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塵埃落定讀後感1

用多半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三十一萬字的小說,速度說快也不快說慢也不算慢。畢竟這是一本小說,也就沒有那麼深入細細的去品味。讀完之後心中才有了,一種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感覺。

在讀這本書時,我一直感覺像是在重讀《巴黎聖母院》,只不過與《巴黎聖母院》相比較起來,這本書顯得更好懂些。

《塵埃落定》中作者以麥其土司甲一個傻瓜兒子的視角兼用寫實與象徵表意的手法,輕巧而富有魅力地寫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續了多代的沉重生活。作者以對人性的深入開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團間、土司家族內部、土司與他的人民以及與國家民黨軍閥的鬥爭。作者阿來在小說中給讀者營造了一種濃厚的藏族氛圍。

令我驚奇的是在全書中,竟然都沒有提土司“傻瓜”兒子的名字,或許這也是作者有意爲之。但是這個傻兒子做的事情都是那麼的順應人心,具備領袖應有的心胸與膽魄。卻在一些平常的事中盡顯愚態。如果從書中的“我”的心理描寫來說,“我”並不傻而且是異常的聰明,只不過在做一些事情時腦子就不夠用了。最後也對他的死感到惋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

如果不是在這個朝代更迭,戰亂動盪的時代,或許他也會是一代傑出的土司。但是任何事物只能順應歷史的潮流。

《塵埃落定》初版於1988年3月,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塵埃落定讀後感2

這是一片”骨頭把人分出高下”的土地,土司制度下的自由民、奴隸,讓”當一個小小土地上的王者”成爲一種至高無上的夢想,而作者以一個被”骨頭”賦予了至高權力的”傻子”的視覺,來讓讀者觀察到許多”聰明人”的做法,不過是相信土司制度下保護層,也明白到了故步自封,自以爲是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而”傻子”正是有一種大智若愚的前瞻性,他說:”人其實是害怕真實的”所以父親害怕傳位給他,”聰明人”哥哥害怕他的競爭,因爲他就是真實,而”聰明人”們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虛空中,而不能直面不去”憂天”。

他真實的情感,愛一個人到”骨頭裏面有泡泡”,他的爲政以德,用換位思考的慈悲來真正讓隨從順服,而不只是封建地奴役他們,他關注那些”爛在舌頭裏的話”願意聽民意,還體現在紅色漢人來炮轟寨子之前做出讓所有人成爲自由民的決定,這是他走的更遠的原因,值得學習。塵埃落定”也是應了”傻子”心裏想的很多次那個塵土紛飛石頭寨子的土崩瓦解,也是證明土司制度的化爲烏有,從此土地上就沒有大大小小的王者了。

  塵埃落定讀後感3

我從心底對藏文化有一種探知的慾望,來源於對這種親近而神祕文化的無知和興趣,特別是去年到了青海,今年又看了幾部慶祝西藏民族解放的記錄片,於是便從書架上找出了這一本唯一與藏文化有關聯的小說,一讀便無法釋手了。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文中以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的土司制度興衰爲主線,以土司的傻瓜兒子爲視角,講述了一個精彩曲折的鬥爭故事,展現了一幅神祕浪漫的藏族風情。

各路土司雲集在二少爺的官寨舉杯相慶、鑄劍爲梨。很快在二少爺的官寨旁邊出現了一片帳篷,酒肆客棧、商店鋪門、歌榭勾欄、甚至妓館春樓,應有盡有。在黃師爺(當年的黃特派員)的建議下,二少爺逐步建立了稅收體制,開辦了錢莊,在古老封閉的阿壩地區第一次出現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商業集鎮雛型。二少爺回到麥其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歡呼,但在歡迎的盛會上,卻有大少爺那令人不寒而慄的陰毒的眼光。一場家庭內部關於繼承權的惺風血雨又悄然拉開了帷幕。終於,在解放軍進剿國家民黨殘部的隆隆炮聲中,麥其家的官寨坍塌了。紛爭、仇殺消彌了,一箇舊的世界終於塵埃落定。

讀完小說,我們先說說塵埃。

土司制度下塵埃飛舞的生活,充滿了仇恨、慾望。塵埃落定前,土司世界是一個由仇恨編成的網。藏語“轄日”——“骨頭”被叫做種姓,“骨頭”將人分出高下,土司——土司下面是頭人——頭人管百姓——然後是科巴(信差)——最後是家奴。森嚴的等級,壓抑了許多的仇恨,有土司與土司的、有土司與他的兒子的、土司家大少爺與二少爺的、土司與頭人的,就是看似與世無爭的嘎濟活佛、巴門喇嘛也是冤家對頭。他們之間有權力、利益、地位、金錢等等引發的仇恨,紛紛圍繞在麥其土司這根線上。

慾望是這些仇恨的根源。因爲情慾,麥其土司愛上了查查頭人的妻子央宗、與查查頭人結了仇。於是許諾給多吉次仁以“頭人”的位置,讓他殺了查查頭人,又言而無信,將多吉次仁的屍體吊在行刑柱上,當衆說他是想做“頭人”謀反而被處死的。麥其土司成了“正義”的化身之後,不知不覺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多吉次仁的兩個兒子成了他的仇家。他們最終殺死了麥其土司的兩個兒子。

再說落定。

歷史是最強大、最有力的推動者。末落的土司制度,無論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如何飛揚,終將落定於歷史的淨地上。風起雲涌,塵起塵落。正因爲有一個高潮,也就必然有低潮的來臨。解放軍的腳步響起的時候,麥其家也就到了消亡的時候。局部來交待整體,整個西藏也就隨之解放。當麥其土司的傻瓜少爺,最後死於仇人刀下。當身體變冷、當血變黑的時候,所有這個世界就從少爺的視角消失,塵埃最終落下。土司制度連同土司的官寨轟然飛上天空,揚起漫天的塵埃,然後徐徐落下。那伴隨着的一切野蠻,生活在土司陰霾下的塵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塵埃一樣徐徐落定,大地重歸於安靜、平和。

  塵埃落定讀後感4

想爲一部好的小說寫些什麼是一件困難的事。猶如身處一座精美而恢弘的宮殿之中,無論面向何方,都無法將四周的輝煌一同描述下來。太多的驚豔和震撼,如風、如雪、如川流,轟轟烈烈地在腦中迴旋、飛揚、激盪。理智的解說往往顯得無力,思緒與靈魂不可遏制地升騰。

《塵埃落定》,正是一部令人迴腸蕩氣的佳作。小說以詩一般空靈純淨的文字,演繹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沒落直至終結的歷史。簡單而深刻的反思,節制而富有張力的敘述,蘊藏着無限深情的感慨?無處不流露着作者在語言上的敏銳及創作上的才華。

阿來是一位出生在嘉絨的藏族漢。西藏,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地方:深沉高潔的沃土,古老熱情的民族,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奇異的宗教信仰?這一切,都爲藏文化增添了一種特有的幻麗與芬芳。自小就在故土耳濡目染的阿來,自然對藏民的習俗和文化懷有深深的依戀。

因此,他選擇了康巴土司家族的興衰作爲小說的題材,藉以描繪藏地的風土人情,闡述自己對其歷史及人文的認知與思索。看似獨特,實則必然。

初讀《塵埃落定》時,最先吸引我的,也正是這股濃郁的高原氣息。自翻開卷首的那一刻起,美得令人心悸的雪域畫卷便一路鋪展綿延?從陽光落在雪山上的清澈光輝到野草與青稞的交織色彩,從堡壘般森嚴的土司寨城到夾雜着權力和火藥的飛雪塵埃,還有穿行其中的健壯的男人以及淳樸的女人?它們在一起,共同成爲了感官和氛圍的基奠,不僅紮根於小說的靈魂,更融入了作者的意緒與激情,讀來怎不令人注目忘情呢?

阿來曾在訪談錄中寫道,我只是把民族化作爲一個視角,無論我的小說還是散文,我都希望讀者關注它們的故事及內涵,而不要僅僅將他們視爲特殊民族的特殊圖景。由此可見,阿來必定在作品的情節描述及人物刻畫上投入了更多的熱情。

這一點可以從《塵埃落定》中體現出來。小說講述了一個雖不繁雜,卻跌宕起伏、輾轉迷離的故事:麥其土司是康巴衆土司中的一個,他和漢人太太生下了一個雖是傻瓜卻常常道破天機的兒。之後,老土司不顧濟嘎活佛的阻止,靠着漢人黃師爺引種的鴉片迅速富足,成爲最強大的土王。

故事一開始,阿來便給了我們土司二少爺的眼睛。那是一雙異常敏銳而深邃的眼睛?它什麼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都全部看見了。正是它,帶領着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在崩潰前的最後幻象,見證了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的喧囂和動盪。

如此神奇的眼睛,擁有它的二少爺又該是怎樣的人呢首先,他是尊貴的公,其次,他是衆人眼中的傻。世人稱他傻,但並不代表他真的混沌愚蠢。相反,他以一種超脫於時代和家族的思維方式洞察着浮華背後的一切。土司們的官寨是一個個濃縮相連的世界。欲、陰謀、爭奪、猜忌在其間糾織瀰漫。處於政治漩渦的權貴們終究無法從盛世之夢中清醒過來,更有一羣自認爲聰明的人,整日用那傻乎乎的勁頭爲毫無意義的事上竄下跳,費盡心機。

只有傻少爺的心底一片透明。他知道金錢和權力只不過是過眼煙雲,也看到了籠罩在古老舊制上的慘淡夕陽,因此他將意念放在更單純而深遠的地方。他的思想與言行脫去了聰明人的虛僞矯飾,乾淨得像高天中的流雲,並時時閃現出未來的光弧。簡單地說,他活在自我空靈的世界裏,滿是大徹大悟的.清醒。書中有一句話來解釋這種境界:

一個傻,往往不不恨,因而只看到基本事實。我倒覺得並非如此。傻少爺不是麻木不仁,他對太多東西付與深情,只是忘記了仇恨。他故鄉的每一寸土地,美麗浪漫的侍女卓瑪,地位低賤的夥伴爾依?他的生命中充滿了真誠與親善,消融了嫉妒和仇怨。

將視線拓展,而恨將其阻塞,於是,他能夠以廣闊的胸襟包容世事的突變與訛移,在衆人掙扎呻吟之時跨越歷史的玄機。大智若愚,怕就是這樣的人吧?我想是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超然物外。上天是爲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來像個傻。說來也有趣,傻少爺揹負了癡呆的名聲,卻擔當着智慧的化身。或許世界本身就對智者和愚者有了錯誤的區分二少爺最後的感嘆,更證明了一點:他是寬厚而睿智的,只是世俗的灰塵將其扭曲了。

對於這個怪誕甚至有些誇張的人物,大家褒貶不一。有人認爲他的行爲神乎其神,與現實的軌道脫離得太遠了,有人則認爲,正是他的天馬行空,才讓這部基於現實的魔幻主義小說有了開合自如的氣度。在我看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正是這個傻的存在,才讓小說中的種種荒誕成爲了激動人心的轉折,才讓這曲繁華落盡的末代哀歌有了絢麗的波瀾與光華。傻少爺,不失爲一個感人的、成功的形象。

重讀這部小說是在去滇藏的旅途上。三年後對這部作品的再次品味,不僅沒有帶來厭倦,反而更進一步地體會到了其中的韻味和深意。經過香格里拉的時候,聽到悠揚的長調從粗重的男聲裏流淌出來,忽然覺得,阿來的《塵埃落定》,正是用心在歌唱着。於是,閉上眼睛,真的聽到史詩般的旋律,抑揚頓挫地飄蕩開來。

  塵埃落定讀後感5

《塵埃落定》是一部讓人蕩氣迴腸的小說,它演繹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沒落到終結的歷史。簡單的敘述,卻有無限的張力,留給人無限的感慨。小說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一個獨立完整的世界,一個存在着土司制度的世界。在那樣的世界裏,有各種各樣的人,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種各樣的把戲,各種各樣的紛爭。

小說講述的了一個跌宕而迷離的故事:麥其土司是康巴衆土司中的一個,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衆人眼中的聰明人,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另一個是土司和漢人太太生的傻兒子,偶爾會道破天機的傻兒子。麥其土司因爲栽種了漢人黃師爺引種的鴉片而迅速富足,成爲了最強大的土司。後來,別的土司爲了像麥其土司一樣富裕。可麥其土司這邊,卻在傻兒子的建議下,改種了麥子,結果次年只有麥其土司的領地收穫了麥子,造成了麥子供不應求,麥其土司越發強大。其餘部落的缺糧災難讓糧食豐足的麥其土司家的傻兒子發起了賣麥貿易,建立起邊疆城鎮,茶馬互市。與此同時,兩個兒子關於吐司繼承權的爭奪也激烈地進行時。在這看起來似乎是麥其家輝煌鼎盛的時候,隨着漢人解放軍的進入,所有的東西隨着舊的土司制度土崩瓦解,一切塵埃落定,只剩下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我很喜歡小說的名字:塵埃落定。世間一切的繁榮與浮華不過是千千萬萬塵埃組成的,藉着風,在空中飛揚、舞蹈,可當風過雨後,塵埃落定了,便什麼都不存在了。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天地間一粒飄忽不定的塵埃嗎?不論你是土司還是土司的兒子,不論你是傻子還是絕色美女,不論你在人生的舞臺,甚至於歷史的舞臺上扮演着多重要的角色,你對於整個浩瀚的歷史來說,終究也只是一粒塵埃而已。風輕輕一吹,便不留任何痕跡。所以,那些功與名、錢與權、食與色的追逐沒有太大的必要,生死沉浮也終究不過夢一場,何況是那些如雲煙的人生的起伏。一切都是浮雲,一切不過塵埃。

書中的傻子實在是諳熟這些道理的聰明人,他因爲傻(其實是真聰明),所以在一開始並沒有與哥哥爭奪繼承權,沒有想要過女人,沒有任何強烈的慾望追求,他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書中,他一直以“傻子”的名字出現,父母都叫他“傻子”,哥哥也時常拍着他的肩膀,叫他“傻子”,就連下人們也叫他“傻子少爺”。或許這個傻子什麼都不在乎,所以也常常自稱“我是麥其家的傻兒子?”但我並不認爲他真傻。他只是計較的太少,不像任何人那樣處心積慮地算計,謀劃任何事,不追求任何東西,只求活得開心和自在。他懂得寬容和體諒,懂得用愛包容恨。他傻,可卻用傻換得了在下人中的威望,得到了人們真心的親近。他的傻讓他活得沒有那麼艱難辛苦,更加瀟灑自在,也讓他躲過了很多傷害和厄運。傻子也常常做一些聰明事,讓老土司種上了糧食;修建倉庫來儲存多出的糧食,用糧食誘惑其他部落的人民;以及在邊鎮進行貿易,成爲了遠遠富過他的父親的人。這一切,讓你覺得這個傻子似乎用很清醒的眼睛看着在這個舊制度下的世界,記得書在一開始就給我們提到了他的眼睛,說那是一雙異常敏銳而深邃的眼睛——它“什麼都看得見,看見了今天,明天也都全看見了。”正是它,帶着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度在崩潰前的最後幻象,見證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的喧囂與動盪。這個傻子也時常爲這個沒落的角落輸送進新的血液,但卻沒有想過改變什麼,其實他也無力改變什麼,一切不過都是歷史的必然。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太渺小了,傻子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過着自己瀟灑自在的日子,看着該來的一切來到,該走的一切自然而然的走掉。不強求,不挽留。所以在故事最後,土司山寨隨着解放軍的到來而倒塌的時候,他也靜靜地躺在牀上,安然地等着仇人來殺他。既然該到了塵埃落定的時候了,那就靜靜地等它落定吧。

讀完書之後,突然覺得我們每個人,我自己,不過是一粒會思考的塵埃而已,我們早晚一天會落定的。那在這之前,是不是不必有那麼多的爭奪,有那麼多的計較,在漫漫的人生歷程中,那些算什麼呢?生命已經夠渺小脆弱了,還是在塵埃落定之前,讓自己快樂自在的飛舞吧!

  塵埃落定讀後感6

最近剛剛看完了曾經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這部作品《塵埃落定》。其實早在2006年,這部小說的同名電視劇就在播出,不知道當時爲什麼沒有跟着這劇看。等於這部優秀的作品,我現在剛剛補上功課。

作家阿來以第一人稱,也就是麥其土司家的傻子二少爺的口吻,給大家講述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發生在藏區土司家的故事。從麥其土司家族的強盛到最終的消亡,故事緊扣歷史發展背景,詳細刻畫描繪了土司的生活形態和在歷史變革下每個人從內心到外在變化。感慨時代的車輪一直向前,藏區農奴制的社會形態也在逐漸發生着改變。

最最觸動我內心的,正是這位被人人稱之爲傻子的二少爺。他總是在不經意間做出讓周邊人都很驚詫的舉動,說出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話語。其實,何謂聰明何謂傻呢?被大家公認爲聰明的大少爺,最終結局很悽慘。反倒是二少爺贏得了更多的民心和擁戴。在自己不看重的權利和財富上,反倒收穫了最多。這其實隱含着人生真正的哲理。與世無爭,擁有善心的人,反倒是人生最大的贏家。傻子總能跳出當下的環境去看自己。正像他每天早晨從睡夢中醒來,都要反覆求證自己的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裏。他這種自問自答,不斷求證自己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人生意義的不停追問。

所以,他這一生,活得輕鬆,通透,活得沒有負累和沉重。他在跟茸貢土司和拉雪巴土司的交往中,更是顯示出了他的聰慧和才幹。其實,這樣的人,纔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和他那個英勇善戰,同時喜歡女人的哥哥相比,反差很大。哥哥代表了舊時代的土司人品性。一切權利和地位,需要通過戰爭去奪取和捍衛。而傻子二少爺通過在邊界做貿易,沒有動用一槍的子彈,反而積攢下更多的財富,和娶得最美麗的女人做妻子。

在他獲得這些財富之後,他的哥哥開始對他產生了提防和反感。兄弟情誼也在此刻消失殆盡。傻子很明白,愛情,親情,都是強求不來的。他很心痛。但是他也很堅強。他有消解自己痛苦的方法,他並不會以怨報怨,其實這正是參透了佛祖的慈悲爲懷的處事理念和人生哲學。即使故事的結局,傻子少爺最終死於父親仇人兒子的刀下,但是,他在精神層面上,獲得了徹底的解脫。雖然,故事以土司家族的最終消亡而畫上了句號,但是留給我的並不是悲慼感慨,而是讓我更加徹底領悟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大智慧,什麼纔是真正的所謂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