是可以作爲一門學科去傳授和學習的,只要照書中所總結的規則去操作,就可以學會如何成功地創新。這打破了以往創新給人的神祕感。

商機是創業的關鍵,因此我們需要練就一雙發現商機的“火眼金睛”,在很多情況下對待商機的問題上大都是“衆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因此有人說:商機=運氣+等待。儘管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沒有強烈的市場意識、敏銳的商業觸角、明察秋毫的選擇及分析信息的本領是很難發現商機的端倪的。機遇只垂青那些有頭腦的人,創業者需要一顆市場意識的頭腦。處處留心商機,是創業者應仔細考慮的問題。

我們在尋找商機和選擇項目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該商機或項目實際操作時,一定要奉行“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的戰略,

只有不斷出奇、出新,生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並經久不衰。

創業無止境,創新無窮時。因此創業的商機還在於創新。要比創業就要比創新。比創新,就是要進一步弘揚敢爲人先、高人一籌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生命力的源泉,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法寶。民營企業家要繼續保持先人一步的創新膽略,創新發展模式,以建設創新型、創造型企業爲己任,把握大勢,出新招、出絕招,推進觀念、體制、技術、管理、文化創新,以創新的思路謀劃新一輪企業發展戰略,以創新的舉措化解前進中的矛盾和困難。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中,做大做強企業。

創新是需要不斷培養。創新的想法出於想象,大研一在《創新者的思考 發現創業與創意的源頭》中講到磨礪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先對自己所遇見的事或通過換位思考,考慮要是換作自己的話該怎麼辦,把自己擺在這個位置時進行徹底思考,並把思考過程中想到的東西都寫在紙上。感觸非常深的是他在書中提到,即使是在看廣告的同時也要進行如此的思考,如果是我會這樣拍嗎?這樣拍能達到效果嗎?我會選這樣的場景,選這個演員嗎?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不得不佩服他的這種細微觀察的精神,其實身邊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另還可以去不停地拜見能給我們強烈刺激的富有想象力的人,去拜見他們並聆聽高論,去接受刺激,逼迫自己去思考。還可以使不斷的自我否認。在思考和不斷的自我否認中都可能會有新的想法出現,這也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們常說不打無準備的仗。無論做什麼事

情都要制定確實可行的計劃,計劃是做事情的一個嚮導,因此,想要創業成功就要制定成功的計劃.肖建中在《邊打工邊創業》講到創業計劃書是整個創業過程的靈魂,在創業計劃書中主要記載一切創業的內容,包括創業的類型、市場調查和分析、資金規劃、階段目標、財務估計、行銷策略、可能風險評估、內部管理規劃等。創業計劃書猶如一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它可以幫助創業者記錄許多創業的內容、創業的構想,能夠幫助創業者規劃成功的藍圖。

接下來的便是實踐,沒有這一步所有都是紙上談兵。實踐當中需要個人具備一些獨到的特徵。

首先,是慾望。 “欲”,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創業者的慾望與普通人慾望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慾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所以,創業者的慾望往往伴隨着行動力和犧牲精神。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

我們說的創業者的慾望是不安分的,是高於現實的,需要掂起腳才能夠得着,有的時候需要跳起來才能夠得着。因爲慾望,而不甘心,而創業,而行動,而成功,這是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走過的共同道路。

其次,是忍耐。成語裏有一句“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還有一句“篳路藍縷”,意思都是說創業不易。不易在哪裏呢?首先是要忍受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折磨。因此,創業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既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還要有承擔失敗的心理準備,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勇

同時,眼界也很重要。廣博的見識,開闊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使創業活動少走彎路。敏感不是神經過敏。神經過敏的人,像瓊瑤小說裏的那些角色,可以當花瓶,可以做茶餘飯後的消遣,惟獨不適合創業。

創業者的敏感,是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尤其是對商業機會的快速反應。

另外,創業不是引“無源之水”,栽“無本之木”。每一個人創業,都必然有其憑依的條件,也就是其擁有的資源。創業者資源,可分爲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兩種。內部資源主要是創業者個人的能力,其所佔有的生產資料及知識技能,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只不過這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屬於個人罷了。創業者的家族資源也可以看作創業者內部資源的一部分。擁有一份良好的內部資源,對創業者個人來說無疑是重要的。

創業者外部資源的創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脈資源的創業,即創業者構建其人際網絡或社會網絡的能力。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建立自己最廣泛的人際網絡,那他的創業一定會非常艱難,即使其初期能夠依靠領先技術或者自身素質,比如吃苦耐勞或精打細算,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斷言他的事業一定做不大。除非他像比爾·蓋茨,能開發出一個WINDOWS,前無古人,無可取代,只好由他獨霸市場。

創業是一個鬥體力的活動,更是一個鬥心力的活動。創業者的智謀,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創業成敗。尤其是在目前產品日益同質化,市場有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創業者不但要能夠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

再者,即是謀略,說白了就是一種思維的方式,一種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創業者來說,智慧是不分等級的,它沒有好壞、高明不高明的區別,只有好用不好用,適用不適用的問題。

總之,一個人若想通過創新創業開出一番新天地,就一定要有一般人不具備的品質。創新爲源,創業必能成爲滔滔大河。

  【篇三】創新創業書籍讀後感

這本是星巴克的創始人舒爾茨的《將心注入》,文中講述了主人公從有創業意識,到發現星巴克,加入星巴克,將星巴克發展壯大的所有歷程;將心理層面及行動方面的細節都描述的非常到位,是很好的對創業者有指導和共鳴作用的書籍。

星巴克最初只出售袋裝咖啡豆成品,這個名稱也並不是由舒爾茨創造,它是舒爾茨初次進入咖啡行業的僱主的品牌,後來舒爾茨離開了這個僱主,建立自己的咖啡飲品公司,若干年後,不料老僱主要出賣自己的公司,舒爾茨便收購了星巴克,也因爲“星巴克”更爲大衆所知,名字也更易被記住,所以將“星巴克”取代了自己原來公司的名字,並推向全球,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品牌。整個過程歷經艱辛,根據舒爾茨的記錄,星巴克能取得成功主要歸因於如下方面:

一、主人公對咖啡的由衷熱愛以及誓要將咖啡文化推向各地域的堅定信念。舒爾茨最初接觸該行業是在一次前往西雅圖的出差中,偶爾遇見了一家專門從事咖啡烘焙和銷售的門店,店主人是三個對咖啡有着豐富知識的合夥人。舒爾茨在經過了兩次的見面之後就覺得這是自己一直想要的事情,故歷經一年的時間反覆說服合夥人同意讓自己加入,於是他放棄了在紐約高薪的工作,離開父母,帶着妻子來到了西雅圖,開始了咖啡生涯。這一年,他三十歲左右,在當時的門店學到了系統的咖啡辨別和烘焙知識,但與合夥人的經營意見卻並不是完全一致。後來在一次出差意大利的.考察中,舒爾茨看見了很多專門賣咖啡飲品的具有浪漫且休閒風格的咖啡門店,腦子突然發現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並希望將此模式引入合作門店,可受到了僱主的反對,並最終以經營風格不一致爲由終止了合作。但舒爾茨並沒有就此氣餒,他反而希望創立一家自己的企業,將意大利的咖啡模式引進美國,他堅信這是一門大生意。他開始四處籌集資金,向資產階級介紹咖啡的經營模式,他向西雅圖的絕大多數的企業家都有推銷過自己的想法,但資金仍未有着落,就在最後一刻,在當時西雅圖的最大投資家那裏籌到了資金,接着便接二連三獲得了其他的投資。可是在前四年,一直未有盈利,反而因爲擴張而需要不斷地加大投資,股東對此議論紛紛。但舒爾茨堅信這是一門好生意,並最終會獲得回報,他反覆向股東作出解釋,並堅持自己的做法。門店在第六年開始扭虧爲盈,終於舒了一口氣。這個過程經歷了很多的打擊、失望和煎熬,舒爾茨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經常忙得無法休息,無法照顧家庭,但他並沒有放棄,堅定了自己想幹的事情之後是盡一切辦法去完成,充滿着樂觀,始終如精神導師般引導着團隊的前進,我認爲這是星巴克可以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二、星巴克對產品的高品質要求及經營模式的不斷探索。星巴克堅持賣最好的咖啡,爲顧客提供舒適和休閒的品嚐咖啡的環境。這個要求指導着星巴克選擇購買最好的咖啡豆、不斷提高烘焙咖啡的技術、不斷研究新的咖啡口味、改善包裝、改善門店環境等等。這是一家不願意固守傳統的企業,這是一家不斷追求創新、意圖跟上時代步伐的企業。正是有着這個目標,星巴克員工也從不會想辦法在產品本身節省成本,採用以次充好,或者採購不合標準的咖啡豆等等,哪怕是在企業最困難、甚至面臨虧本的情況下,也堅決要爲顧客提供一流的咖啡。這個信念爲星巴克留住了客戶,贏得了口碑。

三、管理層的才能、視野、未雨綢繆,以及投資方的大力支持。星巴克從創立到上市,吸納了很多忠誠的志同道合的員工。前期是與舒爾茨一起創立的“天天”的基層員工,他們跟隨着舒爾茨,盡心盡力,將企業當做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最後有部分追求進步的員工成爲了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有部分則因爲跟不上企業的步伐而忍痛淘汰。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爲滿足需求,星巴克也從外界空降了一批高層管理人員,他們中絕大多少是在知名或大型企業有過從業經驗並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有擅長管理和推廣門店的、有在連鎖經營方面有創業成功經驗的、有在資金的管理和操作上的、有在招聘和任人方面的,各種人纔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着能力,舒爾茨給予了他們最大的權限。所以,星巴克取得的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歸於人,歸於團隊。這又不能不說舒爾茨是個具有領導才能的人,可以招攬人才,也可以留住人才,這是作爲一名領導的成功。

星巴克成功的因素還有很多,正如很多的書籍或者勵志的演講所說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能力也需要運氣,成功的因素確實是綜合了很多因素,但我認爲最重要的始終是創始人的個人才能,不論是眼界學識、還是心胸氣魄,亦或人品道德,此外他還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一個鑑定的信念,具備了這些,外界的推動和幫助纔是有效的,也纔可能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