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讀後感大綱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地面的表面積有5.1億平方公里,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左右,她的資源是有限的,資源枯竭後,我們別無去處。文章要我們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它的生態環境。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只有一個地球優秀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讀後感

  篇一:只有一個地球讀後感

讀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後,我的眼眶都溼潤潤的。我掩卷沉思,地球是可愛的,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她在宇宙中是這樣渺小,但是她又是那樣的美麗。她雖然渺小,但是她慷慨地給人類提供資源,儘自己的全力來培養我們這70多億貪婪的人們,她又是多麼偉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每個人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媽媽的草地是溫暖的搖籃,媽媽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臉,媽媽的河流是愛的源泉。媽媽,她給了我們優良的生存環境,她從來不懂得什麼叫吝嗇,總是儘可能地給我們提供資源,滿足貪婪的孩子。

但是貪婪的孩子們不斷地向地球媽媽索取。我們既是自然資源的索取者,又是自然環境的改造者。母親在提供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資源時,又遭受到孩子們極大的破壞。例如1995年7月份,我國發生了一件事:幾家工廠因過量地向大海和空氣中排放污水和污煙,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莊家受損。這樣既污染了環境,又使自然資源受到了嚴重損失。另外,全世界每年約有1700公頃森林因亂砍濫伐而消失,只聽到鋸子聲,一棵大樹便倒下,就連遠處的.綠葉也在顫抖。每年,600萬公頃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而失去了生產能力。就拿黃河來說吧,以前黃河是人類的母親河,現在她卻成了我們的災難河。黃河上游的水是比較清澈的,在流經黃土高原後,水裏的泥沙纔多起來,水也變黃了。因此,必須努力保持水土,減少流失,這是關係到人類生存的大事。全世界十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荒中,13億人口幾科乎與潔淨水無緣。人們將不用的污水排入江河,污染了河水。

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總以“地大物博”爲驕傲。現在我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中國“地大”卻並不“物博”,而是“地大物薄”。按照有關的數據分析,中國13億人口,許多重要資源人均數遠遠達不到世界人均水平,如中國的人均耕地不到0.1公項,約佔世界人均數的四分之一;森林資源人均佔有量爲世界的九分之一。

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必然造成山不再青,水不再綠,空氣不再清新,美好的家園面目全非,傷痕累累。我們應植樹造林,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不要把草地毀壞,讓媽媽心酸;不要向天空吐煙,讓媽媽難堪;不要住河裏排放髒水,把媽媽心靈污染……我們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還祖國一片藍天白雲。每個人都來營造一方淨土,世界將變成“天上人間”!人類關心自己的未來,就必須保護我們的“衣食父母”——自然環境。

我們作爲新世紀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增強環保意識,探索新的生存方式,讓21世紀天空更藍,青山更綠,河水更清。

  篇二:只有一個地球讀後感

《只有一個地球》是我們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也知道了地球雖然美麗,但也很脆弱。

飛上太空的宇航員叔叔們介紹,他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美麗、晶瑩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圍裹着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總是無私地爲人類作着貢獻,但是由於人類不知珍惜,不加節制地開採和隨意地毀壞,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少,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威脅。例如1995年7月份,我國發生的一件事:幾家工廠因爲過量地向大海和大氣中排放污水和污煙,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莊稼受損。這樣既污染了環境,又使自然資源受到嚴重損失。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受害了。同學們,科學家早已證明:在宇宙以地球爲中心的四十萬億公里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這句話說明,適合人類居住就是隻有一個——地球,人類真的應該保護地球,不要讓地球上的各種資源枯竭,不然不但地球會毀滅,連人類的世界末日都要到了。地球,她已經慷慨地向人類不斷提供礦產資源,現在我們應該保護她,不應該去破壞她,毀壞她。地球,在我們心目中是重要的,也是美麗的。她所提供的水資源、生物資源、森林資源、大氣資源都是寶貴,它們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它們是經過幾萬年才能形成的。

沒有了地球,我們無法生存,只有地球,才能丞救我們,我們一定要保護地球,讓地球更加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公民們,快醒悟過來吧!從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保護我們生活的大家園——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