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1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後,我感觸良多。在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工作中,生活裏,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間。有的固步自封,吊兒郎當;有的玩世不恭,對所在單位報以嘲諷;有的自我懈怠,自甘墮落。這些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一事無成。記得當年讀《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很爲羅文這個年輕人惋惜,當然當時的惋惜有些嘲笑的滋味,認爲這個人這樣做真是不值,認爲爲一封信竟然冒着生命危險,跋涉於槍林彈雨之中,今天想起來真爲自己可悲,自己是多麼的世俗和偏見。羅文送的不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希望,對羅文的壯舉,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蹟的主動性也歎爲觀止了。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後,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心,要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以勤奮對待工作。

有許多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到單位,可是他們的工作也許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所想象得到的,也許不太稱心和滿意,他們就會感覺象牙塔的夢想一下破滅了,於是在工作就喪失了信心,喪失了熱情,工作也是能躲就躲,能應付就應付。另外,總是把眼光放在薪水的多少上,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工作是爲了薪酬,這種觀念看起來好像目的明確,其實是非常弱視的,它會讓我們喪失發展的方向,斷送自己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把工作看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看成一種學習的途徑,應該珍視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價值。也許社會給我們的薪酬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那麼,最終我們收穫的就不再僅僅是微薄的工資,因爲我們更明白,社會和單位給予我們永遠是有數的金錢,而我們賦予自己的將是受益無窮的"黃金"。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卡羅。道恩斯的普通職員,他向老闆毛遂自薦,看是否有提升的機會。老闆對他說"從現在開始,監督新廠設備的安裝工作由你負責,但不會加薪",道恩斯沒有受過任何方面的訓練,但他不願意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結果他提前一週完成了任務,並且最終得到了提升。再後來,已是千萬富翁的他擔任南方聯盟的顧問,每月只領1美元的月薪,可是他依然盡心工作,因爲在他心中,不爲工資而工作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這只是千百個例子中的一個,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僅僅把眼光放在薪水上,不應該成爲金錢的奴隸,我們要以工作爲經歷,把工作作爲樂趣,用心的去做好每一件事。

以敬業對待工作。

職業就是社會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應把職業作爲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工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其中去,甚至把它變成一種私事,無論怎麼付出都心甘情願,並且能善始善終。一個公司能否生存和發展,取決於員工是否忠於職守,是否敬業。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同樣取決於該國國民是否敬業。單位不斷髮展,老闆財產日益增長,這是我們每個人敬業的直接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個人也會獲得很大的利益,但他的意義卻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同樣,在盡職盡責完成自己本職工作外,我們是否還可以爲單位多做些什麼呢當我們形成了"每天都爲單位做些事"的習慣,無形中我們就具備了其它人所不具備的優勢,不管是在單位還是在別的任何場合,許多人都願意與我們合作。同時,除此之外,爲單位多做些事,還可以表現出我們勤奮的品德,培養我們的工作能力,增強我們適應和生存的能力,並且從此獲得成功。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另外,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樣也是敬業精神的一種表現。我們不論是領導是在身邊,還是不在身邊,都能一如既往勤奮的工作,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我們知道,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經過長期奮鬥才能得到的。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成功者善於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而平庸者只會簡單的做領導交給的工作。通過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它可以把我們變成一個積極主動,勇於負責的人,才能使我們達到光輝的頂點。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2

記得有位哲人曾經說過: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識;所有的知識是空虛的,除非有熱望;所有的熱望是盲目的,除非有愛,有愛還是不足的,還要有顆感恩的心。

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一個充滿愛的年份,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去回憶和感概:大雪,地震,奧運,金融風暴。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始見人生大愛。人生,也不過如此吧 而歷經這一切的我們,除了有愛的付出,有感恩的心,在平凡崗位的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珍惜我們的人生,珍惜我們的生活,珍惜我們的工作。

成績,都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平凡之所以出成績,在於一種精神,在於將我們的工作揉入一種鍥而不捨,戰戰兢兢,默默無聞而又無私奉獻,懂得感恩的工作,生活細節之中。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中,阿爾伯特·哈伯德說了這樣一段:"感恩已經稱謂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然而,人們可以爲一個陌生路人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老闆的種種恩惠。將一切視之爲理所當然,視之爲純粹的商業交換關係,這是許多公司老闆和員工之間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的確,僱傭和被僱傭是一種契約關係,但是在這種契約關係背後,難道就沒有一點同情和感恩的成分嗎 老闆和員工之間並非是對立的,從商業的角度,也許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從情感的角度,也許有一份親情和友誼。" 這段話讓我明白了工作中可以有的態度。

有些人,多年來堅守在崗位上,每件業務凝聚成自己的人生,而且還將繼續;有些人,多年來始終爲羣衆服務,見證着深圳的成長,見證着龍崗街道的成長,見證着在自己的人生中的點點細節和感動;有些人,工作以來,默默的,深沉的,愛着這份工作,帶着感恩的心去工作,纔是生命的具體化。

年輕的,年長的,迅速的,慢慢的,都將自己的人生融入了工作。我們時常在想,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那麼簡單,正如阿爾伯特·哈伯德在書中所說,如果你每天能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的時候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

那麼讓我們懷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吧。我們每天都在忙碌的接續中度過,偶爾也會有當事人無端的質難,業務也偶爾繁忙得讓人心煩,人也會產生疲倦的灰心及抱怨,但無論是讚許,肯定還是質疑,我們都需懷着一顆平和的心微笑着面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杯茶一個微笑,一個座位一聲招呼,一句您好一聲慢走,都恰如一朵朵的浪花,一個個美麗的音符,跳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因爲年輕,我們有激情,因爲在特區,我們榮幸,因爲在龍崗街道,我們自豪。時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懷着愛去工作,我們,收穫的,肯定也會比別人多。

面對許多當事人的感謝,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應該的!"簡單的幾個字,裏面卻包含着豐富的含義。應該的,因爲這就是我的工作;應該的,因爲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應該的,因爲我們是在爲人民羣衆服務。

近日,細讀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書,此書篇幅雖短,但意義深刻,發人深思。

在我們的工作中,也經常遇到書中所說的那兩種不同類型的人:第一類是能送信的人,他們愛崗敬業,忠誠盡職,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對領導交待的任務,都能夠盡全力去完全。第二類是不能送信的人,他們自怨自艾,得過且過,既做不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領導交待的任務也總是推三推四,未做先叫難。

我自認爲,自己還算是個能送信的人。對於工作中領導交待給我的任務,我都能夠按時完成,並且儘可能地做好。對於難度較大,自己完成起來有困難的工作,我也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做,而不是一聽到任務就開始牢騷不斷,因爲我知道,只要我盡了自己的能力去做了,即使結果並不理想,領導也知道我已盡了心力,不會責備於我。反之,如果只是隨便應付了事,即使領導沒說什麼,自己心裏也會覺得慚愧不已,就像做了虧心事一樣,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我希望在工作中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一個能夠勝任工作的人,是一個能爲部門領導排憂解難,分擔工作的人。我希望從工作中收穫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來自於工作的輕鬆愜意,而是來自於完成了領導交辦的每一項任務,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很幸運,我基本上每天都能感覺到這種快樂。

《致加西亞的信》內容雖少,卻很精闢,書中的每一句話都像至理名言,書中的每一個正面的或反面的例子,都存在於我們的工作中,它就是一個文字型的職場百態。全書最經典最激勵我的一段話是: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教誨,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我認爲,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很重要,有些工作,可能難度較大,我們不一定能完成好,但是隻要我們秉着認真盡責的態度去做,相信結果一定會比預期的好。相反,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些日常的,"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我們只需按部就班就能完成,但是,有很多同志卻連這些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就像我們的計生工作,信息系統,統計報表,彙總表裏出現的邏輯錯誤,沒有按時上傳上報的數據和材料,這些工作中的錯誤和失誤,都不是因爲工作有難度,而是因爲工作缺少責任心和使命感,認爲工作的目的就只是爲了做完這項工作,而不是爲了做好這項工作。做完這項工作,只需要軀體的操作,但做好這項工作,卻需要在軀體操作的同時腦子裏意識裏帶着責任心和使命感。

書中還有一段話,也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他付給你薪水,解決你的溫飽,那就努力地爲他工作——稱讚他,支持他,站在他和他所代表的機構一邊。這段話讓我聯想到了我的兩個朋友。我有兩個朋友,都在平安保險公司工作,一個做輸保單的文員,一個做拉保單的業務員。文員朋友每次都跟我跟我抱怨,公司如何如何不好:經常加班,同事間勾心鬥角,上司難相處,保險行業都是騙錢的,買保險一點用都沒有,等到有事要求索賠的時候就麻煩多多,想辭職不幹了等等。業務員朋友每次跟我說起公司,都說公司如何如何好:工作氛圍輕鬆愉快,公司非常有凝聚力信譽也很好,買保險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等等。其實,我非常反感聽到文員朋友的抱怨,因爲正如《致加西來的信》中所說,誰支付你薪水,你就該努力地爲他工作,稱讚他,支持他站在他那邊。如果所有從事保險業的人都如我的文員朋友一樣,對自己身邊的人說保險公司的種種不是,那麼保險公司定會因爲毫無信任感,沒有業務而倒閉,那時,不等文員朋友辭職就失去了工作了。文員朋友的工作,只是坐在有冷氣的辦公室,對着電腦輸單子,不用風吹日曬雨淋,不用遭人白眼,不用遭受的不尊重,比起業務員朋友,應該是舒服的多了,但是她卻有如此多的牢騷,我想是因爲她沒有擺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其實,她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地輸好每一份保單,不要輸錯了或輸漏了,把該做的工作都做好,不相關的事都別理,就一定會滿意她的工作的。而業務員朋友,正因爲她打心裏覺得公司很好,她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她才能在與人推銷保險的時候,說出種種險種的好處,買她們公司的保險的好處,她們的公司是個值得信賴的公司。正因爲她熱愛她的公司,她才能說出真誠的稱讚公司的話,正因爲她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才讓別人對信任她買她的保險。現在,文員朋友還在那家公司做着她認爲一點都不好的工作,因爲以她的工作態度,去哪裏工作,做什麼工作都一樣不開心的。業務員朋友已經辭職自己創業去了,並且秉承着她一貫的工作態度,將事業經營得小有成績。

的確,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工作都是爲了錢,我也是一樣,但是也正如書中所說:工作固然是爲了生計,但是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做正直而純正的事情。在我接手現在的工作之前,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甚至,我一點信心都沒有,但是我想,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好,不要給自己丟臉,更不要給信任我的人丟臉。因此,我在工作中勤學多問,花了比原來多的時間思考怎樣才能將工作做好,在策劃一項活動之前,認真地思考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需要注意的事項,需要準備的東西。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自己不但能做好別人計劃好的工作,或者說是"死板"的工作,也能做好一項從頭到尾由自己策劃的工作了,也就是說,我已經不需要別人教才知道怎麼做,我已經具備了獨立工作的能力,這就是我在工作中挖掘到的自己的潛能。

最後,以書中的一段話作爲結束語: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敬業是人類共同擁用和崇尚的一種精神。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其具體表現爲忠於職守,盡職盡責,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等,其中糅合了一種使命感和道德感。這種道德感在當今社會得以發揚光大,使敬業精神成爲一種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3

古人說:“開卷有益”。《致加西亞的信》是一本難得的勵志著作,書中的主人翁羅文中尉不畏艱險、千辛萬苦的完成送信的任務。總統布什在送給手下這本書時簽名:“你是一個送信者”,並解釋說:“讓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讓他們成爲我們的一員,那些不需要監督而且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變世界的人”。

羅文送信的敬業精神、在職盡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慶幸的是,我們戰鬥在一線崗位的員工也有好多這樣的“羅文”。

第一位是車間電解班的電調工孫佔峯。去年休完年休假回來上班後不久,他發現每次擦完槽子幹完活,他的手指頭都很疼,不幾天的功夫,十個手指有七八個都逐漸變成灰黑色,就像染過的一樣,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血小板嚴重偏低、幹活時用手握銅棒、擦接觸點等,使勁太多血脈不通造成的。本想說給班組長要求減少看槽數,面對全體員工工作量大、人員緊缺的局面,自己咬咬牙堅持一下,適應一段時間也就好了。孫佔峯就是同事們交口稱讚的實幹家,他曾經多次被評爲“金牌員工”、“崗位能手”、“崗位明星”等光榮稱號。

第二位是車間種板組的徐貴林。作爲操作手,每個班他總是第一個來到崗位上。先查看吊裝始極片的斗子在不在,不在的話就準備好吊鏈,等吊車工來吊,又把種板槽的電橫上,陰陽極銅棒間距擺放好,爲下一步工作做準備。每次剝離好的始極片他們組是碼放得最整齊的,始極片成張率也是最高,最後的收尾工作他會等吊車工將斗子放好,摘下吊鉤一起走。班組中誰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他都會耐心的溝通交流,工作上盡心盡責盡善盡美,力求最好。他被工會評爲“先進個人”。

第三位是電工師傅張兆奎。那天修理好吊車,他從吊車上下來時,手裏拿着一箇中車的控制面板,同事說“這個是壞掉的吧?扔這裏好了。”張師傅說:“不能扔。這一個控制面板好多錢呢,回去修一修還能用。”我拿着剛領的新電鈴請他換時,張師傅查了一下電路後說:“不用換,是鈴錘有問題。”說着用鉗子掰了掰鈴錘,調整好後一試,果真鈴聲清脆悅耳響亮;第二次電鈴不響時,也是鈴錘有問題;直到第三次電鈴不響,再無法維修利用時,張師傅纔給我換了新的電鈴,這一延長就是大半年,我禁不住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最後說說我的好搭檔王光。說起鎳電解三車間電解班的王光,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大家都笑着說:“全三鎳只有一個王光。”不管是在電調崗位還是出裝崗位、還是樓下燙洗電鎳,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把手。在樓下燙洗電鎳時,因爲蒸汽要定時開放、涼水也要節約使用。早班時王光總是第一個來到崗位上,早早的將開水槽、涼水槽裏的水放好;槽面上面有油污或泡沫等雜質沖掉,調整好蒸汽閥門,這樣燙電鎳時開水槽的水已開,就不用等了,省時省汽;熱心的王光順手把另兩個班組的水汽也給調好。等他做好這一切,我們纔剛剛來到排班室。燙洗好的電鎳翻板後他會細心的在上面蓋上乾淨的隔膜袋,有不合格或劃線的鎳板等會分類搬離,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有時活多幹得有些急躁,王光會說:“幹活彆着急,越急越幹不好。”果真的,靜下心來,工作會幹得穩而快。掏槽時,樓下早早燙洗完電鎳,王光把自己的一灘收拾利索,就到樓上電解槽上幫着打銅線、撈殘極或掏槽等等,熱心而幹勁十足。王光是我的好搭檔。他的一個指令、一個眼神或者站在那裏什麼都不說,我就知道先幹什麼後幹什麼。與他合作,工作起來穩、準、快,省心、安心。

是的,我要爲這幾位師傅點贊,點多多的贊。他們就是我身邊的“羅文”,戰鬥在一線崗位上的“羅文”。孫佔峯吃苦耐勞,風格高尚,自己的小傷小痛不給班組添麻煩;徐貴林工作認真細心、務實負責,月月超標完成任務,力求完美;電工張兆奎師傅則是我們所有員工的節約模範,節能降排減耗的口號天天喊,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其實真正的勤儉節約是愛廠如家的每一位員工在工作中的實際行動;王光工作中的熱心、細心、自覺主動的敬業精神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像這樣立足一線的“羅文”我身邊還有很多,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很普通很普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的揮灑着青春與激情,忘我的工作精神,紮實的工作作風,即影響了我,也影響了你,我堅信,我們都是能把信送到“加西亞”的“羅文”。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4

有這樣一本小書,她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高談闊論的人生理想,然而卻一度風靡全球《致加西亞的信》。儘管這本書並不長,但它所體現出來的忠誠、守信、執着、敬業的精神,卻深深地感動了我。

書中的情節很簡單。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3個星期之後,他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歷盡波折,憑藉自身的智慧和勇氣終於找到了加西亞。

當我閱讀完《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陷入深深的思索中: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呼喚誠信,對我來說,工作要力爭做到敬業、忠誠、服從,守信,這也是我的人生目標。

找羅文千呼萬喚,學羅文呼喚萬千。羅文的成功告訴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並不是他的傑出才能,而是在於他優良的品質--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羅文的事蹟通過《致加西亞的信》傳遍全世界,成爲一種忠於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徵。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體會到,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

感謝學校爲我們推薦了這樣一部十分富有靈感的讀物。它讓我通過這部作品獲取一種進取心,獲得一種動力,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飽滿。有了這種精神的鼓勵,我將立足崗位,忠於職守,勤奮工作,爲學校的發展和祖國的繁榮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