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米格爾街》讀後感大綱

《米格爾街》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米格爾街》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米格爾街》讀後感

  《米格爾街》讀後感 篇1

這是第一次讀奈保爾的小說。幾周前,在媒體上看到了奈保爾去世的消息,斯人已去,留下文字供讀者憑弔。

《米格爾街》是奈保爾的成名作,原以爲這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其實不是,這是一部長篇小說,用短篇小說的形式寫成,每一個小章可以獨立成篇,放到整本書裏同樣是故事的整體。這不是結構上的討巧,是一種深思熟慮。把情節獨立成一個個故事,人物之間有千思萬縷的聯繫,就是這種細若遊絲的聯繫才讓小說成爲一個整體。

這本書奈保爾用一個正在青春期的孩子的語氣來寫,這其實挺難。成長的代價就是回不到過去,但奈保爾呈現了一個男孩的世界與視野。這是一個男孩眼中的成長街道。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簡單與純粹,在一個少年的眼裏,這些人與事組成了成長的記憶。

每個人有無奈也有夢想,那個想把詩歌賣4分錢的乞丐,那個不知道在做什麼的木匠,那個生了八個孩子的女子……奈保爾像畫簡體畫,把這些故事都惟妙惟肖地寫出來,他着墨不多,語言極簡,但每個人的故事都生動有趣、立體鮮明。就那麼幾筆,就刻畫了一篇生動的故事。看似作者沒用絲毫力氣,寫過故事的人都知道,這背後全是功夫。

其中一篇的開頭,把我震懾住了,拿着書,一時有點緩不過勁來,在那裏琢磨,怎麼有人能寫出這樣生動極簡的文字,那刻的震撼至今仍讓人感受到餘波未消。真的是寫得非常好,那刻我感到了詞窮語盡,在語言文字面面,並不是人人能隨心所欲。那篇叫《母性的本能》開頭是這樣的:

我猜勞拉保持了一項世界紀錄。

勞拉有八個孩子。

這倒沒什麼好奇怪的。

八個孩子有七個父親。

這纔要命!

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五句話裏的事實清晰,又有點逗趣。有人怎能把語言運用得如此之好?我試圖用自己的語言寫出這幾句話的意思,一寫出來發現是一盤散沙,全無奈保爾的緊緻和機智。他緊緊地抓住文字這根繩,把它捋得平直,中間不能有凸起和彎曲,直得光滑平順,像一根油亮的手杖。這需要每天打磨,用心地剔除雜質,還要保持應有的警覺。

這個開頭,我讀了許多遍,每讀一次都覺得更好,我想刪去一個字不可能,想增加一個也不好,這些字不多不少剛剛好。這五行,也像一個短小的幽默小品,先說保持了一項世界紀錄,讀者肯定要好奇,是什麼紀錄?勞拉有八個孩子,哦,原來是這樣,剛想鬆口氣,但作者緊接又說,“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確實如此,孩子多的人到處都有,但奈保爾又拋出“八個孩子七個父親”,還沒等讀者回想過來,緊接說:“這纔要命”,讀者馬上就疑雲四起,勞拉怎麼會和這麼多人生了這麼多孩子?滿滿的故事啊,看到這裏,可能都想迫不急待地要讀下文。

但我不是,我反覆地讀這幾句話,一遍遍地看,怎可以寫得這樣好?沒用形容詞,沒故弄玄虛,平實直白,卻趣味橫生。這應纔是最好的表達或者是最好的表達之一。奈保爾這幾句話可以成爲寫作的典範,告知讀者如何才能寫一個好故事,應該怎樣去寫一部小說。

奈保爾的語言精巧闢透到一語中地,看完後覺得語言好到這樣已經是無法超越了。在一個篇章他寫到:“巴庫太太的體形會讓人想起秤砣,實際上她滿身橫肉。她要是把兩手垂在身體兩側,看上去像一對括號。”秤砣和括號,這麼形象、讓人會心一笑的語言,真是很難再想出第二個比喻恰當的描寫這巴庫太太的體形。奈保爾是如何想到秤砣和括號與巴庫太大的體形有那麼一絲莫名的聯繫呢,這是靈光閃現,還是他早胸有成竹呢?不得而知,反正我們看到了美妙的文字。

奈保爾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發現窗外的風景是如此之美,這讓我更加有了興趣,探頭向外望,期待能看到更多的風景。

  《米格爾街》讀後感 篇2

在我從某女人手裏接過《米格爾街》之前,我對這本書和它的作者一無所知。說真的,當時還有點納悶:就這麼一本簡單的小說,值得她旅途輾轉揹回來給我看完,年後再揹回去嗎? 孤陋寡聞惹的禍啊。

沒有前言沒有譯者序沒有名家推薦語沒有後記,拿在手上它好像更陌生了。可是當我開始讀它的第一個故事《鮑嘉》時,濃郁的生活氣息,輕淡又詩意的筆調,幽默而傷感的情緒,一下子抓住了我,真想丟下手頭所有的事,一氣讀完啊--要知道現在能讓我欲罷不能的書不多了。

這是由17個短篇小說組成的一本書,每一篇都是獨立的寫一個小人物和他的故事,雖然這些個故事互相沒有什麼聯繫,但是這些人卻同時出現在多個故事中,最終組成了米格爾大街上的衆生相。平實樸素的寫法,幾句簡單的對話,小小的動作,一幅白描式的人物畫卷就傳神地出現了,米格爾街上各色人等一個個面目逐一清晰起來,形成一個底層社會。他們中有瘋子,詩人,智者,小丑,弱者,浪蕩的母親,爲愛放棄優裕生活的女子……而且他們都有這樣那樣的怪癖:“哲學家”波普,要做一樣叫不出名字的東西;“藝術家”摩根,揚言美國國王會來買他的花炮;“詩人”布萊克華茲華斯,在寫一首全世界最偉大的詩;“瘋子”曼曼,頻頻參加議員競選;“機械天才”巴庫,百折不撓地改造一輛輛進口汽車。他們編織着生活謊言,並藉此微茫的希望或生存的本能而活着,勉力出演一出出生活的悲喜劇,直到大幕合攏的那一天。

每一個人物的故事都好看好讀,但並不代表它的意義淺顯,事實上,每個小人物的命運背後都有耐人尋味的啓悟。注意到17個人物故事裏,只寫到兩個女人,“母性的本能”和“只是爲了愛、愛、愛”。生的'8個孩子有7個父親的勞拉,知道自己的女兒走了自己的老路時傾瀉全部痛苦的大哭令人窒息;“職業選擇”中的伊萊亞斯在命運面前一再放低自己的底線讀來令人心疼,印象最特別是詩人B華滋華斯,他一個月寫一行詩,夢想着寫出世界上最偉大的詩篇;他以唱克里普索小調爲生;他告訴“我”他曾經與一個姑娘相愛,但姑娘和他們的孩子一起死去。但是,臨死之前,詩人說:“很好,現在聽我講,以前我給你講過一個關於少年詩人和女詩人的故事,你還記得嗎?那不是真事,是我編出來的。還有那些什麼作詩和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也是假的。你說這是不是你聽過的最好笑的事情?” 他的聲音中斷了。我離開了小房子,跑回家,大哭了起來。像詩人一樣,看到什麼都想哭。

悲傷的詩人推翻了他在一個孩子心中的認知,並且不經意間種下了詩人的憂鬱的種子。

奈保爾是印度移民,在英國長大,他生長在一個貧民窟裏,就是米格爾街。這是他的成名作,我想,當奈保爾沿着時光遂道溯洄到米格爾街,回憶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時,他是超脫的,也是投入的,他不悲傷,他有的是無盡的悲憫。

明天這本書就要交還給它的主人了,今天,我又拿起它,花了一個白天的時間,把它重讀了一遍,就像面對一位過完年就要出去打拼的朋友,當別離來到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找一個安靜而不被打擾的地方,再做一次傾心的交談

  《米格爾街》讀後感 篇3

前些天在網上買了很多哲學社會學的書,作爲贈品拿到了一本V.S.奈保爾的《米格爾街》,最初並不知道作者是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只是覺得一本有漂亮封面的贈書是不能錯過的(海南出版公司版本),前晚上無聊時隨手拿起發現竟然發佈下去了,於是一面閱讀,一面做筆記,在兩天就看完了整本書,今晚就用我在書中寫的評註簡單拼成寫一篇《米格爾街》的讀後感吧。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奈保爾獲得了2001年的諾貝爾講,和英國大大小小的很多獎項,《米格爾街》是奈保爾的初期作品,成書於1959年。我在這裏不想過多的介紹作者的生平或其他,只想簡單介紹與本書相關的一點信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查看作者的相關資料。

美國的社會學家爾文戈夫曼在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提出,一個社會性的人的社會生活其實就像是一場表演,這場表演包含了臺前和幕後。社會的公共機構(集會,工作,家庭,宗教等等)就是一個前臺。人們的表演包含了別人期望與自己的期望,換句話說,人們在這裏表演給別人看,也表演給自己看。在這場表演裏,最重要的概念就“自我”。米格爾街,一個作者虛構的在西班牙港的一個“平民窟”就是這樣的一個大舞臺。與其說是一條街,不如說是一個大千世界,這裏住着爲數不多卻又各種各樣的人們,這些人們喜歡編造自己和別人的傳奇,並樂此不疲的傳播着這些消息。這裏有冒險家,有哲學家,有機械師,有花炮手,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雖然他們各不相同,卻又都做着同樣的事——他們有懷有理想,卻無時無刻的不以不同的方式向生活妥協。

  《米格爾街》讀後感 篇4

看完了奈保爾的《米格爾街》,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1959年寫的類似於自傳體的小說。短短13萬字的書,卻讓我看到幾乎窒息的感覺。以前厚厚的一本書,我可以一口氣讀完,可是這次我卻是放下了幾次。爲什麼? 我痛心 感傷,無法讀下去。

本書是奈保爾回憶他離開印度去英國之前居住過的米格爾街的生活。短短几篇,每篇都是講的他的鄰居, 開垃圾車就是一個很體面的職業;一個女子有8個孩子,那些孩子有7個爸爸;不被理睬的瘋子;顯得很有學問卻怎麼也考不到資格證的年青人;從來沒有賣出自己的詩的落魄詩人……一個個小人物,在生活中,不得不避開主流社會的價值取向,以此來維持自我尊嚴。他把每個人物描寫的如此豐滿,把當時印度的生活寫的如此鮮活。辛酸的生活融入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最後他離開了,因爲奈保爾親眼目睹着悲傷的一切, 想着如果不能憑自己力量改變它, 最後的離開是註定最好的結局。

讀完此書我被作者的才氣擊倒了,寫此書時他才22歲,但文字卻已如此純熟,他無疑是一個玩弄文字的高手,但是是我喜歡他的風格,像一杯新泡的茶,文字簡練而飽滿,細細品味無比清香。